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皇帝父亲会读心

作者:骨漏呱闻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05章 心向往之

书名:我的皇帝父亲会读心 作者:骨漏呱闻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4

第605章 心向往之

第605章 心向往之

今年真的是叫所有百姓欢呼雀跃的一年了。

前有秋收粮食翻番,后有天下佃户至五成,官府监督,违者重罚,饶是早就对生活没有盼头的人,瞧见这改变后也不由得对重燃期望。

尤其是广大佃农。

若非无田无银子傍身,他们怎么会走投无路选择做佃户,靠那点给东家种地得来的粮食苟且过活

还以为一辈子都会吃不饱穿不暖,往后数代都逃不过做佃农的命,哪知峰回路转,朝廷竟有一日会下令管佃户租子的事

这是在说租子吗

这分明就是在救他们的命啊

能存下来的粮食多了就能保命,保住命了就能有希望另谋他路,或是将存下来的粮食换钱,或是去各地工厂干活,给官府修路挖矿只要待遇不差,能存到钱的他们怎么也能再买下属于自己的地,然后重新安家落户吧

大魏人口,约莫有百分之四十为佃户,这些都是活生生被束缚在各个豪族中的劳动力。

魏钰不能一下将其解放,毕竟这涉及到一个田地问题。

解放了人,但田地还是属于别人的,没田人种什么有田没人如何去种

当然眼下整体还是一个田多人少的情况,人口总人数连一个亿都没有,说个屁,先拉高生产率再提其他吧。

大魏给佃户减租,不止叫自家人惊喜感动,更叫外人震动不已。

尤其是大梁的。

都是邻居,加上佃户情况又差不多,如今大魏朝廷下令给佃户减租,违令还罚,试问这怎么不叫大梁这边的佃户震惊羡慕

一羡慕就有人忍不住想跑,想跑到大魏去。

反正大魏吸纳流民,会给流民录户籍、找工作这事在各间已经不是秘密了,去偏远之地开荒基建,苦是苦了点,但架不住生活有盼头啊

再不济他们也可以重操旧业,去大魏给人当佃农,有大魏官府看着,怎么找也比在大梁当佃农的日子好。

于是在这样的想法驱动下,还真有不少人从大梁跑到了大魏,可把大梁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给气得不轻。

梁皇是比魏皇要年轻的,但这些年过去,他要快六旬了。

魏皇不操心国事,老年生活舒适惬意,身心皆顺畅,哪怕六十多了身子骨也还行,可梁皇不行。

梁皇本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人,早年就一心练兵想要攻打魏国,但可惜大魏突然崛起,叫他不得不憋屈蛰伏,且一蛰伏就是这么多年。

憋屈气恼是肯定的,数年来,每听到一次大魏的各种进步,梁皇都咬牙暗恨,怪自己从前没有趁着大魏积弱之时发兵,才叫大魏安稳发展到了大魏今日地步,可谓一步错步步错。

当皇帝是个本就日理万机,劳心劳神的工作,偏偏梁皇这么大年纪了还不肯放权给底下皇子,只任由他们为了太子之位而互相争斗既要操心这,又要憋屈那的,梁皇还不到六旬,便已经比魏皇还要显老了。

要说大魏有没有探子在大梁,那肯定是有的。

关注各方时局动向,这就是一个必修课,魏钰不派人,底下朝臣们也会悄摸派人。

而对于大梁眼下的情况,朝臣们是觉得斗得好的。

要知道这种皇子内耗的事最是费损国运财力了,梁皇舍不得放权好啊,叫皇子内斗好啊,最好是多斗几年,斗到梁皇驾崩了储君都未定那就更好了

反正只要是对敌人不好的,大魏百官通通举双手赞成。

京都新一代的纨绔小圈层最近在说个事,在说家业未来的事。

如今的京都可比十几年前更繁华开放了,多了好些供人娱乐享受的地方,从前纨绔们只能打马游街、斗蛐蛐、上青楼、听曲儿蹴鞠的,换到如今,娱乐活动不说彻底换代,反正是升级成了各会所聚一起玩乐,什么玩牌、桌球、天文、手工的,都是些与时俱进的悠闲活动。

而平日里恣意妄为的少年们今日聚在会所,要么一脸愁容,要么得意惊喜。

“我堂兄马上就要回来了,等他回来,我立马就能去找他讨问经验,说不得要不了多久,我也能离京干出一番大事了”

说话的少年姓盛,叫盛明止,谈及堂兄,脸上无有不崇拜的表情。

有少年翻身而起,“你说真的你盛宏堂兄真要回来了不是说他出海了吗”

盛明止:“是啊,我宏堂兄出海都快一年了,家里人都很是挂念,眼下回来也不算迟吧我听先回来的人说,他们是去了欧洲,我宏堂兄在欧洲抓了一种白皮猪回来,那猪比咱们的猪要好,是专门过去抓了带回来育种的。”

一直都沐浴在上一辈“纨绔前辈”的英明事迹中的少年们纷纷张大了嘴,眼里流露出羡慕、崇拜的目光。

“你堂兄可真厉害啊。”

“果然不愧是太子殿下选中的人呐,我要也有这么厉害就好了。”

“不知咱们是否也能如盛堂兄他们那般,干出一番大事”

曾经的纨绔已经非昔日吴下阿蒙,为着畜牧业发展,盛宏等人十数年如一日,都在各地兢兢业业干着活。

他们为朝廷表彰,为百姓夸奖,日渐稳重,清楚明白了责任二字何写,昔日摆烂的少年,也渐渐成为了世家大族激励小辈的典型榜样。

毕竟,就盛宏等人如今的成就作为,各家能有几个达到啊

就是那些正儿八经科考出去在朝为官的子弟,说出去能被几个百姓挂心上知晓的啊

不图名不图利的,各家这么使劲干嘛

为的不是盛宏他们眼下达到的成就吗

为家族精心培养、最后身居高位的子弟固然叫人尊敬,但全凭一己之力,最后搏出一条为生民立命的坦途大道的人却更叫人心生敬畏。

少年们听着前辈们的经历长大,比照如今自身情境,如何能不心向往之,不想要成为第二人

高门世族们如今也不独断专横了,对每个子弟不说一视同仁,至少也不会无视不管了。

毕竟,就盛宏那些人

要往前个二十年,谁能想到这种人还能做到如斯地步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87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