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这个太监有点狗

作者:排骨大叔.CS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二章 夜宿陵园

书名:这个太监有点狗 作者:排骨大叔.CS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0

前往平凉府的秦国古道上,一架马车正星夜兼程赶路。

西宁卫乃是大明西防重镇,刘大勇领了皇命巡查西宁卫军务军需,自然片刻不敢耽搁,当然了,由于武宗目前不理朝政,刘大勇实际上奉的是现任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命,这位三朝元老也是刘大勇生平最敬佩的人之一。

由于正德荒淫无度,宠信宦官,不理朝政,导致民怨四起,到处都有人造反,天下已呈大乱之势,无数臣民都认为大明将会断送在这位昏君手中,然而据李慕鱼所知,大明并未在正德手中断送

其中发挥力量最大便是这位内阁首辅杨廷和,若是没有他力缆狂澜,稳住乱局,大明江山可能真的会断送在正德手中。

刘大勇已在都察院任职三年,不出意外,完成西宁卫的军务巡查后,他将会得到升迁,兼任一些有实权的武职。

大明之自土木堡事变后,武勋严重凋零,因为武将勋贵靠的是世袭罔替传承,家族灭亡中断后,若没有改朝换代的征战,武将很难积累大量军功崛起成勋贵,而文官靠着科举入朝,家族能迅速崛起,子孙后代都能蒙荫当官,文官集团自然会迅速壮大,进而掌控朝堂,掌控军权国家。

如今的五军都督府,便是掌控在文官集团手官会出任武职,甚至很多领兵打仗的都是文官

李慕鱼通过跟刘大勇相处谈话,已对如今的实局有所了解,他觉得正德只是离经叛道而以,但肯定不傻,扶持宦官集团,让御马监握有兵权,引边军进京,显然是为了制衡过于庞大的文官集团,一个懂得帝皇制衡之术,任用李东阳、杨廷和等贤臣的皇帝,怎么可能是一个傻子

李刘二人坐在马车上,聊着聊着,李慕鱼便困乏地靠在马车内睡了,即便路很颠簸,也挡不住他的睡意。

而刘大勇心有忧虑,反而是睡不着。

不知道睡了多久,李慕鱼感觉马车停下来了,睁开眼打了一个哈欠,问道:“怎么停车了我们到镇原县了”

“没有。”刘大勇摇着头:“马儿太疲乏了,已有一点走不动了,我们今晚怕是赶不到镇原了,看来只能在附近找找有没有村舍借宿一晚了。”

李慕鱼将头探出车外,四下一片漆黑,皱眉道:“这附近不像有村舍的样子”

“那只能找找看有没有破庙了。”

李慕鱼点点头,这个年代庙宇众多,各种文庙,武庙,仙庙,佛庙,土地庙等等,民间香火最旺盛的是观音庙,佛祖庙,关帝庙,吕祖庙,月老庙,土地庙这些,由于战乱匪盗饥荒,因此到处都有废弃的庙宇。

古装影视剧中,行走江湖随处都有破庙露宿,基本符合史实。

约一刻钟后,他们真找到了一处破庙。

三人目光穿过崩塌的泥墙,只见红墙斑驳的破烂庙堂中,透出一丝光亮。

“好像有人”

刘栓猜测道:“可能也是错过宿头的旅人。”

李慕鱼跳下车道:“我们过去看看。”

刘栓牵着马车,来到庙堂前,突然,一个披麻戴孝的人提着灯笼出来了

李慕鱼吓得原地起飞,惊叫道:“鬼啊”

“”

李慕鱼这一声大叫,整得人家挺尴尬。

“兄台莫怕,学生不是鬼怪。”

李慕鱼透过灯笼的亮光,发现披麻戴孝的是一个年青男子,没好气的道:“你大晚上穿成这样,太吓人了。”

男子行了一个礼,谦卑的道:“请诸位兄长见谅,学生在此为家父守灵,并非刻意惊吓诸位。”

“守灵”

“家父的陵墓便在附近。”

李慕鱼点了一下头,这个年代不孝可是罪,父母去世子女必须要守灵守孝,时间是三年,期间不能嫁娶,不能待客,不能喝酒吃肉,不能当官,不能应考,不能与妻妾同房等,当官的都要辞官返乡守孝,期满才能复任

刘大勇知道人家在守孝,不便叨扰,于是问道:“公子,请问这附近可有村落”

守灵男子回道:“最近的村落在四十里外。”

四十里这在交通落后的古代,走路要四个小时,李慕鱼嘀咕道:“有一点远啊”

守灵男子很通情达理,拱手道:“天色已晚,诸位想找到村落歇脚,怕是不易,诸位若不嫌弃,可在此留宿一夜。”

“这怎么行”刘大勇惊道:“公子在守灵,我等怎可打扰”

“无妨,无妨。”守灵男子淡然微笑道:“再说这破庙又不是学生家的,路过的旅人,谁都能住进来。”

刘大勇眼看着马乏人困,也不客气了,鞠躬道:“如此便打扰了,谢过公子。

李慕鱼等人卸下行囊后,随着守灵男子,一起进到庙堂中,只见堂中搭着一个草棚,铺着草席,席子上放有一堆书,另外旁边放着生活用具。

守灵男子回到草席上端坐,拿起一本书,抱歉道:“请赎学生礼数不周,不能招待诸位。”

刘大勇点头一笑:“你用功吧,不必理会我们。”

这守灵男子明显是一个读书人,所以很严苛的遵守着守孝规矩,这年代能读得起书的人,都不会太穷,即便守灵三年,不事生产,也不会饿死,而一般的乡野村夫,守孝不会那么严苛遵守规矩,他们大都是家中的顶梁柱,若是守灵三年不事生产,妻儿都要饿死了。

其实守孝期间,只要不太出格,也没人会告你不孝之罪的。

除非守孝期间逛青楼这种的,这叫大逆不道,真有可能会被拉去砍头。

人家在守孝,李慕鱼等人不敢打扰,他们铺好睡觉的地方后,便走出庙堂到外面去了。

他们来到马车旁,默默吃着干粮,带的酒肉不好拿出来吃,人家在守孝,他们若是在此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天南地北吹牛皮,那也太失礼了,何况附近就是陵园,惊扰了长眠于此的人就不好了,人家若从地下冒出来打个招呼,那可太吓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36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