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只是夫子

作者:吴启冥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19章 评价孟海

书名:我只是夫子 作者:吴启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3

魏吉祥听了皇帝的话,就见这位公公将腰弯得更低了,他说道。

“孟大人是有大才之人,但是毕竟年纪太轻,身上还有不少小毛病。”

赵琦缘听到魏吉祥这番回话,他笑着挥了挥手,说道:“玉成,你也跟着朕好些年了,有什么想说的直说无妨”文網

魏吉祥听到了皇帝这话,先是沉默了两秒钟,在这两秒钟的时间,他似乎是在思索着皇帝这句话的用意,以及组织着语言措辞。

魏吉祥说道:“孟大人此人的确颇有才学,自从孟大人被宁王抓走,又在诗会上崭露了风头一直延续到现在,又是破获数起大案,又是进行辅佐太子殿下,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值得托付之人。”

“但是此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于懒散,甚至没有任何的进取之心,老奴也算陪伴了陛下大半辈子,但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懒散之人”

赵琦缘听到魏吉祥这番话,他点了点头。

“玉成这话说得倒是在理,世人总会为功名利禄所劳心劳力,无论是朝堂当中的大臣,还是市井百姓,再或者是那些盘踞一方的富商,他们所求之物,无非是金钱权利。但是那个臭小子索要的似乎仅仅只是一个令自己舒适的窝。这话说得也不准确,但是这小子生性安逸确是实实在在的他。有一肚子的才学,又有那么多鬼主意,如果真正地进入朝堂,能够为朕分忧,朕也能少了不少麻烦。”

魏吉祥听到皇帝这番话,他想开口说些什么,但是顾忌自己这番言论说出口恐怕会引起皇帝的不满,即使他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当亲密了。

就在魏吉祥张开嘴,正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的时候,赵琦缘却笑着说道。

“朕知道玉成你要说些什么,如果那臭小子真的像朕刚刚所说,进入朝堂为朕分忧,或许他就会和寻常的那些朝臣并没什么两样。即使他的本心不改,但是在朝堂的这滩水中混久了,总会为自己找几个能靠得住的朋友,也自然会树立一些敌人。而这些能靠得住的朋友,渐渐地便会有为属于自己的一股力量,他们或者因为共同的理想,又或者共同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他们就能够自成党派。”

赵琦缘这句话说到这里的时候,站在一旁的魏吉祥心中一颤。

因为当时的左丞相和右丞相,这两位丞相的势力便是由此而成的。

当年皇帝登基没多久,为了笼络朝臣,所以下发给了这两位丞相一些权力,让这两位丞相收拢朝堂当中的官员笼络人心对抗,当时朝堂当中几个不支持他当皇帝的政敌。

当时两位丞相便是由此逐渐地发迹。

当时这两个丞相还仅仅只是很小的官职,也正是因为赵琦缘这个做皇帝的暗中指使,让这两位丞相一路为自己打拼,这才让他这个皇帝坐稳了帝位。

也由此开启了历朝分权制衡的局面。

即使将权力划分给两个人,会使得做事的效率低下,但是这样做却能使得皇帝放心。

只要朝堂当中有多方力量的存在,不管这多方力量是正是邪,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分赵琦缘就允许他们存在。

赵琦缘也认为最好地掌握朝堂的模式,那就是朝堂之中有多股势力存在,而且这些股势力还是旗鼓相当,这样做皇帝的赵琦缘就可以任意摆布这些势力,相互制衡,从而达到他的目的。

魏吉祥瞬间便想起了自己跟随着赵琦缘这么多年所经历过的一切。

他虽然是皇帝贴身到不能再贴身的内侍,但是赵琦缘却还安排了不少内侍的岗位,这些人与魏吉祥一样,都是皇帝身边的太监,只不过这些太监都是小太监,所掌握的权力极小。

但是这些小太监如果三五个组合在一起,已经能够威胁到魏吉祥的地位。

甚至如果皇帝想随便让两三个小太监的权利组合在一起,也能够直接架空魏吉祥在宫内的权力。

这也是魏吉祥一直忠心地跟随在赵琦缘身边没有任何歪心思的原因,因为他一旦动了歪心思第二天或许就会被发现,第三天他的权力将会全部被架空,第四天他就会成为朝堂之中的孤魂野鬼,连尸首都不剩的那种。

赵琦缘也不知道是否已经猜测到了赵琦缘心中的活动轨迹,他目光含笑地看着魏吉祥,继续说道。

“而且这臭小子还目中无人,我所说的目中无人是他的眼中并没有我这个皇帝的位置,他对我就像是对待普通的长辈一般。那臭小子见我的时候脸上虽然有敬畏,但是这种敬畏之色仅仅只是一个晚辈,对于一个手握着生杀大权的长辈的敬畏,而不是对于皇权的敬畏。如果换成其他的人我早就杀他个百遍,因为这臭小子丝毫无法让我生气,杀他的念头。”

“我不杀他,也正是因为他对皇权没有半点敬畏,他对于太子完全只是将其当作普通的朋友,而不是令人畏惧的太子。他与太子相处,也仅仅只是将太子当作一个时常捣乱的熊孩子,最后捣乱完,还得由他这个做夫子的给熊孩子擦屁股。等到我走了以后,有这么个人陪伴在太子的身,我不奢求这二人同心勠力能够使我大秦开疆拓土,至少能够保住祖宗打下来的江山社稷”

赵琦缘说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叹气,也表明他在对待孟海这个问题上格外的头疼。

杀也杀不得,留住也是个无法掌控的隐患。

赵琦缘一边自顾自地说着,一边想起了什么,他抬起头又看向了魏吉祥。

“玉成,你知道刚刚那臭小子举荐明月公,随他一起去安阳郡是为了什么吗”

魏吉祥跟随在皇帝身旁已经有数年的光阴,所以皇帝在处理一些极为隐蔽的脏事,或者料理一些见不得光的后事,都是让魏吉祥去做的,所以,魏吉祥对于孟海和薛卫健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恩怨情仇,他也是知道的。

所以魏吉祥说道:“孟大人举荐明月公,应该是为了讨好国公爷吧以及孟大人与国国公之女之间的关系,整个京城甚至整个秦国各处角落都已经有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了”

赵琦缘听到魏吉祥的话,露出一个笑容:“你只说对了一半”

魏吉祥听到皇帝这话皱了皱眉,一脸不解之色。

赵琦缘提醒道:“那臭小子上回去安阳郡解决归文郡的事情,别忘了,他是带着谁一起去的”

赵琦缘这句话音落下,就见魏吉祥的脸上先是浮现了迷茫之色,不过很快他的双眼越来越亮。

“陛下的意思是,国公之女”

赵琦缘点了点头:“没错,如果朕猜得不错,这回那臭小子去安阳郡,也是要带着薛糖芯的。但是明月公将他这个宝贝女儿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那臭小子自然无法那么轻易地将国公的宝贝女儿带去安阳郡,所以既然无法将国公的女儿带去安阳郡,那就将这位国公引去安阳郡。明月公自然不放心自己女儿一个人待在京城或许那个时候那臭小子早就将国公的宝贝女儿拐去了安阳郡,到时候国公再想让他的宝贝女儿回京城都做不到,历经那里可是言宣候的地盘。”

魏吉祥跟随着赵琦缘这么多年本身也不笨,刚刚只是一时没有想到,现在经过皇帝这番提点,魏吉祥立刻想通了其中的缘由。

接着,魏吉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可惜了,明月公有了这么个女儿,又遇到了孟海,明月公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赵琦缘听到魏吉祥这话,脸上也是忍不住地笑意。

不过笑着笑着,皇帝的脸上就涌现出了一抹不正常的潮红。

赵琦缘立刻用袖子堵住了自己的嘴,轻轻地咳嗽了两声。

魏吉祥见到这一幕,脸上瞬间浮现了担忧之色,他立刻走到了皇帝面前,便要端一旁的茶水。

赵琦缘随意地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无事。

魏吉祥见到这一幕,又只得站回了刚刚的位置,只不过他在看小皇帝的时候,脸上却布满了担忧之色。

赵琦缘也不理会魏吉祥脸上浮现的担忧之色。他继续说道。

“而且朕这次将那臭小子安排去安阳郡,还有别的用意。一来也是让他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二来是为了云容国和无烟国,三来也是为了磨炼那小子。”

“那臭小子能够在京城当武百官斗得你来我往,也是因为有朕这个皇帝和太子作为靠山,所以不论那小子再如何胡作非为,最终不会丢了性命。但是将他安排去安阳郡可就不同了,到时候天高皇帝远,朕和太子也鞭长莫及。而且那臭小子也实在是太年轻,正好利用这两三年的时间磨炼一下他的心性。”

“明月公现在看上去只是一个无所事事的闲散武官,但是这老货心中的算计却一点不比那些在朝堂上阴谋诡计频出的文官少。不论是在最近方清国这件事上,还是他之前帮着孟海处理的那些事情,都是因为算准了朕的脾气。如果让这么一个心中全是自己女儿,但是却满肚子坏水的老货去辅佐另一个满肚子坏水的臭小子,这两个人加在一起,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而且这老匹夫的闺女肚子里面的坏水一点不比她父亲少,如果让那臭小子与那老匹夫的女儿相互配合,再加上那老匹夫从中指点,谁成为他们的敌人谁倒霉。所以朕将那臭小子送去安郎郡,除了让他在地方做出些攻击以外,也是对他进行磨炼。等到三五年后朕走了,他们帮助太子,江山无虞”

赵琦缘这番话出口已经将孟海看得很高了。

完全是将孟海当作托孤大臣来培养。

魏吉祥听到皇帝这番话,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才好。

皇帝还有多少寿命,他这个做太监的心中自然清楚,毕竟他是皇帝的贴身太监。

也正是因为魏吉祥知道皇帝还有多少年可活,所以他的心中不免流露出哀伤。

赵琦缘摆了摆手:“今天我也是有点多话,今天我与你说的这些,你千万不要对旁人说去。如果我与你说的这些话,被那些老狐狸听了去,那些老狐狸恐怕会对那臭小子下手”

魏吉祥听到这话,连连点头。

赵琦缘说到这里,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还有太子,实在是太不争气了,如果他们有那臭小子一半聪明就好了。我一贯认为,分权制衡能够巩固皇权,但是太子那边却没有得到我这边的半点精髓。看来让太子日后与我一样分权制衡,朝臣也做不到。所以在我最后这几年里也要为太子铺路”

赵琦缘说到这里的时候,眼睛忽然闭了起来。

似乎在这位皇帝的脑海之中,正在下着一盘大棋。

一旁的魏吉祥见到皇帝,这个模样更是大气也不敢出,只得小心翼翼地待在一旁。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闭上眼睛的赵琦缘忽然之间睁开眼睛。

“玉成,这段时间你去替朕做件事”

“你去调查一下两位丞相,那两个老匹夫在方清国这件事上也没少插手,如果不是顾忌朕的身体,恐怕这两人早就对太子下手了。这两位丞相越来越不老实了,朕在走之前得要拉着这两个老狐狸一起为朕陪葬”

赵琦缘说到这的时候,眼中忽然流露出了一抹狠厉之色。

赵琦缘虽说在方清国这件事上一直对外声称自己并没有露面,但是这段时间皇帝可没闲着。

孟海当时用海宣司干了不少事情,他们还所做的事情全部都被廖言汇报给了皇帝。

而且赵琦缘还让海宣司查探了不少事情,这些事情,大多数都是围绕这两个丞相展开的。

所以在这件事过后,赵琦缘自然知道两位丞相在这件事里参与了多少,又做了哪些事情。

所以在孟海处理完了方清国这件事后,赵琦缘曾单独将两位丞相招入紫气房,与这两位老战友那可是好好地谈了一次心。

赵琦缘深知这两位丞相的脾气秉性。

毕竟这两位丞相跟随着赵琦缘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这两位丞相将朝堂打理得很好,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两位丞相打理朝堂的十年,过惯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生活,所以这两人的心中多多少少有了不该有的念头,比如说当一天权臣。

所以在方清国的这件事上是两位丞相对于皇帝的一次试探,也是皇帝对于这两位丞相的一次试探。

双方在试探之中都已经探知到了对方的虚实。

魏吉祥小心翼翼地说道:“老奴知晓”

赵琦缘说到这里的时候,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除此之外,你再吩咐廖指挥使那边调查一下朝堂三品以上的官员,尤其是在方清国这件事上,他们的动向”

魏吉祥再次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头,他已经将皇帝的命令记在了心中。

魏吉祥弓着腰,并没有离开,因为他发现皇帝仍然是紧皱着眉头。

果不其然,在皇帝皱着眉头,足足有两分钟之后,他又继续吩咐道。

“还有方清国这件事上太子所提拔的那些官员,我要这些官员详细的资料,以及在方清国这件事前事后事中,他们都做过哪些事”

魏吉祥点头应,是

赵琦缘眉头仍然紧皱着。

“还有太子那边,孟不争那臭小子走后,太子的学业也不能落下。太子那边讲学的事情,就让方清国和方全荣这两个人轮流来做。当然,太子太师孔广毅那边也要做好准备。”

“还有海宣司,孟不争走了之后要更加派人严密地叮嘱陈大年。虽然那臭小子对于此人格外的信任,但是他的父亲毕竟是个商人,那臭小子这么一走就是数年的时间,将偌大的海宣司交给一个商人之子,朕的心中始终放心不下来,当然你要派人盯着,但是也不要太过于引人注意,至少不能被陈大年发现”

“除此之外,还有周国那边。太子因为方清国这桩事,又杀死了汪竹,冯亮等人,周国那边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之前要返回周国的安理治,又重新返回了秦国,这件事还得有大理寺卿和礼部尚书一同前去解决”

赵琦缘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给魏吉祥布置了数十项急需完成的任务。

等到皇帝布置完这些任务之后,才长长得伸了个懒腰。

魏吉祥见到皇帝这个模样,就知道皇帝那边的任务已经吩咐完了。

我布置了下来,就需要执行。

所以魏吉祥朝着皇帝深深地行了一礼之后,他便赶紧离开。

老板一下子布置了那么多任务,如果不找点东西记一下,指不定就会忘了皇帝布置任务的细节,这一点魏吉祥自然不会出差错。

而此时的孟海已经离开了皇宫。

他的怀中揣着皇帝刚刚给他的圣旨,脸上露出很容易被人察觉的笑容。

他来到皇宫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他并不知道,在自己从紫气房一直离开皇宫的这段路上,皇帝与魏吉祥之间交谈的那番话。

他更加不知道这次来找过皇帝之后,将会有无数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比他更更加不知道,也就是从今天起,整个朝堂将会不太平。

只不过这一切与此时的孟海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就算京城那边再怎么波云诡谲,到时候他这个人都已经去了安阳郡,京城这边的风可吹不到安阳郡那边。

就算风吹到了安阳郡,他也不怕,毕竟到时候他的智囊团可都在安阳郡。

此时的孟海却乐呵呵地坐着马车回到了侯府。

他要准备前往安阳郡的物品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毕竟安阳郡那边还有个县侯府。

他在县侯府里面各种衣食住行的物品,自然不会稀缺。

而且言宣县那可是他的地盘,到时候他想要什么,那还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他现在只需要带钱。

只要钱带够了,凭借着他在安阳郡那边的权,任何问题,那还不都是手到擒来。

只不过孟海还是选择了回到侯府准备。

因为他所准备的东西并不是要带去安阳郡的

孟海回到侯府就钻入到了书房,先是将皇帝给他的那道圣旨找了一个木匣子小心地存放,这倒不是他对这封信是多么的敬畏,主要是这道圣旨代表着两个人日后的幸福日子。

在将这封圣旨小心地存放好之后,孟海从不远处找来了一本书。

这是一本从未写过字的书。

也就相当于一个笔记本。

这东西在瀚海学堂几乎人手一份,这种空白的笔记本一来可以让那些学生们记笔记,二来也可以当做记事本记录一些重要的事情,三来那就是用来写书。

孟海在方清国的这件事上,阅读了关于方清国大量参与修改过的秦国法律文献。

方清国参与修改的大秦法度虽好,但是有些内容太过于偏激,所以当初在与六部尚书商议这件事的时候,就将一些太过于偏激的法律条文恢复了原先的状态。

这倒不是方清国的想法不好,而是这些事情无法一蹴而就,只能够徐徐图之。

而这是因为孟海观阅了方清国那些修改过的法律文献,他的脑海之中忽然浮现出了四个字。

一条鞭法。

方清国强要修改的内容,以后想让大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一条鞭法当中的有些思想类似,尤其是在经济与土地方面。

一条鞭法,那是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主持进行的。

当然,一条兵法虽好,但是其中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毕竟也是情有好就有坏。

想要通过改革让大秦变得更好,自然也要承担改革之后带来的好与坏。

所以孟海根据自己的记忆,在写完一条变法的主要内容之后,他又从不远处找到了一本空白的笔记本,开始写起了王安石变法。

之后,他又根据自己的记忆写了雍正政改,永贞革新,蔡京变法

这些都是孟还根据以前看到过的相关内容整理出来各个变法的主要内容。

当然,这些变法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朝代,其中所涉及的变法在不同的背景之下侧重点自然也有不同。

只不过孟海将这些一共整理了五个笔记本之后,就让家丁明天一早将这些东西全部送到方清国那里。

这些东西只是一个参考。

至于方清国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或者借鉴运用中间的某些内容,这就是方清国的事情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只是夫子更新,第419章 评价孟海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88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