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魔临

作者:纯洁滴小龙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

书名:魔临 作者:纯洁滴小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13

韩老五整个人都有些懵了,毕竟按照正常流程,那般陡峭的山坡,那般易守难攻的地形,那般早早就做起来的健全防御准备;

不说你拉锯个几日了,至少可以拉锯个几回吧

退一万步说,

你鏖战、僵持一会会儿总可以吧

这才多久的功夫,真的就是燕人来了,燕人上去了,燕人就拿下了山头

谢玉安倒是开口道:“前方的燕军,根据探子来报,应该是肃山大营的陈阳部,肃山大营本就是戴罪之身,自然也就有立功之志;

再者,

当年燕国靖南王最早编练新靖南军时,陈阳、罗陵、任涓,这三位本就是最早靖南军正营的三位大总兵,所辖,乃靖南军最早之嫡系精锐。

燕国靖南王领兵作战时,也常将陈阳部当作自己的中军来用。

换句话来说,先前咱们埋葬掉的李富胜部,是镇北军在晋地的最强之军,那眼前的陈阳部,则是靖南军现存的最强一支。”

谢玉安还记得,问心湖那一战后,自己去军寨里看见父亲时的情形。

韩老五叹了口气,此时,他已经不便再去说什么了,总不能指着这位“新赵王”的鼻子,骂一通你的手下全是废物吧

谢玉安则提醒道:“王上,得增兵第二座山寨了。”

关山铜这才醒悟过来,马上道:“末将这就去将手下最善战的猛将派上去。”

神情恍惚之下,连“本王”都不再自称了。

待得关山铜下了城墙后,

韩老五再也忍不住,对谢玉安道:“现在,我倒是不奇怪为何赵国国都能被燕人这般轻易地就拿下了,这赵军,当真是废物至极,闻所未闻。”

谢玉安点点头,附和道:“对,这世上居然还真有比当年的乾军更差劲的兵马。”

韩老五闻言没生气,反而跟着笑了起来。

他和这位谢家公子之间,倒是建立起了不错的私谊,一些玩笑,也就能在二人之间开开了,不至于上升到什么国仇家恨的地步。

韩老五坐了下来,感慨道:

“可惜了这么好的地势,要是年大将军在这里,那该多好。”

曾经,年尧因和靖南王对战时,一直摆守势,被笑称为“年大王八”;

谢玉安点点头,道;“有时候,能守得住,能耐得住,也是一种本事,年大将军就是一时没耐得住,一失足入深渊。

要是年尧继续稳稳妥妥地守在那渭河河畔,我大楚,也不至于像眼下这般被动。”

谢玉安伸手,摸出一个橘子,一边剥一边道:

“燕人刚下一寨,你说,燕人会歇歇么”

韩统制开口道;“需知气势如虹的道理。”

“可这上得山再下得山,再上得山,甲胄又这般重,人能受得了么”

韩老五回答道:

“士气正盛时,人,能变成牲口。”

默默地,

韩老五又补了一句:

“像问心湖那里的牲口,燕人,还有不少。”

陈阳在包扎着自己右臂上的伤口,先前冲阵时,被一名持斧的赵军近了身,一斧头砍下来,自己用覆盖着甲片的右臂去格挡,同时激发出血气来加持。

问题,不是很大,但右臂那里因血气溅出,破了一道不浅的口子。

而在陈阳身边,一众先前跟随着他冲寨的先锋军士卒此时全部躺在地上进行着午睡。

第一座山头拿下得很简单,赵军的战斗素质和士气实在是过于拉胯;

但陈阳并未选择马不停蹄地冲下一个山头,如果是骑兵野外冲阵,他能率麾下一口气冲个七八次都不带歇气的,可问题是现在日头很高,天气炎热,士卒消耗本就很大,再者,刚拿下的山头还得让后军清理和站住,这些,都需要一定时间。

强行对下一座山头进攻,再一战拿下那还还说,要是稍微受挫,后路没有站稳的话,很可能被赵人再顺势拿回先前占领的山头。

樊力也早早地脱掉了甲胄,里头连内衬都没穿,也就剩下一条大裤衩,坐在那里不停地灌水。

其余这些正在午睡的士卒,他们的重甲则由刚刚补充进来的新陷阵营士卒代为用树叶藤蔓遮盖起来一做遮挡。

时不时的,还得往甲胄上头浇点水,降降温。

和良药苦口利于病一样,一个能确保你防护力加强能保住你命的甲胄,绝对是冬冷夏炎的。

平西王的玄甲乃御赐之物,算是燕国皇宫压箱底的一件宝物,但平日除非出席一些比较盛大的场合平西王爷会穿一下以外,其余时候,都只是穿四娘改良过的蟒袍,无他,穿起来英武是英武,但真的不舒服。

更外围,有士卒已经端着饭食过来了。

原本在午睡的士卒起身,开始吃饭,天太热,大家都没什么胃口,但依旧在狼吞虎咽。

吃完了后,放下碗筷,就开始大规模地去解决自己的生理排泄问题。

人的这部分机能,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简单一点的,是早上起来必须得去一趟茅房,再在生死危机下多淬炼了几轮,就能做到什么时候该解决就应该去解决的地步了。

平西王爷也有这个习惯,开战前,大家伙进食和去茅房基本都在集中在一小段时间里完全解决掉,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场上,总不能打着打着,你跟对手说你肚子不舒服憋不住了稍候我解决完再继续打,哪怕你作为中军或者后军依旧站着军阵没到你压上的时候,但大家伙都在严阵以待,你这会儿跟自家校尉说要去方便一下,那是很可能被当作临阵脱逃就地斩首以正军心的

樊力端着大饭碗,继续干饭,他什么时候胃口都很好。

陈阳看着他,道:“还能冲得动么”

这个铁塔一般的汉子,上一轮冲锋时就基本立在自己身前,最后冲入山寨时,也是将自己当作攻城锤一般给砸了上去,破开了缺口。

真是当世虎将

陈阳也是宿将了,深知这种猛将在鏖战时可以迸发出怎样的作用。

樊力点点头,

道:

“吃饱了就行。”

午后时分,

日头过了最毒的阶段。

陈阳一声令下,补充了兵员的陷阵营重新披甲。

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并非对于进攻方完全不利,提前是你得足够精锐。

因为在地形限制下,双方能确实投入到正面厮杀中的兵力都不会太多,这就导致素质偏差的一方也很难用人数优势来进行战场弥补;

所以,哪怕陈阳清楚,在第一座山头被自己拿下之后,对面赵军必然会加强对下一座山头的戒备和防御,但他依旧选择歇息片刻。

因为赵军总不能增兵飞到天上去助战;

重新穿上甲胄后的陈阳扭了扭自己的脖子,看向身边的樊力时,却发现对方不光早就利索地将那铁罐头给穿好了,而且还在脖颈位置套上了一圈馕,还在那里继续地啃着。

陈阳提醒道:“得放下面甲。”

樊力笑了笑,点点头。

这一次,

没有阵前动员,因为第一座山头的顺利拿下,已经证明了赵军是一群猪的事实,大家的士气,很高。

不能轻敌,那是对将领而言,其实对于士卒而言,主帅巴不得他们在开战前将对方当作土鸡瓦狗将自己看作天神下凡。

狭路相逢勇者胜,横竖也就那一哆嗦。

熟悉的步骤,在午后,重新上演。

陈阳领陷阵营开始登山,后方兵马也准备就绪。

在上行一段距离后,赵人的箭矢再度落下;

哪怕赵人占据者地形优势,但他们的箭矢依旧绵软无力且没有准头;

燕军士卒也依旧和上午时一样,尽可能地在保持稳定上行的基础上去躲避箭矢,被射中的,失去行动能力的,就自己趴下。

射中要害的,就默默地躺那儿哀嚎着等死;

袍泽看你一眼后,也就不看了。

江湖厮杀土匪火拼时,倒是有可能出现那种一方谁中箭倒地自己这边谁上前抱着他的头,再你来我往说几句话的情景;

但在真正的战阵厮杀里,容不得这些矫情。

等打完了仗,有足够的时间去缅怀战死的袍泽,说不得,自己待会儿也会跟着一起下去呢,连缅怀都省了。

一样的沉默,一样的节奏,一样的韵律,上方的赵军,体会到了前面那座山头袍泽面对这种情形时近乎一模一样的头皮发麻之感。

终于,

距离拉近到一定的程度。

陈阳张弓搭哨箭,射出。

所有燕军士卒全部开始张弓搭箭进行还击,这种距离之下的对射和排队枪毙时代几乎没什么差别,首先考验的就是双方的勇气;

但奈何,陈阳这边当真是士气如虹,正如谢玉安所言,他们本就是来雪耻的。

再者,射术的差距,是完全碾压的。

这玩意儿,不是说短时间操练就能操练得起来的,燕人善骑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燕人的主要生死大敌是蛮族;

而蛮族人自小就是天生的猎手,想要拼得过他们,固然需要甲胄和军纪素质的保证,但骑射功夫,绝对不能落下太多;

相较而言,不仅仅是赵人,哪怕是乾楚这两大国,后天训练你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成本,才能让你的士卒在骑射方面不说能和燕军不分上下,只求勉强可以有资格应付个几招。

这种技能,单个的天赋,是能够速成的,但放眼一支兵马,想速成近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故而,

又是熟悉的一幕发生了;

赵人很快就失去了继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身边袍泽被射中自己继续还击的勇气,不少赵军干脆缩了下去抱着脑袋;

此消彼长之下,燕军这边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由下对上的压制。

但就在这时,上方出现了一名赵军将领亲率数百着重甲的士卒冲杀了下来。

这是在攻打第一座军寨时所没有出现的;

樊力举起双斧,准备对战,却被陈阳一把拉住:

“后撤三百步”

燕军开始后撤,避其锋芒。

上方的赵军见自家打退了燕军的攻势,当即发出了欢呼。

但很快,

刚刚完成后撤的燕军,在陈阳的再次的一声哨箭之下,两翼持弓,中路全部丢下弓弩,抽刀而出,开始了快速冲锋。

会打拳的清楚,拳头打出去,留一两分余劲再叠挥,力道会更强,打人会更疼;

用在战场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先让你半个身位,再在你那一口锐气卸下之际,直接将你冲垮。

两翼的弓箭手负责压制对方的中路,己方中路则负责快速地穿凿。

于两翼弓箭手而言,他们不再分心他顾,一门心思地帮忙压制对方中路,这需要克服一种大恐惧,因为你无法对那些正在朝你射箭的敌人进行还击;

而中路冲锋的甲士,无视了一切,只顾着将面前的对手砍翻。

袍泽的信任袍泽的担当,在此刻显露无遗;

为了胜利,我可以去死。

世人都传颂那靖南王爷如何如何十日转战千里,破灭晋地三家之二;

又是如何如何望江江畔,一举冲垮了野人主力;

再又是如何如何长途奔袭之下,一战焚灭了郢都。

许是因为那位白发军神,实在是过有耀眼,导致不少人疏忽了,其当年所统帅的,是他自己花费了十余年时间亲自编练出来的靖南军。

靖南骨血,今犹在。

“杀”

“打退了,打退了。”

关山铜擦了擦汗,前方旗语传来,燕军对第二座山头的进攻,其第一轮攻势,被打退了。

谢玉安默默地将刚剥好的橘肉送到关山铜嘴边,关山铜受宠若惊地接下了。

韩老五则翘起了脚,到底事情回复到了正轨。

但这三人的“静谧安闲”并未持续太久。

新一轮的旗语传来,

关山铜手中刚吃了一半的橘肉,掉落在了地上。

这第二座山头,也丢了。

一日之间,

连丢两座山头。

这位新晋的“赵王”,整个人已经陷入到了一种深刻的自我怀疑之中。

原本他认为,自己有乾楚的帮助,自立为王后,有一定的概率可以反攻回去,真正地坐上龙椅;

这一片诸多小国,有不少就是靠着背后大国的支持才立国存续了的;

燕人是很强大,但燕人并非不可战胜,问心湖那里,乾楚不就已经赢了一次了么

他觉得可以赌,因为赢的奖赏,实在是太高太高了。

但现如今,

现实接连给他扇了两巴掌。

“扶王上下去休息。”

谢玉安开口道。

关山铜被搀扶下去歇息了。

韩老五扭头看向谢玉安,道:“咱,填不填”

谢玉安摊了摊手,道;“你的兵,你决定。”

韩老五这一部,此时就驻扎在三山关之后,本打算利用赵军在这里层层阻击燕人使得燕人疲敝后再趁势杀出打燕人一个措手不及;

可现在

韩老五咬了咬牙,道:

“燕人现在火头正旺,咱继续往里头填多少,都只是被烧的份儿。”

谢玉安点点头,道;“行吧,反正上头,似乎也没做好在梁地直接开决战的准备,咱们这儿一不打,放燕人夺了此地,梁地门户大开,我乾楚联军,就只剩下各自回家的选择了。”

韩老五骂道:

“倒是便宜了那位平西王,平白地就得了这场大捷,到时候,世人又会认为,我乾楚联军是被他平西王的名号给吓跑的;

殊不知,两国朝廷,本就在观望,而观望,就意味着不想在这里赌拼上一切,心里早就想着见好就收了。”

赌,是需要气势的,一往无前的气势,现在既然没这个气势,自然也就见好就收了。

谢玉安闻言笑出了声,

“这话说得可真不要脸,我觉得那位平西王爷压根就没想要这场徒有其表的大捷,他是想啃下咱一大块肉的。”

韩老五面色有些讪讪。

谢玉安继续道;“三路兵马齐出,家都不要了,这是上来就搏命的架势,难啊,我谢家军是谢家的根本,你乾国这些年,好不容易也就练出来你们这几支上得了台面的兵马,其余兵马只能守城不敢野战。

他平西王是燕人不假,但根基在晋东,拿燕国的兵马来拼,他不心疼。

这场对赌,咱们从一开始就已经落到了下风。

行了行了,

吩咐下去,后日撤军吧。”

“这么快”韩老五有些惊讶。

谢玉安眨了眨眼,

“嫌快我还觉得嫌慢了呢。”

入夜,

第三座山头起了火。

燕军在天黑后,发动了对第三座山头的夜袭,三山关里的赵军出兵援助,却没能成功,反倒是被燕军击溃下来。

一个昼夜,

燕军一口气就拿下了三座山头,

兵锋,直接抵住了三山关的咽喉。

三山关背后的乾军,在天明时就选择了撤军离开,比预计中的,还要快得多,因为这仗,再打下去就没什么意思了。

而赵军,

先是被燕人神兵天降打崩了军心,再眼睁睁地看着乾军的撤离,军心已经不能说涣散了,可谓上下自崩。

新晋赵王关山铜被几个家眷还在赵国国都的副将,也就是其刚“册封”的护国大将军们领着亲卫,直接截住活捉,开关,献降。

这一日,

大燕宜山伯陈阳站在城墙上,亲自挥刀,斩下这位“赵王”的脑袋,手里抓着一把也不知道部下从哪里找来的煸熟了的豆子,在血里滚了滚,丢入嘴里“嘎嘣嘎嘣”地咀嚼。

喉结一阵发颤,表情一阵痛苦,

最后,

实在是忍不住,给吐了出来,

骂道:

“李富胜那个老杂毛的口味,本伯是真学不来。”

同样也是这一日,

正率军风驰电掣般进行着绕后迂回吃了不知多少尘土的平西王爷,接到了前方哨骑的来报;

说一支乾军兵马刚从三山关方向向东撤离,后军严谨,并无破绽。

没多久,

自家哨骑和三山关那儿派出的燕军哨骑接触上了,传递回了三山关大捷的消息。

坐在貔貅背上的平西王本人,

看着这封捷报,

忍不住将其一把摔在了地上,

骂了声:

“艹”

晚上还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409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