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掌心宝

作者:小晨潞 | 分类:武侠 | 字数:0

57.57

书名:掌心宝 作者:小晨潞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23

笔趣阁顶点 www.bqdd.info,最快更新掌心宝 !

天色渐渐黑了, “德惠苑”里一灯如豆。

乳母许氏端了药进来, “姑娘, 该喝药了?”

秦氏在给女儿做家常穿的褙子, 用的是素色莲纹浣花锦, 灯光照下来,色泽光丽灿烂,实在是好看。

“算了,不喝了。这么多年的药吃下去, 也无用……”她摆摆手, 把褙子袖口处又压了一层边,才用剪刀把线剪掉。

“姑娘……就因为喝了这许多年才要继续喝,兴许喝着喝着就好了。”许氏低声劝慰。

秦氏把站在一旁伺候的采月叫了过来,说道:“今日是姐儿的生辰, 她跑去和四弟玩了一天,大概是累了,把这衣服给送去吧。”

采月答应一声, 拿着衣服出去了。

她回头看见乳母许氏还执拗地端着药碗,叹了口气, 接过来喝了。

二等丫鬟秋桂挑门帘走了进来, 屈身行礼:“太太,大少爷来请安了。”

秦氏怔了会,他怎么这会子来了, 忙开口道:“请进来。”

一会儿功夫, 新明宣穿着青袍圆领常服进来了, “给母亲请安。”他跪下行了大礼。

“宣哥儿,这是怎么了?”秦氏倒吓着了,亲自搀了他起来。

她这儿子长得和新明宣很像,个子却比他还要高,很俊朗的。如今已经是翰林院编修了,虽说只是七品官,却能直接进内廷得皇上召见,朝中权贵也无不尊重。

秦氏的祖上出过一个翰林院学士,知道无翰林不内阁的道理。

新明宣站起来,在秦氏身旁坐了,说道:“许久没来给母亲请安,今个回来的早,便来看看您。”

“傻孩子,母亲知道你公事辛苦……不用常过来。”秦氏笑道:“对了,你房里的竹青、竹音伺候你很久了,看着也是聪明的。你要是喜欢,母亲就做主给你抬了通房。”

新明宣脸一红,“母亲……”

“这孩子,你都十九岁了,这些事早该操办了……你父亲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二岁了。”

“以前,你苦读进学,母亲也不敢用这些事来打扰你。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儿都做官了……”

“前几日,你祖母还在问你的婚事。我们都是见过蝶姐儿的,是个好孩子。”

“母亲知道你也满意她……再说,她也等了你这两年,再让人家姑娘等下去,就不好看了。”

新明宣咳嗽了一声,回道:“都听母亲的。只是……通房这事情就先不用了。她即等了这么久,我总得、总得……”

他面红耳赤地说不下去了,秦氏笑着给他解了围:“夫妻琴瑟和鸣是最好的,母亲明白你的意思。等明天吧,先和你生母孙姨娘说一声,这事就该预备上了。本来还想着放年底办的,还是提前些吧。”

“上个月,我去咱们胡同的赵夫人家里看戏,谁知右侍郎的夫人也去了……还隐晦地提了几次你们的婚事,看样子是着急了。”

“对了,既然说起这事了,你别嫌母亲唠叨。你们的婚房还搁在「墨竹轩」吧,把旁边的一进院子给打通了,当作内院。这样你也习惯些……”

新明宣点头称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在秦氏身边养着。秦氏喜欢孩子,荷姐儿还没出生的时候,她晚上都是抱着他睡的。

夏天他怕热,她拿着扇子一宿一宿的给他扇风。疼极了他。

“母亲,今个是荷姐儿生辰,这是我准备的东西,你抽个时间给她吧。”新明宣说着话,从怀里拿出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对翠玉玉镯,成色极好。

“这孩子,荷姐儿还小呢,用不到这些。你用银钱的地方多,可不许再为她花费了。”

新明宣苦笑道:“荷姐儿过了年都十四岁了,是个整生辰了,该给她打扮起来。每日里看着她太素简了。”

秦氏笑道:“那是你心疼她。”

母子俩又坐着说了一会话,新明宣才告辞离去了。

秦氏看着他的背影,幽幽叹了口气:“宣哥儿和他父亲倒不像。当时,我还没嫁进来,就知道孙姨娘有身孕了……”

许氏半响没有说话。她能怎么说呢。姑娘要是能生个男孩,大老爷也不至于一个姨娘接一个姨娘地抬了……

“姑娘,我想起一件事。”许氏摆摆手,让屋里站着伺候的丫头、婆子都退下,“下午的时候,咱们安插在二房的丫头、偷偷回来找了我,说是二老爷和李氏大吵一架,让她别再参与大房的事了。大概是吵得厉害了,连休妻的话都说出了口。”

秦氏冷笑道:“这些年,那丫头零零碎碎的消息也带回来不少,李氏在打什么主意,我心里要是还不明白,这新家主母就白当了。她有如此野心,倒也不容易。”

“李姨娘的事,我知道是她做的。是母亲说不让声张,要顾全新家的脸面……”

许氏给她倒了杯茶,说道:“李画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要不是她自作主张和二太太……何至于会出后来的事。”

“如今,母亲插手了二房的事,我反而不好再做什么了……不过,李氏要是再敢出什么幺蛾子,我就不会再手软了!”

“还有一件事,老奴颇为不解,「梨香居」里有一个丫头一直在暗地里和姐儿的大丫头有来往……”

“难不成是咱们姐儿……”

她的话还没说完,采月挑门帘回来了,秦氏摇摇头,让她不要说了。

“我去「莲苑」的时候,姐儿正吃晚膳呢,看见衣服很是开心,直夸太太的手艺好。”

“这孩子……”秦氏被逗笑了,“属她嘴甜。”

次日,天气晴朗,太阳高照,一大清早就热的人心里烦躁。

大房的三个姨娘都掐着时间来“德惠苑”给秦氏请安。

新纳的姨娘叫王妙白,长得很小巧,容貌虽比不上李画屏,却因为通诗书的关系,更得新德泽宠些。

李画屏而今的矛头对准了王姨娘,觉得人家分了她的宠爱,明里暗里不少下绊子。但不知为什么,她每次刚下了绊子,隔日就会被新德泽知道,然后狠狠地训斥一顿。

王妙白反而因为李画屏的算计,更得了新德泽的怜惜。

春红倒是还时常的规劝李画屏,只是再没以前尽心了。

那日,她和小曼被张嚒嚒带回“念慈苑”,新老太太以她们护主不力为由,打了好些板子。

两人足足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才能下地,期间,李画屏一次都没去探望过。

大家坐着说了一会子话,秦氏把人遣散了,独独留下孙晓蓉,和她说起宣哥儿的亲事。

孙姨娘知道这是大太太在抬举她,心里也很为儿子高兴,能看着宣哥儿做了官又娶了亲……她就是立刻死、也能瞑目了。

下午的时候,秦氏去了“念慈苑”,和新老太太提了新明宣的亲事。

“宣哥儿的事你看着操办,他确实是不小了,娶妻生子是不能再拖了……我还想活着看到重孙子呢。”

“宣哥儿现在是朝廷命官了……他又是新家孙辈里第一个成亲的,场面要办的大,不能丢脸了。”

秦氏一一都答应了。她回去后,想了想,还是拿着礼物去找了同胡同的周氏,劳烦她再跑一趟工部右侍郎府,通个信,她也好算个日子请人去「要好」。

工部右侍郎的夫人郑氏,正愁新家一直不来要人……可巧,周氏就来了。

她满面春风地迎了上去,新家果然没看低蝶姐儿,还请了工部尚书的妻子过来。

她们家老爷还是工部尚书的下属呢,可见对这亲事的重视。

过了两天,秦氏趁着新德泽来“德惠苑”的时候,把新明宣的事情说了。

新德泽也表示赞同,第二日,便和二弟一起,请了新家族人来新府议事。然后,定了日子去张家「要好」、「稳好」……

新家忙的热火朝天。叶家也没闲着,嫡长孙女在家里也是闹的“天翻地覆”……

叶辰雪哭着吵着要嫁给顾望舒,顾望舒直接给拒了。

叶瑾文倒是没怎么提起这件事,可是夫人蒋氏的脸色就不好看了。她出身名门,祖父又是太子太师,就这一个嫡出的外孙女,难道还配不上顾望舒?

她先去找了叶老太太,本想着先给母亲透透气,让她私下里和顾望舒说和说和,却没想到被叶老夫人也给拒了。

“母亲,雪姐儿是在您眼前长大的……这孩子脾性虽有些骄纵,但心思却是好的。嫁到咱们眼前看着,也吃不了亏,不是更好吗?”

叶老太太喝了口茶,把下人摒退了,说道:“舒哥儿这些年我是看着的,那孩子心思太深,不适合雪姐儿。”

“他这些年拒的亲事,你也都亲眼看着呢……名满京都的才女姚锦溪他都不放在眼里,那可是姚阁老的嫡孙女。姚锦溪你也是见过的,比着雪姐儿如何?”

“舒哥儿才二十一岁就升了文渊阁大学士……你觉得他手段如何?”

叶老太太叹了口气:“我是舒哥儿的亲外祖母,但凡有一丝办法,还会让他拖到二十一岁都不成亲吗?”

“私下里,我不知道和他说了多少回,那孩子就是不吐口……这大概和他幼时受过的苦有些关系。”

蒋氏被叶老太太问得哑口无言,她想了好一会,慢吞吞地:“母亲,那你说雪姐儿怎么办……”

“先关她两天,找两个婆子看着,拘着好好练练女红。我和左都御史家的冯老夫人关系甚好,她的嫡次孙已经是举人了,也知道上进。配咱们雪姐儿正合适,家世也相当。”

“最主要的是冯家人口简单……雪姐儿嫁过去,不会吃什么苦。”

“抽个时间,去请冯老夫人来府里看戏。就说,我想她了。”

蒋氏脸上带了笑,恭顺地开口:“还是母亲有筹谋。”

这日,新明宣处理完公事,刚出翰林院,马车还没上,就被叶辰宇拦住了,他笑嘻嘻地:“时间还早,去喝一杯?”

新明宣看了眼天边的夕阳,又看了眼青年过于明媚的脸,叹了口气:“我不会喝酒,你知道的。”

“就是因为不会喝,所以才要多练练啊。”青年孩子气地撇了撇嘴,“你去不去?”

新明宣头一扭,上了马车。这个月,叶辰宇已经是第十三次来翰林院门口堵他了。

马车走了一会,新明宣不经意挑开一侧的帷帐往后看,青年还站在原地,孤身只影的,竟有些可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76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