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凤平调

作者:蒋牧童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95章 赫赫有名

书名:凤平调 作者:蒋牧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7

bbiquge,最快更新凤平调

第九十五章

等回去的路上,卫氏带着阿璇坐在一辆马车,阿璇还在因为钓到那样大的一条鱼高兴呢,卫氏见她这般开心,无奈道:“你三表哥都掉水里去了,你还在这傻乐”

“谁知道会是那么大的一条鱼,要是他没拉着,就该是我掉水里了,”阿璇说道。

卫氏一听,这才无奈道:“早知道便不该让你钓鱼。”

其实阿璇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这垂钓怎么说也是件风雅之事,最是沉心静气,可谁知阿璇竟有这样的遭遇,居然能钓到这样的大鱼出来。

“可见还是我厉害,三表哥钓鱼连个三斤的都没钓到呢”阿璇笑着说道。

卫氏哼了一声,显是笑她脸皮厚还差不多,有谁这样自夸的。不过她瞧见阿璇这般高兴地神情,便忍不住问道:“你三表哥性子有些跳脱,也就你和他玩得到一块去。”

她说完便是仔细盯着女儿的神色,虽说阿璇如今年纪还小。可卫氏也是从小姑娘过来的,自然知道这样十二三岁的姑娘,这个年纪的时候,最是爱胡思乱想了。再加上卫瑄相貌也是上乘,眉清目秀的少年郎,浑身都透着清隽,一瞧便让人喜欢。

阿璇素来机敏,她一听卫氏这话就觉得不对劲。卫氏平日里头虽不是规矩不离嘴,但是对阿璇也是管教甚严,今日却主动提及卫瑄。

不对劲,阿璇虽心中已有警惕,不过面上却是不显,反而淡淡笑道:“娘亲这是说什么呢,今日不过是三表哥见我在那里垂钓,就过来说了两句话而已。至于玩到一处,我瞧着是绮儿姐姐和三表哥更熟吧。”

卫氏见阿璇这般说,心底也不知是失望还是放心。不过自个的女儿到底是懂事的,她还是点头:“娘就这么一说而已,如今你年纪小,和表哥玩倒是无妨。”

就这般母女两人一直到了家中。

顾阶早带着两个儿子吃过晚膳了,顾应承正在和顾阶下棋,不过两人棋艺水平差距太大。也就是顾阶单方面碾压而已,待卫氏回来之后,顾阶便让顾应启接着和哥哥一块下。

可这会两人心思哪还在棋盘上,全都围在卫氏身边,说这个说那个,顾应启还有些夸张地表示,娘亲今天没在家,我晚饭都吃了一点点。

顾阶在后头呵了一声,悠悠道:“应启,爹爹不是和你说过,不能说谎话的”

顾应启憋了一下,有些脸红地说道:“我吃了整整一碗饭。”

因为卫氏没在家,顾阶为了哄儿子开心,让小厨房给他们吃了炸鸡柳,一盘子都被他们两吃的干干净净的。

阿璇瞧着爹爹的酸话,便是捂嘴笑了下,赶紧把两个小家伙哄走,给爹娘留足了空间。

自从端午那次在夜里见面之后,阿璇就发现宋寒川似乎变得格外地忙碌。两人在忠毅侯府见过一次面,还是顾岚办了赏菊宴,邀了不少姑娘过去。阿璇自然也是她邀请的对象,不过中途的时候,她又被丫鬟泼了一回水。

这法子虽土,不过够用就成。

阿璇见到宋寒川时,这才发现短短几个月没见,可他似乎跟换了个人似得。若说他从前板着一张脸,还有些少年老成,装酷的嫌疑。可如今他淡淡扫过一眼,那份沉稳可不是装就能装出来的。

其实这几个月虽没有见面,但她还是听了不少关于宋寒川的事情。毕竟他是自己外祖的学生,不管是去卫家还是顾阶,都会有意无意地提到。

不过都是在说,这位淳王府的三爷如今可真是越发地不得了。若是从前说一声三爷,旁人还要问是哪家的三爷,如今你要是在外头提一句,那指定就是宋三爷了。

去年浙江舟山的案子,审了足足有一年,可就是没审出个结果。各方势力都在扯皮,况且这事背后还隐隐牵扯到三王爷,所以二王爷那边就跟发疯似得咬着不放。那架势放佛就算这里头没三王爷的事,也要从他身上剐下两层皮来。

最后皇上是真怒了,他虽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可是脑子却还没昏。杀良冒敌领功,还有倒卖水军装备给海盗,这可是多大的罪啊,抓到的可都是满门抄斩的。可这些人照样是干了,还不就是仗着上头有人。

这帮朝廷的蛀虫要是不除了,他这个皇位只怕都不稳了。皇上虽不是进取的明君,可作为守江山的皇帝,他也算及格了。

谁知这老了老了,居然还能生出这样的是非。他深知这是朝廷贪赃枉法,上下坑瀣一气带来的后果,所以他年纪大了,没办法整治这些害虫。不过皇帝也不怕,他是不行,但是他还有儿子还有孙子,还有他宋家的后代。

所以他就要看看,就这么个案子,到底有没有人能办好。

于是还真有,宋寒川里里外外跑了三个月,那些从浙江带回来的犯人,那会都在大理寺的监牢里头关着呢。往日再不可一世的人物,这会虽没了那股子威风,可怎么都不开口。

无非就是知道,你若是说了,那就是满门遭殃。你要是在里头挺过这一阵,家里头人在外面活动活动,兴许就还能有救呢。就算是救不了,最后拿你一人的命来换你一家子的命,你到底是换还是不换呢

可宋寒川生生就把这些人的嘴给撬开了,满满好几页的状纸呈到了皇上跟前。皇上带着老花眼镜,拿着状纸仔仔细细地看了半天,才哆嗦道,蛀虫,都是蛀虫。

宋寒川听着皇爷爷的话,心里也难受。旁人都瞧见当皇上的风光了,这一份要对全天下负责的重任,岂是一般的肩膀能挑住的。要说真让他去挑,他心里也是打鼓的。

这从宫里头一出来,他就直奔着忠毅侯府去了。他知道顾岚今个办赏菊宴,顾十三早两天就说了,他一直记在心里头,却架不住事情堆到了这天。

所以等他快马到了忠毅侯府,门房上的人瞧见了,都是心里头打鼓,还以为出了什么要紧事情呢。

这一晃眼过去,都到了冬天,她来京城的时候还是春暖花开呢。这会她真正见识到北方的冬天,不过她反倒是觉得舒服。

这里外里糊了三层窗户纸,连窗户缝都堵得严严实实的。待暖炕一烧起来,整个房间都是热烘烘的,屋子里头只要摆上一个炭火炉子就成。

阿璇正在描花样子,七月份的时候,卫氏给她找了个女先生。毕竟她才十二岁,这个年纪就该再读读书,所以她就跟着这位女先生读书。

再加上这位女先生还通晓琴艺,因此阿璇如今也跟着她在练琴。只不过这会到了腊月里头,卫氏便让女先生回家去了,待过了年再来继续上课。临走的时候,卫氏做主给了五十两银子,阿璇私底下也让人送了二十两过去。

阿璇正在描花样子,碧鸢过来将桌子上的茶壶提了下去,又是重新换了壶热水。她招呼碧鸢过来帮她看看这个绣花样子可好。

碧鸢瞧了一眼,便顺嘴问道:“姑娘,这是准备给大少爷做荷包”

阿璇瞧着眼前的花样子,绣碧竹的花样子,可不就是给男子用的。她嘴上只嗯了一声,可心里头却不是这么回事。

“信阳那边来信了吗”阿璇问道。

自打离开信阳之后,阿璇也没有对生意上头松懈,她知夏九歌是个胆大的,一向就敢做。而她也不是那般唯唯诺诺的人,这银子也是夏九歌帮忙赚的,所以夏九歌要做什么生意,她只管在后头支撑着。

话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九月的时候,信阳那边就是十万火急地送了封信过来,说是信阳有名的布庄,德泰布庄如今生意不好,要盘给别人。

夏九歌家从前就是住布庄生意的,再加上江南百姓家里头,几乎是家家养蚕,户户会纺线。所以江南出来的布匹,不管是质量还是色彩,都比别的地方要好。

所以这布庄生意谁在做,但是做好和做坏,那可就是各凭本事了。夏家的祖业毁在了夏九歌她爹手里头,如今夏九歌就要把它拾起来,要让当初所有落井下石的都瞧瞧,他们夏家还没倒呢。

夏九歌不是个会藏着掖着的人,这些话都在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了,她做布庄生意是有私心的。若是阿璇不同意,她也可以将阿璇的本金拆给她,或是另外选了生意做。

阿璇虽只和夏九歌处了半年,可对她这人却很是敬佩。她这样的女子,就算在这规矩森严的古代,都照样能活着个样子来。

碧鸢知她是在等夏九歌的信,便是摇头道:“没呢,我一早就派人去门房上问过了,还没信呢。”

阿璇点头,又是接着描花样子。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阿璇正午睡呢,就听见外头一点动静。她养成了午睡的习惯,就连冬天都要躺着歪一会。这会外面似乎有人在说哈,她便迷瞪地问了一句:“外头什么事儿”

“姑娘,信阳来人了,”是碧鸢的声音。

阿璇立即睁了眼睛,便是自个坐起来,掀了帘子下床。

等她到了卫氏的院子,就见里头果真有人。等她进去一瞧,竟是不认识的中年男人,穿地虽不差,可这会却恭恭敬敬地站在卫氏前头,模样象是个管家。

卫氏见她突然来了,也不好让阿璇出去,便让她在一旁坐着。

“二夫人,老太太说了,如今虽分了家,可到底是一家子人,这大老爷一家上京来,可不就得请你先赁了房子,要不然这明年,她老人家来了也没地方住不是,”管事不紧不慢地说道,态度是恭敬,可是说的话却不中听。

阿璇这才知道,原来信阳来人,并不是夏九歌派来的人。竟是大房的人。

卫氏从前忍让着杨氏,那是因为住在一个府里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好扯破了脸皮。可分家之前,因着她陷害阿璇的事情,卫氏早已经对这人算是看透了,再不愿给个好脸色。只是没成想到,这人的脸皮竟能厚成这样。

如今要上京来了,居然还请她帮着租房子。

她轻笑了一声,便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说是什么事儿呢,我明个就派人去杨大人家去一趟,只把这事说了。”

那管事一听二夫人这样回话,当即脸色一愣,他以为卫氏没听清楚呢,又把话说了一回。

不过卫氏也明明白白地回他:“既已是分了家,大房的事情,我们就不好插手。况且大嫂的娘家就在京城,这事还是请杨夫人出面更稳妥些。”

阿璇这会才知道,原来她大伯父居然要被起复了,明年就上京来,只怕官职还不低呢。

不过卫氏却一点没惊讶,她只哼了一声:“老太太拿了自己压箱底的银子,给你大伯父疏通关系,再加上你大伯母的弟弟如今也算是官运亨通,这事不难料。”

原来杨氏的亲爹虽然不怎么给力,混了一辈子才是个正四品的小官。可是架不住人家有个出息的儿子,在四川做官做的,连皇上都知道他的名字了。听说今年年底已回京述职,吏部的文书都准备好了,只等明年走马上任呢,从三品的副都御史。

阿璇以为这消息已是她冬天听到,最让她难受的消息了。

可谁知转天到了卫家,正好遇到陈绮儿也来了,两个姑娘凑在一块说话。陈绮儿时常跟着陈夫人出门,所以消息很是灵通,也不知说到什么,她就是有些艳羡地说道:“表妹,你知道吗卢家姐姐居然要和宋三爷议亲了”

阿璇一听先是愣了一下,她以为自个听错了。

就问了一句:“卢家姐姐”

“对啊,就是吏部尚书家的女儿,卢锦绣卢姐姐啊,上回我在设宴,不是还请了她的,”陈绮儿以为她没听懂呢,还仔细地给她说了一番。

阿璇只觉得脑子嗡嗡嗡地作响,半晌才木木地问:“那宋三爷呢”

陈绮儿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说道:“表妹,你怎么回事,连宋三爷都不知道就是淳王府的那位啊。”

是啊,如今在京城赫赫有名的宋三爷,她怎么能不知道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32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