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

作者:兴广大大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97章 叶轩策划精锐特遣队!执行威慑任务!

书名: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 作者:兴广大大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9

殿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文官们开始思索叶轩话语中的深意,而武将们则有些失望,他们期望的是一场热血的沙场征战,而非这种静悄悄的策略。

秦始皇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知道叶轩的这番话,既不得罪任何一方,又为秦国带来了新的希望。这样的臣子,确实不多见。

难道叶轩也是那般唯唯诺诺、缺乏决断的臣子?答案显然非也。

若叶轩真如这般,他先前提出的“天下一家”、“边疆屯田”等宏图伟略又从何谈起?基于对叶轩深信不疑的判断,秦始皇启齿问道:

“叶爱卿既然言称‘并非必定需诉诸武力’,那么,你有何良策可阻匈奴之进。”

他自问,如何能不动干戈,却能有效遏制匈奴的崛起?

群臣的目光聚焦在叶轩身上,李斯的眉头微蹙,心中隐约生出一丝不安。

这个家伙,莫非又有什么出其不意的妙计?他暗自否定,不相信叶轩能在短时间内想出对抗匈奴的绝妙对策。

武将们则视叶轩为异类,他们身为战士,期待着激昂的战歌,而叶轩却显得不合群。

“我倒要听听你的高论。”

他们带着质疑的口吻,仿佛在等待一场意外的笑话。

面对众人的审视,叶轩从容开口:“如今,蒙恬将军镇守边疆,短期内匈奴不足为虑。

况且,我大秦正致力于粮食储备与国力增强,不宜轻易挑起战事。”

然而,他话锋一转,“但匈奴之事,不能坐视不理。

新任单于冒顿,智勇双全,必有吞并之心。

我们不能任其蚕食周边弱小。”

叶轩的视线中,闪过了易小川、刘邦这两位命运之子的存在。

他深知,这三人联手,后果难以预测。

历史上,刘邦与冒顿是敌人,而今,他们却因易小川的机缘共聚一堂,这画面饶有兴味,却也让叶轩感到一丝遗憾,未能亲眼目睹这一奇遇。

“臣有三计,可令匈奴疲于奔命,无法全力扩张。”

叶轩的话语掷地有声,李斯闻言,心跳瞬间加速。

这熟悉的策略,似曾相识,却又让人无法忽视其背后的智慧。

叶轩的迅速构思,让他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位看似年轻的臣子。

叶轩在短时间内构思的策略,必然存在一些疏漏。

尤其是三种策略叠加在一起,缺陷恐怕会更加明显。

他心中暗自盘算,如果能够找到叶轩策略中的漏洞,就有可能给予对方沉重的打击。

李斯将双手悄然收入袖中,神态从容,目光深沉,默默聆听着。

周围的武将们目光炯炯,表情惊讶,难以置信地小声议论。

这怎么可能?三个策略?

他们不禁摸了摸脑袋,自问怎么就想不到这么多的计谋?

秦始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不愧是叶轩,一如既往地足智多谋。

“叶爱卿,快快道来。”

“是哪三策?”

他身体微微前倾,眼中满是期待。

叶轩缓缓开口:

“第一策。”

“如今在北方的异族中,东胡国势力庞大,且与匈奴相邻,两国之间纷争不断,我国可以用重金收买东胡国,让他们对匈奴施加压力。”

“这就是第一策。”

“高明!”

“以狼驱虎之计!”

“实在高明!”

秦始皇拍手称赞。

若能以狼驱虎,大秦便可以无需动用兵马,就能让匈奴疲于应对东胡国。

文官们也纷纷点头,低声交流。

“这的确是一个良策。”

李斯脸色不渝,叶轩这一策略,他找不出任何破绽。

他没想到叶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如此巧妙的对策。

心中不禁有些不甘。

李斯目光扫过叶轩,他头戴金冠,身着官袍,面容俊逸,气度不凡,心中更是升起一股嫉妒之情。

“且看你能否在接下来的计策中继续保持这种水平!”

“实乃妙计!”

王离原本对叶轩那番阿谀奉承的言辞感到不快,但没想到他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即使是他这个武将,也不禁暗自称赞。

他对叶轩的看法有了改观。

叶轩继续道。

第二个策略,同样是让匈奴分散兵力,应对大秦的潜在威胁,使得他们无法专心对付大秦。

秦始皇满意地捋了捋胡须,文官武将们也暗自称赞。

李斯的心情愈发沉重,他希望能在第三个策略中找到叶轩的破绽。

“我就不信,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三个毫无破绽的策略!”

“第三策。”

“派遣小股部队前往月氏与匈奴的边境,挑起争端,引发两国战争,匈奴必将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

叶轩最后说道。

月氏是匈奴旁边的游牧民族,与匈奴有深仇大恨。

叶轩的这第三策,能够同时挑起月氏和匈奴的冲突,而我方只需派出少量部队,就能让匈奴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三个策略说完,秦始皇龙颜大悦,之前的忧愁一扫而空。

"嘿,叶卿果然名不虚传,又一次消解了朕的棘手难题。”

秦帝心中满是赞赏,对叶轩的策略赞不绝口。

群臣无不为之震惊,纷纷赞叹道:"叶将军的谋略,实乃上乘之选。”

......

叶轩的计策,巧妙至极,无需秦国大动干戈,耗尽民力财力,却能一箭双雕。

秦帝当着群臣的面,毫不吝惜赞美叶轩:“叶卿一人,胜过十万雄师。”

"我大秦能有此等奇才,实乃国运昌隆之兆。”

笑声回荡,满朝文武都对秦帝的话点头称是。

叶轩提出的策略,不仅避免了养虎为患,还巧妙地遏制了匈奴的扩张,节约了宝贵的军事资源。

王离对叶轩的看法有了转变:“这位看似温文尔雅的书生,其智谋深不可测。”

他身为武将,性格坦诚,对叶轩的敬佩毫无保留:“我王离甘拜下风。”

武将们原本对叶轩担任宫廷将军抱有疑虑,他们质疑一个文弱书生如何胜任守护皇城的任务。

然而,现在他们意识到,叶轩的智慧足以应对任何危机。

设想一下,即使真有敌军入侵,叶轩也可能以智取胜,让对手在无形中败北。

突然间,这些武将感到一阵寒意,庆幸叶轩并非他们的敌人。

否则,他们可能会在叶轩的计谋中陷入困境,连李斯也不得不承认:“这青年,智慧超凡,仿佛鬼神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41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