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家学霸

作者:平凡的夏先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8章招贤纳士

书名:汉家学霸 作者:平凡的夏先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4

刘縯兄弟,面临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

连下城池,自攻取大半个南阳后,发现这么多县,包括县长、县丞、县尉及主簿在内的主要官职,出现大量空缺,而且朝廷找不出合适的人来担任。

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县能不能搞好先不说,作为大汉朝廷的后方,一旦出现叛乱,尤其是各县新莽愚忠死粉,相互勾结,将会造成政局不稳定。

为解决这一难题,刘縯连续几天,召见大臣商议此事。

不同的人,不一样的说法。

有人说从豪门大族中遴选优秀子弟,任用他们为官。

有人则反对,建议从军中挑选将官任职地方。

两派争执不休,朝堂内,朝野外,热火朝天。

吵得激烈时,文人士大夫骂娘,武人怒而拔剑,双方关系势同水火。

刘縯作为大汉君主,打仗还可以,治理国家头疼不已。

关键是手心手背都是肉,难以抉择。

刘氏宗亲,邓家、阴家这些大族,想用自己的子弟为官,人之常情,刘縯无法反对。

刘稷、刘祉、李通等军职要员,坚持从军队里选拔人才,也不是不可取。

刘縯是无能为力了。

只能召见刘秀,就想听听他的意见。

刘縯说出他的为难之处,刘秀觉得可以理解。

两派说的都有道理,偏袒一方,都会激起另一方的不满。

“文叔,大哥真不适合坐这个位置,我决定退位让贤,让你来领导大家。”刘縯只感觉王座上如坐针毡,挠得他难受极了。

“大哥怎能说丧气话”刘秀坚决反对。

虽说大哥刘縯不善于谋政,但得位正统,而且两派都拥护,关键在于刘秀并不醉心于君位。

“以前没觉得这么累,自从龙汉建立以来,我废寝忘食,批阅奏折,接见群臣,处置各方面的情况。日常工作就罢了,一些突发、急发的状况,我是完全没办法啊。这个王位我坐得扎心,浑身总像有万千蚂蚁撕咬。文叔,大哥想解脱”刘縯年近四十的人,抱着自己兄弟哭诉。

刘縯铁血一样的汉子,此刻委屈得泪流满面。

刘秀见他如此无助,只好提出自己的解决途径。

刘秀的意思是开办招贤馆,在全国范围内,征召或选拔优秀的士子来做官。

学而优则仕,让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儒生,参与新国家的建设。

也让年轻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起来。

刘縯听后大喜过望,便把创办招贤馆事宜,包干式地交给刘秀。

反正当个甩手掌柜,刘秀负责具体实施。

不得不说刘秀执行力特别强,当天就把任光、朱祐,以及刚从长安归来的来歙召来。

又去请刘嘉、刘赐、樊宏、邓晨、阴识、李通等人过府议事。

人到齐了,刘秀主持会议。

“根据汉王的指示,我打算在棘阳县衙开办招贤馆,不知各位意下如何”刘秀开门见山地说。

“这个办法我看可行。”刘嘉、刘赐是宗亲中的代表。

“无异议。”樊宏、邓晨、来歙、阴识应是。

这几位是大族,也是刘秀亲族的代表。

刘秀看向任光、朱祐以及李通。

三人也表示支持。

各方都支持刘秀的提议。

政策推行起来没有阻力,三天后颁布招贤令,凡是拥护大汉的学子,不管出身及年龄几何,都可以来招贤馆报名。

五天后,招贤馆建成,刘秀亲自主持剪彩仪式。

一如后世,既表示重视,也是喜庆,更是为了宣传。

把仪式办得热热闹闹,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广告就打出去了。

开馆后当天下午,棘阳附近各县一些的学子,来到招贤馆登记信息。

刘秀贵为大司马、大将军,亲自招待,规格不能说不高。

学子们得到刘秀的器重,当然信心百倍,任职一县后,誓要造福一方。

“谁是刘隆,刘元伯”刘秀看了报名信息,问这批新生。

“见过司马公”一位年轻公子对刘秀作揖。

“你是安众人”刘秀知道南阳安众这个地方,有宗亲的另一支。

“学生正是”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人。

“你与安众侯刘崇是什么关系”刘秀很在意刘氏宗亲,毕竟为王莽迫害得惨。

“我与安众侯同宗室。”刘隆提到安众侯刘崇时,眼神似乎有些黯淡。

居摄元年公元6年,安众侯刘崇起兵反莽,兵败被杀。刘隆的父亲刘礼,遭到株连治罪,只有不满七岁的刘隆躲过一劫。

可以说,刘隆对新莽朝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恨意

因此,前来投靠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縯兄弟。

“我知道了,刘隆你去安众任职县长,试用期6个月,干得好转正。”刘秀对刘隆学问、人品及治理能力,进行多方面考察与考核,认为符合应聘条件,立刻为他授职。

众学子见刘隆,立马获任县长一职,都是心内一片火热。

刘秀看了下后面一连串名单,并没有历史上熟知的人物,对接下来的考核兴趣淡了许多。

便让表兄来歙来主持,自己则在一旁观察。

“你叫什么”来歙问下一个。

“学生刘仲,湖阳人。”又是一个宗亲。让刘秀心头一颤,此人居然叫刘仲,与他早去世的二哥刘仲同名,因此让他过了,授职安众县丞。

刘仲得到任命,脸上激动万分,对来歙、刘秀深揖一礼。

第1批23人,经考核通过仅4人,分别授予安众县长、县丞等要职。

县一级官员缺口大,不仅是刚打下来的淯阳、湿阳、安众、冠军等各县,汉军最早根据棘阳、新野、蔡阳、湖阳四县也缺人。

算下来23个县,县长到主簿4个职位,至少还缺80人。

这么大缺口,不是一两天可以补上。

翌日,主考官换成邓晨,考核进展得很顺利。

面试到第10人时,邓晨有些傻眼了,因为此人来得突然,更让他惊喜万分。

“仲华,哈哈哈你小子,终于舍得回来了。”邓晨拍着他的肩膀大笑。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06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