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歌王

作者:葱爆洋葱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5章 宿命的旋律

书名:歌王 作者:葱爆洋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03

“带朋友来录音的”坐到了调音台前,打量着棚内正在试琴的林在山,徐艳用手遮着嘴,低声问张鹏飞。

“对,对。”张鹏飞没敢撒谎。他猜刚刚他带林在山登记时,肯定被徐艳给看到了,要不徐艳不会吃饱了撑的来棚里听他录音。这个狡猾的主管肯定是问了胡雪莲了。

“很好,小张,以后多带点朋友过来,给咱们录音部多加点业绩。”

“一定的,一定的。”

“我听雪莲说,你这朋友只录干音干嘛不给他介绍介绍咱们录音棚的特色业务啊”

“我这朋友是圈里的前辈,他只想录个干声小样,不用做后期。”

“不用做后期”徐艳狐疑的打量着张鹏飞的大胖脸。

“他有自己的工作室,录好干音后,可能回去自己做后期吧。”张鹏飞硬着头皮解释。

“他有工作室,干嘛还来咱们这录音”

“这个他工作室的录音条件不够好,他这次需要高质量的干音录音。”

“既然他工作室录音的条件不好,做后期的效果也不一定好吧。你待会给他建议一下,在咱们这录好音后,直接把后期做了,一次性搞定多好啊。万一他拿着小样回去了,在自己的工作室做不好后期,还得再跑一趟,多麻烦啊。”

“是是,徐姐您说的是,待会我建议一下。”

“给我拿个耳机。”

“您也要听听”

“我正好没事,帮你朋友监监棚。”

“好吧”张鹏飞心里苦水大泛,不情愿的给徐艳拿了一条监听耳机。看这意思,这老狐狸是不走了非要等到他建议林在山做后期。

棚内。

林在山看到了新进来一个长脸的女人。

看那女人的气势和张鹏飞毕恭毕敬的样子,这肯定是个女领导。

和林在山的目光碰上了,徐艳攥过传音话筒来,主动向林在山做了自我介绍:“你好,林先生,我是咱们录音部的主管徐艳。”

“你好。”

“我听鹏飞说了,大家都是朋友,我过来帮您监监棚,您没意见吧您放心,我是免费帮您监棚。”

张鹏飞偷偷的向林在山使了个眼色,想让林在山给徐艳弄走。

林在山看出来了,这徐艳是来盯张鹏飞的,他要给徐艳弄走了,有可能给张鹏飞找事。

索性,就让徐艳帮他监棚好了,他不怕在生人面前唱歌。

“行,那就谢谢您了。”

心猛的一灰,张鹏飞在心里大声叫苦:有这老狐狸在旁边盯着,他没法帮林在山多做别的事情啊

在录音棚中,每多做一件事都是要收费的,他真心不愿意“讹”林在山的钱。

“林先生,我看您下的单子,只录干声是吗”

“对,我就录一条带吉他音轨的干声就可以了。先听听效果,如果效果可以,我就不做后期了。效果要实在不行,我再做后期。”

徐艳会意的点点头,就不打扰林在山试琴了。

关了传音话筒,徐艳低声对张鹏飞讲:“你这朋友够有意思的,录干声还要听效果,这怎么可能有效果”

张鹏飞小声讲:“这大声的声音非常棒,声带自带效果器。他要录好了,真不用做效果。”

徐艳不信的瞥了张鹏飞一眼,那目光仿佛是在说:你开什么玩笑还自带效果器

在录音部干了这么多年了,她就没见过几条完全不用做效果的嗓子。

就算是歌王那个级别的歌手,大部分的录音也是要做效果的。

这白大叔抱着一把老掉牙的吉他,想挑战不插电的ive录音,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徐艳倒要看看这大叔的声音怎么个棒法。

如坐针毡,张鹏飞郁闷极了,默默的祈祷着徐艳的手机能响,这老狐狸赶紧混蛋,这样他们录音才舒坦。

徐艳今天下午还真就没别的事,跟张鹏飞杠上了。

现在的年轻人,总是用公司的资源来谋自己的小利,这是她最反感的。

带朋友来录音就录音呗,竟然只录干音,连效果都不做,骗傻子呢

徐艳绝不能让张鹏飞得逞,让这股以公谋私的风气延续下去。

棚内。

林在山专注的弹着老吉他来试音,没有再去想徐艳的事。

他怀里这把老吉他,可有年头了。

这琴是原来那大叔的爷爷,用了近两年的积蓄,咬牙给林在山买的。

林老爷子那时知道林在山喜欢玩吉他,为了不让林在山老惹事,便给了刚上初中的林在山一个surprise,给他买了这把在当年算是顶级的民谣吉他。

林老爷子并不懂琴,是琴行的老板忽悠着他买的。这把琴在当年算是很贵的琴了,质量也确实好。

2o多年风风雨雨走过来了,这把琴的外表看上去斑驳掉色,很是难看,就像路边的垃圾一样。

但它的音色却是越的醇厚。

琴弦换过好几套了,但箱板从没动过,上面凝结着原来那大叔的人生,对原来那大叔拥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原来那大叔混到穷困潦倒时,将所有的个人财务都卖掉了房子、顶尖的音响乐器、包括代表了无上荣誉的五百金纪念金盘他都卖了。

唯有这把琴,他怎么都舍不得卖。

当然了,这把琴也早就不值钱了,他想卖也卖不上价去。

仿佛那大叔还存在世界上的一个念想,这把琴现在传到了林在山手里,历经沧桑,饱经风霜。

此刻,用这把老琴弹着山丘的旋律,就像在弹一段历经磨难的人生,林在山特别有感觉。

对琴有感觉,对这歌的旋律也有感觉。

就像李宗盛本人说的:音乐的一切形式都是为旋律来服务的。

旋律,即音乐的灵魂。

这山丘,可谓凝结了李宗盛一生的旋律创作精华,看似普通,平凡,没有波澜壮阔的音节,其内在的质感线,却是沧桑内敛,大彻大悟。

以林在山现在的人生境界,去感悟和理解这歌的旋律,还达不到李宗盛那个级别,即便他已经经历了两世的人生。但大师就是大师,不是谁都能当的。

大师的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每个人都能从中感悟并提炼出他们自己的体会。

仿佛,歌的某一段,在写着他们的人生,一针见血,还带有启蒙和指导性,丝毫不矫情,让人不得不折服。

想把一件艺术级的作品完全到位的消化掉,除了创作者本人之外,其他人几乎不可能做到。

但翻唱,如果能尽量深刻的演绎出自己的感悟,那也算是非常非常的成功了。

此刻,林在山就在努力的消化着这歌的旋律,将自己的感悟代入音乐中,再从音乐中反提炼自己的情感,争取把最投入最好的状态都调动出来,完美的翻唱这经典中的经典。

以林在山上一世的年纪,想深刻的理解这山丘,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他记得曾有一个7o后的圈中前辈,比他大十来岁,曾和他讲过一段让他印象很深刻的有关山丘的感悟,令他感同身受。

在那前辈心中,李宗盛的这山丘,就恰似一曲写给他们7o后那一代人的挽歌。

那位大叔,遥想当年,随千万学子奔赴高考,在填报志愿选专业的那一刻,却是无处下笔,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想要什么。

他们那一代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梦想没有实现,而是在该有梦想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梦想。

历经十多年应试教育的洗脑和填鸭,学了一肚子自己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却从来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他们适合干什么,喜欢干什么。

那个时候的他们,就是学习的机器,苍白如洗。

理想和追求,早在它们的萌芽状态就被扼杀。

后来,时代变革了,思想解放了,社会多元了,而他们却渐渐苍老了。只是历史剜去的那一块,却永远空白着,宛如一道伤疤,隐隐作祟。

按那大叔的话讲,7o年代出生的人,都是貌似稳重其实内心因不安而频频回着的。

他们因不甘心的怨念,有意无意的想要去追寻那些早已变得斑驳的旧梦。

正如山丘中所唱,不断的翻越山丘,虽然已白了头。

只是时光境迁,他们被抛在了时光的后面,所以才喋喋不休,所以才有时不我予的哀愁。

但是那些魂牵梦绕的心结,却早已凝固成为生命的支撑。

他们明知大势已去,还是要和命运纠缠,作不自量力的还手。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遗憾,每一代人,也都有每一代人的悲伤。

那位7o年代生人的大叔,从山丘中深切的读出了他们那一辈人的感伤,无奈,悲叹,还有习惯于沉默中忍受,困难中前行,束缚中挣扎的精神实质。

那大叔当时说的一句话,特别触动林在山:“我们很少快意,但也不轻言放弃,看似保守呆滞,但在内心中,总有未曾磨灭的火花跳动。这也许就是我辈的宿命,至死方休”

在上一世,林在山是个些,但从那大叔的感悟中,他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或许十几二十年后,他们代人的头也渐渐变白的时候,再听这山丘,会和那大叔生出一样的感悟。

和7o后有什么不同呢他们这辈o后,在该有梦想的时候,绝大部分人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梦想。

他们一样是被填鸭教育的一代人。

当什么都看透的时候,他们一样会生出被时光抛在身后,时不我予的哀愁。

二三十年后,9o后的头白了,再听这歌,或许也会生出一样的感触。

不知道该说这是歌曲的伟大,还是时代的悲哀。

也许,这就是宿命吧。

而今,林在山经历了两世人生,心态被催熟了很多,头也终于白了,人生的阅历丰富了很多。

再感悟这歌的旋律和内容,他理解的就更为深刻了。

简单的弹了一遍山丘的主旋律后,从监听耳机中听到了老琴诉说人生般的沧桑音色,林在山彻底进入了状态。

眼神传心,变得异乎寻常的平静和坦然。

他朝着外面做了一个“ok”的手势,准备正式开录了。

--------

跪求推荐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79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