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第一藩王

作者:七月看烟火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三章 祭出国债,请缨南下

书名:大明第一藩王 作者:七月看烟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3

“国债”

朱元璋和朱标面面相觑,这个词还是头一回听说。

“其实跟民间借钱的道理是一样的。”

朱桢只能掰开揉碎了,跟两人讲。

“不同的是,借债人是朝廷,以大明朝廷的信誉为担保。”

“而借债对象,可以是特定的人群,比如大商人,大地主啊。”

“那这些人要是不借呢”朱标指出了关键之处。

“所以就跟民间借钱一样,要给利息。”

“要是孩儿来定的话,朱桢略一盘算,面带笑容道:

“一年期,利息就给百分之三吧,两年期百分之四,三年期百分之五。”

“民间很多人的钱,根本没有用处,放在家里还怕被偷。放在钱庄里,还得给钱庄银子。”

朱桢继续介绍道:

“咱们朝廷给利息,且由朝廷担保,根本就是稳赚。这等于是给他们找到一个稳赚的路子啊。”

朱桢又信誓旦旦道:

“孩儿相信,这种国债一经推出,一定会大受欢迎,额度很快就会被一抢而空。”

难怪朱桢这么自信,在后世里,某漂亮国以国债为手段,不知玩出了多少花来。但是还是有无数国家和大机构,愿意买进漂亮国的国债。

都是因为它能获得稳定且有保障的收益。

听了朱桢的话,朱元璋眼前一亮,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他兴奋的从描金大椅上站起来,走到朱桢跟前,轻轻舔着嘴唇道:

“今年借一百万两,明年朝廷宽裕了,再还。小六,你的意思就是寅吃卯粮呗”

“也不尽然,”朱桢见父皇只是略懂,又着重介绍道:

“比如这次南征,朝廷可以发行特别国债,等大军占了云南,肯定有各种收益,到时候说不定不用动用户部明年的银子,就能把这批国债还了。”

“天才,真是天才般的创举”太子朱标不自觉的竖起大拇指,大赞道:

“这样一来,国家暂时的收入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唔,是这样。”朱元璋轻抚颌下长须,满意的看着朱桢道:“果然还是小六有办法”

顿一顿,他似有所悟道:“那这借据就像是宝钞一样,一张张的印在纸上,等还钱时,让民间债主拿着借据来拿钱”

“大约是这样,”朱桢又追加设定道:“不过孩儿还是愿意将它称为国库券。”

“国库券这名字不错。”朱元璋满意点头。

朱标担心道:“最重要的一节,是不能让人作伪了,不然朝廷和借债人都要遭受巨大损失的。”

“这点兄长可以放心,”朱桢又满怀信心道:

“小弟那边已经研究出来十分难作伪的纸张和油墨来,到时候用新技术印刷,再加上防伪标记,私人根本没法仿制。”

这些技术,自然是这四年中,朱桢研发出来的。

他的本意是就藩武昌后,在湖广推行币制改革,在大额交易中淘汰银锭和宝钞,只用银元和纸币。

现在朝廷需要发国债,他那制造纸币的法子,倒是直接可以转用在国库券上。

“很好,很好”朱元璋非常满意,阻碍南征的最大障碍饷银,眼看就解决掉了。

“太子,发行国库券的事情,就由你和小六督办的。至于要不要户部协助,你们看着办。”

洪武皇帝随即大手一挥道:“咱的要求,就是在三个月内,凑一百万两银子。”

“孩儿遵命”太子和楚王,异口同声应下。

“这次我跟太子哥哥先走一遍,弄熟之后,把章程定下来。”朱桢一脸老成持重道:

“以后想要常年发行国库券,可以设立一个专门机构,专门操作这些事情的。”

“唔,很好你们兄弟先商议着办吧,出事有咱在后面兜着呢”

朱元璋重重点头,小六这几年成长极快,又屡次为他分忧,让洪武皇帝感到十分欣慰。

父子三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重点提出要控制国债的使用,尽量还是要多用户部的银子。

洪武皇帝了了一桩心事,不自觉打了一个哈切。

他再度摆手道:“你们兄弟继续聊细节吧,咱要去眯一会了”

“父皇,”朱桢猛然扭头,看着他的脸道:“孩儿还有一事相求。”

“哦”朱元璋和颜悦色道:“你说说看。”

朱桢深吸口气,朗声道:“此次发兵南征云南,孩儿也想跟着去历练历练。”

“嗯”朱元璋还以为是旁的事,没想到朱桢竟主动请缨随军。

“四哥跟随徐大将军北上,讨伐北元残余势力,这几年成长的很快。”

朱桢连忙抛出自己的理由道:

“孩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孩儿也想快速成长,等就藩以后,为父皇和太子哥哥镇守湖广。”

朱元璋一听,没想到这小六,心中竟有如此抱负,双目中俱是激赞之色。

“好”洪武皇帝高喝一声,伸手狠狠拍了拍朱桢的肩膀,兴奋道:

“这才是咱们老朱家的好孩子你的请求,爹准了”

朱桢闻言,马上就要谢恩,却被朱元璋扶住了身子。

“不过,先要把这一百两的国库券弄好了。”朱元璋深深看他一眼,欣慰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才好。”

朱桢拱手领命道:“孩儿谨遵父皇教诲”

“呵呵好好干”朱元璋又拍了楚王的肩膀,笑呵呵的大踏步而去了。

等皇帝的身影出了偏殿,朱标才皱眉道:

“六弟,朝廷大军去云南,肯定要打恶仗的,你不该去的”

“太子哥哥说的是,”朱桢却不以为意道:

“四哥能做的事,小弟一样能做得。小弟不想成为温室的花朵,也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呀”

“也罢,到时候多注意安全。”朱标知道劝不住楚王,便摇头道:

“咱们还是先把这国库券的样张搞出来,让父皇先过目了,再办下面的事吧”

“这不难”朱桢信誓旦旦道:“小弟手上都有现成的人手,三天后,我便拿样张进宫来。”

见朱桢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朱标不由赞道:

“好,六弟是真的长大了,为兄等你好消息”

“嘿嘿,”朱桢狡黠一笑道:

“小弟这几年的饭,可不是白吃的哦”

新人新书,求读者老爷们继续投票、继续收藏、继续追读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59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