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大宋当首富

作者:古寒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四章 兼并

书名:我在大宋当首富 作者:古寒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景德元年春节后万象更新,何绍在今年最大的任务就是引导改变开封城百姓被胡化多年的饮食习惯,彻底纠正是不太可能的但起码餐桌上不能只有羊肉。

李沆的身体却每况愈下越来越不好,何绍听到李沆已经两日没有上朝,甩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匆匆赶到了相府。

李沆身披着毯子坐在椅子上,旁边站着一个人手里端着政事堂送来的公文,正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刘承规。

眼看着李沆身体越加消瘦脸上的皱纹也比去年更深,这才只是一年,何绍成长的速度显然跟不上李沆苍老的速度。

“凤郎来了啊”

李沆的声音有气无力,时不时还夹杂这几分咳嗽。

“您现在需要的是好好休息”

“现在正值多事之秋可歇息不下啊”

“国家这么大,公文哪里有能办完的时候,您的身体怕是也熬不住”何绍非常担心。

李沆拍了拍手边的一个矮凳,何绍直接坐在了他的身边。

“老夫其实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是一个教书先生,读读圣人文章,桃李满天下。

但自入朝后深得先皇与陛下信任,更资以天下大事,老夫即便是殚精竭虑犹捉襟见肘还怎么敢偷懒,你看看这个”李沆将手头的公文直接递给了何绍。

“相爷,这些朝廷奏章是不能给无关人看的”刘承规提醒道。

“无妨的,祟仪使可以将此事如实禀告给陛下”

有了李沆的话何绍翻开了奏章,第一本是司农寺送来的,说是占城稻种已经运回来了,沿途发放给了各路府开始耕种。

“这是好事啊先生”

“确实是好事,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的,但是你看看这个”

“春耕时寇相在京畿一代核查丈亩”

李沆又递过去一本奏章然后又剧烈咳嗽起来,何绍急忙给李沆盖好毯子让他安心躺下。

“咸平二年京畿一代有良田十七万三千余亩,现有良田二十万一千亩,田地多了近三万亩但赋税反而下降了近两成”

“是兼并吧”何绍说道。

土地越多应该田赋越多,但是有一些勋贵免赋的权利,以及富户隐藏大量真实田亩少缴纳赋税,只有土地兼并才能解释这种不合理的怪像。

“不错,而且兼并的速度触目惊心啊,我朝开国才刚刚五十年已经达到了其他朝代百年的速度。”李沆提起这件事有些忧心忡忡。

“之前寇相和司农丞已经与我商议过,认为兼并速度如此之外的原因无非就是朝廷解开了土地交易的缰绳,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了限制土地交易的声音,陛下也正在摇摆中,你点子多怎么看这件事”

“学生觉得不能因噎废食”何绍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我朝现如今大部分财富的流通都来源于田地的交易,农户卖地获得钱财以后只能进城做工谋生,这些劳动力让开封城的各个坊市都处于活跃的状态,这也让各地的商税大比例上升。

若是限制田地交易确实会保证田赋,把百姓栓在土地上,但是各种手工业商业又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何绍很清楚,只有把劳动力从田地里解放出来经济才有发展的可能。大宋之所以富极一时,也正是因为不限制田地交易,让无数人实现了从农户到工人的转变。

而且若是彻底禁止土地交易将会得罪大宋几乎所有的权贵,王莽曾这样做过,最后死的很惨。

“田制为历朝之本,一旦涉及到田制即便再小的改动都会掀起巨大的波澜,没有想到万全的办法时,就连我也不敢轻易触碰,但眼下总不能任其发展到尾大不掉的状况吧”李沆问道。

何绍开始思考后世的土地交易是如何进行的,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法子,公章

“先生,有注意了”

“扶我起来,你来念老夫来写”

刘承规把李沆搀扶到书桌前,研磨舔笔。

“周有井田之制,秦有阡陌之法。汉初屯田到汉末代田,三国占田,再到唐时的均田,每一次田制的更改都会导致皇朝兴替。

因此以史观之,无论什么样的田制最终都会毁于兼并。

田地兼非并始于宋时也不会终于宋时,但小民愚见,朝廷可以以制的形式来加以约束,不至于积重难返。”

受制于眼界,李沆知道问题所在却一时半会儿想不到应对策略,只能消极应对或者被动因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这却是拥有上帝视角的何绍的强项。

以制度的方式约束这样的提法让李沆耳目一新。

“我朝扫平乱世,伸中国之威革前代之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使凋敝民生迅速从战乱中恢复。

然田产事关国之根基岂能放任私下交易,虽不可抑制但同样不能放任自流,当处于监管之下。

凤郎以为若有出售田产者当有官府介入,所签印契一式三份,并且当由官府大印以及经手人签字画押作为公证。

签盖官府红印者为红契,无印信者为白契,白契田产交易者视为无效。

除出田者、收田者各执一份外,官府收录一份存档以作为日后纠纷所用。

此制其利有三,一则可审查田产交易是否另有内情,断绝勋贵劣绅巧取豪夺之根;

二则富户隐匿之田产将暴露与煌煌之下,日后将在无避税之法;

三则将田产交易乃商业行为,将其掌控在朝廷手中期间的交易又可征以商税,一举多得。”

李沆面色赤红身体虽然虚弱,但精神异常亢奋下笔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一边咳嗽手中的字也没有任何中断。

田制的改动或许是一个帝国崩溃的根源,又有可能是一个帝国快速崛起的助力,他有种强烈的预感这边奏章将轰动朝堂。

而他的学生,凭借这篇田策不管想不想做官都会成为朝堂上不可忽略的存在。

田产交易中还有不少属于强取豪夺,伪造的契约比比皆是,通过官府红印赋予契约以法律效应,这便是经过完善后的合同的雏形

“秒,秒”

如果按照何绍所言将田产交易通过红契严格的控制在官府之下,即便不能彻底断绝土地兼并,也可以极大的抑制兼并的速度,并且还能提高大宋赋税可谓一举两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82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