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墨君周郎

作者:失眠猫头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1章 周府大火

书名:墨君周郎 作者:失眠猫头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第21章 周府大火

时间来到永汉元年公元9年九月十七日,越骑校尉伍孚决定要在今日行刺董卓,远在庐江周晖早在九月初就从伍孚的书信得知,伍孚准备要行刺董卓。

在周道被杀、周忠被调职后,周晖认为想要的东西要自己去争取,不能再靠别人,为了当上扬州牧,他想帮老师伍孚一臂之力,若是成功诛杀董卓建下盖世奇功,朝廷很有可能封他扬州牧,不然起码能得到一个将军头衔。

因此周晖着从他底下的一千兵丁,挑选两百六十名体魄强健且优秀的兵丁秘密去到洛阳周府藏匿,就是为了今日诛杀董贼。

早在九月初时,周晖命氏族子弟,各自带领一些被挑选出来的兵丁乔装打扮去到洛阳,于是两百六十名兵丁分成二十小队,每一队都不到三十人,他们凭借伍孚的关系分批进入洛阳。

到洛阳的两百六十名兵丁,在出发前都有收到一笔可观的安家费。周晖为了筹兵丁这笔安家费,可是绞尽脑汁,当他得知从洛阳回来的周瑜,想要在城里买地盖宅时,当下就去找周瑜推销周府。

周瑜得知周晖要卖祖宅时,感到相当惊讶,但都是有迹可循,周瑜知道周晖花钱从不手软,只要有新奇玩意出现在周晖眼前,他都会忍不住大买特买,所以时常入不敷出,不过周瑜怎么也没想到,周晖连祖宅都敢拿出来卖。

周瑜为了不让周府落入外人之手,只能忍痛和周晖议价。当周晖开价五百万钱时,当场被周瑜拒绝,嫌价格已经贵到脱离世面行情,这让周晖再追加城外二十亩的田地,周瑜才同意此笔交易,并即刻交付钱,然后和周晖一起到舒县治所办理过户。

周晖在得到五百万钱后,马上给了准备要去洛阳的兵丁,每人一万钱的安家费,在他要出发到洛阳前,周晖聚集他底下族人,询问是否有人要自愿留在军营里留守。

由于周晖没有在军营留下多余的钱和马匹,军中的粮草只能维持一个月而已,因此族人都选择回去洛阳,没人想自愿留在军营里。

由于兵营无氏族子弟看管,周晖找了一名平时跟他多为亲近的资深兵丁,让他代为管理军营的一切事务后,就带领族人和挑选的兵丁去到洛阳。

虽然周晖有跟营上留守的兵丁,告知很快就会回来,要求营上兵丁按造平时训练即可,但是周晖真正的打算,待这次诛杀董卓后,他就没有打算要回来,到时他在命人通知张县令,让县令处理这些兵丁问题。

周晖对于这次刺杀行动是志在必得,但深怕叔父周忠知道此次行动,会强烈反对,于是周晖带领大伙来到洛阳城外集结后,骑来的马匹全部贱价在马市出售以换取钱财,并在城外市集购买结婚要用彩礼,让这些兵丁乔装分批进入城并且把兵器挟带在彩礼里。

周晖也随着乔装的兵丁进城,向城里认识的人们撒谎,并大肆宣传,说是自己回来洛阳是要筹备迎娶第三任妻子。

洛阳令周异得知周晖带了许多人回来洛阳时,当下就有不好的预感,马上在县治所内装病倒地,让衙内的主簿向上报上级后,上级批准他可以在家休养一个月,之后周异就躲在家里闭门不出。

周异知道周晖这次不是单纯回来筹备喜事而已,他虽然对董卓和吕布恨之入骨,但不会支持行刺这种不智之举。

曹操在一次在城里的路上,正好遇上周府运送的彩礼的推车,于是好奇的他以典军校尉议郎的身分,挡下推车并进行抽检,结果发现彩礼里夹带兵器,于是曹操装作没看见,放行推车,自己跟在推车后面来到周府外,正好撞见伍孚走出周府。

曹操向前和伍孚攀谈告知周府彩礼挟带兵器之事,于是被伍孚请到他的府上做客,伍孚将刺杀董卓的计划告知曹操,让曹操对伍孚和周晖又敬又配。

在曹操得知伍孚和周晖要在这月十七日出手刺杀董卓后,曹操也开口要协助他们,于是就想到把城北的一千驻军调走,这样他们就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刺杀董卓,同时曹操也向伍孚提起了董卓身着金蚕宝衣,建议伍孚在行刺时攻击董卓的颈部以上,但是伍孚却不以为意。

就在两天前,曹操向朝廷自告奋勇,提议自己带领一千精兵,荡平函谷关外几处个贼窟,征得董卓同意后,曹操就把城北的一千驻军带离洛阳城,这样城北就只剩行辕内的驻军而已,让刺杀董卓的成功机会大大的提升。

时间来到戌初19:00,伍孚藏匕首于袖内,来到董卓的行辕,他知道董卓的行辕内驻守三百精兵,正好是行刺董卓的最佳时机,伍孚原本这次想自己舍身取义,没想到有周晖和曹操主动帮忙,让他这次有绝对的把握杀死董卓。

伍孚来到行辕后,被行辕的兵丁安排在一间阁室等候,没多久董卓来到阁室里,伍孚起身向董卓作揖行礼,等到董卓来到主位上坐下后伍孚才跟着坐下,此时的董卓睡眼惺忪看着伍孚,懒洋洋地说

“伍校尉你说有白波贼的破敌之策,可是真了”

伍孚回

“董大人下官确实有歼敌之策,只是太过惨忍,不忍心在朝堂上提出。”

“这些贼寇都已经威胁到河东百姓了,你还想对他们仁慈。”

“他们就想向朝廷展现实力,好让朝廷赏他们一官半职。”

“不行,本太尉岂能让那些贼寇祸乱朝纲还是说说你的破敌之策。”

“这十多万的白波贼都是农民出生,和我军对阵的优势只有数量而已,敌军绝大多数都以弓箭当武器,我们只需持枪盾兵排在前方,阻挡弓箭,骑兵则跟在后方,趁机攻陷敌军,这样就能击溃敌军。”

“本太尉纵横沙场多年,如何布兵之事当然知道,只是白波谷要道易守难攻,里面又藏有十多万贼兵,这要如可攻破贼兵。”

“沿汾水坐船北上火烧白波谷。”

“你这要如何火烧白波谷。”

“下官认识一名匠人,在机关之术方面有着鬼斧神工的本事,他建造的投石装置发射可达十多里远,只需把这发射装置安装在船上,将稻草和牛粪作成的燃烧弹,将其点燃并且发射出去,这样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烧杀十多万白波贼。”

董卓听到伍孚的破敌之策后,高兴地起身大笑

“妙啊真是妙啊这就交给你处理,花多少钱都没问题,给我造出二十艘,不六十艘,看能否赶在十二月前交货。本太尉要领军亲征白波谷,事成之后,好处自然少不了你。”

“这事就交给在下官去办,保证不会让大人失望,下官先行告退,告辞”伍孚再次起身向董卓作揖行礼后,左手已经握着匕首只事没有亮出来。

董卓起身送他到门口,亲切地用手抚摸着伍孚的脊背。这时的董卓发现伍孚的左手放在右手袖袋这个举动感到异常,于是董桌问伍孚

“你左手是怎么了,为何放在袖袋里”

董卓这一问吓到正准备要用匕首行刺的伍孚,害伍孚下意识亮出匕首刺向董卓心脏位置,完全忘了董卓身着金蚕宝衣护身之事,因此他的攻击被金蚕宝衣抵销并且金蚕宝衣产生一股反弹力,让伍孚手上的匕首,被弹飞掉落在地上。

就在匕首弹飞落在地上后,伍孚立刻弯腰要去捡起地上匕首时,完全忽略在他面前愤怒的董卓。

董卓知道伍孚要他的命之后,就狠狠地一脚给正在弯下腰捡匕首的伍孚踹飞跌倒卧在地上,董卓再用他的右脚就踩着伍孚胸口并且大声斥责

“你想造反呀”

伍孚即便是被踩在喘不过气来,也是要大声喊着

“你不是我主公,我也不是你臣下,怎说是反了你祸乱国家篡位主上,满身都是罪恶恨杀了你这奸贼,再把你尸首带到大街闹市之中碎尸万段,以向天地神灵”

伍孚话还没说完胸口就被董卓用力踩到塌陷,当场吐血惨死。

这时屋外传来呼喊声,董卓从窗口一趟,发现一票黑衣人持连弩和佩刀翻墙进来,开始攻击行辕内驻扎的精兵,黑衣人的连弩攻击让驻扎的精兵毫无招架之力,不到一会的时间,驻扎的精兵都身中数箭倒地惨死,董卓看到自己的精兵阵亡后,吓到跑进一间房里躲了起来。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吕布走进房里,发现躲在桌下的董卓,吕布来到桌前向董卓说

“义父”

董卓听到吕布的声音后,即刻从桌下出来,董卓问吕布

“那群黑衣贼如何”

吕布回

“已被孩儿斩杀了数十余人。”

“我瞧见不只数十余人,那其他了人呢”

“已经撤退”

“你这事,还真办了不好,怎么让贼人撤退。”

“那些贼人经过的训练,且弩箭精良,驻扎在这里三百名精锐,都惨死于弩箭攻击下,孩儿只能只身挡在门口阻扰他们进屋,要不是城西三千西凉兵赶到,恐怕孩儿也撑不下去」

“还好有你在,让黑衣人没有得逞。我还太小瞧伍孚那个混蛋,想不到他还养一票暗杀部队要来杀我,之前的刺客一定也是他找来了,实在是混蛋至极,亏我还想重用提拔他。你知道那黑衣人去逃去哪”

“有士兵回报,他们闯进附近的一间大宅里,那座大宅的大门上高挂周府匾额。”

“我知道,那是庐江周氏的府邸,我跟他们往日无冤今日无仇,为何要加害于我。”

“会不会是那些人,闯进去胁持周府的人。”

“有这可能,奉先,若是带兵攻破周府,需带多少兵,还有折多少兵”

”面对强势弩箭,攻破周府恐怕要两千兵力且折兵七百。”

“这就不能带兵硬闯,不过我想倒是有个好良策。”

“敢问义父是何良策”

“放把火把周府给烧了,就当是一场意外,我就不去计较那些贼人是不是出自周府,但我还是会上奏朝廷,把伍孚一家上下满门抄斩。”

“放火之事,儿这就去办”

吕布离开董卓行辕,带领两千名西凉兵,去到库房搬运薪草包围周府后,把薪草点燃往屋里丢,此时周府里的五百多人来不知道,吕布带着军队在外头纵火。

周晖组成的暗杀军迟迟无法突破吕布那道防线,当董卓的三千援军赶来时,他就知道这次的行刺是以失败告终,于是下令暗杀军翻墙撤退回到周府躲藏起来。

周晖并不知道他的老师伍孚也行刺失败,还被董卓杀害,此时躲进周府的他就像只鸵鸟将头埋在地下,以为今晚过后就会雨过天晴,突然屋外突然传来阵阵浓烟,不少人跑出屋外来,看见户外着火,在睡房里的睡觉的人都被浓浓的黑烟给呛醒,府里的人想要逃出周府时,才发现已经为时已晚,所有的出入口燃出熊熊大火。

屋里传出许多哀号声和求救声,吵醒附近入睡的人家出来一看究竟,不过当下就被吕布带来的士兵给驱赶回去。

吕布深怕薪草无法烧死周府里的此刻,于是命令部分士兵,前去收刮洛阳城内贩卖薪草和膏油店铺,之后运来许多薪草和膏油后,士兵将这些助燃物全都抛入周府里,以助长火势,有不少逃到周府的户外哭喊救命的人当场葬身火海。

大火烧到早上还在继续烧,不过里面已经听不到求救呼喊声,这时吕布才带着两千名士兵回去休息,周围的人们才敢开始救火并且报官。

当周忠和周异收到消息后纷纷赶来,周忠看到眼前的场景,当场撕心裂肺痛哭失声,因为他的家人全在里面。

周忠看到周异后,双手拽着周异的领口,怒道

“这是怎么回事,你这洛阳令是怎么当了,在府上下有三百余口,竟然没人逃出来。”

周异回

“我不知道,我告病在家休养,县治所的事都交由洛阳丞去处理。”

“你一定是知道什么,否则不会突然告病回家休养,这事铁定和你有关连,快说否则我让你生不如死。”

“我说,我说你先松开手。”

周忠把手松开后向周异怒道

“快说”

“可能与越骑校尉伍孚有关系。”

“为何与伍校尉有关系”

“恐怕周晖和伍校尉合谋行刺董卓失利,导致这场灾祸。”

“天啊我怎么生个傻儿子,那你为什么没有阻止他。”

“这我要如何阻止,没凭没据,我总不能冤枉他。”

“那你可以把你的猜测跟我讲,要是真的了我去阻止他。”

“这叫我怎么跟你讲,万一是假了,我岂不是诬陷族长,犯了大不敬之罪,会被赶出宗族。”

“都怪我太傻,早知他这么没用,就不把他过继当这族长,也不用这么多人陪他一起死,如今也不知如何收场。”

“只能留在洛阳走一步算一步,要是匆忙离开洛阳反而会让董卓怀疑。”

“对面对这事我们更应该冷静,如今我已是只身一人,你们庐江那里还有多少嫡系周氏宗族。」

“只剩一位十五岁权犬子周瑜,和一位三岁孙儿周峻,还有堂弟周尚。”

“就只有三人而已,你们一家我可以理解,但是我记得周尚过了相当富裕,为何没有儿子”

“周尚的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就未再怀孕过,由于他的妻子强势,导致他没有再娶妻纳妾”

“像他这么没用的男人,不能把族长之位给他当,这族长之位就让周瑜继任”

“这怎么可以,理应是你才是。”

“如今我放任周晖胡来,致使家族被灭门,实在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当初要不是许了他一个扬州牧希望,他也不至于会胡来到这种地步,这次的行动可能他是想刺杀董太尉立功,好让朝廷给他想要的官位。”

“真是太傻了,即使周晖成功,董卓底下的几名悍将驻军在洛阳附近,他有何本事应付,难道真了以为董卓死后,城外那些骄兵悍将会听命朝廷的调遣”

“事到如今,这事我不便再多说,待会我修书一封,任命周瑜为周氏宗族的族长,舒县内的氏族底下农地和产业所有资源都归他分配。”

“这则利益太过庞大,我怕城里旁系周氏会不服。”

“我先前有遇到几位回来的氏族子弟,他们有提起庐江周瑜,说他小小年纪已在舒县小有名气,我相信他是适合族长之位,况且我还活着,料定那些周氏旁系,不敢造反。”

“瑜儿的确从小就天资聪颖,甚至比道儿更加优秀,本以为他会入太学后当官,没想到他却另辟蹊径,做起打铁生意,还做了有声有色,只是他后来得知夫人要随我搬到洛阳时,让他感到寒心。

可是我万万没想到,他会在月初时来到洛阳找我,不幸地遇上道儿的死劫,于是我就听从他的建议将家人全都送回舒城,自己一人留在洛阳。”

“我也不知道董卓会不会追究下去,我已做好的赴死的准备,如今我们周氏宗族延续重担全都落在他身上,只要求他不要让周氏宗族淹没在这场乱世之中。”

时间来到隔天早上,火势被扑灭后,屋内的焦尸被一一送了出来,足足有五百多具焦尸有大有小无法辨认,周忠看到眼前场景后,跪在地上痛哭失声,周异看着眼泪直流,尤其是里面还有墙襁褓中的婴儿。

董卓也在昨天,将伍孚行刺上报朝廷,很快就得到圣旨,董卓派人将圣旨带到伍孚的汝南老家,交给当地的太守让他执行圣旨内容。

然后董卓再派士兵闯进伍孚的洛阳府邸,杀了府上的男眷,捆绑府上的女眷,并收刮府邸的所有财物。

今日中午曹操领着九百多名精兵回来,他荡平函谷关外四个贼窟,歼灭六千多名贼人,当他把九百多精兵安置在城北后,马上去到董卓行辕,得知董卓还活者的时候,心里有些失落,以为董卓能被伍孚和周晖一举刺杀,没想到他们还是失败。

董卓得知曹操用一千名精兵消灭六千多名贼人后,感到大喜,即刻将伍孚府邸收刮的女眷和财物全都送给曹操当作是奖励。这让曹操不知所措,因为朝堂上几乎所有的官员私底下都谩骂董卓为国贼,而赞赏伍孚为忠义豪杰。

曹操若是收下这些赏物,恐怕会被认为是董卓的鹰犬,落得众人在背后唾骂的下场,不收又怕触怒董卓落得和伍孚下场一样,这让他里外不是人,最后他两害取其轻,只能选择收下赏物,拿回去犒赏随他剿匪的精兵,当大臣得知此事后开始鄙视曹操。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22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