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三国能网购

作者:耿子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七章 窥探星空

书名:我在三国能网购 作者:耿子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张飞又欲说话,刘备抢先一步道:“诸位将军,按孔明的分派速速行事,查点兵马,整备粮草兵器,不得延误违令者,斩”

“遵命”

众将抱拳领命。

“主公,可令简雍、孙乾二人提起备好庆功酒宴,免得到时来不及准备。”苏毅看向刘备,面带笑意。

“怀恒所言极是,哦,对了,并安排功劳簿侍候着。”诸葛亮附和道。

刘备微微一愣,惊叹道:“二位先生竟如此自信,尚未开战便提前准备庆功酒宴。”

“有备无患嘛,不然到时候手忙脚乱”苏毅轻笑道。

“好好好”刘备面色欣喜,连连说了三个好字。

两天后。

傍晚。

夜幕深沉,万籁寂静。

苏毅、诸葛亮、徐庶站在新野城楼之上。

“曹军应该快到了。”诸葛亮遥望远方,神色淡然。

“夏侯惇恐怕要吃些苦头了。”苏毅笑着说道。

忽然,大火自远方熊熊燃起,点亮北方的夜空。

“曹军中计了。”徐庶眼睛一亮。

“外面风大,我等不如回去烹茶,静等前线传回胜利消息。”

苏毅发起喝茶的建议。

诸葛亮和徐庶相视一笑,随即应道:

“甚好”

接着,三人回到县衙,命侍女烹起热茶。

不一会儿,热腾腾的一碗茶就被侍女端在案前。

苏毅轻呷一口,回味悠长。

这样的生活,好像还真不错

怎么说呢就有一种小小的安逸感。

对于苏毅来说,他非常享受这种感觉。

只不过,不久之后就要面临一个挑战。

曹操亲征,数十万大军可不是儿戏

如果能让刘备提前占据荆州最好不过,到时候凭借着坚城与荆州军,完全可以与曹操相抗衡。

只不过,按照刘备的秉性,他应该是绝对不会同意占据刘表的荆州。

想到这,苏毅有些犯难。

刘备可是个固执的人,要是认准一件事,别人就很难轻易更改他的心意,更何况,这件事还涉及“仁”与“义”这个核心问题。

说实话,苏毅心里没有太大的把握说动刘备。

毕竟他之前也不是没有提过占据荆州一事,不出意料,刘备每一次都严词拒绝。

其实想来也是,刘备一生以仁为本,他为义而生,又为义而死。

夺取刘表的荆州,也确实难为了些。

苏毅心中不禁轻叹一口气,遇到这样的领导,可真是让人操碎了心。

就在苏毅思绪万千之时,诸葛亮忽然开口说道:“怀恒,我听元直说,你所创一新式练兵之法,看似简单,却有奇效,当真神奇”

“可是上次曹仁来攻之前”苏毅问道。

“正是”徐庶微微一笑。

看来徐庶没少跟诸葛亮谈论自己,苏毅心中想道。

“此新式练兵之法可有名字”诸葛亮追问道。

“军训之法”苏毅略一思索,说道。

“我以为,此军训之法堪称上等,远胜许多兵书上所讲的练兵之法。”徐庶忍不住赞道。

“元直谬赞了。”苏毅摇摇头,半带轻笑道:“区区在下,何足挂齿。孔明先生精通兵法,对于练兵一道,更是炉火纯青,毅心中早已仰慕不已。”

诸葛亮眉头一挑,说道:“怀恒莫要谦虚,据我近日观察,你所创的军训一法,能极大的提高士卒的组织性、纪律性,尤其是在战阵演练这一方面,此法的作用更加明显。”

文士之间说话果然都要互相不停地称赞,苏毅心中想道。

不行,得岔开话题。

要不然这么一直互夸下去,真是没完没了。

“听闻二位皆精通星象之学”苏毅顿了顿,转移话题道。

“倒也说不上精通,略微了解一些罢了。”徐庶不假思索地答道。

苏毅知道,徐庶一这么说,肯定又是在谦虚

略微了解一点,那必定是,只有一点略微不了解。

苏毅现在已经摸清了,这个时代一些大牛人的说话方式。

当然,他也学到了不少。

比如苏毅现在说话就很谦虚,时常把“先生谬赞”“区区在下”之类的口头禅挂在嘴边。

这一点,苏毅自认为是一个优点。

谦虚点,低调点总没有错。

“怀恒对此也有研究”诸葛亮看向苏毅,饶有兴致地问道。

“我好奇的是,难道天上的星象真能准确地预测人世间的各种事物”苏毅没有回答诸葛亮,反而抛出一个问题。

这是苏毅好奇许久的一个问题。

他以前经常在三国时期的影视剧或是书本中,看到某某人夜观天象,预测到某件事情。

如果这是真实发生的,也未免太过于太神奇。

苏毅先前跟刘备说自己夜观天象,预测到某件事情,是因为苏毅开着挂。

但是这些古人,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看着苏毅充满好奇的目光,诸葛亮不禁微微一笑,随即说道:“在南阳草庐躬耕之时,每至夜晚,亮时常登上伴月台,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种变化,每每此刻,我总是深感自身之渺小。”

说到这,诸葛亮顿了片刻,接着开口道:“从先人千百年的实践与经验之中,找寻日月星辰的变化与世间旦夕祸福的联系,总归是有一点蛛丝马迹可寻的。

不过,如果一个人目不识丁,那么即便观测到天象异常,也难以做出一些判断,说到底,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这才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

“原来如此”苏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诸葛亮这番话,其中有一句,苏毅听得非常明白。

那就是多读书,多学习,才是根本之道。

想到这,苏毅汗颜道,自己的觉悟还是没有诸葛亮高啊。

少顷,诸葛亮起身来到门外,望着夜空中璀璨的群星,喃喃自语道:“日月星辰,美不胜收,只可惜,可望而不可即,亮想要究其本源,奈何,愈看只会愈模糊,着实遗憾。”

“星象神秘,岂非人力所能窥探”徐庶摇摇头。

“其实,想要窥探星空,却也不难”

苏毅腾的一下站起来,语不惊人死不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94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