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袭大清

作者:圣灵之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三十四章 清燚开战前

书名:逆袭大清 作者:圣灵之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3

天择五年乾隆二十六年二月

缅甸、暹罗、安南等几国前后接到乾隆派遣的密使送来的亲笔书信。

书信中,乾隆除了邀请他们共同出兵讨伐大燚外,还给出了承诺,只要他们能在大清与大燚开战的时候出兵对付大燚在云南、贵州以及广西的的军队,那么他们能打下来多少的土地就算多少土地划给他们,大清以后也绝对不会再去讨要。

为了能打败大燚,乾隆已经是完全放下了脸面,对这几个藩属国可是许诺下的本钱绝对是诚意满满。

这样的诱惑对于缅甸、暹罗等几个国家来说不可谓不大。要知道那三省的土地之大,可是让他们做梦都垂涎。

缅甸的雍籍牙不用说,本来就是一个开国君主,天生自负。虽然他的自负被燚朝捶得没有了脾气,但是不代表他就没有了野心。

面对乾隆这真心的邀约,雍籍牙心中早就满意的点了头。在他看来这就是双赢的事情。

不过嘛,本着羊毛能薅就薅,所以雍籍牙也没有急着答应乾隆的密使,而是提出自己的出兵条件。

第一:满清需要支付缅甸出兵所需要的粮饷,合计三万两,然后需要嫁一个王室公主给他。

按他的说法是,只有他成为大清的驸马才有出师的名头。

第二:大清需要与大燚交战三个月以后,让缅甸看清楚大清有能力打败大燚才行。不然缅甸贸然出兵,未来必定得承受大燚的怒火。

对于这两个条件,乾隆认为也不算什么难事也就一一应允了下来。

第二个条件严格来说不算什么条件,第一个条件对于三万两白银对于满清而言,随便挤点就能挤出来,实在不行随便找个理由干掉一两家富商也就可以凑够。

至于说什么要公主嫁过去,乾隆现在的亲生适婚女儿只有年仅十五岁的皇七女,这个是乾隆准备指给傅恒的儿子的,自然不可能指给四十六岁的雍籍牙。

乾隆打算好了,到时候从宗亲中挑选一个合适的郡主抬为公主,给雍籍牙送过去就行。不过乾隆也不是没有条件,就是需要雍籍牙出兵一年后,才能让公主远赴缅甸给二人成婚。

当然,这些雍籍牙也都不在意。

甚至乾隆什么也不给,他也会出兵,但是不是出兵云南,而是他更执念被大燚割了出去的缅南之地。

暹罗新皇帝文林,曾经燚军的俘虏,后来在燚军的支持下才坐上了暹罗的皇位。

要问他想不想要夺回曾经属于暹罗的土地,他自然是想的,但是燚军的强大让他心有余悸。

要知道当初燚军打他们暹罗也只是调了不到两万的兵力,这个两万多的兵力足够把暹罗的兵按在地上摩擦个好几遍,哪怕大燚真的是被满清击败,成了一直被拔了牙的老虎,这也不是他暹罗能惹得起的,找燚朝的麻烦跟找死差不多。

与其跟大燚交手,暹罗反倒是对安南、占城、柬埔寨、万象、南掌等国更感兴趣。只要乾隆真的能把大燚打败,那他自己也不介意落井下石去把这些土地一一收回来。

于是,文林便是给予乾隆的密使承诺,如果大清真的能在前线打败燚军,那暹罗也不是不能出兵支持大清的战斗。

但条件就是大清必须能击败燚军,形成优势以后。

虽然暹罗的态度只是模棱两可,但是不管怎么样,终归是有所心动的意思,乾隆也是很满意了。毕竟大清的将士要是不拿出点实力来,也的确很难让那些藩属国们敢站在自己这边。

安南,如果是阮惠掌握的山西朝的安南或许会想也不想的答应了乾隆的话,毕竟阮惠早就窥觊着广西跟广东的土地。但可惜阮惠被燚军“驱逐”去了吕宋那边“开疆扩土”去了。

现在安南的皇帝是黎维祧,一个靠着燚军的力量才复位的皇帝。

太子是张瑞的小迷弟,安南的朝堂上全部都是亲燚的官员,哪怕是不亲燚,也不敢公然跟大燚作反对意见,因为那样的人都死掉了。

所以就算安南的皇帝有那个反心也没有那个胆量敢去打大燚。不然他命令都没有说完,估计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因而黎维祧前脚刚接待完乾隆的密使,后脚就把他绑了押送去广州去。

在收到安南送来的消息后,张瑞也不敢怠慢,着令各大军区加强备战,并加紧了军事物资的生产调配,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

天择五年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初。

此时的日本战场已经交战到了白热化,人口真空地带不断扩大,死亡的人数也是急速的攀升着,每场大战事下来,都上万人以上的伤亡。

日本各地的天皇一族遭到了血洗,以至于他们只能四处逃亡,改头换面的生活。

原本南北国双方的军队打得还不相上下,但是慢慢的,北国在大燚资源的支持下逐渐打出了优势。而南国军队随着战事的拖延,开始出现军粮紧张的问题。

连军队都尚且如此,平民更是活得不像人样。但是整个南国都没有办法进口粮食,所以军粮只能是进一步往地方上的百姓们收取。原本地方上的乡绅还能幸免的留下一些口粮,但是现在也被全部搜刮了干净。

甚至已经完全魔障了的毛利重等人还不惜杀害平民,以其血肉来充当军粮。而天皇除了会号召平民们忍受,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饥饿、寒冷以及危险等等的因素下,日本天皇在南国平民心中的地位极具下降,甚至开始出现有地方组织跟南国军队对抗的情况发生。

看着这样的情报,外忧内患之下,南国还能拖住燚军多久,乾隆也不清楚。但是他明白,一旦大燚顺利统一了日本,未来他们的实力必定更上一层,大清的危险也会更多一层。

此时的边疆战事已基本上平定,于是,乾隆就默默把边军调令回来。

绝对不能再让大燚继续这么发展下去了,不然大清必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24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