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家学霸

作者:平凡的夏先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1章人杰辈出

书名:汉家学霸 作者:平凡的夏先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4

难怪表兄来歙会这么惊讶

作为后世穿越者,刘秀也感到震惊不已。

可以确信一个事实:搞出科举制之人,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的土著,而是和刘秀一样的穿越者。

长安么

刘秀觉得很有必要去一趟,哪怕是龙潭虎穴。

是风险,也是机遇。

“表兄你与我一同去长安。”刘秀沉吟了半晌才说。

“好”来歙深感兹事体大,便答应下来。

刘秀又唤来保镖典韦,说明事情缘由,典韦傻呵呵直乐。

呆在棘阳这个小地方,都能闷出鸟来。

一听可以出去游山玩水,典韦心情大好。

三人各自收拾妥当,于第三日启程前往长安。

棘阳到长安路途遥远,这一路上跋山涉水,经弘农郡,行至京兆尹。

半路上,刘秀遇到很多前往京师,准备参加科考的年轻士子。

刘秀多方打听得知,这场科举选在了三月的中下旬,考试内容为策论。何为策论通俗地说就是政论性文章。

类似于后世的申论考试,这一创举刘秀都不得不叹服。

“前面就是峣关吧”刘秀凭借优秀的记忆能力,清楚知道此关,是南阳盆地通往关中的交通要隘。

如今天色已晚,只能在关内驿站休憩一晚。

当守关士兵盘问时,刘秀称是南阳宛县赴长安的商贾。

又顺手打点一二,轻轻松松混进关内。

驿站多是传递军事情报的中转场所,一般人根本没机会住进来。但今天很不一样,除了刘秀三人,还有前往长安赶考的各地学子,今晚也在这落脚。

一群青年人杰,足以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一代人,在一个小小的关口相遇了。

“哈哈,公孙兄幸会”一青年士子打招呼道。

“原来是次况兄,少见”公孙是颍川父城人冯异的字,而次况指的是铫期,两人关系很好。

“我为你引荐一个人,此是臧宫,字君翁,颍川郏县人,与我同乡。”铫期为冯异介绍一人道。

“久闻公孙大名,百闻不如一见。”臧宫热情打招呼。

接下来又引荐,颍川人王霸,祭遵,傅俊等人相互认识,这听得刘秀目瞪口呆,不因为别的,这些人都是云台榜上封神的存在。

众人正说笑间,刘秀注意到一个俊俏的年轻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在下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不知足下如何称呼”刘秀有意结交。

“幸会我是耿弇,字伯昭。”俊秀男子回应说。

赚了

今天终于碰见传说中的战神,堪比白起一样的常胜将军,耿弇耿伯昭刘秀兴奋地要手舞足蹈。

正史记载,耿弇收取46郡,连下300余城,从无败绩,这是怎样光辉的战绩

“两位兄台,不知如何称呼”铫期发现了落单的刘秀与耿弇。

“在下刘秀,刘文叔。”

“在下耿弇,耿伯昭。”

刘秀二人自报家门。

众人立刻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了。

“坊间不是说这个刘文叔,三头六臂,长得青面獠牙吗”

“还说他武艺高超,刀剑棍棒样样精通。看起来不像啊”

“就是,谣言害人,勿信谣言呐。”

刘秀快哭了,谁他喵乱传,劳资明明是小帅哥一枚,怎么还成了神魔

小爷我素来崇尚和平、热爱和平,最讨厌打打杀杀,怎么不说我能上天

不信谣、不传谣,眼见为实

对刘秀仰慕已久的士子们,像众星捧月一般围着他,没完没了问一些古怪的问题。

人怕出名,猪怕壮,古人诚不我欺

“文叔,是早上太阳离咱们更近,还是中午的太阳”

“不用理他,你回答我的问题:马是黑马还是白马,马和黑马、白马有啥区别联系”

“两个傻子,哪有你们这么问的,你们的问题好白痴。”

“你行你来”

“我就问一个事:先有烛火,还是先有光”

“你问的没技术含量,我都知道答案,眼前太黑,不点烛火,看不到光。当然是先有烛火,后有光。”

刘秀无语凝噎,这些人杰精英,没一个省油的灯,问的问题一个比一个怪。

刘秀干脆不回答,静静地看他们表演。

由探讨人生哲学过渡到时政,总算正常了许多。

“你说朝廷搞出新科举,到底怎么想的”臧宫发问道。

其他人表示同问,然后一起看向刘秀。

关我卵事

刘秀心里骂骂咧咧。

“为了打压豪门大族,给寒门一个出仕的机会。”刘秀正待回答,不想一向话少的冯异抢先回答说。

“公孙没问你,一边凉快”傅俊嗤之以鼻道。

“我们是在跟文叔探讨。”祭遵附和道。

这几个崽子,冲我来的刘秀哭笑不得。

“我认同公孙的观点。”刘秀给出一个最没毛病的回答。

“文叔怎么看天下形势”铫期换了一个话题。

“你怎么看”刘秀反问道。

铫期不以为然地说:“我认为大新虽已千疮百孔,但并非不能挽救。”

“何以挽回”刘秀追问道。

“比如说兴科举,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必然会赢得儒家及寒门士子的拥护。”

“次况认为,仅凭一场科举就能改变”刘秀算是正式跟铫期展开辩论。

“最起码是一个好的开始,所以我认为大新气数未尽,还有机会复兴。”铫期得出结论。

“次况所言不忠不孝,新莽窃贼也,我汉皇刘氏才是正统。”冯异反驳道。

臧宫则站在铫期的立场,发言道:“迂腐大汉自元帝、成帝之后,就已迅速衰败。哀帝、平帝之时,如日薄西山,回天乏术。”

“元帝宠信奸臣,怠于朝政;成帝独宠赵飞燕,荒淫无道,祸国殃民;哀帝、平帝荒诞不经,死得蹊跷。这样的大汉即使管、尹复生,良、平在世,又能怎么样”铫期与臧宫一唱一和。

“此话不能这么说,文叔兄弟颇像高祖刘邦、武帝刘彻,说不准叔在场呢。”王霸觉得这种尖锐话题,不应该在汉皇后裔刘秀跟前提。

“无妨,既然是坐而论道,便应畅所欲言。”刘秀也深知大汉江山病入膏肓,药石枉效,即便神医降世,也无能为力。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4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