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娘娘人间清醒,宫斗步步为赢

作者:安春暖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卷 第117章 皇帝很生气

书名:娘娘人间清醒,宫斗步步为赢 作者:安春暖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3:39

“太后怎么了?可是这酒,不合太后口味?”

恰在此时,一曲舞毕。

殿中安静得很。

皇帝在一片寂静中,缓缓出声。

年轻的君王嘴角含笑,语气宽和,仿佛真是一位孝子在关切母亲。

然而熟悉皇帝的人都知道,他在生气。

咱们这位陛下,越是生气,越是温和。

此时就连平日惯会谈笑的贤妃,也讷讷噤声,不敢出来解围。

偏生此时皇帝见太后不言声,便追加一句:

“这是什么酒,怎么给太后备了不喜欢的酒水?贤妃,你怎么办事的?”

贤妃心里暗道倒霉。

太后明明是为陛下给昭贵人送菜而发怒。

母子俩不好对打,都拿昭贵人煞性子。昭贵人不在,她倒被拎出来了。

却也知道躲不掉了。

连忙在帝王注视中离座起身,蹲身行礼告罪。

“是臣妾办事不力。光想着酒菜单子都是皇后拟好,且皇后前两日也把单子送给太后过目了,臣妾一时偷懒,就没有大改动,只略略更改添置了几样菜品。臣妾疏漏了,该更加谨慎精心才是。”

既说明缘故,把锅甩给皇后。

也表明了自己敢于担当的态度。

皇帝闻言,点了点头:“如此说来,不该责问你,起来吧。”

“谢陛下。”

“只是皇后病中,朕亦不忍责备她,毕竟寿宴前期都是她一手筹备,让她好好养身子便是了。”贤妃归座,皇帝转向太后,“您不喜这酒,也请容谅皇后,朕替她给您老人家陪个罪。”

当着满殿臣工,皇帝这姿态,是做得足足的。

也给够了太后面子。

只是有一样不好,把皇后贤妃都拉出来问责,连自己这个当皇帝的都在赔罪,衬托得太后仿佛是在无理取闹。

后妃们殚精竭虑给你办寿,你还要因为酒的问题,当众摔杯子发脾气。

是不是不得体?

天下人可都看着呢!

太后自不愿意吃这个哑巴亏。

她出身勋贵之家,祖上是开国功臣,爵位虽不高,但自有体面在。

且当了先帝正妻多年,连先帝都敬着她几分,如今岂能容忍亲手扶持起来的庶子给自己委屈受。

太后缓缓地笑了笑。

言道:“皇帝言重了,也误会了。这酒清淡甜香,口感绵软,很合哀家的口。皇帝是君王,自当沉稳贵重,岂能不问是非便随意责备后妃?寿宴是小事,酒亦是小事,朝堂军国却是大事,皇帝理政时,希望不要这样急躁才好。”

这番话说得极重。

皇帝已经君临五年,在朝堂上威势越来越重,太后却当着满殿臣僚命妇的面,责皇帝不该急躁。

像训导孩子似的训他。

等于在天下人跟前给皇帝难堪。

事情若传出去,用不了多久,大梁上下的人就会以讹传讹,说咱们当今天子性子急躁、毛头小子不稳重,全靠太后耳提面命谆谆教导呢!

那么皇帝登基几年来的勤政、宽仁、体面、君威,可全都成了笑话。

太后说完了,自己拿起酒壶,斟酒一杯,拿在手中。

扫视满殿臣僚,笑道:“你们来给哀家贺寿,哀家高兴,今早,慈云宫院子里的合欢树又开了一树花,让哀家心中颇为感慨。

几株合欢树,乃先帝当年为哀家种植在凤仪宫的。先帝驾崩,哀家移居慈云宫,舍不得它们,便挪了过来。看着它们,便不由想起先帝在世时为国事殚精竭虑,常与哀家立在树下,谈讲心中忧烦。

为了守住祖宗江山,先帝夙兴夜寐,辛苦一生,临终亦不忘谆谆托付几位重臣,嘱他们辅佐皇帝,勿要懈怠。哀家当时在场听着,也被叮嘱一番。如今每每想起先帝苦心,哀家都不免潸然泪下,感喟于心。”

太后说得眼中含泪。

接过十香嬷嬷递来的帕子,擦了擦眼角。

忽然站起,高高举起酒杯,仰头看天。

“这一杯,哀家敬先帝。这几年,哀家没有辜负您的托付,稳住了后宫。日后天上相见,哀家问心无愧。”

太后将酒洒在地上。

而后亮了杯底,扫视满殿朝臣命妇。

“大梁的前朝,就靠你们了。望你们秉承先帝遗志,为国为民,兴家兴国,铸我大梁万世基业!”

“谨遵太后嘱托!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满殿之人早在太后站起的时候,便纷纷跟着站起。

此时有一人带头高呼千岁,其余人也陆续跟着行礼,出声回应。

只是有人声音高,有人声音低罢了。

高呼的那些,部分是勋贵宗亲和朝臣,和太后娘家忠清伯府关系不错的。

还有不少是没看懂形势,以为是普通祝寿,随众附和的。

而那些声音低微,甚至只是勉强跟着行礼,并未吭声的,便是看清楚局面,且不愿助长太后威势的。

一时间,大殿之上山呼千岁。

大梁朝真正的九五至尊,倒被晾到了一边。

皇帝还坐在御座上。

没有跟着太后站起。

嘴角噙笑,看太后意气风发,看满殿人给她行礼。

后宫,她稳住的。

前朝,要靠大家。

说来说去,原是没他这个皇帝什么事了!

眼看着满殿勋贵朝臣,竟没有一个在此时站出来,指出太后的不妥当。

皇帝眼底,隐隐透出几分失望。

就连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几个臣子,都没出头呵。

等满殿人随着太后重新落座,寿宴继续进行的时候,锣鼓声起,付家班登场,皇帝忽然笑了笑。

“皇后这酒水备得好,太后喝了,精神更胜往日。”

附近几个宗亲和嫔妃跟着附和,凑趣称赞。

贤妃暗暗翻个白眼。

蠢死你们得了!

没听出来陛下在说反话吗。

“曹滨,怎么还不去?”皇帝忽然问。

曹滨缩了缩脖子。

闹了这半天,陛下还想着给昭小主送菜的事呢?

“……奴才这就去。”

皇帝笑道:“那菜凉了,罢了。将这几道新上来的,再加两壶酒,一并给昭贵人送去。太后既喜欢这酒,让昭贵人也尝尝,沾沾太后的福气。”

曹滨缩成鹌鹑。

得,这可好,一道菜惹了太后不悦。

陛下这干脆要送好几道,还配酒了!

他不敢怠慢,连忙指挥着一个小内侍把酒菜用食盒盛好。

那边太后也在笑。

“皇帝,昭贵人既养伤,不宜饮酒。”

皇帝说:“那就叫她浅尝一口,余下的,可以赏人。”

太后吩咐:“皇后也在休养,尊卑有序,曹滨,先给凤仪宫送去。”

皇帝笑道:“皇后吐血病重,浅尝一口亦是不能。曹滨,去观澜院吧。”

曹滨如针在背。

知道自己成了继贤妃之后,又一个拿来被作筏子的。

他可没有国公府撑腰。

不敢耽搁,免得引火烧身,连忙提着食盒一溜烟跑了。

哎,太后您老人家再说什么,奴才可听不见了,这两条腿它们不听使唤,非要带着奴才跑远了嘿!

且不管仙月宫筵席上如何剑拔弩张。

曹滨是赶紧脱身,一口气窜到了观澜院。

一见绯晚正在院中藤架下纳凉,茶点瓜果在侧,那叫一个悠闲。

他擦着汗,苦着脸就过去了。

“哎哟我的小主哎……您是真松快,不知道这大火都快烧到您身上了吗!”

绯晚从躺椅上慢慢直起身子,指着旁边石凳,让婢女拿锦垫铺上。

“曹公公请坐。哪里有火?这天阴得好像随时要落雨呢,便有火,一阵雨下来,怕是也熄了吧。”

“小主您还有心思开玩笑?”

曹滨放下食盒,把仙月宫里发生的争执,简单给绯晚讲了几句。

话自然不能明说,不然他成了挑事的了。

但太后皇帝因为送菜发生嫌隙,这层意思,是给绯晚带到了。

“多谢太后和陛下赐酒菜。嫔妾恭祝太后福寿无边。”

绯晚起身,朝着仙月宫方向行礼谢赏。

仿佛是听不懂曹滨的话。

温温柔柔地说:“曹公公不必心急,依我看,太后是很疼我的,既要我好好养伤,又怕我喝酒伤身,又怎么会生我气?说不定是您误会了呢。

太后刚回宫,还没怎么认识我,哪会认真和我一个小小贵人计较。

等改日太后闲了,我一定去慈云宫给她老人家磕头谢恩。”

得,曹滨心说,您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我可不管了。

反正差事我办完了,该透露的也透露了。

“小主,您慢用酒菜,奴才还得回去伺候陛下。”

“公公慢走。”

绯晚亲自把他送出院门。

“小主,曹公公好像不是这么大惊小怪的人。”香宜小声提醒。

绯晚看着曹滨远去的背影,轻嗤一声:“他是故意让我着急,好让我想办法平息事端呢。不然陛下心里不痛快,最先倒霉的是伺候在旁的他。”

“那小主……”

“事情我自然要平,只是,却不是为他。”

是为了我自己。

绯晚淡笑。

真是个好机会啊。

她在后宫一点点晋升,稳妥起见,升到高位之前,其实不是很敢参与前朝的事。

免得一个不慎引起皇帝疑心,前功尽弃。

可是,太后竟然耐不住了。

平白给她送机会。

她要不趁势做点什么,可真对不起太后她老人家!

“冬宝,到仙月宫打听打听,那边具体什么情况。记着,速去速回。”

“是,小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8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