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四月间事

作者:尾鱼 | 分类:同人 | 字数:0

53 第⑤③章

书名:四月间事 作者:尾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22

这饭,吃得嘴里寡然无味,心里五味杂陈。

但卫来记得每一个话题,他们聊了味道、火候、调味料,一致肯定林永福之所以能当厨师,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岑今还抱怨了大火油炒,让她沾了一身的油烟味。

她侧身过来,笑着让他闻,卫来低下头,鼻端淡淡的火薪和油盐气息。

他恍惚了一下,忽然发觉为他喷过香水的女人好像很多,但真的沾上烟火气息的,只这一个。

吃完饭,岑今很快冲了个澡,出来的时候穿那件他改过的衬衫,头发半湿着绾起,有几缕垂在肩颈上,水珠顺下来,把肩颈处渍湿,那粒鲜红的石榴石,贴着她细瓷一样的皮肤,水亮显眼。

卫来问:“你这样不冷吗?”

岑今摇头,把桌上的餐具摞回箩筐,卫来要帮忙,她不让,末了自己拎起了送去前院。

卫来一直看她,箩筐一定很重,压得她肩侧微沉,撑开伞的刹那,她忽然回头,叫他:“卫来。”

室外的灯光透过密雨和泛黄伞面,罩在她身上,她有几丝头发在光里扬起,笑容温柔,眼睛里没有全世界,只有他。

门边是框,她是框里的画,卫来笑,如果这一刻时间停住多好,不念过往,也不要未来。

赶在烟花未冷前,握住这一抹刹那即永恒。

***

再回来的时候,她握了瓶起开的红酒,两个高脚酒杯,说:“没牌子的,你身上有伤,少喝点。”

红酒放下,她坐进桌子对面的椅子,衬衫一掀,从内裤勒带里取出一包烟:“刚没手拿,塞这了。说是本地烟,有香料味。”

她抽出一根,就着蜡烛的火头点着了,手很稳,并不看他,浓密的睫毛微扇,带出周身一种水泼渗不进的沉郁气场。

这场景,似曾相识。

卫来想起来了,正式的第一次见面,在面试的房间里,她就是这样的。

岑今吸了口烟,仰起头,把烟气慢慢吐出。

忽然笑起来:“爱上一个人真奇怪,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像做了场梦,有人运气好,梦做得长点,就是一辈子。”

她顿了会,轻声说:“但是我运气不好,总是差了一点。我当时……和三个同事,一起留了下来。”

***

三男一女,除了她,另外三个人还都算资深,联合-国的车队走了之后,他们马上做出应对。

——装点门面。

国际组织的旗帜,还是得打起来的,而且要打得更显眼、更多、更大,混乱时期,某些旗帜标志比人命来得值钱。

——登记人数。

之前宣称不会撤走卡西人之后,有一大部分惶恐的难-民已经四散逃命去了,剩下的,大概在两百名左右,都被一一登记造册。

——清点食品、日用品库存。

这么多人,吃喝是个大问题,清点下来,境地尴尬:小学校里根本也没有太多储备,最多也就再撑个一两天,马上面临断粮。

……

四个人开了会,明确分工,考虑到混乱时女人更容易受伤害,所以很照顾岑今:她只负责留守、安-抚难民情绪、医疗和内部管理,不需要对外。

剩下的三个人,一个负责安保和巡逻:维-和士兵撤退时有遗留的装备,那人穿上有“un”标志的背心,戴钢盔,抱着把枪来回巡走,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犹疑的胡卡人拎着刀在附近出没,但是不敢靠近。

另外两个人要开车出外勤:一是为了设法搞到足够的食物;二是不能孤军奋战,要联络其它留下来的、零散的保护区,协同合作;三是这种时候,他们是文明社会遗留下的眼睛,是历史的目击者、事件的见证人,有责任去留存相关照片、资料,也许有一天,这些东西就会用得上。

开完会之后,岑今心里踏实不少,每个人都很乐观:毕竟不是闭塞的年代了,全世界都在看,国际社会一定会很快插手,谁会放任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持续发生且发酵呢?

接下来的两天,外勤的进展让人鼓舞。

——他们成功买到了面粉、盐、土豆,甚至带回来一些红茶。

——据说这样的保护区不止一个,有个法国牧师的教堂里藏了三千多卡西人,国际红十字会在正常运转,扛下压力收治了很多伤者……

——他们甚至遇到了bbc的记者,据说有一部分照片已经传回去了,很快会对全世界公开。

……

但接下来,希望就像烛火样慢慢熄灭了。

紧急事件的处理其实也像灾-后救援,有黄金72小时,起初的几天国际社会如果没有重拳出击或者明确发话的话,会被视作某种程度上的纵容,施-暴者会更加嚣张。

一天过去了,又一天。

太阳升起,星辰落下,有时候,岑今会呆看着手表表面的指针走完一圈又一圈,觉得卡隆像是被世界给忘了。

外勤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车窗在某一次被砸得粉碎,每多出去一次,车身上就多一些破坏——据他们说,外头已经进入了一种群体性的疯狂,那些设路障的胡卡人,对他们越来越挑衅。

广播昼夜不停,早期的煽-动之后,播报换了内容,会放送各种地址,比如“快,我们在xx附近发现了大批蟑螂,胡卡勇士们,拿起你们的刀,快来”,像是呼朋引伴的杀-戮游戏。

岑今的精神越来越紧张,做梦都会梦见广播里播报这所小学校的名字,然后无数胡卡人,提着刀,从四面八方涌来……

有一天,两个出外勤的同事没有回来。

不安像潮水一样在保护区里蔓延,等了一夜之后,那个负责安保的同事决定出去找。

岑今在高度紧张中又等了一天。

***

她就在这里停顿,沉默了一会,磕掉烟头的灰烬。

卫来问:“然后呢?”

岑今笑笑:“然后就没回来,妈的,像是开玩笑,突然之间,四个人,就变成我一个人了。”

“我整夜不睡,在黑暗里瞪着眼睛,想着,我要完了,没外勤、没安保、没吃的,天亮之后,只要再有一个胡卡人靠近试探,这个保护区就完了。”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黎明的时候,她忽然听到车声,然后有人撼着小学校锁起的铁门大喊,有人吗?请帮我们开一下门。

“我透过窗户往外看,看到撼铁门的是个白人,当时的心情,像见到了同胞一样激动。”

来的是热雷米和瑟奇,两人开一辆面包车,车身有“和平救助会”的徽标。

车子开进院子,车后遮盖的帆布一掀,里头藏了十来个满身血污的难-民。

“热雷米说,他和瑟奇也是留下来的志愿者,他们的保护区被冲破了,那些难-民,是他们一路过来时救的。”

热雷米带来几个不怎么乐观的消息。

一是,局势在恶化,国际社会集体哑声,短期内好像没有要干预的意思。

二是,保护区也不安全了,光这两天内,就听说有两个保护区被冲破。

三是,他们路上听说,有两个外国人,在车上私藏了卡西难-民,想强冲路障,结果胡卡人十多辆车紧追不舍,还在广播里呼吁更多的人赶来围堵,那辆车慌乱中翻下大桥,起火爆-炸了。

……

岑今有一种感觉,那两个外国人,也许就是她的同事。

卫来问:“那两个人,热雷米和瑟奇,是怎么知道小学校的位置的?”

岑今说:“他们说,在路上遇到过我那个出去寻找的同事,他指给他们的。他们也把那两个外国人翻车的事跟我同事说了,但我同事坚持要去确认一下。”

她举起酒杯,仰头喝下大半,舔了舔唇上的酒沫:“我那个同事,至今还是失踪状态。”

***

她甚至来不及为前同事痛哭,就已经和热雷米、瑟奇在商量新的对策了。

热雷米提议:非常时期,非常对策,随着保护区接连沦-陷,老一套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不妨采取一些手段。

“热雷米说,那些暴-徒中,除了少部分是真正的极端狂-热分子,大多数人,还都是借机想捞点甜头、可以买通的——他曾听说,有些保护区之所以更安全,是因为负责人给军-方小头目塞了钱,小头目暗中给保护区行了方便。”

卫来问:“那你当时有钱吗?”

“没有,但卡西人有。”

“是不是由你出面,朝卡西人募集钱款了?”

岑今笑了笑:“是啊,那些日子,我负责内部管理,难-民只相信我,只能我去。”

当时,卡西人逃离得仓促,随身带的现金都不多,而且困在小学校里,钱没个花处,听说可以给自己买方便,都争先恐后地往外掏——数目颇为可观,这笔钱也很快发挥作用。

“热雷米他们出去打点了一次,带回来很多吃的,甚至还有啤酒。他们的计划是打通一条路,买通这条路上的所有路障,出入不会有麻烦,而附近的胡卡人得了好处又不会骚扰学校,这个保护区,就是真正被保护起来的避难所了。”

岑今喝干杯子里的酒:“效果很明显,比我之前的同事们拟定的计划还要管用,我觉得热雷米他们脑子很灵,懂变通,这才叫适者生存。”

“他们陆续又救回来一些难-民,难-民的总人数,最高时,是292个。”

卫来问:“为什么是‘最高时’,后来有减少吗?”

***

新的难-民加入,难免带来外界疯传的消息。

大多是悲观绝望的:又一个大的保护区被冲破了,外国人的脸也不再是保障了,听说有志愿者遇难,国际社会还在开会讨论,不能达成一致,议程一拖再拖——但这里每一秒都在死人。

也有振奋人心的:听说有人逃出去了,通过水道去了乌达,这种时候,保护区也不能信任,最安全的地方莫过卡隆之外。

热雷米设法打听,佐证了这一消息:卡隆和乌达之间有条大河,河上确实有船,但是,一路买通关卡加上船上的位置,一个人要收很多钱,说白了,就是发难-民财的。

卫来沉默,他想起可可树说的话。

——我记得那时候,有一阵子,河水忽然变红了,很多人去河边看,还有人在河里捞起过漂下来的尸体。

——后来听说,有一群难-民想通过河道逃过来,但是没有船……胡卡人追上他们,就在河边……砍呀……砍……

卫来问:“河上真的有船吗?”

岑今笑笑:“我不知道啊,当时我从来就没出过保护区一步,也没有真的看到谁去杀人,都是听说的。”

但是消息很快传开,很多难-民来找岑今打听,岑今去征询热雷米的意见,热雷米回答,可以试试,但太危险了,你只跟几个人说说看,第一次,不要超过5个。

卫来打断她:“从头到尾,都是你出面去说?”

岑今无所谓地笑:“是啊,要钱是我,发布消息也是我,人家出外勤,在外面跑来跑去,这种内部管理的事,当然该是我做。”

卫来沉默,顿了顿轻声说:“傻姑娘。”

岑今笑:“是啊,现在学精了,就是可惜,不能给那时候的自己分一点。”

钱凑得很快,有人拿存折抵,有人提供了家里的地址,告诉热雷米贵重的物品藏在什么地方,请他帮带——在卡隆,卡西人本就属于相对富裕的阶层,求生的价码虽然昂贵,但还是愿意孤注一掷。

第一批的5个人在半夜出发,黎明时分,热雷米和瑟奇的车子归来,隔着很远就向她比胜利的手势。

岑今眼眶微湿,如释重负。

“热雷米嘱咐我,这个消息不能公开,因为人多口杂,万一泄露,这条好不容易买通的生命线就会被迫中断。所以我行事很小心,把一次撤离的人数控制在10个左右,而且会安排亲友一起走,有人问起少了人,我们一律回答,是为了降低风险,转移到临近的保护区去了。”

“就这样操作了五六次,有一天早上,我照例地等,热雷米和瑟奇回来之后,也照例地告诉我一路平安,没有任何纰漏。”

“然后他们回房休息,热雷米走在我前面,他穿了花色的衬衫,我无意中发现,他的衬衫后背上,有一道喷溅上去的血迹。”

她看进卫来的眼睛:“于是我站着不动,他们都回房了,我还是站在原地不动,我开始回忆他们是怎么出现的,然后……我忽然害怕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1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