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袭大清

作者:圣灵之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七章 朝会

书名:逆袭大清 作者:圣灵之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3

“万岁,乾隆派人过来送信说我们占领了他们云南半省地,违背了前年签的和平条约,要我们退回云南的土地给他们。这是信件。”在新修建好的皇宫中,影卫指挥使洪虎正单独地向张瑞禀报着收到的重要信息。

“呵,乾隆那叼毛都这么大的一个人了,我以为他起码还会要点脸。看来我还是高估他了。”张瑞接过洪虎递上的信后,直接丢到了一边的角落。

“什么叫做我们占领了他们的云南。云南什么时候是他们的我可不承认。”

“再说了,他们都已经不要脸地把云南的土地割给小小的缅甸。那时他怎么不跟缅甸说云南是他们的。我们在缅甸手中收回了自己的领土,又关他们满清什么事”张瑞不由得气乐了起来。

“还半省,难道他还不知道云南差不多都在我们手里了看来他的消息还真不怎么灵通。”

“乾隆老贼有钱都拿去修圆明园了,哪里还舍得出钱搞情报,自然没有办法跟万岁比。”洪虎笑着恭维道。

“这事不用鸟他。回头你再让人写封信去警告他,让他管好底下的官员,别在四川跟贵州那么肆无忌惮,不然我不介意现在就去收回那两块地。”张瑞挥了挥手说道。

“是。”

“河南跟山东那边军事渗透得怎么样了”张瑞又问道。

“基本上是没有问题了。大部分关系都已经打通,只等我军北伐,他们就倒戈投靠我们。”洪虎回答道。

“嗯,等朝廷把基本的民生基调理好后,北伐之事也该提起行期了。”张瑞说道。

“想想还真羡慕那么可以御驾亲征的皇帝,可惜我儿还小。不然我也想做个甩手皇帝,学学别人御驾亲征去干掉满清。”

“万岁身为九五之尊,上战场之事还是由臣下们来吧不然要我们何用”闻言,洪虎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张瑞才合适,只能以“各司其职”来劝说。

“也就羡慕一下,现在朝廷主要关注还是民生问题。”张瑞随意地应道。

“锵锵锵”

门外,有几声扣门声传来。随身太监出去询问得知,是上朝时间到了。

燚朝的上朝时间,跟清朝的不同。

清朝的上朝时间为卯时即早上五点到七点。大臣们一般得在寅时早晨三点到五点开始就要准备,然后在午门外等候了。

如果住得远,就得更早起来。

清朝是在同治之后,上朝时间才改为十日一朝。

此时的乾隆为了彰显自己是“圣明君主”,就搞天天上朝。当然,如果碰到天气不好也会不上。

而张瑞除了在前期因为需要制定大量国策方针时天天上朝外,如今是直接把上朝定制十日一朝,平时候没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张瑞都是让几个内阁的尚书和大学士们商量着来就行。

除了大事审批和实在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找张瑞进行私底下商议外,朝廷基本上都是按着相关的流程各司其职运作起来。

当然,内阁也不可能绕过张瑞而糊弄皇权。毕竟张瑞手里还握着影卫跟暗影卫等机构,对于外边的事情也不是一概不知。

皇权随时监管着朝廷百官。

如果说张瑞把早朝定为十日一朝引起非议,那么把上朝时间由卯时改到了巳时即九点到十一点,更是引发众多学儒们的吐槽。

“什么这么懒惰不是圣明之主的表现”

“什么不应该学着明朝的皇帝那么随心所欲”

不禁如此,张瑞还一改了让上朝的大臣们要跟满清在午门站立等候的方式,变成可以坐在新建立的大会堂内上朝。

这也让很多老学究觉得“这有违天地君亲师”的儒家理念,不值得推崇。

君主不让臣子们下跪,有违“君为臣岗”。

当然,老学究们也就想着喊上两句博关注。真要他们去上朝时,他们又会说句“真香。”

燚朝的言论相对自由,不是特别的问题,就是骂上皇帝几句也不见得会被治罪。这也是那些老学究们敢倚老卖老的原因。

事实上,也有不少的大臣因为言论过激喷过皇帝后,忐忑不安的准备等死。结果却发现除了被皇帝回骂了几句后就没有什么事了,平时该怎样还是怎样。

而满清的那些汉臣们虽然一直话垢张瑞是如何懒惰,但他们私底下很是羡慕燚朝的大臣。

别看在满清这边做大臣挺高高在上的样子,其实只有他们才真真明白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整日只能小心翼翼的活着。生怕有哪一天因为一句话就被乾隆作了小辫子,被判个凌迟处死满家抄斩或者是全家流放宁古塔等。

毕竟乾隆干这些事也不是一件两件了。

而且同样的罪,能称“奴才”的往往可能只是停职,而称“臣”的搞不好就会丢了脑袋。

这就是自己人跟不是自己人的不同。可惜很多称“臣”的想要称“奴才”,换来的却只能被无情敲打。

如今终于有一个可以让大家都是称“臣”的君主出现,也难怪他们会羡慕。

乾隆为了自己的“圣明”称呼,每天搞什么天天上朝,很多时候那些大臣都不知道每天上朝可以说些什么。

这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那些汉臣。

就比如贵为大学士的纪晓岚,就因为提出点自己意见,这就惹得乾隆不喜,被乾隆指着鼻子骂:养他就跟养倡伶一样,让他别把自己当回事。

至于说什么“铁齿铜牙”,就是个笑话。

如果不是能上朝是个身份的象征,那些汉臣们大都宁愿不去上朝。

上朝就跟快木头在那里站着没有区别,说话是能不说就不说,免得说错了获罪。

“洪爱卿,一起走吧”张瑞用手微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后对着洪虎说道。

“臣遵旨。”洪虎应声跟在张瑞后面。

大会堂不算很大,大概也就可容二百来人。

皇位位于居中凸显的高位置,其他的座位则以c字形半包围着中央的皇位。

座位分为六列六排,对应着六部。前少后多,程扇形分开。

“上朝”在张瑞坐上皇位后,随身太监高声呼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此时已站立在侧的官员们纷纷俯首作揖道。

如非重大节日,如祭天、册封大典之类的等,燚朝的官员们是不需要行跪拜之礼的,都是以作揖礼代替。同时上下级官员之间也废除了跪拜之礼。

当然,平民亦如是。

倒也不是张瑞想要过激的改变时代规矩,只是为了能让百姓尽可能快的收拾起被满清磨灭掉的民族自信心。张瑞不得不为。

未来,只要燚朝能撑过十多年,哪怕会因为什么事而败了,满清想要再拿回南方继续胡作非为也不会是易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53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