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这个太监有点狗

作者:排骨大叔.CS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五章 刘大勇的疑问

书名:这个太监有点狗 作者:排骨大叔.CS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0

夕阳西下,仅剩天边最后一抹余晖。

一名衣衫褴褛,背着弓箭的黑衣女子跑出云丘山一处密林,行至河边,看到一匹套着马鞍的白马正在河边吃草,赫然是自己的爱马,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于是将手放进嘴里,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

听到熟悉的口哨声,白马回应般发出一声长鸣,奔向自己主人。

黑衣女子也奔向自己的爱马,而后抱着自己失而复得的爱马,委屈地哭起来了,想起相公死后,自己这两年受到的种种委屈,她哭得愈发悲切

马儿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悲伤,再次发出鸣叫,黑衣女子回过神,急忙给自己的爱马检查,发现爱马只是受了一点刮伤,并没有被老虎伤过的痕迹,她心中满是疑惑,爱马是如何虎口脱险的那头大老虎为何没有吃掉自己的马

一定是相公在天之灵保佑

黑衣女子骑上爱马,一路急驰。

入夜后,四下一片漆黑,黑衣女子从马背上的行囊里,找出一个灯笼,点燃灯笼后,她牵着马,沿着泥道走进了一片密林。

天已经全黑了,远处没有看到一丝灯火,黑衣女子蹙眉,看来今夜只能露宿此地了。

黑衣女子将马牵到一旁树下拴好后,找了一些树叶枯枝,很快便燃起一堆火。

火光中,黑衣女子从马背上取回行囊,找出一张布画,坐在火边,痴痴看着画上的人。

布画士打扮,脸上挂着一抹春风得意的笑容。

泪水一滴一滴,滴在画上

黑衣女子生怕泪水污了画布,急忙抹掉画布上的泪水,小心翼翼将画卷好,放回盒中的时候,顺手将盒中一张状纸取出来了。

状纸上所告的是陕西道监察御史刘大勇,虽然相公教过她识字,但状纸上洋洋洒洒近千字,她认不全,唯有落款“民妇许秀莲”最后三个字,她认得最牢,许是相公的姓氏,秀莲是她的闺名。

许秀莲将状纸扔进了火里,化成一片灰烬,既然告不动那个狗官,那她便以自己的方式为夫报仇。

不知道为何那狗官会跟一个狗太监厮混在一起,但当官的都是蛇鼠一窝,下次再寻得机会,一定顺手将那个碎嘴子的狗太监也一起杀了。

许秀莲目光投向泥路中两道车辙,即便刘大勇那个狗官一行不走官道,不住官驿,想追踪他们依然易如反掌,那个狗官跟那个狗太监一身华贵绫罗,走到哪里都很惹眼,话说他们如此招摇,就不怕惹来强盗山贼吗

许秀莲从行囊中取出刀剪等工具,又取出一根弓弦,给断弦的长弓重新装上弦。

许秀莲装好弓弦,试了试手感,满意地点点头,而后从行囊中取出一个干馍,咬了几口,觉得肚子不太舒服,于是摸黑走进林子深处

“哎呀”

密林深处传出一阵惊呼,而后是许秀莲气急败坏的骂道:“哪个王八蛋在林子里挖那么大个坑”

四周一阵静寂,回答她的只有风吹过树林的沙沙声。

云丘山下翠竹林,翠竹林中翠竹屋。

翠竹屋舍灯火明,李慕鱼等人在杀猪

杀猪的是刘栓,李慕鱼跟刘大勇只是在一旁呐喊助威,当泉水指挥官。

刘栓将猪杀死后,一名老汉从竹屋中出来,招呼道:“诸位大官人,热水烧好了。”

“劳烦老丈了。”

“大官人,您太客气了。”

刘大勇彬彬有礼的道:“老丈容留我等过夜,已不胜感激,还替我等杀猪烧水,实在是太劳烦了。”

李慕鱼看了一眼不知如何回话的老汉,打断道:“好了,刘兄,你就不要客套了。”

“贤弟,你不知道礼多人不怪吗”

“知道,但礼太多,人家会觉得你有妖怪。”

“怎会有妖怪”

“自古口如蜜之人,大都腹中藏有暗剑。”

刘大勇哼了一声:“竖子不可教也。”

李慕鱼也嫌弃地啐了一声:“百无一用是书生。”

刘大勇傲然道:“没有我们书生,谁来治理天下”

李慕鱼暗叹一口气,这个年代读书人地位太高了,文官集团不单掌控朝堂,还掌握着天下兵马大权,因此读书人特别有优越感,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盛气凌人,当然了,这也不能怪读书人,全是大明的社会风气造成的,民众太追捧文人了。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刘大勇沉默了一阵,幽幽的道:“贤弟口舌之利,乃愚兄平生仅见,想必贤弟也是读书人吧既然贤弟也是读书人,为何要打自己的脸”

“”

李慕鱼也沉默了一阵,没好气的道:“我觉得自己太俊俏了,有伤天合,所以没事喜欢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降低天谴的几率。”

“”

刘大勇白眼道:“贤弟不但伶牙俐齿,脸皮更是厚比南墙。”

“刘兄也不遑多让,否则怎会当上言官”

“以贤弟口才,屈尊御马监真是可惜了。”

李慕鱼停下来了,他要是效仿自己前两句说过的话,我觉得自己的不可描述之物太俊俏了,有伤天合,所以没事就切掉了,以此降低天谴,这么说好像有一点脑子短路的嫌疑

“人各有志。”

“贤弟的志向让愚兄很是费解。”

“你知道我的志向”

刘大勇问出了这段时间心中的疑问:“以贤弟的才学,考取一个功名定然不成问题,为何甘受剜心之痛也要入宫”

李慕鱼不知道如何解释了,正常而言,一个受儒学熏陶之人,绝对不会进宫当太监的,身体发肤受自父母,当太监算是大逆不道,读书人不会这么做,若是一心为官,可以努力考取功名,即便考不上功名,也可以入官府为吏,由吏一步步升为官,也是有可能的,为何要选一个下下之策

“我是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太监的。”

“机缘巧合”

刘大勇愣住了,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会让一个读书人,心甘情愿签下净身契书要知道不是自愿签的契书,人家是不会动刀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12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