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星痕之门

作者:伪戒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四九九章 火与杨三郎

书名:星痕之门 作者:伪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4:50

府衙前,长街之上。

任也听到呼喊声之后,便勒马驻足,皱眉道:“走,去看看怎么回事儿。”

北方战事一起,这原本安静祥和的清凉府,就变得有些混乱了。

不管是南疆朝堂的文官,还是大军的兵丁、将领,以及千里绿营的匪军,只要是负责后勤物资调配一事的人员,此刻皆在府城之中,并忙碌地穿梭在各条长街之上。这既显得热闹非凡,又会有一种人员颇杂之感。

任也回城后,便命令许棒子、二愣、老刘,以及枫林等人,去帮助黄哥安置伤兵,以及接管陆续抵达清凉府的各种物资,所以距离案牍库很近的街道旁,也几乎全是陌生面孔在穿行。

“吁!”

任也勒紧缰绳下马,带着二十余名近卫,大步流星地走入了案牍库之中。

清凉府的案牍库有两处,一处是在王府之中,一处是在府城之中。其内部藏有历年来的重要政务公文、军机情报、地方志、人物志,以及各种有关于大乾、南疆之地的史料文献等等。总之入库的案卷颇杂,足有数万卷。

不过,自任也接手清凉府以来,他更看重的是王府内的案牍库。因为那里有不少武学典籍和提升个人能力的藏书等,虽然品阶都不高,但只用于练兵,培养随扈和文官之类的,倒也算够了。

至于府城中的这座案牍库,基本属于闲置状态。因为这里封存的都是一些政治、行政,以及过去的一些军事史料等等,暂时用不上,平时也只有五位小吏照看。

入院后。

任也见到案牍库内浓烟滚滚,但已有六名小吏,提着水桶,将火浇灭了。

他迈步上前,皱眉询问道:“怎么突然起火了?”

几人一见怀王驾到,立马跪地呼喊:“草民见过殿下!”

这些小吏之所以自称草民,那是因为他们在府城中并没有官阶品级,说白了,就是清凉府雇佣的临时工。

“免礼,免礼。”

任也立马摆手:“是看管不慎才起火了吗?”

“禀告殿下,不是看管不慎。”一位老翁弯腰抱拳,脸色极为无奈又忐忑地说道:“是……是那杨三郎,突然疯魔了一般,拿着一盏烛火,企图焚烧案牍库。若不是我等发现及时,恐怕这里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了。”

“是故意焚烧案牍库?!”任也有些吃惊:“他人呢,抓住了吗?”

任也来这里查看,其实是觉得城中人员混杂,怕生事端,但却没料到,这还真的是有人故意放火。

“那杨三郎疯了。放火时,人在库中逆行,身入大火之中,被活活烧死了。”那老翁有些伤感且无奈:“我们冲入时,想要救他都救不得。等火扑灭了,他也浑身如焦炭一般了。”

任也听到这话,冷脸道:“杨三郎是何人?”

“他是这案牍库的管房。”老翁让开身位,逐一介绍道:“我等三人都是跟随他管理这案牍库的。旁边这两位,是在户房当差的,刚刚听到喊声,便来此灭火。”

“管房为何要偷偷焚毁案牍库,他之前可有什么异常?”任也已经自己查到内奸了,语气也变得很严肃。

“这杨三郎最近确有一些异常。”老翁如实回道:“殿下归来那一日,绿林大军入城,他也不知是怎么了,突然就变得神神叨叨,像是得了失心疯一般,总是在自言自语,说是有什么东西找不到了。但他虽神色恍惚,可也没有什么过激之举。只是这两天,一直在案牍库中查阅以往的案卷,连家都没回。他婆娘来叫了他几次,也都被其呵斥回去了。”

“直到刚刚,我值夜结束,准备返回家中休息,却不曾想将一些随身之物落在房中了,便返回来拿。谁知道,正好撞见杨三郎拿着烛火焚烧案牍库……。”老翁话语简洁,逻辑清晰的将前后因果叙述了一遍。

任也越听越觉得离奇,皱眉又问:“除此之外,这杨三郎就再无异常了?”

“禀告殿下,老夫与杨三郎共事多年,一直管理着案牍库。他为人虽然有些迂腐执拗,但却非常谦和,做事认真,也十分好学。这库中不少史料的残卷,以及较为枯燥的政务案卷,都是他一一求证,并补齐填写,最终将其规整完善。”老翁轻声道:“他说,殿下若是真的英明神武,主政一地,那日后定会重修案牍库,重视这里的一切。因为,它代表着清凉府的底蕴与历史……。”

“除此之外,他闲来无事也会翻阅各种案卷,且看得津津有味。”老翁如实道:“不过,他很守规矩,从未将这里的案卷拿回过家中,只是查阅学习而已。”

任也听完老翁的描述,心里暗道:“这还是个求知好学的小吏,可他好好一个人,为什么突然就疯了,还火烧案牍库呢?这太反常了啊……!”

“尔等在门口守着,莫要声张起火一事。若有人问起,便说杂物间不慎走水,火已经灭了。”任也回头冲着近卫兵丁交代了一句,便又对老翁吩咐道:“你带路,我进去看看。”

“是!”

近卫们行礼后离去,老翁则是在前头领路,带着任也走进了充斥着焦糊之味儿的库房之中。

入内,光线极为昏暗,四周窗户也都被木板挡住,整座房屋显得非常幽静与密闭,眼前也都是一些摆放整齐的书架。

左侧,一具焦糊的尸体,姿态略有些扭曲地趴在地上,浑身衣物也被焚烧了大半。

尸体周遭,约有七八平米左右的区域,尽是大火焚烧过的景象,满地水渍,且不少书架都已经漆黑焦糊,上面一大半案卷也都变成了灰烬。

任也迈步来到近前,弯腰看了一眼尸体,却见到那杨三郎的脸上虽然也有烧伤,但面容还算清晰。

看到这张脸时,他才瞬间记起了此人。

双方见过几次,而且都是在府衙中,黄哥甚至还稍稍引荐过他。但任也每天要记的事情太多了,早都忘了此人的名字,只记得他的长相。

二人最近一次见面,是前两天任也刚刚返回清凉府的时候。当时府衙要用人,所以黄哥再次召集了很多小吏在府中听令。当时这杨三郎也在,只不过他性格过于内向,也不怎么说话,存在感极低。

库中,任也稍稍提了一下衣裙,弯腰蹲在尸体旁边,习惯性地观察现场。

他发现,这片燃火之地的范围并不大, 说白了,就是火势刚起,基本就被扑灭了。

如果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即便无意间引火烧身了,那想要冲出燃火之地自救,应该是不太难的,更何况周边还有灭火之人的帮忙。

可杨三郎却是活活烧死在了这屁大点的地方,其行为也正如老翁说的那样,就很像是一位疯子在引火自焚。

这踏马的太古怪了。一个好好的人,即便有些迂腐和执拗,可怎么就会突然疯了呢?!受到什么刺激了?

“……!”

任也越发感觉这事儿不正常,所以习惯性的用手摩擦着下巴,轻声嘀咕道:“找不到了……什么找不到了?这案牍库里有什么秘密?”

他猛然转身,看向老翁问道:“他这两日一直在库中翻阅资料?”

“没错。他一直在嘀咕,说有什么东西找不到了……就自言自语,我与其说话,他也不回应。”老翁答。

任也思考半晌:“查阅案牍库中的案卷,是要有记录的吧?”

“咳咳……!”老翁轻声咳嗽了两声:“按照规定,不论何人查阅库中资料,都是要有记录的。但……但这两日杨三郎……状若疯癫,只一心查资料,却没有再自行记录。”

任也一听这话便知,因为自己很少关注这地方,所以除了杨三郎外,这里的其他人早都已经摆烂了,根本没有什么查阅记录。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此地不受重视,小吏也是拿俸禄上班,天天混日子,你不能要求他们和股东比。

任也并没有生气,只蹲在地上,仔细思考了一下问:“那你记不记得,他这几天都对什么样的案卷感兴趣?”

老翁陷入沉思。

任也盯着他,心说,你要是连这个都想不起来,那我只能把你开了,因为要你一点用都没有啊。

“嘶……!”老翁心知自己即将失业,脑力沸腾时,突然倒吸了一口冷气,大声道:“我想起来了。昨日我叫他吃饭,杨三郎正在查阅两本案卷。”

“什么?”

任也问。

“《军议本纪》和《政事通录》。”老翁仔细回忆了一下:“没错,就是这两本案卷,我亲眼看见的。”

“拿来,我看看。”任也起身吩咐。

……

不多时,任也坐在案牍库之中,开始翻阅《军议本纪》和《政事通录》,而这里面的内容,已经不能用枯燥来形容了,可以说是催眠宝典一类的。

【武帝四年秋,皇下召,命怀王领兵平南湖之乱。】

【十月初二,平乱之战将起,怀王召一众随军幕僚,以及将领十余位,在南湖县县衙议用兵之事。】

【与会者——军师郎将项康,王府幕僚董成、温候安、荀非、谭鸿基,青州卫前将军洪城,青州卫左将军白征,参将李天鹤……。】

【辰时初,议事开始。】

【怀王殿前御史——韩子夫录。】

【怀王曰:“南湖叛军据险而守,粮草充足,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

任也耐着性子,大约一刻钟后,便粗略地翻阅完了《军议本纪》。

随后,他眉头紧皱,又打开了《政事通录》,继续查阅。

【武帝五年春,三月二十八,怀王欲减少清凉府兵役年限,在府衙中议事。】

【与会者——军师郎将项康,王府幕僚董成、温候安。】

【……!】

【武帝五年春,四月初三,怀王再议减少兵役年限一事。】

【军师郎将项康,王府幕僚荀非、谭鸿基。】

【怀王殿前御史——韩子夫录。】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任也坐在案牍库中,大约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将两本案卷,都粗略看了一遍。

他仰面看着天花板,伸手揉着酸疼的眼睛,心中非常迷茫。

这两本案卷纪要,其实就是古人的会议记录,且都是以老怀王为主的。这种东西,在现实世界中也有流传于世的,比如著名的《白虎通》、《盐铁论 》等等。

从内容上来看,这两本案卷纪要,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啊,记载的也都是父王跟麾下大臣开会时说的话,讨论的议事内容等等。

两个案卷中出现最多的人,也都是一些早已离世的旧臣。他们要么是自然老死,要么是怀王死后,被景帝清理而死。

比如御史韩子夫,军师郎将项康等等,他之前也都听人提起过……

“奇了怪了,这杨三郎查这些东西干什么?”任也坐在椅子上,正耐心琢磨着。

“踏踏!”

就在这时,近卫跑到门外喊道:“殿下,南疆的三皇子派随从到了府衙,问您什么时候回王府。”

任也缓缓起身:“这就去。”

“是!”

他站在堂中,仔细思考了一下,便冲着老翁说道:“我先走,这里封门,任何人都不能进,而且也莫要声张这里起火,以及杨三郎之死一事。后面,我会让人处置他的尸体,还有他的家属。”

“是,殿下!”

老翁点头。

任也吩咐完之后,便快速迈步离去。

三皇子急于见他,肯定是有重要之事相商,且与大战有关,所以耽误不得。

出了门,任也翻身上马,带着近卫向王府中赶去。

不多时,骏马冲向府城外的官道上,任也抬头前望时,却突然身体一僵,毫无征兆地勒紧了马绳。

“律律……!”

军马被勒得扬起双蹄,发出惨叫。

周遭近卫吓了一跳,喊道:“怎么了殿下?!”

任也呆呆地坐在马上,脸色煞白道:“我……我知道杨三郎……没有找到的……是什么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4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