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三国能网购

作者:耿子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五章 足下之智,与我暗合

书名:我在三国能网购 作者:耿子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刘公子,快快请进。”

苏毅一边说着,一边心中叹道,看来,倚春阁又去不成了。

刘琦踏步而进,坐定之后,刘备笑吟吟地问道:“贤侄此番前来,可是有事”

“叔父救我”

“莫要着急,发生了什么事,慢慢说来。”

“继母不能容我,想让刘琮即位,她欲联合蔡氏一族谋害于我,此时此刻侄儿的性命危在旦夕,望叔父怜惜垂救。”

话落,刘琦掩面而泣。

刘备眉头紧锁,长叹一口气。

“我虽有心相救,奈何,这是贤侄你的家事,我也不好插手。”

“叔父”刘琦垂泪道。

刘备面露不忍之色,扭头看向一旁的诸葛亮,低声道:“孔明,可有何计策”

“此乃刘景升家事也,亮不敢干预。”诸葛亮摇摇头。

听到这,刘琦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绝望。

毫无外界力量支持的他,待在襄阳处境已是岌岌可危。

苏毅最见不得男人流泪,他心想,要不要出手帮刘琦一把

“怀恒先生,救我”刘琦看向苏毅,抽泣道。

罢了,罢了。

帮一帮他,举手之劳而已。

“主公”

苏毅刚一开口,刘备突然打断道:“怀恒,今日舟车劳顿,不如你与孔明先下去休息,我与贤侄在此单独说上两句话。”

“也好”诸葛亮微微一笑,起身看向苏毅,道:“怀恒,请。”

“先生请。”苏毅亦说道。

随即,两人相视一笑,飘然离去。

看着苏毅与诸葛亮离开的背影,刘琦喃喃自语道:“二位先生真乃高士也。”

“贤侄,明日你可如此,必得良策。”刘备走到刘琦身侧,附耳低言道。

“叔父此计甚妙。”刘琦眼睛一亮,欣喜道。

刘备含笑不语,全然一副腹黑的模样。

当然,这一幕苏毅并没有看到。

他只是突然打了个喷嚏,心中暗道,有人在背后说我

第二天。

天刚微微亮。

刘琦遣人前来馆驿,邀请刘备三人往公子府一聚。

“怀恒,孔明,我忽然腹痛难忍,你二人可代我前往。”刘备捂着肚子,开口说道。

苏毅与诸葛亮同时允诺,接着,二人朝公子府走去。

顷刻,公子府外。

刘琦正站在大门口,四处眺望着。

“见过两位先生,茶已备好,请入后堂一叙。”未等苏毅与诸葛亮走近,刘琦便大步迎上前来,笑着说道。

“公子有心了。”苏毅回礼道。

“刘公子。”诸葛亮点点头,亦是面带笑意。

后堂内,三人坐定,刘琦将左右屏退,拱手合抱道:“继母蔡氏容不下我,还请两位先生出言相救。”

见状,诸葛亮眉头微皱,脱口而出道:“嫡庶之争事关重大,亮客居荆州,怎敢妄议公子家事,倘若被有心人得知,恐会陷我家主公于不义之地。”

苏毅却是微微侧目,他心想,难道接下来,会发生抽梯问计一事

见诸葛亮拒绝,苏毅不语,刘琦便岔开话题,“琦有一上古兵书,两位先生可愿一观”

“哦书在何处”诸葛亮来了兴致,追问道。

听到这,苏毅这下明白了。

刘备一向仁慈,不可能对刘琦的求救不管不顾。

昨晚将他二人支开,原来是在给刘琦支招。

也罢,干脆就顺水推舟,装作不知好了。

心念至此,苏毅故作好奇,道:“毅平生最喜古籍,今日定要一睹为快。”

“两位先生随我来。”刘琦眼睛一亮,大步流星走在前面引路。

很快,三人来到一个小楼下。

小楼的入口只有一个,放着一把可以活动的木梯。

“古书就在楼上。”刘琦一边说话,一边踩着木梯攀登上小楼。

苏毅与诸葛亮紧随其后,先后攀上小楼。

小楼上的布置倒也雅致,三人坐定之后,刘琦忽然起身,朝出口处走去。

看着刘琦的背影,苏毅心中暗道,他一定是要命人将木梯撤走。

“公子,请问古书在哪里”

诸葛亮环顾一周,开口问道。

这时,刘琦已经去而复返,他站在正中央,朝苏毅与诸葛亮轰然拜倒,“先生若不相救,我便会死于葬身之地。”

“疏不间亲,亮实不敢谋。”说完,诸葛亮随即起身,便欲下楼。

苏毅待在原地没有动,他知道木梯已经被撤走了。

“怀恒,这,木梯被撤走了。”片刻之后,诸葛亮指着出口,一脸诧异地看向苏毅:

“怎会如此”苏毅连忙起身,故作惊讶道。

与此同时,苏毅心中暗自想道,堂堂诸葛亮,今日也有中计的时候。

“此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绝对不会泄露半分消息,二位先生可以放心赐教。”

诸葛亮略一犹豫,随即说道:“公子可知春秋时,申生、重耳之事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今黄祖新亡,江夏无人守御,公子何不上言,请求屯兵驻守江夏,如此则可保得性命无虞。”

“此计甚善。”苏毅抚掌大笑道

听到这,刘琦顿时大喜,“谢先生”

下一瞬间,刘琦又开口问道:“为何前往江夏便能避祸”

苏毅上前一步,解释道:“荆州军务皆由蔡瑁所掌,不过,蔡瑁名为上将,实则蠢如屠夫,他想独霸荆州,自然视公子你为眼中钉、肉中刺,那不如遂了蔡瑁之愿,离开荆州驻守江夏。江夏乃是荆襄重镇,公子屯兵于此即可虎视荆州,蔡瑁如若心生不轨之举,必会有所顾忌。”

“足下之智,与我暗合”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这便是,遥相辉映,以远制近之策。”

“原来如此”刘琦恍然大悟。

“这下,公子可以把木梯搬过来了吧”诸葛亮轻笑道。

“自然,自然。”刘琦一边命人搬来木梯,一边告罪道:“琦实属万般无奈,方出此下策,还请二位先生见谅。”

“无妨。”苏毅笑着说道。

辞别刘琦,二人回到馆驿,向刘备言明刘琦抽梯问计一事。

“好好”刘备听着,霎时面露喜色。

苏毅的脸上不禁划过几道黑线。

好家伙,刘皇叔你都不掩饰一下的吗

一旁,诸葛亮只得无奈地笑着。

此间事了,三人当即动身离开馆驿。

出来城外与张飞会合后,众人便直奔新野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03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