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许仙志

作者:说梦者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卷 伊人倚红妆 第一百零二章 殿上

书名:许仙志 作者:说梦者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02

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与三个锦帛卷成的卷轴,其中便是此次考试的题目。【全文字阅读】

许仙看了题目一阵挠头,他这些曰子凭着超强的记忆力,背下了无数题目,做了无数习文,但偏偏没有眼前这三道。但看到那一道诗题,才转忧为喜,比之那三道题,这首诗的难度要小的得多,唯言“孝悌”二字。或许是为了平衡难度,这样的普通的诗题就算做不好也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

而许仙更是立刻想到了该抄哪首,或许就能博个彩头,混在二甲之中。

钟馗还是那样将头脸裹成一团,打开卷轴一阅试题,却不禁喜上眉梢,又忙把另外两个也一并打开,心中涌上一股狂喜,暗道一声“天助我也”。他人还在皱眉思索,他却已经奋笔疾书起来。

潘玉耳听八方,也微微露出诧异的神色,天子出题,非同小可,颇有一些艰难晦涩,即使是她也不能不深思熟虑,这钟馗何以如此成竹在胸。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钟馗便将三个卷轴重新卷起置于桌角,这就表示着考生完成。几位考官都露出诧异之色,却不敢怠慢,忙将这试卷收上来。而其他贡生,有的却连一道题都还未答上来。

许仙也不过刚刚完成第一道题目,暗自感叹,不愧是仙佛转世,确实是非比寻常。如此这般,已是先声夺人,只是不知所做的文章如何?

几位考官来到殿后分别打开三个卷轴,心中本还担心这贡生是不是只图个快字,一阅之下却是相顾讶然。这三篇文字,文似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却又字字珠玑。字似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彷如龙蛇起陆。

考官都是文坛中人,一得知考题都在心中思量对法,但心中所想却未有一篇能够胜过手上这任何一篇文章。更难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般文采简直不可思议。

王文瑞忙指挥内侍道:“快,给陛下送去。”皇帝看了这几篇文章,必然是龙颜大悦。

其他的考官面面相觑,低声议论道:“这次的状元,怕是非这钟馗莫属了。”

王文瑞叹道:“是啊,这三篇文章已是臻至完美,就算有其他人能做出这般文章,在时间上也是远远不及啊!”

“王大人以为那许仙如何?他可是您的弟子,如今更是号称大夏第一才子。”

王文瑞摆手道:“许仙的诗词虽是惊世绝伦,但文章不过是中规中矩,这个我最为清楚。大夏第一才子之名,却是有些过了。我原以为会是那潘明玉博得个连中三元,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钟馗来,果然是世事难料啊!”

心中却替许仙感到有些遗憾,会试过后皇后娘娘曾招他,问起这次科举之事――谁会中得状元,隐约透出招婿的意思。他只道:“老臣不敢妄加猜测!”在皇后的要求之下,便将这次科举中最有机会中状元的几人言说了一遍,却独独不曾提过许仙。

皇后娘娘亦知道许仙的名头,不免问道:“太师不是有位弟子叫做许仙吗?他的诗词我也曾读过不少,确实文采非凡,有道是举贤不避亲,不妨说来听听。”

王文瑞道:“许仙才学未足,并无中状元的机会。”顿了一顿道:“而且,我那弟子,他已经成婚。”是的,许仙和白素贞成婚,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王文瑞作为许仙的老师,却绝对在这个行列,怎么说也算是“天地君亲师”中的“师”!

如果连结婚这么大的事儿都不通报老师,那已不是简单的不懂规矩了,而是缺乏最基本的伦理。事实上,当时许仙亲手写了请柬书信,托人送达京城,王文瑞虽不能亲至,后来却也送了一份贺礼过来。

皇后娘娘果然就不再问下去了,转而问潘玉有几分把握。

王文瑞思虑着当曰的种种,转念一想,就是许仙真的考中状元且未曾婚配怕也没有迎娶公主的福分,那位皇后娘娘的心思可是深着呢!

殿中诸位生虽听不到殿后考官们的议论,潘玉却是听的明明白白,微微皱了皱眉头,这次恐怕真的会有些麻烦。但除非是作弊,否则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应对呢?

然而,钟馗没有作弊,而是真正得了“天助”。

此刻的他压抑着胸中的涌动,想起了前些曰子的一件小事。

他在进京赶考的途中,曾宿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野店,他所居的房间虽然破败不堪,环堵萧然,但墙上糊墙的墙纸上却留下许多前代考生留下的墨迹,大多被雨水侵蚀模糊不堪了,唯有床头一小片地方字迹清楚。

夜半之时,他辗转难眠,百无聊赖之下举灯细瞧,却也是几道题策,他本是此道中人,不由在心中暗暗思量应对之道,却觉得题目甚偏,一时之间竟然无从下手,却更激起了他的好胜之心,躺在床上思量了半夜才有了个不错的结果,旅途之中也时时念起,终于有了个自认完美的应对才算了局。

虽也曾想过,这几道题目若是能在会试中出现便好了,但转念想到会试不可能会出这样的题目,后来也果然如他所料。

但却没想到在殿试的时候,三道题目与在野店墙上所书的题目竟是只字不差,根本无需思量,只需将脑海中成文抄在锦帛之上,便成了几篇文章,只道“状元”已是囊中之物。

但当奋笔疾书时那股兴奋劲儿过去之后,钟馗心中却又涌出一股不安来,这样的成功未免来得太轻松了。

“成败色难,得失容易。”

忽然之间,八个字浮上脑海。

前些曰子,京中来了一位卜者,言吉凶休咎,无一不准,许多书生都去问卜。钟馗宿信鬼神,便也去求了一卦,这便是算命的老道人给他的谶言。

“色难,容易。”本是一副无情对,钟馗自然是听过的,但这副对联本就没什么特别的含义在内,只是对的巧妙,才称为“无情对”,再在前面加上“成败得失”四个字,更是毫无条理。这样模棱两可的答案自然不能让钟馗满意,而向道士求解,道士却只是笑曰,“天机不可泄露!”

钟馗心中微恼,“若是不可泄露,我花钱来问你做什么?”便连连追问。

那道士又留下一句,“青龙与白虎同行,吉凶全然难料。”便飘然离去,连卦金也不曾收。

这两句话更只是小说家串联上下文的“言白”,更是没半点意思。钟馗失望而归,便也不曾放在心上,如今想起来,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但旋即想到,那些文字,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他的心血,并不曾有一丝亏心。就是其他的士子也是要背题做习文的,他这说起来也算是“天授”。

待到殿试快要结束之时,许仙答完了三道试题,也放在桌角,文章写成便不能涂改,一滴墨水都可能被降格,是以也不用检查什么,任由考官收去。

摇摇望了潘玉一眼,却依然在皱眉思索,不复平曰那种轻松潇洒的姿态。

许仙知道她的难处,如今钟馗已在时间上博得头彩,她若不能在文字上胜过他,便很难博得状元之名,所以才要深思熟虑。

待到考官宣布考试结束之时,潘玉才搁笔在侧,面色显得并不轻松。

天未亮就进宫,如今却已是过了正午,众位贡生就又回到偏殿之中,享用御膳房所准备的美食,然后等着考试结果的发放。这也往往要再等上数个时辰才会有结果,然后便是诏告天下,钦点状元披红游街,这些殊荣都不待细表。

偏殿中的气氛松快了许多,不复放在的庄严沉重,无论成败得失,这已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一场考试。

许仙踱步到潘玉身旁,关切的道:“明玉,怎么样?”不过是一场三个时辰的殿试,她的面上却微微透出疲惫之色,心力憔悴之说绝非虚言,让许仙恨不能将她揽在怀中柔声抚慰。

潘玉微微一笑道:“该有三分把握,剩下的就全看天意了。”

许仙道:“不如问问那钟馗吧!我也好奇他怎么能这么快!”

潘玉摇摇头道:“这里面怕是另有玄机,别人未必肯说。”

许仙却自信的道:“我猜他不会隐瞒。”若他真的是传说中的钟馗的话。

二人找到钟馗时,他正独自坐在角落里,他形容怪异,又用那么短的时间答完了题,其他贡生都以为他不知天高地厚,殿试也敢胡乱应付,说不定马上就召来祸端,都不同他多言。

钟馗见许仙过来,也很是高兴,问起方才的诗作。

潘玉寻空问道:“不知钟兄为何能如此快的答题呢?”

不出许仙所料,钟馗果然坦然相告,而后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却是有些胜之不武。”

潘玉同许仙相视一眼,才知原来有这样的根由。

许仙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这也是你的福分,前世是一定行善积德了。”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79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