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只是夫子

作者:吴启冥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07章 朝堂风波(10)

书名:我只是夫子 作者:吴启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3

太子殿下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吐血了。

有一幕可是吓坏了这次前来的官员。

如果太子殿下真的出事了,不管这件事是否与他们有关,他们必定要受到重罚。

所以即使是朱平,此时的脸上也已经写满了骇然之色。

他赶紧起身,似乎想要上前查验太子的状况,结果他刚刚站起来,还没走两步就被几个侍卫给拦了下来。

此时的这些侍卫已经将腰间的长刀给抽了出来,刀尖正对着朱平。

而孟海此时也已经站了出来。

他将貌似已经瘫软到没有任何力气的熊孩子交给了赵之礼,他向前跨出一步,用手指着面前的朱平说道。

“朱大人,还想做什么,从一开始你们就一直在逼迫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年幼,难不成就要任凭你们拿捏不成”

“太子殿下想要方侍讲宫讲学,这个原本就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决定,即使他与方清国交好,难道就能证明这两个人真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更何况方清国是否清白在场的诸位大臣应该知道”

“好,就算你们不想让方侍讲进宫讲学,这本身就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所以太子殿下在你们逼迫之中,无奈地选择了妥协。但是修改律法,这可是一件关乎国家命脉的大事,难不成你们这边一进谏,太子殿下这边就得要答应不成”

“今天你们同意修改律法,太子殿下答应了你们。明天又有人以你们这种方式来要求太子殿下重新整顿律法,难不成太子殿下还得要答应太子殿下没有说不答应你们的请求,只说这件事涉及国家命脉,得要严肃处理,但是你们却在这里不依不饶,直至将太子殿下气至吐血,难不成这就是我大秦的官员”

“太子殿下今日身体本就不适,今日早朝的时候都是强壮着身体参加朝会的,午后但是只喝了一点稀粥,便躺在床上咳嗽不止。太子殿下不去寻求御医,是为了不想让诸位大臣心忧。现在陛下那边本就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太子殿下这边病重的消息一旦传出,那后果可不堪设想。难不成等太子殿下病重的消息传出去,再来一个像之前宁王那样的例子,你们才高兴”

“又或者说诸位大臣想要扶持一个可以任你们摆布的二皇子赵询,这样整个朝堂就是你们的了太子殿下事事考虑周到,事事为我大秦江山社稷考虑,结果到你们就将太子殿下当做是一个胡作非为,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而且你们居然还将太子殿下气得吐血,如果太子殿下有个三长两短,你们恐怕担待不起”

“好,你们不是要辞官不做吗这个简单,一会我就让人拿来笔墨,你们就在这里写一封辞官书,太子殿下当场就可以允诺,你们,来人到皇宫里面取来笔墨纸砚”

孟海这边指着以朱平为首的诸多大臣,一番抨击过后,随手指使着不远处的几个小太监进入皇宫去拿笔墨纸砚。

朱平等人听到孟海这番话,一个个低着头,沉默不语。

他们也不知道这件事能够闹到这么严重。

太子殿下的身体不是一向挺好的嘛,据说前不久还上树打鸟,差点没把树给压折了,怎么这么快就身体不适

太子殿下,这到底是得了什么病

还有辞官

难不成他们真的要辞官不做

就在这时,就见靠在赵之礼肩上那虚弱无力的太子殿下,忽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赵宣那虚弱无力的声音传了出来:“孟爱卿,他们都是我大秦的栋梁,我大秦可不能少了他们”

朱平等诸多官员听到这话,双眼一亮,还没等他们有所表示,就见孟海回过头气冲冲地对着熊孩子说道。

“他们都这么逼迫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还如此维护这些国耻的官员他们既然想辞官不做,那我们就把这个位置让出来就行了,整个大秦又不是缺了,他们就不能运行了”

朱平等诸多官员听到这话,心中一凉。

赵宣又说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只要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了便好”

孟海瞥了一眼朱平等人,声音不情不愿地说道:“你们认识到自己错误了吗”

在场不少人的目光同时集中到了朱平的身上。

此时的朱平也是相当的纠结,他来到这里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劝说太子恢复大秦原本的律法,但是现在这个目的没有达成,还把太子殿下气得吐血。

如果他继续坚持下去,恐怕真的得要告老还乡了。

但是如果他不坚持下去,如何给其他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就在朱平这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孟海却冷哼了一声。

“太子殿下,瞧见没有,人家都把官服给脱了,足以表明朱大人内心的坚决,既然如此,倒不如成全了朱大人”

赵宣还是摇头道:“但人家毕竟是我大秦的右侍郎,如果他告老还乡,我大秦的政务该怎么办”

朱平喉咙耸动,就在他正想说话之时,孟海又说道:“十几年前没有朱平的时候,我看我大秦的刑部也没有瘫痪,当时没有朱平都能运行,现在没有朱平为什么就不能运行了”

赵宣还是想要留下朱平他们,但是孟海却一味地阐述着朱平他们今日的恶行,不留下他们。

我在孟海和赵宣在这里一唱一和之时,远处的太监已经拿来了笔墨纸砚。

孟海朝着那太监轻轻地点了点头,那太监身后跟着的诸多太监就将笔墨纸砚发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既然你们要辞官不做,那现在就在这里把这份辞官文书给写了”

这一下,不写恐怕是不行了。

在场诸多官员目光同时,望向了朱平。

朱平还是头一回经历这样的事情。

以前不论他在史书,还是亲身参与过的几次以罢官威胁的弹劾,最终都是以他们胜利而告终,最多有几个品级不大的官员当作替罪羊。

但是现在,这闹的是哪一出

现在情形已经逼到这个份上了,不写恐怕不行。

于是朱平一咬牙,就拿着笔在面前的纸上刷刷点点地写了起来。

朱平身后有不少官员见到这一幕,一个个龇牙咧嘴地起来,于是一个接着一个无奈地拿起笔,也在面前的纸上写起了辞官书。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动笔,有些人想要保住自己的官位,所以有那么两三个没有动,只是跪在那里不断地磕头。

知道那些该写辞官书的人,将手中的辞官书写完,被所有的太监收了起来,孟海这才一挥袍袖。

“太子殿下病重,恐怕太子殿下无法在这里陪着诸位大臣继续闹下去了,我先带着太子殿下回宫疗养”

孟海一边说着,一边就将貌似已经开始神志不清的熊孩子背到了肩膀上,然后这两人扭过头,就急匆匆地朝着青云门内跑了进去。

在门口的朱平等人原本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是当他们看见孟海的动作时,一个个哑口无言。

这是完全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等到青云门关闭,有不少人都围到了朱平面前,询问朱平下一步该如何做。

此时的朱平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他愁眉苦脸地甩开了那些抓住他的官员的手,大踏步地朝着宫门外走去。

那既然不知道该怎么做,那就得要找人问一问,比如说刑部尚书,再比如说两位丞相。

在朱平离开没多久,聚集在青云门外,那将近三十个官员相互商议了一下,他们也没有好的主意,尤其现在还教了辞官书,一切也就只有等明日的早朝才能够知道最终的结果了。

伴随着青云门的关闭,熊孩子一出溜,就从孟海的背上给跳了下来。

熊孩子刚刚跳到地面,就忍不住朝着地上随意吐了几口唾沫,他吐出来的全都是红色的口水。

“你这弄的是番茄汁还是什么玩意味道咋这么怪我刚刚咽下去了几口,这不会中毒吧”

孟海看着熊孩子用手沾着自己的舌头,然后看看自己的手指上染上的那淡淡的红色,他有些惶恐地看向了孟海。

孟海笑着摇了摇头。

“这是我找我家夫人给太子殿下特意配置的血包,里面用的都是些药材,最后调配出来的颜色和血一样的血红色,但是对身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损害,回头数几口盐水也就好了。不过回头还要把你刚刚吐到地上的几口血水清理一下,如果真的有有心之人去查验那些,可就暴露了。”

赵宣听到这话,放心下来的同时也点了点头,同意孟海的做法。

赵宣又用手指了指台阶,手中拿着的那一摞辞官书说道:“那这些东西就按我们之前商议的处理之前咱们商议的可以提拔的官员名单,我都已经整理好了,只需明日早朝公布。”

孟海和赵宣一边向前走着一边说着,在这两人的身旁还有一个赵之礼,只不过此时的赵之礼只是跟在两人的身后,并没有说话。

孟海点了点头:“明日早朝的时候就可以公布提拔和离职的官员名单,只不过明日早朝你可以休息一天,这些事情可以让人代为传达,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继续借张启信来将朝堂当中的一些人的官职给拿掉,能插上我们自己的人。”

赵宣听到孟海这话,连连点头。

就在这两个人说话之时,孟海回头看向了赵之礼。

“赵大人要不然今天晚上留下来,少了一个方清国这边写圣旨的人,咱们还得琢磨一下这些圣旨该怎么写”

赵之礼点了点头。

接着一行三人直奔紫气房而去。

到了紫气房,一行三人就开始一阵的捣鼓,直至深夜,这三人干脆就在紫气坊当中打地铺睡了。

一直到第二日天明。

等到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齐聚金銮殿,整个痉挛电可就热闹了起来。

昨日,朱平等人跪在青云门外,以辞官威胁太子殿下,请求收回方清国之前修改的律法的这件事,自然是隐藏不住的。

而且在场的这些文武官员,大多数都已经了解了昨天事情的经过,尤其也知道了朱平等人写的辞官书,以及太子殿下当场吐血的消息。

所以今日的早朝显得格外热闹。

孟海和赵之礼两个人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了金銮殿之上,这两个人都是哈欠连天,一副没有睡好的模样。

在这两人的身旁,也聚集了不少人,以各种理由询问着昨日发生的事情,以及太子殿下的身体状况。

就连马高义也凑到了孟海面前。

“我说孟大人,太子殿下真的病重吗这个情况如果属实,那孟大人咱们也该早做准备了”

孟海自然知道马高义的早做准备是什么意思。

毕竟孟海能在整个朝堂混得风生水起,一来是皇帝那边的有意无意的支持,另一边就是孟海与太子殿下那几乎已经算成莫逆之交的情谊。

现在皇帝病重,而且没有人知道皇帝目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太子那边又是患上了重病。

现在孟海背后的两大靠山即将倒台,那孟海不早做准备赶紧溜之大吉。

如果等到背后的靠山,真正倒台之时,再助我准备,恐怕为时已晚。

孟海听着马高义的话,笑着伸出手拍了拍马高义的肩膀。

“我的事情马大人就放心吧,马大人好好好干,未来升官发财了,可不要忘记咱们兄弟俩的情谊。”

马高义听到孟海的这番话,那是一头的雾水。

不过他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既然孟海不听他的,他也无能为力。

钟声敲响。

但是太子殿下并没有如往常般来到金銮殿。

诸位大臣还以为太子殿下病重得要过上一段时间才能来,毕竟人家是老板,老板迟到了,这些员工岂敢有怨言。

但是在钟声敲响将近一刻钟的时间都已经过去了,老板人就没有来到单位。

有不少员工就开始忧心了起来。

也就在此时,一个太监从金銮殿的后方绕到了前面。

就见那太监扯着尖细的嗓音喊道:“传太子殿下口谕:本太子今日病重,无法参与朝会,如果诸位爱卿有本上奏,可直接交由两位丞相,一应事宜由两位丞相决断。如果实在无法决断地,拿入紫气房,本太子殿下再来亲自查阅。”

伴随着太监的话音落下,整个朝堂之上瞬间轰动了起来。

太子殿下病重

看来昨天发生的那件事是真的。

太子殿下的身体到底怎么样了

这一点没人知道。

也就是在场的诸位官员开始私下交头接耳,那太监又扯着尖细的声音喊道。

“太子殿下有旨意”

在太监手中,张开一道黄色的圣旨之时,在场的诸位大臣全部都跪了下来。

先是以一段极为晦涩的文言文之后,这太监念起了罢官的人员名单。

被罢官的这些人,就是昨日写了辞官文说的那些人。

如果是太子,以各种理由免去各位官员的官职,自然有官员有理由出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但是现在是那些官员自己写了辞官的信,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是此灌输就这么摆在眼前,太子也只是同意了这些人的请求而已。

所以想要发作的那些人就不好,从其中找到理由。

但是面对着这突然大量官员的辞职,可就空出来了不少的位置。

尤其在这些人里面,可还有一个刑部右侍郎朱平。

这可是一个四品官的官位。

此时的朱平还在大殿之内,当他听到了圣旨当中,同意他告老还乡的旨意之事,他的心都凉了半截。

不过,此时的朱平虽然紧张,但是他的目光却上下张望。

朱平的目的是恢复方清国修改之前的大秦律法,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利益链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在这条利益链上的可不仅仅只有朱平一个人。

朱平在这件事上,也就只是一个马前卒,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这件事的走向。

此时太子那边宣布了同意他告老还乡的圣旨,可就有些人站不住了。

就在太监宣读完圣旨之后,立刻有一人站了出来,此人是吏部主事。

就见他双手拿着朝板,向前拱手道。

“突然裁撤如此大量的官员,恐怕不妥吧,还劳烦公公向太子殿下通传一声,我大秦朝廷突然缺失了这么多的官员,恐怕会影响到各个机构之间的运行。所以还请太子殿下开恩,先留住五品以上的官员,之后如果能够选拔出,能够代替其官职的人员,再同一原先的官员辞官也不迟。”

公公看了一眼吏部主事,他那尖细的声音传出。

“太子殿下那边自有决断,这就不劳烦张大人担心了。”

吏部主事名为张云,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

张云听到了公公的话,还是坚持道:“劳烦公公还是向太子殿下说一声,毕竟这件事事关30余位朝堂的官员。”

在张云这句话音落下,吏部那边又站出来了几人,都纷纷请求刚刚念圣旨的公公向太子殿下传达他们的意思。

公公见到突然涌现出的数十人,他的心中还是有些吃惊,但是这公公也在皇宫混迹了十余年的时间,镇定的心态还是有的。

就见这公公不慌不忙地说道:“既然这是诸位大人的意思,那老奴就向太子殿下传句话,只不过太子殿下现在仍在昏睡,至于什么时候能给个回话,这就不得而知了。”

张云听到公公所说,赶紧说道。

“无妨,只要公公能将话带到便好”

这件事情必须今天解决。

毕竟圣旨那边已经下发了辞官人员的名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下午就该处理这些官员的辞职手续,如果今日早朝上不解决这件事,那朱平等人就真正地要告别朝堂。

公公离开了将近三刻钟的时间,朝堂当中的众人也不敢催促。

毕竟太子殿下昨天吐血的消息,在场的众人也都是有所耳闻的,如果派人催促,中间再出现点事情,他们的官职恐怕也不保。

所以众人等了整整三刻钟的时间,原先离开的公公,这才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今日朝堂上带头的张云见到这一幕,他立刻上前一步说道。

“太子殿下那边可有收回原先旨意的旨意”

公公摇了摇头。

“太子殿下口谕,本太子自从出掌朝堂以来,总有许多大臣不服本太子的管教,或者因为方清国的事情对本太子心存芥蒂。但本太子一向心胸开阔,如果诸位大臣自此以后能与本太子同心勠力,本太子可以不追究诸位大臣原先的过错,如果诸位大臣仍然坚持己见,后果自负。至于朱平等人,他们既然已经写下了辞官书,那这件事已成定局,任何人不得干预。”??

在公公说完这句话之后,他从袍袖当中取出了一道圣旨,上面盖着太子的大印。

由于现在的皇帝不能离世,把一切的权力都交给了太子,所以现在的太子和皇帝的权力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太子终究还是太子。

就见张公公手中拿着圣旨喊道。

“维国以法为基,官以德行为本。牛存方,杜元物,廖宇”

这是一道贬职官员的圣旨。

在圣旨当中提到了八个人的姓名。

至于为什么要拿这八个人开刀,因为根据张启信的口供,得知了这条,那就是参与了方清国一事。

虽然在圣旨当中并没有详细地提到方清国,但是都有意无意地将这起,最终选择将这八个人要么贬谪,要么流放,要么罢官

这,绝大多数的都是七八品的小官,但是也有两个五品的官员。

原本就有近30个官员被免职,现在太子这边又宣布了八个人被革职流放。

整个朝堂之中,在瞬间就空出来了许多位置。

有不少人对太子的生事内容感到奇怪。

难不成太子真的病重才颁布如此糊涂的旨意

朝堂之中本身就少了近20个人,现在又直接免除了八个人的职务,难不成太子是觉得朝堂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成

又或者说

有在在场的诸多官员心中猜测不已的时候,就见公公又从小童当中拿出了一道圣旨。

这是今天拿出来的第三道圣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只是夫子更新,第407章 朝堂风波10免费阅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23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