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有种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77章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大金这边啊!

书名:大宋有种 作者:大罗罗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1

天下的形势,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飞速变迁,一场剧变接着一场剧变,已经让身处变局之中的人很难分清楚东南西北了。

在中原这边,先是北宋收复燕京,一扫二百年国土沦亡之恨。一时间天下有识之士都以为赵楷就是那位扫平乱世,重开太平的真命主了。

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又让天下大势变得朦胧起来了。

刚刚收复燕京的赵楷,居然变成了一个倒行逆施的暴君!

他现在一点都不晓得要施行仁政,收拢人心,安抚沦亡在金贼铁蹄下多年的燕地、河北等处的士绅百姓。

反而在燕地、河北大肆搜刮民财,圈占土地,杀戮士人,短短几个月就搞得民怨沸腾,变乱四起。在变乱最严重的沧州,义军的人数多达数万,还一度包围了沧州首县清池,吓得赵楷任命的地方官不敢出城。赵楷不得不派遣大将董金刚率兵两万前往镇压,打了一个多月,才把沧州起义镇压下去。

虽然沧州起义失败了,但也极大的“动摇”了赵楷在燕地、河北的统治,也让本来对赵楷抱有幻想的天下有识之士看清了他的正面目。

与此同时,在京东(金国称为山东)方向上,也发生了一场惊天剧变――大宋居然开了第三家分号,大宋庄宗皇帝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被囚金营并且忍辱负重八年之后,终于迎来了“迟来的逆袭”,在邳州城外的陈桥馆黄袍加身,登基称帝,随后就宣布开科取士,声称要恢复大宋旧制,真正与士大夫共天下!

赵构的政策马上得到了京东沦陷区大部分州府的拥护,很快便领有了三府十七州之地,获得了足以对抗南北二宋的地盘。

中原大地,居然出现了三宋鼎足的魔幻场面。

而撤离了燕京城的大金国,也没有完全离开中原,而是盘踞燕山东部,占据了燕山东麓的各处山口,还占着由辽东进出燕地的门户――榆关以及平、滦二州之地。

一旦赵楷的大军离开燕地,金兵就能以平、滦二州为基地,大举进攻燕地和河北,即便不重新夺回那些土地,也可以大掠而还。

而赵楷的军队如果常驻燕地,倒是可以看住东门敞开的大门。但是赵楷的军队主力是府兵,不能长期服役。而且每年的“免费期”只有四个月,之后就要拿军饷了。

可是赵楷的朝廷却没有足够的财力为多达几十万人的常备之军发放足额的军饷。

而且赵楷如果一直将主力集中在燕地,那他哪儿还有余力向京东、江南进军?

天下还要不要一统了?

三宋还要不要归一了?

所以摆在赵楷面前的选项只有一个,就是趁着自己的军队还在状态,尽快发起东征,打下平、滦二州,封锁燕山各口,将大金国挡在燕山以北、以东,然后再回头去收拾京东赵构。

可赵楷似乎正在,不,是已经错过了迅速击败金军,夺取平、滦二州的良机!

......

“赵楷快完了,山海口城寨已立,小筒子也打造了数百,赵构又在山东举旗,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就都不在他那边了,他还凭什么和咱大金国打?”

发出这番评论的是大金国左副元帅,梁国王完颜宗干。

而他发表这番评论的地点,则是在榆关以东七十余里的一处山海相连之口。

这处山海相连之口北依燕山,南襟渤海,东面还有一条源自燕山,水量充沛,河道颇为宽阔的大石河。

没错,这里就是历史上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的所在了!

相比西面七十里开外的榆关,山海关的地形可是险要太多了。如果沿着大石河修建城塞、设置防御,那么城关总长不过二十里出头。而且左拥大海,右靠燕山,面前还有一条大石河。这种地形真的只能用“天险”二字了形容了。

所以从燕京撤出的完颜宗干在途径此地的时候,就当即决定要在山海口布兵设防,占据这处地利,与宋军决一死战了。

当然了,大金国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三两个月内修一个山海关出来。所以现在只有山海口城寨,没有山海关雄城。

这座山海口城寨,就是依着大石河修起来的,立木为栅,堆土为墙,又在木栅之后每隔百步修筑一个夯土实心筒子台,总共修了八八六十四座筒子台。

而在紧挨着山海口城寨的山地上修建了一座首山堡,扼住了山海口的右翼。又在山海口城寨的左侧后方修建了一座老龙头海防堡,扼守住山海口的左翼。

在山海口城寨以东,则是一大片的连营,一座大营接着一座大营,下了连营二十里!

连营之间,还有一座小小的县城,就是都元帅府临时驻扎的海阳县城。

而山海口城寨以西,直到七十里开外的榆关之间,每隔数里,就有一处城寨。算上榆关,总共有十二座既能独立坚持,又能成为大军支撑的堡垒。

除了以上这些,完颜宗干还有处极大的地利,就是在老龙头海防堡的东面,有一座海港。那里原是一座小港,但是经过两三个月的扩建,已经成为了一处可以吞吐大量物资,也可以让大批军队上陆或是登船离开的大港。

有了这处地利,大金就能欺负一下刚刚才拥有一小段海岸线的北宋了。

现在完颜宗干就站在老龙头海防堡上,南观沧海,东望辽西,西窥燕地,北览群山,越看越觉得稳啊!

除了地利很稳,负责打造小筒子的北京路留守司兵马总管完颜斜保刚刚还向他报告了小筒子的打造进度――现在可用的“八两铜”已经达到了500根!

而且斜保还搜罗到了1000匹骆驼用来驮运这些差不多有100斤重的八两筒和相配套的火药箱,还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托起八两筒的木鞍――这种木鞍可以捆在骆驼背上,在交战的时候,只要让骆驼跪坐在地上,就能发射八两筒了!

有了这种可以用骆驼运载的八两筒,宋军的轻便筒子,当然就不值一提了。

之前赵楷打出的天时,不就靠着火器犀利吗?没有了火器的优势,他的天时还能保住吗?

而且现在大宋三分,赵楷只有其一!

至于人和......呵呵,看看燕地、河北的遍地烽火和燕赵士大夫南望临安的眼神就知道,人和也不在赵楷一边。

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赵楷还能继续赢下去吗?

“叔王所言极是,赵楷现在就快完了!他现在没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又不得不战,而且还不得不主动进攻咱们。因为他要是不战,就没办法从燕地脱身......脱不了身,就没办法南下去收拾赵构。而赵构有咱们和中原士大夫的支持,便是得了人和。赵楷如果牢绊燕地,那么天时也在赵构那里了。只要假以时日,赵构一定能壮大起来,在赵楷背后狠狠捅上一刀!”

完颜斜保顺着完颜宗干的话往下分析了起来,还说的头头是道。

说真的,现在的赵构的确对赵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为赵构给出的是一条天下文士大夫最喜欢的路线――回到宣和之难前的状态!

大宋三分代表的是三条不同的发展路线,赵楷的路线是退回汉唐甚至暴秦,将大宋改造成一个以土地为基础的封建军国......也就是把中原能打的汉子团结起来,一起打天下,当地主!

这个路线猛是猛,但却会严重损害文士大夫这个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现在赵楷地盘上的文士大夫虽然被压制得很厉害,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消灭,只是敢怒敢言不敢打,也打不过。

而赵桓本来是想当文士大夫的官家的,可是不知怎么回事,他的国家走上了“财政导向”的路线。对于东南那些和工商业结合的很深的士大夫当然是有利的......但是那**商的小算盘太精,不愿意做亏本生意,所以就苟在东南不肯北上,情愿去海外抢点容易盈利的贸易中转点。

这路子有点像历史上的英格兰,欧洲大陆上的大片领地都不要了,到新大陆和印度去找补回来吧!

可惜南宋不是一个岛国,长江也不是英吉利海峡,所以他们这么个玩法,就是目光短浅......所以也威胁不到北方的赵楷和金国。

而赵构就不一样了,他一边为真正以土地为基础的读书人服务,一边还能提供一个“花钱买平安”的路线。

现在大金国已经被赵楷打得灰头土脸,即便他们能在山海口扳回一局,也不可能再谋求灭亡大宋了。

所以金国的目标就是收回燕云十六州,然后变成辽国那样的局面,和大宋南北二朝,维持局面。

因此赵楷的“军国路线”和赵桓的“苟且路线”,已经失去了对中原士大夫的吸引力,而赵构才是中原士大夫的最爱!

所以赵楷一旦在山海口败北,之前隐忍不发的文士大夫就会群起相应赵构,一起把大宋推回原本的路线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30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