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裁员后,我成了科技教父

作者:辰小序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91章 信息DNA

书名:裁员后,我成了科技教父 作者:辰小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23

而就在此刻,另一边,莞城,松山湖华为终端总部。

何钢正和于东一起,所研究的,也正是小沙刚刚推送的这个新功能。

“老于,现在你明白郝成要做什么了吗?”何钢收到这些东西比于东还早,因为郝成提前微信都跟他说了。

“信息!”于东伸出两根手指头,就说了这俩字儿。

不过当即他就又补充道:“不过能把信息玩到这个份上,那真的是独一家!更早的一些时候,就连我们也没想到。”

说起这个,于东对郝成真是佩服的紧,小沙的AI能力强大,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内外所有AI从业者的共识,有目共睹、行业公认!

但是,AI只是工具,再强大的AI也不例外,对于强大的AI能做什么,那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

而郝成所选择的这条路,则是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无论是先前基于助理AI的信息筛选推荐算法,还是这次开源的的信息极致溯源算法,甚至包括基于多通道红枫镜头的食品安全检测、就业创业指导,这所有的东西最终都指向两个字,那就是——信息!

将所有的信息无差别的推送到所有需要它的人面前,精准匹配,一触即达,消除信息隔阂,让信息为所有人无差别的提供服务。

这是白驹科技利用AI在做的最主要的事儿,贯穿始终。

效果怎么样?小到影响一个人选择不选择你家的外卖,一个人选不选择买你的东西,选不选择你这儿的工作,大到,前几天的事儿大家都看到了——

南岳日报的事儿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地震,各地的地方官媒,一下子揪出了好多人。

“他这是要把信息的共享逻辑做到极致了!”

以往,不同的人获取到的信息其实是非常不一致的,排除个人认知、传播渠道等主观因素之外,测量条件、设备等也是一大因素。

就比如食品安全检测,你现在拿着Mate70系列手机,那就一扫一个准儿。

但是其他手机就没有这个东西,包括华为自己的手机,以前的Mate60系列等等。

总不能所有人都用华为手机吧?总不能采用一年半年的手机全都换掉吧?

有人是没那么多钱买这么贵的手机的,也不可能换的这么频繁。

那怎么办?这部分信息就没办法获取了吗?

你要说换个手机也没啥,几千块钱而已,能接受。你能接受换个手机,但是现代社会信息产生的速度有多块?纷乱复杂、数以兆亿!

你能面面俱到,毫无遗漏,且在每一次做决策的时候都能精准的将这些信息筛出来吗?

显然不可能做到,但现在有了小沙,有了这个共享,就轻松可以做到了。

这就是“信息无差别”意义。

至于原理,没什么好讲的,简单的很,白驹科技甚至不是第一个做的——

之前地图软件判断车流、堵车等的逻辑都是同样的道理:根据路段的其他用户的车速、停留时间以及路段内使用高德导航的车的数量等综合判断而来的。

或者前方有什么事故,也是其他用户上报而来的,供后来的用户参考。

“而且,你发现了没老何,”于东说道:

“不仅仅是信息共享,小沙也渐渐的开始涉足评价评判体系了,这家店有多少人扫描过,有多少人推荐,这都是以前互联网企业做出规模以后,平台盈利的手段呐。

“但是,白驹科技把推荐算法和信息溯源算法完全开源了,也就没办法做收费的推荐和推广了,我有时候都不是能太想的明白,郝成究竟在想什么?真就为了做慈善?”

“我在河州待了一个月,也没有看太明白,”何钢摇了摇头:“或许就像之前所说的,这是一个有自己信仰的人吧!”

……

“这小伙,有点儿意思。”于东和何钢没看明白郝成究竟要做什么,而有却没考虑那么多,只觉得他很有意思。

地方官媒“歪屁股”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小组组长,何震,刚从南岳那边和安全部门一起收拾完烂摊子,就第一时间来到了临州,想要见见郝成。

其实上次处置社媒的事情结束之后,他就想来的,只是一直没得空,这次正好,趁着工作的机会顺带着认识一下这个他心中很有意思的人。

不过这边刚一下高铁,就接到了副手的汇报:“何组长,白驹科技开源的那个新的算法,专家已经分析透彻了,信息传播链条极致溯源……”

“停!不要跟我说算法,能做什么?”何震摆了摆手,技术上的问题他完全不懂,听了也白听。

“说简单点儿,它就是小沙指数的核心算法,”上次查处社交媒体的那个案子,他们一度陷入僵局,就是小沙指数发布,让他们掌握了信息的传播链条,最终通过数学的相关性证明才固定了证据。

“现在不一样了,这个算法开源了,我们的专家已经认定,这个算法定位的信息源头和传播链条不仅快速准确、同时还具有【传播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甚至每一个账号】的完整性以及不可抵赖性。

“这完全可以称之为是信息的DNA,能够记录信息从生存到消亡全过程的DNA。

“还不止如此,如果再结合小沙本身对信息的分析和认识判断的能力,只要一冒头,就能迅速的定位到账号,固定完信息的DNA全证据链。”

“那太好了!”何震大喜,之前的小沙指数虽然也很准确,但是小沙指数只是在描述事实,有了事实之后,还需要这边想办法通过各种手段固定证据,而现在,直接有了信息链条的DNA,嘿,一抓一个准儿!

技术什么的,何震完全不懂,但DNA他知道,一旦确定了,那就是死证。

“那白驹科技我们还去吗?”副组长问道。

“嗯?为什么不去?”何震一愣。

“我们过去不就是寻求帮助,问问郝总有没有什么建议的吗?这东西……”

“不是,合着你以为我来是来要东西的是吧?我来看看我兄弟!”何震摆了摆手:“行了,你不用去了,回去吧!”

“我……”副组长心中腹诽,还兄弟,人家认识你是谁吗你就在这兄弟。

……

郝成这边一早就接到谷玉峰的电话说专项行动小组的组长何震下午要来,还说让他加点儿重视。

只不过这……

“兄弟!”一见面,何震一个巴掌拍到了郝成的肩膀上,好家伙,搞得郝成差点儿没有一个趔趄,幸亏这一段时间锻炼还比较多,身子骨还强健了不少,否则非摔了不可。

何震也是急忙上前扶住他,忙不迭的道歉。

“没关系的,何组长。”郝成也看出来了,这人和谷玉峰那种一板一眼的官员不太一样,这就是一个“人来疯”,什么重视不重视的,不如诚心重要。

“叫什么何组长,这就咱俩,叫震哥。”

郝成一般是不太习惯这种没来由的热情的,但何震这样的人,算了,震哥就震哥吧,反正看着他也四十多了,比自己大至少十来岁,自己叫声哥也完全不吃亏。

“震哥!”

“嗯,这就对啦!”何震一点儿也没把自己当外人,直接拉了把椅子就坐下了:

“我这次过来呢,本来是想跟你取取经的,不过,你那开源算法,我们的专家将它视作信息DNA,能够解决我之前的问题,这件事儿就解决了。”

“嗯,信息DNA,这形容,很贴切!”郝成点了点头,十分认可这种比喻。

实际上,记录信息从生存到消亡的全过程,极致溯源的这个算法,郝成选择将它剥离并开源,除了先前提过的三个原因,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考虑——

他在为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设想和商业布局在打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在技术上要可靠,在人心中是权威。

何震一个“信息DNA”的说法,郝成看来,确实贴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