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李唐传说

作者:禅封皇泰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七章 世家的压力

书名:李唐传说 作者:禅封皇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16

“羿儿”

就在李羿手忙脚乱的指挥着太监宫女,干这干那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传到李羿的耳里。

李羿微不可查的一抖,似是不忍,又带着一丝犹豫,但是他最终还是缓缓地转过了头,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顿时印入李羿的眼帘。

周围的太监和宫女都识趣的退了下去,一时间,房间里就只剩下了李羿、德妃和王老太监三个人。

德妃显然是刚刚哭过,美丽的大眼睛旁有着淡淡的红肿,当德妃看到李羿只穿了一件内衣(李羿刚刚将他沾满了鲜血的外套都脱了,拿去销毁了证物去了。)时,德妃的眼泪又一次不争气的落了下来。

“母亲。”

当看到德妃的眼泪时,李羿也哭了,说实话,这是李羿第一次看见德妃流泪,在李羿的心中,德妃一向是一个坚强的人,而且对待李羿一贯严肃。

面对淑妃的发难,德妃没有哭。

面对天子的冷落,德妃也没有哭。

而独独却因为他李羿,德妃却哭了。

一时间,李羿心中百感交集,可能是因为上一世的李羿没有母亲的缘故,所以李羿格外看重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母亲。

这也正是他杀赵氏公子的原因所在,侮辱他可以,但是侮辱他的母亲绝对不行!

李羿知道杀了他的后果,但是如果让李羿再回到那个时候,李羿依旧会毫不犹豫的把他杀了。

这是原则,这是底线。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在李羿的心中,德妃就是他的逆鳞,甚至比李羿他自己都还要重要!

李羿就是这样一个人,诚然,李羿绝对不算是什么好人,但李羿绝对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母子二人就这样怔怔地望着对方,两人谁也没有说话,也不知道最终过了多久,王老太监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娘娘,现在事情紧急,不是老臣不懂人情,而是时间已经不容许了,想必再过不久皇帝陛下和淑妃娘娘就该得到消息了。”王老太监低着头对德妃说道。

“到那时,陛下就该派人来抓二殿下了!”

王老太监不愧是在宫里行走了多年的老人,可以说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几句话就道出了事情的严重性。

李羿一听就明白了,德妃和王伯两人已经知道了刚才的事情。

早在德妃和王老太监来李羿寝宫的路上,当初给李羿带路的小太监便详详细细地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而德妃他们也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德妃也不愧是一代后宫枭雄,在王老太监一番点醒之下就缓过了神来,德妃淡淡地瞥了眼王老太监:“依你之见,应当怎么办呢?”

王老太监的头压地更低了:“既然二殿下已经杀了赵子明,显然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皇帝、淑妃、赵阀的家主都不会放过殿下,甚至连娘娘的家族也不会因为二殿下而得罪这三股庞大的势力,所以为今之计就是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殿下必须跑出皇宫隐姓埋名,只有这样或可免去杀身之祸。”

说到这里,王老太监淡淡的看了李羿一眼,显然对李羿杀了赵子明后回宫的一系列动作他还是比较欣赏的,王老太监顿了一下:“如果二殿下跑了,他们抓不到二殿下,那么这场风波便可以平息了,虽然娘娘道会受到一些惩戒,但是毕竟娘娘有家族的庇护,他们也绝对不会将娘娘逼到绝路上。而且当今天子也可以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慢慢将此事淡化。是如果殿下不跑,肯定难逃一死!陛下很可能会牺牲殿下而平息赵家的怒火!而且此事可能会被淑妃借题发挥,引火到娘娘身上,到那时,一切都迟了。”

“所以最为关键的就是二殿下,一定不能让他们将二殿下抓住,所以二殿下必须地跑,而且还要快点,一定要在他们作出动作之前。”

“老奴愚见,还请娘娘定夺。”

王老太监轻描淡写的将一系列事情的利害关系都说了出来,虽然他遗漏了一点,但那也是他故意遗漏的一点,不过很显然,王老太监是赞成李羿逃跑的。

王老太监刚刚把话说完,便伫立在一旁,不再言语。这就是一个精明的奴才该做的事情,一个精明的奴才会在主人需要的时候、将事情的利害关系详详细细的给主子说清楚,但是当主子决断的时候,就绝对不会插话,这同样是王老太监在宫里活了这么长时间的经验。

静,绝对的静。

虽然李羿早已经料到了他的结局,但是当王管家说出来的时候,还是免不了一阵脸皮发白,这个逃字意味着什么?

这个逃字就意味着年仅八岁的他就要离开生活了八年的皇宫,离开他的母亲,离开这宫里所有的一切,到外面独自去闯荡。

而且,伴随而至的还有数不清的追杀,暗杀,刺杀。李羿必须时刻警惕,因为出现在他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要取他性命的杀手。

从此,李羿安逸的生活就要对他说拜拜了,一个八岁的孩子就必须要靠自己去拼搏,去玩命,去生存。

李羿的心里突然涌起了一丝激动,可能李羿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平庸的人,他喜欢热血,他喜欢拼杀,他喜欢用自己的拳头去闯出一片天地。

八年的安逸生活就像是一把大伞遮住了李羿的天性,但是杀死赵子明之后就仿佛在这把打伞上撕开了一条裂缝,让李羿重新感受到了前世那久违的兴奋。

德妃没有说话,两道弯弯的秀眉不停的舒展,显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无可厚非,一方面是自己的儿子,一方面是自己的丈夫,母亲的爱子天性使得她偏向了自己的儿子,但接下来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就算李羿逃出去了又该如何生活?

要知道李羿才只有八岁,而且李羿从小生活在皇宫,一向是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但李羿走出了德妃的视野,他将来又该如何在这复杂的社会上生存?

李羿显然看出了德妃的顾忌,他慢慢地走到德妃的身前,跪了下来。

“孩儿不孝,连累了母亲,还请母亲为了孩儿考虑,让儿子走吧,儿子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

两行清泪,无声的滑过了李羿略带童稚的脸蛋,同时这句话也像是一把冰冷的长剑,狠狠地撕碎了德妃的心。

德妃笑了,她笑地非常好看,因为她本来就是一个绝世美人。

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看了这张笑脸会笑地出来,因为这张笑容的背后隐藏着一份令人心碎的哀伤。

这一幕李羿并没有看见,因为李羿是低着头的,而且此时谁也无法明白李羿心中的痛苦。

但是李羿知道,他必须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德妃狠下心肠来,送他出宫,只有这样才能让李羿活命,这同样是给了德妃一个活命的机会。

抓不住他李羿,这个案子就永远无法定案,同样这件事也不会使德妃受到牵连,纵然她不可避免地会落下一个教子不严的罪行,但这个罪名根本无法对德妃的地位产生很大的威胁。

“德妃娘娘,不好了,禁军统领白铮要闯宫了!”

就在这个时候,绿儿焦急的声音突然传了进来。

※※※

太极殿,宣室。

李隆基本来心情非常好,前不久他的一个才人被太医诊治后确认怀了龙种,八年了,除了八年前淑妃和德妃同时为他产下了龙子以来,整整八年了,诺大一个后宫居然没有一个人怀孕。

这差点让李隆基怀疑自己的生育功能,但是这个才人的喜讯显然让他明白自己的生育功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李隆基重赏了她,连升六级,直接由一个才人升到了婕妤的位置。

李隆基本来准备今天早朝后再在后宫继续大战一场,争取让他这一脉继续开枝散叶,同时也发泄一下在朝堂上的怨气。

但是很不幸,一个太监让他的这个想法还没来得及施行便彻彻底底的胎死腹中。

二殿下,也就李羿居然把赵阀家主的儿子给杀了。

说实话,李隆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太监疯了,但是当赵子明的尸体出现在李隆基的面前时,李隆基却突然沉默了。

李隆基曾经见过这个赵子明,那次是淑妃在做大寿的时候,当时李隆基便认为这个赵子明年纪虽小,却风度翩翩,将来必定是个人物。

而现在还没等他成为一个人物,便被他的亲儿子给杀了。

沉默之后,李隆基大为震怒。

李羿这样做,不是让他和赵阀的那个家主翻脸吗?

“查,给朕狠狠地查,同时给朕关闭宫门,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进出宫门一步。”

一个小太监唯唯诺诺地去颁诏了,所有宣室的太监和宫女都跪成了一团,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一个不好,天子把怨气撒到他们身上。

“陛下”

过了一会儿,等到李隆基的怒火稍稍降了一点,一个头发雪白,皮肤干燥,仿佛是一具披着人皮的骷髅一般的一个老太监突然说话了。

“老奴认为,看这些宫女和小太监的样子,杀死赵子明的事情应该八九不离十,现在陛下考虑的不是追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平息赵家的怒火,二子被杀,现在陛下最应该担心的应该是赵家家主的动作!”

闻言,李隆基的眸子不自然的闪过一道寒光,李隆基冷冷地注视着个跟随了他三十年的老太监:“那你要朕怎么办?难道他的儿子死了,还要朕的儿子给他抵命不成?哼~他只不过是一个奴才,记住,朕才是天子,是整个大唐皇朝至高无上的皇上。”

“咳咳”在李隆基冰冷的目光下,老太监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快,他只是淡淡地咳嗽了一声,轻声道:“咳~陛下当然天子,但是陛下也要注意,赵阀经历千年不衰,他,已经服侍了不止一代天子了。”

李隆基的目光更加冰寒了,周围的宫女太监只感觉身处一个刺骨的冰窖中,不停的打着哆嗦,而老太监却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舒服,非常平静的说道:“赵阀掌控粮食、赌坊、盐铁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商贸,不说别的,只要赵阀停止对京城的粮食供应,以京城的粮食储备,不需要一个月就会大乱。”

“够了”

李隆基愤愤的一甩袖袍,从软塌上站了起来,一挥袖袍,大殿上所有的宫女太监一古脑的全都退了下去

一时间,大殿就剩下了李隆基和老太监两个人,但是那个老太监却仿佛没有感受到李隆基的怒火,依旧平淡地说道:“老奴只是想告诉陛下,只有赵阀稳住了,朝堂才会稳住,只有朝堂稳住了,陛下的江山才能稳住!”

弥漫至大殿的寒气不知何时散了开去,而寒气的源头,李隆基却是更加冰冷了,现在的李隆基就仿佛是一块万年寒冰,虽然没有继续散发寒气,但是任谁见了也能看出他的恐怖。

“你很大胆。”

李隆基突然笑了,笑的很灿烂,很和煦,但是老太监的脸上依旧古井不波,仿佛没有什么事情能令他震惊一样。

李隆基仿佛是在对老太监说,又似是在自言自语:“其实朕不需要任何人教,朕自然会知道该做什么事,该怎么去做。”

说着,李隆基拍了拍那通体由紫金铸造、雕刻着九条张牙舞爪的金龙的椅子:“当朕坐上这张椅子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朕是一个无情的人,不但是对自己无情,对自己的亲人也要无情。”

老太监突然跪了下来,朗声道:“陛下英明,大唐必将万世长存。”

“好了”李隆基摆了摆手道:“不说了,你陪朕去一趟大明宫。”

“诺!”

“呵呵,赵阀,好一个赵阀。”就在老太监下去准备的时候,李隆基突然喃喃地念叨了两句,在他那漆黑却又不失明亮的眸子里,有一股莫名的光芒悄悄闪烁,一闪即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01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