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里德

作者:天龙李建 | 分类:科幻 | 字数:0

7 师

书名:里德 作者:天龙李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39

校尉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里德的战友有的战死,有的带着残疾退伍,有的全身而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里德和梅丽尔则步入了而立之年。隆冬早晨,30岁的里德还没睡醒,电话铃像自动步枪“叮叮叮……”响了起来,里德眯着眼抓起话筒,领导布置的任务又来了------带队去天门山征剿居延地方游击队,杀掉游击队长乌吉。对于打仗的人来说,死亡已没有什么秘密了,只要随随便便扣一下扳机就能杀人。里德12年前入伍时接受的教育是:谁第一个开枪,谁就能活下来。战争法则就是如此------杀人或被杀!行军途中,里德团长告诫部队里的新兵:“你们在居延要学会两件事:一是走得快;二是射得准。至于思考嘛,由我来承担。命令让你们往哪儿射击,你们就往哪儿射击,你们只需要学会听从命令射击。射击时,任何一个人都不用可怜,击毙婴儿也行,若是襁褓里藏有炸弹的话。因为居延的男女老少,人人都和我们作战。”真个是:背着棺材上战场------豁上命了。

里德率领部队经过一个村子,打头的汽车马达不响了,司机下了车,掀开车盖,一个十多岁的毛孩子窜上来,一刀刺入他的后背,斜刺在心脏上。司机扑倒在发动机上,瞬间,那个毛孩子被子弹打成了筛子,里德下令屠村,这座村庄顿时变成一片焦土。里德向士兵训话:“每个人都想活下去,没有考虑的时间。我们已经看惯了别人死,可是害怕自己死。一个人在一秒内可以变得无影无踪,仿佛他根本没有存在过……”

里德团部进入天门山麓,丛林里有个游击队员正在躺着看《花花公子》期刊,他是神枪手,他瞅见一个人肩章是一条杠上三颗小星星,是上尉——价值五万块钱,“砰”的一枪!两杠一星,是少校——价值二十万元,“砰”的一枪!一杠一颗小星星,是少尉,“砰”的一枪!部队遭遇狙击埋伏,里德命令后撤山下两公里驻扎。到了夜里,天门山游击队队长乌吉开始按人头付款:打死了一个上尉——发给5万块,打死了一个少校——发给20万元;打死了……“什么?少尉?你把咱们的财神爷给打死了,以后谁给咱们拿来奶酪、被褥?把他吊死!”乌吉大发雷霆。而里德此时已派出两个侦察兵潜上山来。

翌日凌晨4点,里德呼叫指挥总部,告知乌吉游击队坐标,几分钟后,炮弹像倾盆大雨呼啸砸下,天门山瞬间成炼狱,一百多名游击队员的肢体被炸得七零八落。在被滚热的弹片烫得沸腾的脏水坑里,被烧焦的人头龇牙咧嘴的表情,仿佛他们临死前不是叫了几个小时,而是一连笑了几个小时。7点钟,里德发布总攻命令,一千多名官兵合围冲上山,两小时后清点战场,乌吉和天门山游击队员悉数被歼,缴获颇丰,有万相台制造的被褥、军靴、步枪、奶酪、伏特加酒、格瓦斯、鱼子酱、布林饼、熏肠、枫糖、男性自慰用品……

返回途中,里德部队的装甲输送车轧到了“渭川地雷”,被炸毁了,里德亲眼看到一个人和发动机一起飞了出去。爆炸后第十四天,白帝城战地医院,那个被炸飞的装甲输送车司机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他小声说话也会震得头疼,只能小声,大声不了。他已经接受过军医院的治疗,他被切开了颅骨,脑袋里像是一锅粥,清除了碎骨渣。用螺钉把右手接起来,但没有骨节。他的第一种感觉是惋惜,惋惜一切都不可挽回了,看不见朋友了,最难过的是自己再也上不了单杠了。

他在几家军医院里躺到差一个月就满三年,进行了二十次手术,有六次是全身麻醉。在居延战地医院实习的大学生们根据他的状况写过文学报告《他有什么,没有什么?》,发表在国内主流杂志上,可惜没什么人看。他自己不能刮脸,实习的大学生们替他刮。第一次刮脸时,学生们不小心把一瓶香水都洒在了他身上,可他还在喊:“再来一瓶!”他闻不到香味,闻不到。他从床头柜里取出了所有东西:熏肠、黄瓜、蜂蜜、糖果,都没有味儿!他看东西有颜色,吃起来有味道,可就是闻不到。他几乎要发疯!春天来了,姹紫嫣红,这些他都看见了,可是闻不到香味。他的头里被取出了2毫升的脑浆,显然把与气味有关的中枢给剔除了。三年过去了,他仍然闻不到花香、烟味、女人香水的味道。如果香水气味又冲又浓,把香水瓶塞在鼻子底下,他倒是能闻出味来的,可能是脑髓中剩余的部分承担了丧失的功能。

这名装甲输送车司机出院以后,领了一笔补助金——8000元,部队有规定:轻伤——10000元,重伤——80000元。以后的日子,得自己看着办,抚恤金没有几个钱,他回国后,只好依靠爹妈养活。他老爹、老妈过着没有战争胜似战争的日子,他的父母头发全白了,都患了高血压、甲亢。

有领导邀请他到国内重点高校去演讲。他反问领导:“讲什么?我不会讲战斗行动。讲我至今还如何害怕黑暗?有什么东西一掉下来,我就会吓得全身发抖?讲怎么抓了俘虏,可是没有一个能押回团部?当兵一年里,我没有见过一个活的居延游击队员,我见到的都是死的。讲收集人的干耳朵?讲战利品?讲炮轰后的村庄?村庄已不像是人住的地方,而像挖得乱七八糟的田地。讲战争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难道我们的大学生想听这些事?我记得我们是一边破坏、杀人,一边建设、馈赠礼物,这些行为同时存在,至今我也无法把它们分开。我害怕回忆这些事,我躲避回忆、逃离过去。从居延战场回来的人中,我不知道有谁不喝酒、不吸烟。领导,您千万不要让我讲在居延的兄弟情谊,我不相信这种情谊。打仗时我们能够抱成团,是因为恐惧。我们同样上当受骗,我们同样想活命,同样想回家。在居延,我们能联合起来是因为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关心的只有这些问题:足够余生糊口的抚恤金、有电梯的住房、便宜的好药、能看上好医生、进口的假肢、成套的家具……这些问题解决了,我的战友瘫的瘫、痴的痴、死的死,也就差不多了。”

领导尴尬地笑笑说:“我正在写一本反映居延战争正能量的书,您不愿作演讲也没关系,我主要是想听您说说居延的事,搜集写作素材,您继续。”他鼻子皱了皱,像祥林嫂继续道:“等我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把住房、家具、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弄到手,大功就算是告成了!那时,我马上就会明白:我已无事可做,或许还可以找心理医生聊聊怎么个安乐死法。现在的年轻人不接近我和我的战友,不理解我们。表面上,我们像是和几十年前伟大的保家卫国战争的参加者享有同等待遇,但他们是保卫了祖国,而我们呢?我们像是扮演了‘鬼子进村’的角色。我恨透了战争,当我在居延吃夹生饭,在那边把命交给‘渭川地雷’时,有的人却在万相台国内品着筠连红茶听音乐,搂着姑娘们跳‘沙沙舞’,看国外电影大片。等到几年以后,战争后遗症在我和我的战友身上发作时,人们就该回避我们了,在单位上、在家里,都会如此,再不会有人邀请我上台作报告,我们对大家来说会成为负担。对了,领导,您写的书有什么用?为谁而写?为我们从居延战场回来的人?反正不会讨我们的喜欢。当然,那或许会讨喜您的领导。难道您能够把发生过的事都写出来吗?那些被打死的骆驼和被打死的妇女儿童躺在一块儿,躺在一片血泊里,妇女儿童和骆驼的血混在一起,您敢写出来吗?有人还需要这样的书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8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