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为名利分手,我成巨星你哭什么?

作者:三月的救赎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85章 恐怖票房

书名:为名利分手,我成巨星你哭什么? 作者:三月的救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8

来到港岛的第三天,就是全球首映式那一天。

之前皇朝跟华纳的合作已经签署,尽管还处于草签的性质,双方都需要一次合作成功的经验才会最终落实正式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但这一部影片的海外发行,已经交给了以伯维尔出面建制起来的海外营销团队。

因此,全球各地的公映局面已经形成,基于皇朝原有海外院线渠道为基础的上映规模正在一步步构建当中。

若是《醉拳》上线后的票房有突出表现,就会有更多的院线加入到放映当中来。

相比在内地几乎没有更多业内操作的路演形式,今天的首映礼可谓是皇朝娱乐的一次大举动。

不仅邀请了超过大半的武行同道从业者参加,还把各路明星请来了好多。

尤其是名气最响的四大天王,齐齐出现在首映式的红毯之上,一下子就把这次活动的逼格拉的满满的。

当然更多的围观民众出现,还是得益于之前路演效果的影响,包括各家店电影院的门前售票处,迎来了一时间的购票长队。

首映时的现场效果也出奇的好,不仅笑声不断,对打戏里的精彩镜头的惊呼声也不绝于耳。

频率极高的爆笑和失声尖叫,跟在路演时的场面都差不多,不同的只是电影原音改为了粤语。

影片结束后,同样的是全场起立鼓掌,让主创团队感到极有面子的是,陈龙大哥的首先登台给予了高度赞扬。

因为这部电影多多少少带着陈龙式表演风格的影子,但早在开拍之前,它的宣传语就是对他的模仿和致敬,对这位港岛功夫电影的先驱表达了足够的尊重。

不过,陈龙也在现场直言不讳的道出了跟自己影片的不同:“动作戏里没有花架子,更很少见到刻意的模仿,尤其是动作场面的极致程度,就是我也感到了吃惊跟动容,招招见血、刀刀见肉的真功夫展示,让我们的龙国功夫彻底摆脱了花拳绣腿的符号!再就是黄飞鸿小妈的人物设置简直绝了,你可以当她的表演风格很无厘头,但效果出奇的好,一下子把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诠释得非常充分、透彻,并不比黄飞鸿的人气低......”

他的发言并不是事先的安排,而是他自己跑上台表达的,可以看得出来,大哥对功夫电影的后继有人,内心是激动的,乃至有些语无伦次。

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几乎全面推翻了市井关于模仿他的风格电影的传言,更一针见血的说出来,此片让他来拍摄,难度很高的动作只会是大打折扣。

他甚至当场就给观众们展示了方源在影片里的一个飞踢工作,相比给人印象深刻的那个角色人物哑巴杀手的四连踢,这个飞踢是身体飞行过程中的空中走步。

世界赛场的跳远比赛都看过吧,职业运动员可以在空中走三步,而方源却可以走五步,且是基本上没有助跑的前提下做出来的。

陈龙还加重语气提醒大家,他能作证这组动作是没有特效辅助的,很有可能也没有预先设计,而是方源临场的发挥。

关于这一点,现场主持很敏锐地把话筒递向了坐在观众席头一排的王承继。

王导站起身接过话筒,“是的,阿源当时是现场的即兴,而且那组镜头没有一秒钟的剪接,而是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

陈龙在台上摊手耸肩:“大家理解我为什么忍不住首先跳出来抢戏了吧?尤其对我们这样的武行演员来说,阿源的功夫表演是骇人听闻的,一些其他电影里常见到的动作,别人是借助了威亚的调度,而他做出来的是货真价实的真功夫!还有家梁哥在火车地步的蹲身打斗场面,据说也是一镜到底的拍摄,我们普通人都试试看自己能蹲着身子完成几个技术动作?”

王导也紧接着说道:“那组动作下来,家梁哥休息了三天,他可是六十岁的老人了,功夫再好也挡不住身体各机能的衰退,但老人家一句怨言没有,敬业精神和扎实的基本功,让我们这些在现场的人,看回放时都落了泪!”

陈龙感叹:“仅就这些,《醉拳》的品质就算得上良心之作,别人都在说我拍起戏来很拼命,但相比他们,我的那点付出又算什么,试问如今的演员,有谁敢赤手空拳的爬过超过500℃的碳池,炼铁车间的碳池温度可以几分钟内融化一个大活人的......”

他一口气在台上说了很多,明显是激情所至,有感而发。

说到激动处他甚至眼噙热泪,一度哽咽,当时的场面令人动容。

这组镜头事后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善于捕捉机会的宣传单位,在征得他本人同意后,把这一段激情演讲似的点评画面,编辑进了海外宣传画面。

这样的宣传方式还是很成功的,因为目前在海外市场,华人里最有名气的只有黎小龙和陈龙。

由他现身说法式的影评,无疑会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要管用得多。

再就是他才是喜剧功夫电影的鼻祖,说出来的话也更容易令人信服。

这种效果在首映式当天的票房上就体现了出来,在北美第一天就拿下了将近900万美刀的成绩。

要知道对于当地来说,《醉拳》只是引入的“泊来片”,换算成龙元足有6000多万,跟之前所有的华语电影相比,短短一天就形成了碾压式的巨大优势。

即使陈龙在海外最高票房的作品,当年也不过接近了500万而已。

况且该片的映后评分神奇的居高不在,在烂番茄足有8.2的高分,同样也是华语片里的绝对高分值。

与此类似的是,《醉拳》在内地的票房更是惊人的恐怖,首映当日3.32亿龙元的票房,惊掉了业内所有人的下巴。

换算成美刀可是4700多万美刀,不敢说是内地市场的单日票房榜冠军,但起码是前三名的排位。

在港岛的单日票房也达到了900多万港元,是除了有限的几部好莱坞大片之后的单日最高国产片票房。

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由于都是一周一统计,况且并不在重点宣传范围,不仅关注度低,甚至没被两家公司纳入即时统计数据。

这几组数据里头要明白的一点是,仅仅是内地首映日的票房,就几乎让这部电影的投资全部收回来了。

或者等于说是,今后还有一个月的票房都是白赚的。

可想而知,统共才投入了一亿多的龙吟和皇朝,数据拿到手的感受如何可想而知。

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第二天的票房不仅不见降低,反而出现了暴涨的趋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