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歌王

作者:葱爆洋葱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33章 金箍棒的音乐天赋

书名:歌王 作者:葱爆洋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03

用“崔健”的小号,用自己在上一世的亲身经历,林在山给问的这个学钢琴的新人回了贴

楼主你好,所谓的音乐天赋,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就我个人的感觉,人和人之间确实是存在着音乐天赋的差别。

我从小学钢琴,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学钢琴,但我还从没遇上过非科班出身的人成年之后突然爆出音乐天赋的。

人的音乐天赋是从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的。

而你的问题哼歌只能用哼的找到下一个音,用钢琴只能用钢琴找到下一个音,不能把哼的音变成钢琴音,是因为你现在还只有“相对音感”,没有“绝对音感”,学习了视唱以后,你就可以用调唱法把哼的音符变成钢琴音了。

你现在与其考虑有没有天赋,不如直接去找个老师学学就知道了。

就我个人的经验,你要想把钢琴练好,先要三个条件:遇到好的老师,入门早一般最佳年龄为4岁,在手不坏的条件下尽量多练。

满足以上三条,你在外人眼中就像有了音乐天赋。

当然,天生手指长其实也是个优势,所以男性比女性更易成为钢琴家。

不过从小学琴的人,手指都容易变粗短,那些所谓钢琴家的手都修长白皙的妄想,就都退散了吧。

长期练琴的手指,即使长也是骨节突出的,指尖茧子又硬又厚,触觉迟钝,我以前学钢琴时,不得不经常把茧子撕掉以保持对琴键的触觉,不小心撕破了皮,流血也要接着练,练完一遍得趁着键上的血迹还未干,拿抹布擦掉。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而且常弹钢琴。大拇指会逐渐变成纺锤指即第一节比第二节粗。无论多瘦的人,大臂都有挥之不去的肉。

其次,钢琴演奏是个艺术表演的行当,身高适中。外貌端正,演奏之路会更好走。

我给你总结一下:与钢琴表演有关的天赋,大概只包含有手指长,外貌好。

如果志在做钢琴老师,以上锦上添花的东西全都不用。

至于乐感音感技巧什么的。一是看你父母是否有心早培养,二是要看你老师的水平,三是要看你自己有没有用功。

天纵奇才存在与否,这个不好说,但就我就这么多年学钢琴的经验来说,我还从来没见过无师自通这样的人。就算你有再好的天赋,如果不努力,也是白搭。

还有我要再多一句,要想学好钢琴,除了专业的钢琴课必不可少外。卐小說網你还应该重视音乐素养类的课程学习,主要的基础课,就是视唱练耳和乐理。

学乐理和学生物历史等文化课没两样,毫无天赋可言,就是努力学努力记努力去感悟。

而视唱练耳,则讲究耳濡目染,要常练。

我亲眼见过,视唱练耳老师家5岁的宝宝听音要比一位古筝专业的大学生还快还准。这就是常练形成的习惯与能力。

所以想培养视唱练耳方面的“天赋”,你从小就要开始听钢琴了。

听钢琴也是最好的方法。

为什么非要听钢琴而不是别的乐器呢因为钢琴完全按照标准音准调律,除调律师以外。钢琴琴弦一般没人动,所以一般情况下,钢琴的音是最准的。所以钢琴专业的人,在音准方面一直就有优势。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绝对音准据说天生就有绝对音准的人想跑调都跑不了。这可能也算是一种天赋吧。不过我只是听说有这种人,我还从来没见过有这样的人。

音乐事业和其他的事一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大部分天才,都只是在努力的伪装而已。

至于看你说哼哼旋律想变成钢琴音,你应该也是想学作曲吧

要想学作曲。你先要学好基本的作曲知识,各种乐器都要会一点,多看多听不同的音乐形式。

如果说其他音乐专业多少还有先天和父母早培养的因素,那么学习作曲大多从高中或大学开始,对这两个因素要求更少。所谓音感来自练习,灵感来自阅历。天赋对于作曲而言,充其量只是吃饱前的最后一块饼罢了。

林在山结合着自身的经历,给问人写了相当详细的回复。

其实他平时在专业版块回复帖子,只要有时间,都会写的很认真,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所想,启或帮助到别人。

他这算是以身作则了,他希望来beyond论坛专业版块讨论的朋友,都能本着认真的态度来交流和切磋。

他这帖子出去后,立刻就有扫贴的朋友给点了赞。

想到什么,林在山又多写了一个回帖:

再补充一点吧,我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也在自己以及身边弹琴弹的好的朋友身上都验证过,这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天赋。小說網

据说,当人把平伸时,手背上,如果出现与2345指一一对应的凹陷就像酒窝一样的小凹槽,这种手好像更适合弹钢琴。

就这点,我一直找不到科学依据,但我遇上过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一般弹琴弹的好的人,手背上都有这样的凹槽。楼主,你可以看看你自己手背上有没有这样的凹槽,如果有,说明你也有弹琴的天赋哦。

这个回帖出去后,立刻就有人回复,说他们手背确实有这样的凹槽,从侧面印证了林在山的这个说法。

金箍棒看到后面这个回帖,也立刻回帖了:

崔健同学,你说的手背后面有凹槽,这个不是天赋,一般从小练琴的人,钢琴弹多了,指骨关节会往后掰,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这样的凹槽。只要从小就练琴,并大量练习过钢琴的人,手背后面都有这种凹槽。我就有。

林在山以崔健的小号给金箍棒回复:

不一定。我认识几个朋友。也是从小练琴的,且长时间的练过钢琴,但他们手背就没有特别明显的凹槽。客观的讲,他们的钢琴天赋确实很一般。弹的不如有凹槽的人弹的好。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我才更加相信手背凹槽的人弹琴会更好。当然,我这种判断很片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大量的统计印证过。这纯粹是我个人的经验谈。

金箍棒心情好好的给崔健又回了贴:

你说的弹了很久钢琴手背还没有凹槽的,是因为他们的手太胖吧指关节掰不过来,如果手指常掰,手背上肯定有凹槽的。一般手指不够灵活、掰不过来的人,弹琴肯定不行。这要说起来,也算是一种天赋了手指必须能掰的很开,才能弹好琴。

林在山笑着给金箍棒短回了一帖:哈哈,仔细想想也是啊。

聊起来后,杨青霞也来了兴趣,针对钢琴天赋这件事。了个小长贴,来表她的看法:

上周我有幸听了一场全球顶尖音乐学院教授的讲座,众所周知的近期一些红的古典钢琴明星有好几位都是这个教授的学生,他是见过天才的,所以他说的话,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这位教授结束后是提问环节,有一个4、5岁的小女孩,满怀期待的走到教授面前,用稚嫩的声音问教授:“怎样确定自己是不是在音乐方面有天赋呢”

这位教授给出的回答是,知道自己在音乐方面有天赋。是4、5岁的时候就该被现的,如果5、6岁才现自己有天赋再培养已经晚了。

这教授说的话,应该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了。

天赋这种事是确实存在的。

我看过林大叔早年的经历,他都是靠自学成才的。他为什么能红这和他身上的音乐天赋是分不开的。

看他现在的作品,更是能感觉到爆炸性的天赋。

这就是所谓的天纵奇才吧。

一般来讲,音乐天赋是幼童时就很明显的一种显现。即使大器晚成的贝多芬,也在儿时也有过人的音乐才华并被他的父亲现。

以我个人说,婴儿时期我妈妈就现离开我我就哭,一哭什么都哄不好。但一放音乐我就会停了,会跟着音乐闭着眼睛很享受的摇摆还有现在看了都会笑出来的照片哈。

3岁我就经常哼唱自己想的旋律了,4岁开始学琴古筝,并马上能即兴弹出悦耳的曲子,而且越多人看,我弹的就越好。这么说可能有点臭屁了,但这确实是我身上的真实情况。我只是以自己来举个栗子,说明天赋的存在。大家要看的不爽,吃了我这个栗子就好,别骂我,我不是专业的音乐人,我就是个喜欢音乐的人。

至于楼主说的问题,前面崔健同学讲了,这是相对音感和绝对音感的问题。但其实吧,基本上所有人心里的旋律比弹出来快的。有天赋的任,对钢琴的音高熟悉一下就可以弹出来了,摸索下就可以即兴伴奏,不需要认真学习。但如果弹不出来,也可能是钢琴这项乐器不适合。你可以尝试一下学别的乐器,没准学吉他,会比学钢琴会更适合你。人在总的音乐领域是有天赋之差的,在各种乐器上,其实也是有天赋之差的。摸索到最适合你的乐器,才能找到最正确的学习路径。

反正就我个人来看,什么才代表有音乐天赋较好的节奏感,固定的音准,能轻易的感受到音乐情绪及变化,能够听辨出不同的音色差别,可以忘我的投入到音乐中并且感同身受,能听到音乐中细微的力度及和声色彩的变化大概也就是这些了,但是其实你只要多学习多训练,就算没有天赋,也能做到至少看起来像是个有天赋的人。嘿嘿。

金箍棒最后一句“嘿嘿”,给林在山逗笑了。

看了金箍棒的这个帖子,林在山对这个在海外留学的留学生更感兴趣了。

3岁就能哼唱自己想的旋律,4岁就能即兴演奏,如果他说的是真的,他绝对是个音乐天才啊

他说他不是专业的音乐人,但假如beyond唱片能给他挖掘并培养成一个专业的音乐人,他或许前途无可限量啊

换了自己的实名id,林在山正要给金箍棒个私信,和他多聊两句,打听打听对方的情况。

这时

“叮咚。”

一声清脆的芊芊好友上线提示音响了。

李孝妮上线了

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刻钟。

看着李孝妮的帅哥头像亮了,林在山心头一暖,先顾不上金箍棒了,将beyond论坛关掉,他准备专心的和李孝妮聊天,联络联络感情。

伦敦这时才是下午三点多。

李孝妮今天下午没有工作安排,正在等着英国团队做音乐的后制,晚上要再进棚修录一些声音。所以她有充足的时间和林在山聊一聊。

之所以上线晚了5分钟,她是从杨青霞的公寓回到酒店自己的行政套间后,和国内的团队又开了半个小时的会,确认了年底前的日程。

开完这个会,借口要休息,她将经纪人助理等人都有给“轰”走了,这才踏实下来和林在山聊天。

一登6芊芊,就见林大叔的头像亮着,她立刻给林在山过来了视频邀请。

林在山点击了确认。

短暂的网络等待后,两个人终于又能面对面的看到对方了。

彼此都流露出了温暖心动的微笑。

“哥哥,我想你。”

李孝妮情不自禁的用双指点上红唇,轻轻的吻了一下,然后将沾有唇彩的手指靠近了摄像头,好像在借这个动作隔空热吻林在山似的。

林在山被逗笑了,暖心的讲:“我也想你。”

看李孝妮穿着红色的贴身羊毛衫,显得很有过节的气氛,又问:“英国那边圣诞节的气氛特别浓吧你的英国团队还能专心工作吗”

跪求月票跪求推荐票跪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50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