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华鼎

作者:向左飘的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章 历史

书名:华鼎 作者:向左飘的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7

七十章历史

半个时辰后,刘峰停笔,写了一遍三字经,他隐隐觉得有些可惜,许多典故历史事件等等都缺了不少。

众人也都跟着读了一遍,李从煜和郭逢春看向刘峰的眼光不一样了,日后,或许他们会泯灭众人,但是刘峰却会随着这三字经流芳百世。

刘峰想了想对着郭逢春和李从煜道:“这三字经还有不少缺憾,望两位助峰一臂之力。”

郭逢春和李从煜一愣,这是什么意思,是拉拢吗?不过,名传天下的**谁能阻挡?

李明渊和万老伯也似乎是这么认为的,暗自为刘峰喝彩,当然也有些失落。

倒是刘峰没有太多想法,毕竟虽然他从三公子那拿到了不少书,但是都没怎么来得及看,对这个世界的历史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两人脸色涨的通红,抱拳道:“温宇(重光)愿为大人效劳。”

刘峰见状喜道:“好好,我的想法是在这一段到这一段之间加上历史事件和名人典故。”

两人也是行动派,看着刘峰手指的地方,然后自己思考着,眼睛不禁亮堂起来。

“大人,真是好想法。”李从煜说道,“我华夏源自上古华和夏二皇,之后六帝传承,尧、唐、宇、顺禅让,传于昌建立殷朝,开启家天下,至于今尔来五千有余岁。”

刘峰眼中惊愕,这和前世的传说想去不甚远,而且都叫华夏民族,几乎可以说是与前世华夏是同族,这让刘峰对这个世界的认同感一下大增。

“不如先这么说考世系,读诸史,知终始,自华夏,至六帝,号八尊。”李从煜开口说道。

郭逢春想了想觉得不错,便看向刘峰,而刘峰则是一脸惊讶,这尼玛,这就是三字经啊,兄弟你也是俺们中国人吧,我是二十一世纪穿越的,你是哪年?

当然,刘峰只是想了一下,然后觉得恍然这三字经本来就不甚难,大多是民间自己增添上去的,李从煜能想到不甚稀奇。

“不错,接下来呢。”刘峰看着这两人说道,他准备从他们口中恶补一下这世界的历史。

“嗯,我认为应该这样。。。”郭逢春开口道。

三人就这么开始了,你一言我一语,刘峰仗着原版《三字经》在手,再结合这个世界历史,往往一语恰到好处,让他们觉得刘峰果然有真才实学。

当然,他们也发现了刘峰的缺点,对历史方面几乎是小白,不过他们也能理解,山野之人识字已是大不易,有刘峰这等水平绝对是奇迹中的奇迹,有所缺陷是很正常的,没有缺陷他们到会怀疑刘峰的身份。

三字经不是一天写成的,刘峰和郭逢春、李从煜讨论了三天,也争论了三天,几乎每个朝代都在争论,这也让刘峰获益匪浅,大大增加了其知识面。

刘峰暗自整理这个世界的历史,殷周虞每朝六百年,大虞朝铸九鼎而分封天下,而后虞厉王东迁,开启四百年诸侯混战,而后齐国起于太行山以东,兼有盐铁之利,在管铬变法后成为诸国之首,历经七王图治,削平诸雄,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齐历五代,大泽县起义,宋高祖项英崛起于乡野,征战八年攻破临淄,而后三年一统全国。

宋传三代,因苛法于民,齐地生乱,而波及全国,于是秦兴。

秦分东西二秦,中间权臣袁成篡位,而后秦武帝中兴。

东秦末年,州郡长官权势日众,逐渐不听中央号令,西夷于秦末帝三年攻破长安,自此中央威严扫地,各地自立,群雄争霸。

卫蜀夷吴四国鼎立,卫高祖征伐关中而亡,卫太宗雄才伟略,灭夷入蜀,渡江而统天下。

卫崇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并征伐四方,使四夷臣服,可惜好景不长,止九十年,归附的胡夷蛮狄发动叛乱,杀入中原,卫皇兵败自杀,皇室屠戮一空。

江南萧裕行世家政治,而建立梁,开启南北朝近两百年的乱世。

而后晋太祖横空出世,取秦川为基业,灭蜀连成帝王之资,尔后东向平定各个胡国,此时南朝已历六朝,齐后主请降,天下重归一统。

晋仅三代,由于晋炀帝太过急功近利,导致民怨四起,被打压的世家趁机作乱,中原由是大乱。

陈太祖起于江南,灭楚而统南方,三路北伐,定鼎天下。

大陈吸取教训,而有三百年天下,陈昭帝昏庸,使得红巾军起义,勉强支撑三十年后,终是败亡。

羯族趁机积蓄力量,在中原大乱后窥伺九鼎,攻破蓟城后,建立宁国,并趁势南下,而有天下。

宁国暴政,采取种族等级制度,仅六十年,便仓皇北去。

赵太祖起于微末,加入弥勒教参加起义,南征北战四十年再统华夏。

赵朝四百年,几乎是殷周虞之后最长朝代,秦代虽长但那是两朝相加,赵末三帝也算勤政但也无法挽回颓势,百姓日苦,终于揭竿而起,三十六路义军起四方,攻灭都城,赵亡。

燕太祖李承业起于北平,击败义军,而取洛都,自称丞相,扶持傀儡赵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终平三十六个大藩,一统天下,废帝而建立大燕。

北燕宣和十年,北方女真族兴起,入关而取中原,建立金国,史称宣和之耻。

南燕不思北伐,整日醉生梦死。

金国虽然主动华夏化,但是统治基础仍是薄弱,起义此起彼伏。

魏太祖起于巴蜀,趁张顺起义之机,而自立,然后入关中,灭南燕,东向与金国争锋。

三战皆败,太祖曹世民亲冒矢锋,率领玄甲骑兵打败金军,终于使其一溃千里,而获神器。

梳理了一遍,刘峰觉得这世界历史与前世的历史惊人的相似,虽有不同,但很容易就让刘峰接受了。

看着《三字经》稿本,刘峰心中一笑,在加入了各个典故及历史后,居然发生了一个刘峰意想不到的事。

昨夜李从煜来找刘峰,告诉刘峰让刘峰在三年之内都不要流传出去,因为这本《三字经》对于刘峰而言,已经具有重大的政治影响,只要其中典故的后人还在,那么就会不遗余力地宣扬这本《三字经》,甚至还会投效刘峰,可以说一本书网罗了大量人才,连带许多祖上有名的世家豪族都会忍不住联系刘峰。

但是现阶段刘峰真的可以承受住这等好处吗,答案是否定的,若是刘峰目标仅是一代学宗,那么只要选择放弃兵权,他就可以享受天下名望,终身可以躺在功劳簿上。

然而又有名又有实,方大帅为了自身基业为了不让子孙忧,妥妥地人道毁灭。

想明白了这些,刘峰也是一身冷汗,原本他就以为不过是一本小小书,谁想到会牵扯到那么深,自然刘峰下了封口令。

不过,让刘峰开心的是郭逢春和李从煜对他的好感度都几乎接近五十了,一个四十七另一个四十九。

想罢,刘峰起身前往士兵营地,与自己的部下交流交流,安抚情绪。

他发现回家探亲的人回来后,基本上都带了一两个人回来,说是想要当兵。

问其原因,刘峰一阵苦笑,他们想要当兵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能吃饱。

多么朴素的想法,只是为了吃饱,他们连命都不要了。

这让他有些心酸,无论穿越前后,他都是不愁吃穿的,之前他或许感触还不是很深,但是这几日他逐渐把自己当成这个世界的人,当成华夏的一员,不再将他们当成NPC,再看这些人他突然觉得自己穿过来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争霸天下,而是让这些华夏人永远吃饱穿暖。

刘峰自然答应了他们入伍,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现阶段他的实力还远不够。

转了一圈,刘峰走到后勤处,看到李鸿生和刘志敬在说话,便走了进去。

“大人。”俩人起身行礼一礼。

“坐吧,我有事要问你们。”刘峰摆了摆手道。

“大人请问。”李鸿生回道。

“现在我都新增三十人,按照现在的粮食可以吃多久。”刘峰问道。

“大人,现在我都一共三百一八人,增加三十人,一人一天一斤,一天就需三石粮,以目前军粮只够两个月。”李鸿生回道。

“哦,我这还有两百石,还能再坚持两个月,夏收估计没戏了,但是秋收还差三个月,也就是三百石。”刘峰开口道。

这闽州与前世福建类似,一年至少两熟,但是他进驻麻青镇,抵御蛮子估计就要一两个月,未必能有时间去种地,夏收一般在七月份,估计难以赶上了。

这个粮食缺口需要很大啊,而且还不算百姓的口粮,若是刘峰想发展必定要招募流民,那是粮食缺口就更大了,想想有些头疼。

“大人,我们可以收购部分粮食,现在一石两贯钱,三百石六百贯,保证军粮是没问题了。”李鸿生建议道。

“嗯,你们做的不错,你们有没有想离去,想的话说一声,我不会阻拦你们的,毕竟你们也为我做了不少事了。”刘峰先放下粮食问题,想等回去再和李明渊,李从煜商量一下。

李鸿生有些意动,但他摸不准刘峰说的是真是假。

倒是刘志敬立刻道:“属下,孤身一人,愿永远跟随大人。”

李鸿生只是沉默,刘峰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开口道:“孔翼,既然你想走,我也不拦你,这是我的一番心意,算是路费吧,说着他摸出一锭五两银子递给他。”

李鸿生有些犹豫了,他觉得刘峰为人不错,在他手下做事未必没有前途,但是想到自己的妻儿他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道:“谢大人,鸿生必不忘大人之恩。”

谈了一会儿,刘峰便放李鸿生离开后勤处。

李鸿生回道了住处拿出自己贪污的包裹,离开了营地,独自返回了海曲郡。

PS:已签约,求支持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061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