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作者:老刑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21章 东吴二代,久经束缚

书名:三国:蜀汉败家子,开局火烧卧龙岗 作者:老刑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9

小霸王孙策的儿子,竟然在宗室之中没有地位?

若非亲耳所闻,刘芒简直不敢相信。

他只觉得孙权即便再无耻,也不会对侄儿如此苛刻吧?

若没有孙策,他们孙家还不知道在哪里流浪。

“绍儿……别说跟仲谋之子,享受一样的教育。”

“即便是读书识字,都是我一个妇道人家教导。”

“若是长卿你不嫌弃,我想将绍儿托付给你!”

大乔舍不得儿子,可为了孙绍的将来,她能信任的唯有刘芒和孙尚香。

“姑父……”

孙绍怯生生地喊了一句,他甚至不敢相信,天下闻名的大汉太子,竟然是他的亲姑父。

“绍儿……你可愿随我前去大汉?”

“大嫂,不妨你与小乔嫂子随我一起离开吧。”

刘芒叹气道:“孙仲谋妄为人弟,对兄长和忠臣之后都如此苛刻,实在是令人不齿。”

听闻刘芒还想着自己,小乔也是点了点头。

本以为凭借周瑜在赤壁之战的功劳,母子二人能够衣食无忧。

谁知周瑜之子周胤,同样被孙权所忌惮,在其看来这些人都是孙策一脉。

同样被怀疑的,还有鲁肃之子鲁淑。

“子敬当年,可是拿出了所有粮草支援孙家……”

“如今鲁淑这般年纪,没了爹,还没有人照顾。”

小乔感慨万千,但凡当年与刘芒走得较近的东吴权臣,如今后代的下场都不太好。

“明日我设宴,烦请二位嫂子带着鲁淑前来。”

“子敬为了孙刘联盟,付出了无数心血。”

“即便孙权不记得这些,但我刘长卿却始终不曾忘记他们!”

刘芒每次来江东,都未曾忘记这些故人之后。

相较于孙权,刘芒更多了浓重的人情味。

“不知国太身体可好?”

“国太她老人家想念阿仁……”

大乔欲言又止,刘芒无奈叹气,这次他打算跟孙权谈一谈,哪怕损失某些利益,也要带走孙策、周瑜、鲁肃这些人的后代。

……

吴国,太初宫。

太初宫的正殿为神龙殿,正中为公车门,东为升贤门、左掖门,西为明扬门、右掖门。

正东为苍龙门,正西为白虎门,正北为玄武门。

孙权有些微醺,今日留下的都是他的肱骨之臣。

只是少了一个人,却让他心中颇为不满。

“子瑜就跟当年的子敬一样,非要维护那虚无缥缈的孙刘联盟!”

“殊不知,朕从不喜欢刘备父子!”

“大兄当年就是胆量太小,若是与袁术合作,曹操焉能胜之?”

孙权痛饮一杯,一旁的凌统为其斟酒。

“陛下,臣有不情之请。”

“直说便是,当年你父可是大吴功臣。”

孙权对待凌统依旧赏识,后者此番在合肥抵挡张辽,能与古之召虎强行五五开,已经算是不俗的战绩。

“臣,请陛下适当照料桓帝、周瑜、鲁肃的后人!”

“听闻他们的后代,甚至连读书识字,都没有被应允。”

“臣以为,陛下英明神武,更该宽以待人……”

唰!

孙权将杯中酒,尽数泼在凌统脸上。

“公绩,朕当你今日喝多了,日后休要再提此事。”

凌统深吸一口气,他只想要一个公平!

当年父亲凌操被杀,他想要报仇,虽然数次被蜀汉擒获,可对方都没有害他的性命。

反倒是眼前的主公,每次都将忠诚摆在口头上,可凌统唯一一次提出的请求,竟然被无情拒绝。

“公绩啊,你刚才可是犯了大忌!”

在孙权愤而离席后,阚泽上前提醒道:“你该知道,陛下心结便是其位,传自于桓帝!”

“今日碍于刘芒的面子,才将桓帝追封为皇帝。你又要让去培养那些人的后代,以后他们万一支持孙绍公子怎么办?”

凌统摇了摇头,“只凭借三位功勋之后,根本折腾不出什么水花。”

“我觉得陛下实在是太过敏感……若不能善待功臣之后,试问还有谁愿意为陛下效死?”

阚泽见凌统这份耿直模样,本不想多言,可一想到凌统父子全都是忠良之辈,还是出言提醒。

“公绩啊,劝谏之事,还是交给文臣。”

“你身为武将,只需要带好兵马,为陛下南征北战便是。”

“要知道,武将最忌讳的就是涉及政事!”

阚泽言到于此,提醒凌统别以为自己是孙权的近臣,就能提出过分的要求。

孙权可从来不会惯着所谓的功臣。

“呼……多谢德润先生。”

“无妨,我今日什么都没跟你说过。”

阚泽可怕孙权秋后算账,穿自己小鞋。

如今在东吴做官,当真要打起十二分小心。

……

诸葛瑾府邸之内。

孙绍、周胤、鲁淑三人聚集于此,当然还有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

“子瑜,你当真要将诸葛恪也送到成都?”

大乔面露忧虑之色,连诸葛瑾都送子去大汉,可见对于东吴称帝,有理智的人都不会看好。

“主母,您要为孙家留下血脉,我也要为诸葛家留下一脉。”

“乔儿年纪太小,恪儿天资聪颖,善于察言观色,也好让二弟照顾。”

“陛下如今已经称帝,与其他两国之间,恐怕会不死不休。”

诸葛瑾长叹一声:“本来大汉可以是我们的盟友,奈何陛下作茧自缚!”

“曹魏从来不可信,谁若是以为曹魏是盟友,那简直是大错特错!”

“主母放心,刘芒殿下已经答应,他会尽全力去跟陛下谈,让你们也随四个孩子前往益州!”

大乔点了点头,自从孙策故去,孙权掌权后,这如笼中鸟的日子,她实在是过够了。

“何况,以我对刘芒殿下的了解,他既然今日赶来,肯定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陛下几次偷袭荆州和交州不成,试问刘芒殿下又岂会坐视不管?”

“只不过殿下擅长隐忍,他在等待一剑封喉的机会。”

诸葛瑾上前摸了摸诸葛恪的额头,笑道:“以后爹能做阶下囚,还是能从宽处理,就看你小子了!”

诸葛恪嘿嘿一笑,“爹,你放心吧!我肯定会追随殿下,成为其麾下张良陈平!”

“以后提起诸葛氏,我跟二叔必将留名青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12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