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情商20学霸,造出芯片正常吧?

作者:孟泽主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69章 那他比牛爷爱爷还厉害了!(5K求票求追读)

书名:情商20学霸,造出芯片正常吧? 作者:孟泽主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23

评审当天。

参加评审的学者们早早就来到了现场。

学者们坐在会议室的长桌前,每个人的桌前都摆放着自己的学术成果和资料。

他们不时地翻阅着,试图在脑海中再次梳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尽管他们已经为此准备了很长时间,但面对即将要面对的骆垚和评审团,他们的心中还是充满了忐忑。

“听说评审的方式变了,你们知道吗?”

“这次为什么骆院士要来参加评审工作?这也太坑了!”

“好像是把自由阐述方式改成了由人工智能主导进行仿真测试,这次能过的,不知道有多强!”

“早知道去年让学校报名了,赶上今年太不幸了!”

“现在临阵脱逃还来得及吗?我一想到要见骆院士,我就头皮发麻!”

“头皮发麻的应该是那位夏教授吧?听说她以前还是骆院士的老师!”

“结果学生早就成为了两院院士,她才参加长江学者的评选!”

“如果我是她,我就不来了!”

周围人的窃窃私语传入了夏青的耳中。

夏青假装没听见。

骆垚能当上两院院士,那是他的本事,她一个普通人跟天才相比那就是自讨苦吃。

人嘛,贵在自知。

她虽然也聪明,但和骆垚相比,差距还是太大了。

夏青坐在椅子上,认真准备她的演讲,丝毫不受影响。

“下一位,夏青!”

夏青突然听到有一个机械声音在叫她,连忙收拾好资料放入了文件袋中,在其他人的注视下,夏青跟着地面上的绿箭头走出了会议室。

夏青来到了一个房间,里面全白,没有家具,空旷得让人有些不安,她环顾四周,心中不禁有些疑惑。这里究竟是做什么的?

突然,她转身看到了一个躺着的人、几名研究员和实验台,把她吓了一跳。

整个实验台和真的无异,夏青很快明白,这些东西应该都是搭建出来的。

“请夏青教授做好准备,接下来将进行仿真测试。”一个机械声音在房间里响起。

夏青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

她知道,这次仿真测试对于她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这次测试,她才能正式得到长江学者的称号,并参与到更重要的项目中。

眼前的测试是由骆垚设计的,所以她知道,难度不可能太低。

“好的,我准备好了。”夏青回答道。

随着机械声音的指令,仿真测试开始了。

夏青研究的是基因芯片,所以本次测试也和基因芯片有关系。

仿真测试开始,夏青站在不熟悉的实验室环境中,面对着一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人。

夏青首先细致地查看了由旁边的人递上来的志愿者病人检查报告,确定取脑脊液的最佳位置和方式,她轻声安抚着病人,使其保持稳定的姿势。

随后,她熟练地指挥着旁边的研究员操作着工具,小心翼翼地从病人的腰椎部位穿刺,缓慢地抽取脑脊液。

整个过程中,夏青的动作既迅速又准确,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她时刻注意着病人的反应,确保操作的安全和舒适。

当脑脊液标本被成功取出后,夏青立即将其放入离心管中,她迅速调整离心机的参数,以9000xg的离心力对标本进行离心。

离心过程中,她时刻关注着离心机的状态,确保离心效果达到最佳。

离心结束后,夏青小心地取出离心管,弃去上清液。

她接着加入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充分震荡后悬浮沉淀,这一步骤完成后,她再次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相同的离心力进行第二次离心。

经过两次离心后,夏青取出了沉淀物,并加入了适量的DNA裂解液。

她轻轻地摇晃离心管,使沉淀物与裂解液充分混合,随后,她将离心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37℃下温浴30分钟。

温浴结束后,夏青再次加入蛋白酶K,并将离心管放入56℃的恒温水浴锅中继续温浴3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时地观察着样本的变化,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最后,夏青加入了乙醇,并通过离心柱提取了样本DNA。

夏青在完成了脑脊液标本的处理后,立即着手准备下一步的实验。

此时,在观察室的专家们不时地看着骆垚的脸色。

夏青这么标准的操作,骆院士脸上居然没有表情?

难道对方对夏青依旧不满意?

老专家们心塞了。

别说外面被评审的人压力大,他们这帮和骆垚一起工作的人压力更大!

前面骆垚都淘汰五个人了,要是再接着淘汰下去,他们觉得这届长江学者的评选工作,就打水漂了!

一想到上面万一要复查结果,老专家们就头大。

一旦上面要复查结果,就表示他们的评审工作出了问题,让别人起疑了。

但他们现在又不能跟骆院士唱反调!

太难了!

老专家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遇到这么难解决的事情!

一位专家憋不住了,说:“我觉得夏青教授操作很标准啊,每一步都很细致,参数设置的也很正确,真是难得的一位优秀人才。”

专家看了眼骆垚,结果发现对方根本就没有听他说话!

郁闷的专家只好继续看着夏青操作。

夏青在这个时候,已经将杂交液与备用的Cy3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混合了。

在离心机的作用下,两种液体迅速而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颜色。

接着,夏青将混合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48℃。

在这个温度下,混合液中的分子开始发生热变性,为后续的杂交反应做好准备。经过两个小时的热变性,夏青将混合液迅速转移到冰浴中进行骤冷,以防止分子重新结合。

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将混合液加样到芯片上的点样区。

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精准,确保每一滴液体都能准确地落在预定的位置上。

封片后,夏青将芯片放入42℃的水浴中进行杂交,在这个温度下,芯片上的分子与混合液中的分子开始发生结合,形成稳定的杂交体。

经过两到三个小时的反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杂交结束后,夏青对芯片进行了清洗和甩干,以去除未结合的分子和杂质。

然后,她使用GenPix 400B共聚焦激光扫描仪对芯片进行扫描,在波长532 nm的激光照射下,芯片上的杂交体发出了明亮的光信号!

最后,夏青通过GenPix Pro 6.0图像扫描和分析软件对扫描结果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软件自动识别了芯片上的光信号,并生成了相应的图像和数据。

“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在病人体内已经筛选出的 3种常见颅内感染细菌的 DRGs。”

夏青在看到检测结果后宣布。

夏青的实验结果被小苔藓输出到了骆垚面前的电脑屏幕上。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骆垚对着话筒说了:“你所设计的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相应的条带出现了模糊情况。”

“这说明,你设计的引物序列是存在问题。”

专家们懵了。

骆垚所说的情况,其实在他们眼里来看,完全没有必要做到那么精准,因为夏青提供的检测脑脊液方法,已经算是目前来说最高效的了。

“骆院士,我认为夏青教授的引物序列没太大问题,只要能够出现条带,就说明她的实验是成功的。”

骆垚奇怪地看着出声的专家,说:“那伱愿意用这种方法来测量吗?”

“本来你的脑脊液里面有10种细菌,结果因为引物序列的设计问题,很有可能只检测出来了3种,这种你能接受吗?”

专家:……

好像确实不太愿意。

但能不能不要拿他举例?

专家十分郁闷。

夏青通过房间内的音响听到这话后,脊椎不由得僵住了。

骆垚说的是事实,但她的这项技术还在实验阶段,并不完善。

听到骆垚的话,夏青心都凉了半截。

这次想要评上长江学者,看来没有希望了。

夏青垂着头等待着骆垚的最终评审。

“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无法进入市场,不过综合以往夏教授的成就,这项技术问世应该不会太遥远。”

所以这是有希望了?

夏青闪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看来骆垚还是看在了往日的份上,给了她机会!

到底谁在说骆垚不会人情世故的?

“所以夏青教授还需要继续精进技术。”

夏青:???

夏青听到这句话后,大脑出现了一片的空白。

她刚才还在说骆垚看在往日的份上,给了她机会,现在就给她来这一手?

夏青郁闷了。

“所以,夏教授可以前去骆氏研究学会,在那里你会得到最好的人员配置和资源,”

心情如同做过山车的夏青逐渐睁大了眼睛。

去骆氏研究学会?

那就意味着她可以心无旁骛的搞科研了?

夏青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骆氏研究学会,那可是科研领域的顶尖机构,是多少科研者梦寐以求的地方,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机会加入其中。

骆垚身边的专家们听到骆垚这话后,内心复杂了起来。

按理说,夏青评长江学者也不是完全没机会,但骆垚这么一决定,相当于让夏青成为长江学者的时间又拖后了。

“骆院士,我认为夏教授还是有实力成为长江学者的,我知道您是想为了夏教授好,让她去学会专心搞科研,但是我认为这次可以授予把长江学者授予给夏教授,之后再让她去学会也是可以的嘛。”一位专家关闭了话筒说道。

骆垚反问他:“为什么?”

“得了长江学者的称号,可以让她的科研水平快速提高吗?”

“这结论有科学依据吗?”

骆垚的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弧度,他直视着那位专家,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科研水平的提高,难道是通过一个称号就能迅速达成的吗?这结论,恐怕连你自己都无法信服吧。”

骆垚让夏青去骆氏研究学会有他的原因。

他马上就要开展太空项目,火星细菌的发现无疑给他敲响了警钟!

这类细菌,最容易攻击的地方就是脑部神经,所以对于太空探索工作来说,如何快速鉴别脑脊液中的细菌很关键。

夏青研究的方向与骆垚即将开展的太空项目不谋而合。

她的脑脊液检测技术,特别是针对细菌的快速鉴别,对于太空探索中的健康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在长时间的太空旅行中,宇航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任何细微的感染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因此,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脑脊液中的细菌,对于预防和及时处理太空中的健康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骆垚深知夏青在这方面的潜力和实力,因此他邀请夏青加入骆氏研究学会,并希望她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进一步精进技术,为太空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他相信,在骆氏研究学会的资源和人员配置下,夏青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科研成果,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骆垚其实清楚的知道夏青作为科研者的潜力和价值。

他希望通过这次的合作,能够激发夏青更多的科研热情和创新精神,培养她成为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

与这些相比,一个长江学者称号算什么?!

专家被骆垚的反问噎得一时语塞,他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什么有力的反驳。

“咳,我认为骆院士的说法十分正确,我们就按照这么来就好了!”

“没错没错,就先这样办吧!我们应该相信骆院士的判断!”

“骆院士这么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

其他专家见形势不对,连忙说起好话。

最终,这次的评审工作,只有十九个人得到了长江学者的称号,创造了历史新低!

其他学校的人知道骆垚把东理工的三个候选者都淘汰掉了之后,再也不敢说骆垚偏心了。

毕竟这种程度的“偏心”,他们压根就不敢要!

事情传到了老周那里,老周看到长江学者的名单上,孤零零的十九个名字,眼神那叫一个复杂。

“到底是谁让骆院士去当然评审的?”老周头疼地说。

一年下来才评选了十九个人,外国人看了,估计都以为他们不行了!

“首长,教育中心的谢主任亲自邀请的。”秘书回答道。

“不过我听单会长说,骆工这次挑选的十九个人,确实是最有潜力能在各领域崭露头角的人。”

老周沉默了一会儿说:“骆工的性格我是知道的,他就是太追求完美了,不过这样也好,提高下长江学者的含金量。”

“对了,各大高校针对这次评审的投诉,告诉谢主任都不用送到我这里来。”

老周知道那些高校会有什么动作,所以他决定先发制人了,骆垚谁请的,这锅谁抗!

老周的话很快就成了事实。

各大高校在结果发布的第二天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诉。

谢主任忙得昏天暗地,但他丝毫不敢麻烦首都的领导们。

骆垚也没有受到这场风波的任何影响。

主打一个你投诉你的,我做我的。

在安排好了夏青的工作后,他让单会长通知国内高能物理学的院士、教授们到首都召开μ子对撞机研讨会议。

骆垚的指令迅速传遍了国内的科研界,高能物理学领域的院士、教授们纷纷接到通知,准备前往首都参加这场关于μ子对撞机的研讨会议。

会议当天,首都的某处千人会议中心座无虚席。

“大家都是高能物理学的专家,所以我长话短说,μ子电子都是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μ子的质量是电子的200多倍。”

“μ子与电子尽管在很多性质上相似,但由于其质量差异,它们在高能物理实验中往往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

“而我们的μ子对撞机实验,正是要深入探索这种质量差异所带来的物理效应。”

骆垚的眼神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专家学者,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我们的初步模拟结果显示,当μ子在对撞机中达到极高的能量时,它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标准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

“这不仅仅是对理论的挑战,更是对我们认知宇宙基本规律的颠覆。”

“也就是说,我们会发现新物理学。”

众人听到骆垚这么说,一片哗然。

他们议论纷纷,有的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有的则是一脸期待。

“骆院士,您是说,我们的实验可能会颠覆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一位资深的物理学家忍不住开口问道。

骆垚点了点头,他的目光深邃:“嗯,我们的实验有可能发现一些新的物理现象,这些现象可能无法用现有的物理标准模型来解释,这将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大家并没有马上就相信了骆垚的话。

原因很简单,标准模型是物理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怎么可能你说颠覆就颠覆了?

如果骆垚真的能颠覆,那他比牛爷爱爷还厉害了!

但是这可能吗?

人类社会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出现过新物理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8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