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档少年时

作者:邓丁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四章 追忆

书名:回档少年时 作者:邓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16

在紫云镇参观完爱华电子生产基地的次日,已经是腊月二十三。

自从张云起回转江川后,张妈就开始忙忙碌碌收拾起了一些过年在云溪要用的东西,今年他们老张家要住云溪的新房,顺带在老家过农历新年。

眼下声势浩大的云溪别墅群项目已经竣工。农村搞房子向来神速,但不便宜,总体造价更是达到了1995年的600多万元,其中村集体掏了300万元,村民们自筹300万元,分摊下来,一户人家差不多要掏三万块巨资。

说实话,面子是挣到了,喧天闹地的,云溪村那些泥腿把子们,家家户户住上二楼洋楼的新闻已经宣扬到全国,各类媒体报道层出不穷,颇有一点前世华西村的架势。当然,国家方面也确实需要这类致富典型,但打肿脸充胖子,亏空是落下不少的,后面还是在张云起的建议下,云溪村以合作社10%的期权收益进抵银行,贷了两百万元出来,再借给村里人,以村里人的股权分红进行分期抵扣。

老张家分了两套别墅。

不是占村里便宜,张云起和张云峰早已经分家,哥俩现在是两个户头,按规矩自然有两个分房名额。

两套房装修的事都是张云峰在操持,村里人集资建房花销不少,室内装修都比较朴素,主打一个落地大白,也就是张云峰觉得不能矮了他老弟张云起的身份,专门从省城里津请了最好的装修公司,砸钱开路,一个月不到就规整好了。

全云溪最奢华的别墅也就树了起来。

腊月二十四的清晨,张云起、张云峰和张秋兰三个张家成年后辈,开了三辆豪车,满载着时兴的年货,和一大堆洋牌子高档电器,带着张爸张妈和春兰小小,以及初见一家人奔往云溪。

张云起的车上坐了张爸张妈,还有初见和小小。

有张小小这个调皮捣蛋的女娃娃,这一路上绝对不会无聊,不过张云起发觉现在他越来越糊弄不了这个妹妹了,一般的东西根本就吸引不了她,张口闭口都是要乐高玩具和洋牌漂亮裙子以及PS游戏机、索尼MD之类的高档玩意儿。

这两年她堆得高档布偶、裙子和玩具已经得专门用一间房来装。在与国际潮流接轨方面,张小小毫无疑问地勇立了张家前头。

唠着磕,张家的奔驰、皇冠和帕萨特三辆车子穿过市井繁华年味浓郁的江川,往前奔不到半个小时,便出了封阳城。

老家的农村景象总叫人亲切。

入眼处,是广辽无垠苍茫无际的田野和魏巍山峦,空气中满含着破冬时的泥水腥味,春江河已经涨宽了,天空灰青的云朵一直低垂下来。

这样的时节,田野的鸟兽已经绝迹,万般寂静,大地和村庄在蒙蒙雾气里若隐若现,远处村落的烟囱上,升着一柱柱厚重的青色炊烟,充满了烟火气息和倦鸟归巢的年关感。

张妈好些时日没回云溪了。

车子进了村子后,以前这个破烂的山旮旯窝,在她眼里真是一天一个变化。

从村口处,就有一溜清亮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庄深处,漂亮整洁地发紧,两侧是一望无垠的高标准农田,千里沃野,全是机器种植,她前些日子还听村里那些去市里忙事的婆娘跟她唠说,村里规整后的水田今年亩产往上拔了200多斤哩!全是她家老三的设想和功劳,砸进去不少钱。

车子再往前走,就可以看见村头近年来新建的公共设施,村文化中心、村小学和篮球场,最叫人瞩目的自然是村北头那一排排连栋别墅了,中式风格,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院,背靠将军岭,东临数千亩种养殖基地,坐拥邻水美景,可以遥望隆冬时节的月牙河,风景秀美,颇为壮丽。

张云起车开到他们新家门口的时候,村里好些父老乡亲就三三两两聚了过来。

大家都相当的热情。

有上前跟张妈打招呼唠嗑的,有直接上手帮着给张家卸货的,还有看见初见的妯娌,嘴里对张妈念叨:“这是老三云起的媳妇吧,唉哟,长得可真水灵哩,像天仙一样。”

初见一下子就红了脸。

张妈倒是笑呵呵的:“这会还没结婚还没结婚哩,这闺女还在北大上学呢,眼下他们年纪小,搞学习重要。”

“瞧这话说的,现在云起这年纪村里头结婚的都好几对了,抱娃的都有!当然,咱们云起是有大本事的人,忙务事业重要,不过这女娃娃也真不错,长得真可人哩,在北大念书也是个高材生呀。有云起那娃娃帮衬,往后指定有大出息!”

张妈笑得更开心了。

她念叨说:“是类,我这个闺女叫做初见,长得乖巧,性格也好,学习一等一的棒,可是我们省里今年高考的文科状元!现在一边在北大念书,还一边写文章,她写的文章在首都都拿了大奖。以后是要当大作家的!”

张妈的这番话给旁边的张秋兰和张晓楠听见了,两人都愣了愣。

知母莫若女,她们老妈给初见这么一顿夸,似乎是抱着不愿意叫村里人低看初见的心思,也要明确初见进了她张家,不是旁人身份,更不是保姆女儿的身份!

村里头关于他家老三和纪家闺女的闲言碎语她们不是没听过。她们老妈听的就更多了。其实不管张家其他人是什么想法,老妈明显和初见感情更深。

养了三年多,能不深嘛!

所以老妈这番话也是说给云起听的。但云起正给叔叔伯伯们递烟,好像没听见。倒是初见那小姑娘脸色红红的,有那么一点紧张。

那些街坊妯娌们却是很配合,摆出了惊讶的表情,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随之而来的便是给初见好一顿夸赞。不出意外,这事儿要不了两天就会在整个云溪村扩散开来。

那些叔伯们没这么多闲话唠,他们帮着张家把货全卸了下来,张云峰又热情地挨个发了一遍中华烟,张妈还要留他们喝茶,但年关家家户户都有事情操持,另一方面张家刚刚住新房,一大堆事情要忙,也不好打搅,三三两两的离开了。

中午简单的吃过午饭,张云起带着初见逛云溪。

初见以前来过这里,但那时候的云溪村才刚刚发展起来,远远没有如今的繁华景象,初见挺开心的,小脸上还有几分感慨:“这次来云溪过年,感觉好特别,其实想想好像也没有过去多久,但云溪的变化用沧海桑田形容这里好像也不为过。”说到这里,她笑着对张云起说:“这些都是你的功劳。”

张云起笑道:“说实话,旁人对我说这种话我嘴上会谦虚一下,但心里还是会有很强烈的虚荣心,我媳妇说的话,我就不谦虚了,只是有时候也会反思,这种虚荣心容易影响我的判断,实际上我对云溪村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了一些切合实际的设想,大家愿意相信我,而这也是一个好的时代,只要努力,发家致富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初见笑着说:“真好。但不管怎么说,现在云溪发展起来了,村里人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村民们都很感激你。其实看着云溪村的那些热情的村民们,我会想到我以前住在农村的时候,就是贵平县梧桐村,但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了。”

张云起说道:“那边应该还有一些亲戚和小时候的玩伴吧,以后找机会我陪你回去看看。”

初见想了想,说道:“亲戚还有,但好多年不走动了,小时候的玩伴就好像没有了,有也没什么印象了,因为我妈妈是个哑巴,又被我亲爸爸抛弃了,家里也穷,所以很多村里的小孩会歧视和欺负我,我的童年基本上跟着我妈妈形影不离。”

说到这里,初见问张云起:“你呢?童年应该很多朋友吧?玩的最好的是纪灵?”

张云起说道:“算是的,小时候纪灵寒假倒是回来的少,都在株洲她爷爷那边,不过暑假基本上每年都会来云溪村的,她天天跟在她表姐张小梅屁股后边,我和张小梅又是邻居和同班同学,所以我和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我们做了挺多傻事的,记得有一次跑起去摘果子,被果园主人发现了,吓得满山跑,不过说起来她家里条件太好了,稍微懂事后,我还挺自卑的,然后初中有一段时间关系就不怎么好的。”

初见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张云起说道:“走吧,我带你去我小时候经常待的地方走走。”

初见说好。

立春,冬雪已经消融。

云溪村外的旷野辽阔无垠,远山隐匿在薄雾之中,这座声名渐隆的村庄笼罩在午后温暖的阳光里,家家户户的别墅大门前高挂着灯笼,张云起带着初见边聊边散步,走过了小时候的小学学校,破破烂烂的老礼堂,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月牙河边,河边枯草之中已经冒出了绿芽,是白色野铃兰。

一路上,张云起讲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

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他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中午,他忽然从学校里消失了,当时的老师急的要命,找到了在山上松土的张妈,最后发动全村人满世界找他,一直到天黑,才在家里的老厢房里发现他,当时他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然后免不了挨张妈的一顿竹板子肉吃。

初见抿着嘴笑:“小时候小姨经常揍你么?”

“我妈现在年纪大了,要操心的事情也少了,加上身体不好,性格改变了一些,以前她脾气很不好,可以说是相当暴躁。”张云起说着话,在河边找了一块干净的大石头,和初见一起靠着肩膀坐下:“另一方面,相比于打小懂事的哥哥姐姐和春兰,我和小小性格比较像,好吃懒做,家里的农活又实在是又多又苦,尤其是薅烟叶,简直深恶痛绝,所以我妈揍我是家常便饭,后面为了有充足的理由好吃懒做并且不挨揍,我就死命的念书。”

初见莞尔一笑:“没想到当年你这个中考状元是这么来的。不过高一刚知道你是中考状元的时候,我对你还蛮好奇的。”

张云起凑到初见耳边说:“所以想偷偷接近我是吧?我记得那会儿晚自习的时候,你老是跑过来找我问题目。”

初见小脸又红了,耳根有些发烫,但没有否认,她伸手挽着张云起的手臂,把脑袋枕在他坚硬的肩膀上,看着冬日里的晴天,慢慢说道:“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宕起伏,又转瞬已逝,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不妨大胆一点。”

张云起侧头看着初见的侧脸,笑了笑:我的煜以后肯定会是个大文学家。”

初见抿嘴笑:“如果有那一天,我要给我的大企业家写一本自传,像稻田和夫的一样。你口述,我记录。”

张云起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的白云,笑着说好,随后他又问道:“你小时候在老家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初见想了想,说道:“有呀,我的那个亲爸考进清华大学离开我们后,我和我妈妈还在老家梧桐村住了一些年,那段日子也蛮苦的,都是一些不太好的记忆,我跟着妈妈一起打柴,挑水,采茉莉花,我像个小跟屁虫一样和她形影不离,晚上抱着她睡,有时候妈妈半夜起来,挑着茉莉花到各个乡村叫卖,我在黑暗中惊醒,哭着抓住她,但妈妈还是要去,要不然我们就没饭吃,我只能在黑暗中提心吊胆等待黎明的光线到来。”

初见说:“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我跟着妈妈去湖上放鸭子,有一天风浪又急又大,几十只鸭子被暴风骤雨打散,在湖中惊慌四散,我和妈妈就坐着一个竹筏上追赶,一个浪头打过来,竹筏颠着往下沉。我在竹筏的这一头,妈妈在那一头,我觉得自己很快就要被湖水淹没了,没救了。”

初见说:“当时我想喊妈妈,但是在风雨里声音传不过去,我妈妈虽然是一个哑巴,但那时就是我的守护神,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当然知道那时她也无能为力,她的爱无能为力,那短暂的时刻,我感觉到命运的无助和恐慌,后来,湖水淹没到我的腰际,竹筏又浮了上来,我得救了,但是那种被淹没的恐慌,很多年都一直无法散去。尤其是妈妈嫁给继父后,在很多年里,遇到的很多事情中,都和那时的感受相通。”

说到这里,初见侧头看向张云起,抿嘴笑着说:“一直到遇见你,那样的感受才慢慢消散。或许,这就是大胆爱一个人的意义。”

张云起伸手,把初见抱入怀里,低头亲她白的清澈的脸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