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凤平调

作者:蒋牧童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72章 新的一年

书名:凤平调 作者:蒋牧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7

bbiquge,最快更新凤平调

第七十二章

宋寒川的院子乃是整个王府之中,除了王爷和王妃的院子之外最好的。当初他在宫里头住到十三岁才回来,平日回来小住就跟走亲戚一般。

从前的时候王妃待他可是客气至极,毕竟肖王妃那会也才在王府站稳脚跟。她不过是正六品小官的女儿,若不是被淳亲王自己看中,又算了她的品的亲王妃位置,可轮到她。

可这人心总是会变得,当你刚从底层爬上来的时候,会诚惶诚恐看着面前这些,你从前从来不会见识到的奢华美好。可当你发现,这些真的成了你的东西,你就开始想要占据,接着你的诚惶诚恐就会消失,从而欲念越发越大。

肖王妃刚嫁进王府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她处处给自己儿子谋划王府世子的位置。那时候她能想到的,也只有如何坐好这个王妃。

至于宋寒川,他在上书房里读书,就明白学会了肉弱强食的道理。明明都是皇上的孙子,明明都是王爷的嫡出儿子,可是二伯家的堂哥就敢让太监为难他的小厮,就是因为二伯深受皇上器重。

“那两个丫鬟安排好了”宋寒川正坐在榻上看书,见明宝进来,便问道。

明宝见自家三爷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便干脆问道:“三爷,这哪是两个丫鬟,这分明就是两个探子。”

还是王妃亲手安插在他们院子里的探子。

宋寒川冷眼扫了他下,吓得明宝身体往后缩了缩,这几天顾十三回家了,没人在前头挡着,他这个小厮当真是可怜。

“你好生看着她们,要是出了一点事情,就拿你是问,”宋寒川冷声道。

他院子里头有明宝明喜两个贴身伺候的,外加一干在院子里头伺候的小厮,几乎找不到一个女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自小在宫中长大,定妃派来伺候他的宫女,都是比他大上十几岁的。

所以他身边压根就没有丫鬟。

至于他大哥,身边倒是有两个样貌寻常的丫鬟。而他二哥,整天舞刀弄剑的,连带着他院子里的小厮都是五大三粗的。所以府里几乎没有丫鬟愿意去二爷的院子,因为听说去二爷的院子,连丫鬟都要搬刀剑这些东西的。

所以第二天的时候,宋家二爷宋绅尧正好从西山大营回来,他因为自幼就习武,所以自然比文弱的大爷更加健壮,皮肤也没有宋家人特有的白皙,因常年在外晒着,所以有些黝黑,还真有点武学世家出来的架势。

他刚回了院子,手里头的马鞭还没扔下呢,就瞧见从屋里头走出来两个穿着石青色小袄的姑娘,梳着都是丫鬟的发髻,不过两人都涂了些粉,脸颊两边微微泛红,恰是人面桃花,当真是一处好风景。

“这两人是怎么回事”宋绅尧面色一凝,就是粗着嗓子问道。

这两人大概也没想到,宋家二爷是这样粗野的汉子,当即吓得微微往后一缩。而此时留在院子里看守的小厮,立即将这两人的来历说了出来。

所以等到宋寒川和宋泰詹两人过来的时候,就看见两个丫鬟正在搬着兵器架子,这架子本就是实木打的,又笨又重,连着插在上头的红缨枪还有其他兵器,少说也有三四百斤,这两个丫鬟如何能搬得动。

宋泰詹一进去,就瞧见他双手背在身后,站得笔挺地盯着这丫鬟,便问道:“老二,你这是干什么呢”

“让她们搬点东西,不管丫鬟还是小厮来了我这院子,都得这么搬,”宋绅尧说道。

宋泰詹虽然不喜欢王妃给的两个小丫鬟,可是吧,也只是放在院子里头,哪像宋绅尧这样的,一来就让人干力气活。

这会两个丫鬟正在搬东西,宋寒川看着她们两人,低头扬眉一笑,可是再抬头的时候,又是一副深沉的模样,但是原本背在伸手的手指已经垂在身体两侧,他手指间轻轻一动,一个银色物品就从他指尖弹出,靠近宋绅尧边上的丫鬟,便是小腿一歪,手上的劲道松懈了,整个人趔趄了下,竟是一下子扑到了宋绅尧的怀中。

此时整个院子里头一片安静,所有人看着这个变动,宋泰詹脸上抽了抽,当即就甩下一句:“不知廉耻。”

宋寒川本不想在这会落井下石的,可是听到他大哥义正言辞的斥骂声,当即咳了两声,也掩住自己快要憋不住的笑声。

“你们这是干嘛呢”六王爷肯定是不想说,自己是故意过来看儿子的。

可谁知这一瞧,就看见两人抱在一处,当真是伤风败俗。他见没人答应自己,又问:“你们这是做什么呢”

“父王,那个丫鬟是王妃赏赐给二哥的,想来是头一回见到主子,欣喜坏了吧,”宋寒川淡淡地替他二哥解释了下。

不过旁边的宋泰詹,可就没这么客气了,他立即说道:“父王,这婢女当着是不知廉耻,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对二弟投怀送抱,企图引诱二弟,这等心术不正的丫鬟,如何能留在二弟身边。”

六王爷又看着对面的二儿子,只见他不紧不慢地将人推开,只是力道稍微重了那么几分,那丫鬟一下子摔在地上。

等丫鬟回过神,便开始求饶道:“王爷,奴婢没有,奴婢只是不小心摔倒了,并非有意靠在二爷身上的。”

“信口雌黄,当真是无可救药,”宋泰詹一甩袖子,宋寒川竟是从他身上,看到他以前在上书房读书时候,那些师傅的影子,大哥同那些大学士在一块修书,竟是连甩袖子的动作都这么快学上。

宋寒川正摇头,就听六王爷喊他:“东廷,这究竟怎么回事”

他赶紧敛起脸上的表情,脸上是惯常的冷漠表情,“正如父王所见,这丫鬟对二哥投怀送抱。”

“当真是荒唐,”六王爷气得怒骂道。

他一甩袖子就离开了,宋寒川往回瞧了一眼,正是去王妃院子的方向。

宋绅尧让小厮把这两个丫鬟带下去,就是看着对面的宋寒川,“自从你从江南回来之后,二哥就一直没时间好好和你切磋。听说你在江南办了大案子,看来身手应该有进步。”

宋寒川一直觉得他二哥是该多读写书,这办案子和身手有什么进步,若是要问他在江南最大的收获,只怕就是她了。

没过多久,就听说王爷在王妃院子里头发了好大一通火气。可王妃最后也只将宋绅尧的那两个丫鬟要了回去,另外两个人的只当不知道一般。

阿璇没想到,她居然会收到宋寒川送来的信,就夹在她平日里头看的书里面。如今天气冷,她就爱在榻上坐着,一本书放在小坑桌上,一手捧着暖炉,一手翻着书,旁边再摆上一盘稻花香的点心,别提多舒服了。

她没想到这本游记里面竟是夹着信纸,是以当她兴致勃勃翻页的时候,吓得一下用袖子压住。好在旁边的碧鸢和碧竹正在榻旁打络子,这会碧竹倾身问碧鸢,似乎在讨论如今什么络子正时兴。

阿璇一边压着信,余光瞧瞧盯着旁边的两人,便是慢慢低将信纸展开,明明旁边有人说话的声音,可是她却在看宋寒川的信。

这种当着别人面的偷偷摸摸。刺激地阿璇心脏险些要蹦出来。她一打开信纸,就瞧见那力透纸背的笔迹,他写的一手字当真如他人般,犹如出鞘的利剑,棱光四射,让人无法直视。

而他笔下的每个字,都像是烫在她的心头,她突然又想起那晚他闯进自己的卧室,坐在她的床头,轻声细语地同她说话。

这是他回京之后,送来的第一封信,阿璇四处看着,又在猜想这份信是如何夹在她书中的。她想了想这几日,进了她房间的除了碧鸢和碧竹,还有就是她院子的珊瑚和金珠两个二等丫鬟。

宋寒川在信上写了他回京时,因为遇到追杀,受了轻伤,所以回京之后在家中休养了两个月。

看到此处,阿璇又是眉头一拧,若是轻伤,哪里需要休养是两个月之久。可偏偏这人也不说清楚,又说了些在京城的事情。

等她看到东廷两个字落款时,脸上竟是露出些微妙的表情,竟是这么快就结束了。

明明是写了整整两页纸,可怎么就结束了呢。

她又从头看了一遍,旁边的碧鸢还在和碧竹讨论络子的事情,只是这会碧竹问道:“要是咱们明年去了京城,你说那边的时兴的衣裳首饰,会不会和咱们这里相差很多”

待她回过头时,阿璇一愣神,信纸就这么暴露在碧竹眼前。

“姑娘,你说咱们明年能去京城吗”

卫氏并没有从顾家要多少人,只要了几房够伺候的,如今在庄子上的人都知道,只要明年大少爷考完乡试,她们就可以去京城了。

庄子上除了年纪大些的人去过京城,像碧鸢和碧竹这样年纪的,都是没去过,如今一想到就要到天子脚下,登时就是一阵激动。

“大哥哥很厉害的,乡试的时候肯定能中榜吧,”阿璇安慰她们。

碧鸢长出了一口气,这才说道:“那可是有皇帝老爷的地方,要是咱们大少爷参加会试的话,就能见到皇上了吧。”

阿璇是从现代过来的人,习惯了西方那些民主自由的论调,况且她还见过希拉里,除了觉得她的确优雅异常之外,并无太多感想。毕竟希拉里那样的身份,若是在古代的话,那就是前朝皇后一样的人物。

所以她对于皇帝并没有多少兴趣,况且宋寒川的身份是皇帝的孙子,以宋寒川的年纪来计算,他爷爷如何都得快七十了吧。

她想了想又是宋寒川,登时便是笑了下。

日子总是在不知不觉低中就流逝,待她回过神时候,不仅顾应承和顾应启两人放假了,就连一直在书院读书的顾应衍都回来了。

家里头登时热闹极了,顾应启非要闹着买炮仗放,可这会还没到过年,卫氏便拘束着他。偏偏他有阿璇宠着,抱着姐姐的腰身喊两句,阿璇就让人到城中买了好多回来。

不过阿璇也说了,这些得等到大年三十才能放。

所以顾应启虽然心痒低很,却也点头。

过年要忙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卫氏让人去了银楼一趟,专门让人大了六钱和一两的银锞子,听说是要今年给下人发的新年利是。

碧竹都拐着弯地问了阿璇好几回,她也没瞒着,干脆地点头了。所以扫灶的时候,庄子里头上上下下,那叫一个焕然一新。

因为顾阶没在家,所以今年写对联的事情,就全是顾应衍的事情。他带着顾应承和顾应启两人在书房里头写对联,庄子的面子不小,院子也多,所以要写不少对联。

顾应承的字要比顾应启稍微好点,但是也不是那种能贴到门上的。所以两人在顾应衍的指挥下写了不少福字。

所以阿璇去前院看的时候,就瞧见两人衣裳上都沾了墨汁,顾应启见她过来,特别兴奋地喊他过去看自己的成果,谁知一激动,放在旁边的砚台竟是被他弄翻了。

顾应衍没来得及心疼自己的砚台,就看见墨汁全浸在红纸上头,登时便火冒三丈道:“顾应启,别以为我不敢揍你啊。”

顾应启也不知是觉得放假了,可以不听哥哥的话,还是因为这几天玩的,连胆子都大了,拎着纸就是要窜到阿璇身后。

可顾应衍是个身高手长的,一下就拉住他衣领后脖子那里,他写了好久的对联了,手本就冻的特别凉,伸到顾应启的衣裳里头,把他冰的哇哇大喊,哥哥饶命。

而卫氏是个母不嫌儿字丑的,把他们兄弟两人写的福字贴的整个院子都是。阿璇私以为,等顾应承和顾应启长大之后,肯定会后悔的。

好不容易到了大年三十晚上,这天是要守夜的。

顾应衍也不知从哪儿弄了一盏走马灯,顾应承平日让着弟弟的人,都非要争着要玩。等阿璇哄着他们两人看下人炮竹的时候,两人这才稍微消停一会。

可是没等她家放炮竹呢,就见对面也不知是什么地方,居然一声接一声响起了爆炸声,随后就是五彩烟花在天空中燃烧。

院子的丫鬟婆子都被这声音吸引地跑出来,最后就连卫氏都被人扶住出来了。漫天遍野的烟花,是这新年里头,最好的礼物。

“这是谁放的烟花啊,真好看。”顾应启扬起小脸,傻乎乎低说道。

是啊,真好看,就像是最盛大的典礼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47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