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藩王

作者:七月看烟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四章 兵锋所指

书名:大明第一藩王 作者:七月看烟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3

夜已经深沉,乐源府中,却灯火通明。

地牢中,戴朝正奉命对冒孬孩等人展开询问。

关于普定的第一手情报,还要他们来提供。

城守府二楼,一处宽大的客厅中。

十几支手臂粗的蜡烛,将整个客厅照的如白昼一般。

朱桢和沐英坐在圈椅上品着茶,几名文士打扮的男子,正噼里啪啦打着算盘。

不多时,一名文士抬起头来,拱手禀报道:

“启禀主将,副将,城守府内的存银加上我军没收的敌军财产,拢共有白银十万两,铜钱八万贯各色粮草五万石。”

沐英关切问道:“有没有拿了百姓家的财物”

“没有,没收的都是敌军将领家和蒙人老爷家的。”那士摇头道:

“不少钱窖还是本地百姓带我们的人去发现的”

“很好”沐英闻言点点头道:“明天发出告示,让百姓们继续举报,查获巨大的,还可以给老百姓一点辛苦钱”

“小的知道了”文士领命,招招手,带着手下们退了出去。

沐英站起身来,给朱桢的杯子续了些水。

“没想到,”他深吸口气道:“云南的一个小县城,竟有如富有”

“义兄,这很正常啊”朱桢面带笑容道:“你想想,云南自宋末被元人占领,已积累近百年,有些银子很正常的”

“那这些东西”沐英看一眼朱桢,欲言又止。

“依小弟的意思,分为四份最好。”朱桢盘算道:

“其中一份,自然是犒赏三军,再一份,上交到主帅那边,再一份,留给本地,用作治民开销。”

最后一份,朱桢没有提,当然是由沐英和朱桢分了。

“哈哈”沐英点点头,楚王殿下的分配方案,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那便按照这个方案来吧”他扭头看着朱桢道:“至于咱们两个,一人一半可好”

“一切凭义兄做主”朱桢心中一动,他个人大概能分两万五千两银子,自然不会说一个不字。

“好”沐英大手一挥道:“那就这么办”

分了银子,两人又聊到正事。

“据那个磨丁说,普定城内,约有两万多军队,其中还有一个蒙人万户。”沐英捋着下巴的胡子道:

“咱们的兵力与那边差不多,无论智取还是强攻,怕是都不易了”

“确实如此”朱桢附和道:“普定城大墙坚,乐源城的奇迹,自然无法复制了。”

“那咱们等主帅大军杀到再说”沐英提议道:“或者贤弟有何妙招,也可使来。”

计赚乐源城,完全是按照朱桢的安排,步步为营实现的。

现在的沐英,对朱桢有一种盲目的信心。

“坐等主帅大军,自然不会有错。”朱桢面露坏笑道:

“不过趁着前期,对方不知咱们兵力情况,消耗一下对方,倒也未尝不可”

“哦贤弟已胸有成竹了”沐英看着对方的表情,心中一动。

“明天咱们派出一卫人马,前出九龙山,”朱桢略一寻思,便畅声道:

“然后在山下扎营,看看对面是何意思吧”

“这样一来,普定城的人,不是知道咱们占了乐源城了”沐英眼珠骨碌一转道:

“贤弟又想引蛇出洞”

“嘿嘿,”朱桢坏笑道:“看看这蛇上不上套吧”

翌日一早,得到充分休息的乾二卫的军士,先凭战功领了银子,便从西门出去,翻过九龙山,前出到本地土人唤为猴子坡的一处狭长谷地中。

这里往西北再翻过一连串低矮的山峦,便是普定城了。

乾二卫指挥使陆杰,是个年约三旬出头,身穿颇为魁梧的大汉。

他依照沐英的命令,不再前进,而是在山脚下建起了营寨,并派出几队斥候,在这片谷地四处侦查。

九龙山对面的秤砣山下,建有一座名曰东关的关隘。

此时关隘上的士兵,已经看到对面建起来的营寨和缓缓升起的大明龙旗。

一名头目连忙命人紧闭关门,又派人骑着快马,去西边三十里外的普定城报信了。

普定城,乃普定路总管府治所驻扎地。

普定路总管府领四州一县,是云南东部重镇。这里各驻扎了个本地万户和蒙人万户。

其中蒙人万户长脱脱,也是普定路总管。

脱脱年约四旬,本人除了贪财好色外,只有一个爱好,便是爱睡懒觉。

今日,他便睡到日上三竿,才在四房小妾的服侍下,起来更衣洗漱。

等他坐在红木桌前用早饭的时候,已经快到巳时末了。

脱脱的早餐是一只烤出油的肥羊腿,他慢条斯理的拿着匕首,一块块将嫩肉割下来,放入口中。

“嗯,这才是家乡的味道”他满意的闭上双目,感受着羊肉的汁水。

正吃的满嘴油时,脱脱听到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报,总管,大事不妙了”

是推官宋义的声音。

“进来说话”他放下匕首,拿着一块洁白的丝绸,擦了擦嘴。

宋义是个穿着青色布袍的中年人,年约四旬的样子。

他身穿绯红窄袖袍,头戴展脚幞头,脸上已见汗。

宋义立在桌前,气喘吁吁的拱手道:

“启禀总管,东关那边传来消息,有大队明军,在九龙山脚下安营扎寨”

“什么”脱脱的肥脸上,表情顿时凝固。

好一会,他才回过神来,盯着宋义,结结巴巴问道:

“你,你是说,大队明军出现在九龙山下”

“是的,总管。”宋义用袖子擦着脸上的汗,一脸惊惧的推测道:“乐源城怕是已经失守了”

“这,这可咋办”脱脱顿时没了食欲,站起身来,不停的踱步道:

“明军真的打过来,咱们这一个小小的普定城,如何能挡得住”

宋义从旁建议道:

“如今之计,还是要派人去查探一番,看看明军到底有多少人,此行目的为何”

“嗯,宋推官,你马上安排下去”脱脱重重点头道:

“另外,派人去曲靖城求援,就说明军杀过来了”

“是”宋义领命退下。

他出了大门,看着外头晴朗的天空,却又摇了摇头。

新人新书,求读者老爷们继续投票、继续收藏、继续追读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78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