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网络舆情

作者:轻尘本尊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70章 妄自尊大的后果

书名:网络舆情 作者:轻尘本尊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9

马清明心脏不大好,可能是刚才受刺激太大了,脸上突然间泛起那种虚无的红色光亮,好像还有点冒虚汗。

宁刚赶快把他搀扶到沙发上,拿出一个抱枕垫在马清明的后脑勺下面,让他处于半躺半卧的姿势。

等马清明的呼吸逐渐均匀之后,宁刚先是走向门口,把房门从里面反锁了,又把朝北的窗帘全部拉上。接着又开始张罗着给他拿药瓶。

马清明的药箱放的很隐蔽,一般人是不会知道的。他才五十二岁,在他现在的位置上,可以说是正处在当打之年,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他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有一身的毛病。

可这些隐蔽,却不针对宁刚。

宁刚已经是第三次遇到他发病了。

日常里,马清明用的药物比较杂乱,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治疗抑郁症的,有治疗肠胃的,还有治疗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把一个空间很大的药箱,塞的满满当当的。

宁刚倒是很熟练,不大一会就把眼下马清明要服用的药物挑拣了出来。

办公桌上放着茶水杯,而茶水显然是不能用做药物的冲服的。

宁刚便走向饮水机,从下面的抽屉里拿出一个一次性水杯,先是放了小半杯凉水,然后又开始往杯子里面兑开水。

宁刚用手感测试着水温,觉得刚刚好的时候,便迅速关闭了阀门。

马清明服下药之后,脸色舒缓了许多,但宁刚并没有离开,他得留下来再观察一会。

闲坐着无事可做,宁刚又拿起手机,继续看视频评论区的那些评论。

这一次,宁刚的心情不再像之前那么焦躁,而是在认真的总结,他要通过总结归纳出来,那些极端的负面评论,究竟都来自哪些方面。

好为接下来的行动,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经过归纳,宁刚把这些评论分为四种类型,也就是说,这些评论来自于四种类型的人群。

第一类和第二类,自然是那些外国资本豢养的新闻媒体、公知、网络大V,网络水军,还有那些从外资企业分到一杯羹的所谓的社会名流和商业精英,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第三类人,就是活跃在网络上的那些视频博主。

这些人,虽然网络上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却并不红火,经常是一天内发好几条视频,却没有得到网民的认可和共鸣。

于是,他们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哪里热闹往哪些凑,哪里臭烘烘的就往哪里钻。

于是,他们便拿着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当中那些极端歪曲事实的负面言论,拿出来鹦鹉学舌,只是情绪上更加亢奋,言辞上更加刻薄,表情上更加愤懑,以此来换取流量、热度和关注。

而受其影响最大的,就是第四类人,也就是那些爱凑热闹的吃瓜群众。

这些人嘛!往往是带着从众心理,在浏览网络的时候,也会像他们在市场上买东西的心态一样,哪里热闹就往哪里凑,情绪上来的时候,也跟着喊叫几声。

他们的行为,就让本来就很热闹的视频评论区,显得更加闹腾了。

经过这一番分析之后,宁刚终于明白,视频评论区里那些支持国货的声量,要远远小于诋毁的声音了。

又过了一会,马清明的状况又好了许多,宁刚本打算离开,却被马清明给叫住了。

“你先等一下,我还有一份内部资料,也需要你看看。”

说着,马清明从沙发上爬了起来,宁刚担心他起的太猛,就走过去想要搀扶。马清明冲他摆了摆手,表示不用。

站起来之后,马清明先是来到门口,将门锁打开,房门却仍然虚掩着,然后又来到窗前,将窗帘逐一拉开。

做完这些之后,马清明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会,接着便走到办公桌的后面,从抽屉里拿出来另外一份内部资料,递给了宁刚。

这一份内部资料,描述的是我国近二十年来,在高科技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与一般消费类行业完全不同,最近这二十年,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其中在家电类,已经完成了对洋品牌的全面取代,市场占有率几乎接近了百分之百。

另外,像智能手机、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等一系列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83%,99%,98%,82%。同时,在对外出口当中的市场份额,在其单项国际贸易当中的占比,也分别达到了46%,67%,25%,38%

看到这些骄人的成绩,宁刚心里的阴霾被一扫而空。

在心里将第一份资料和第二份资料对比了一下,宁刚发现了一个问题。

于是便对马清明说道:“马总,我刚才就国外品牌和国货品牌进行了一项对比,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在高科技产品当中,国外品牌的商标辨识度非常高。”

“几乎一眼就能够看出,哪些是洋品牌,哪些是国货。而在一般消费品领域,国外品牌商标的辨识度却很低,甚至和国货品牌没有任何区别。”

“不知道实情的,还真分辨不出哪些是国外产品,哪些是国货产品。像这样的情形,你觉得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马清明说:“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之前还问过相关的人士。他们的回答是,在一般消费品种类当中,他们给商品起一个本土化的名字,是为了尽快的融入到本地市场。会显得更加的亲民,更加的接地气。”

宁刚立马提出了质疑。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那些高科技产品,为什么没有使用本土化的商标?他们就不需要亲民,不需要接地气吗?”

马清明说:“这个问题,我也曾有过疑问。相关人士的解释是,当年,他们的高科技产品在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我们国家的高科技水平还很低,高科技产品,更是处于几乎空白的状态。”

“即便是有相类似的产品销售,其科技含量也非常的低。跟国外产品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将产品商标取那种洋派而又显得高大上的名字,就是为了把其与国货品牌完全区隔开来,以提高其在我们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妄自尊大。那些外国资本家觉得,在高科技领域,他们要领先我们至少一百年以上。”

“就是拿着他们的产品去仿造,至少也得要五六十年,才能达到他们现在的水平。他们没想到的是,在这些领域,我们国家这么快就赶上来了,而且还有超越的趋势。”

“他们对我们的国货品牌进行无端的打压,也说明他们已经慌了,已经没有自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