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作者:毛遂爱吃糖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家

书名: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作者:毛遂爱吃糖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3:07

韩立看着老妈的背影正在发愣的时候,韩妈听到行李箱滚动在石板上的声音后转过头来。

“儿子.。”

“妈,我回来了.”

韩妈:“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快点过来给我看看瘦了没有。”

韩立闻言放下行李箱,一溜小跑的走过去说道。

“瘦是不可能瘦的,您儿子我除了不吃亏什么都吃,不过馋也是真馋,特别是红烧肉,现在想想就流口水。

妈,您是不知道,英吉利那边除了蒸土豆就是煮土豆,要不就是炸土豆条,他们那边大酒店里面的那些大厨做出来的菜,放在咱们这边狗吃了都得摇头。”

韩妈:“看给我儿子可怜的,妈等下就去买肉给你做,你先过来看看小亮。”

韩立满心愧疚的弯下腰,伸手第一次抱起了这个出生时他就没在身边的小儿子。

小亮是去年阳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生的,今天是阳历五月十九日,算起来已经快六个月了,胖乎乎的非常可爱。

六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分辨出陌生人与自己的家人的区别了,韩立刚抱住一会,这个小家伙就扯着嗓子就嚎了起来。

韩立按照以前抱大、小明的经验开始晃起来,可是晃了好几下这个小家伙的哭声也没有停下。

韩妈听不得自己孙子哭,见状伸手接过去后拍了两下等小亮不哭后说道。

“这孩子从出生就没见过你,现在他已经认人了,被你抱着哭很正常,不过小孩子没什么记性,你多陪陪他对多到明天就好了。”

韩立知道这是实情,当初大、小明回姥姥家住了十来天,回来还跟他生分了半晌呢,更别说小亮从小就没见过自己,被陌生人抱着就哭说明孩子聪明。

小亮不哭了韩妈才反应过来,一边把他放回到婴儿车当中,一边说道。

“看到你回来光顾着高兴了,咱们赶紧回家,你好好的洗洗,我去打电话、买菜。”

接下来韩妈一手推着婴儿车、一手帮韩立拉着一个行李箱,母子俩一边说话一边朝着十几米外的家里面走去。

还没进门呢就听到了山本、井上在里面呜呜的声音,街门刚一打开它们俩就扑了上来,围着韩立可劲的摇着尾巴呜呜叫。

韩立腾出一只手,按着个揉了揉它们的狗头,这才关上门跟着老妈朝院子里面走去。

一年没有回来韩立感觉院子里面的枣树、桂花树粗大了不少,花圃里面的月季也越发的旺盛了。

水笼头旁边那个鱼缸里面的鲤鱼已经换成了金鱼,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韩立正在院子里面打量呢,韩妈把小亮推到桂花树下说道。

“儿子别看了赶紧洗个澡去,对了,你还想吃什么,我给你大姐打电话让她过来的时候一块买回来。”

韩立:“猪肉、要肥一点的,再来点猪头肉、下水,我现在就馋着这口呢。”

(韩大姐上的是中专,今年春天以优异的成绩、优秀生的称号从学校毕业了,目前在东城交通管理局办公室上班。

韩大姐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工作是弟弟帮忙运作的,因为她先后两次被校方叫去谈话,一次是回公交公司担任调度员,一次就是现在交通局的工作。)

韩立跟老妈说完自己的要求后就拿着衣服去西厢房洗澡间里面洗澡去了,韩妈拿起电话就打了出去。

韩大姐听到弟弟回来的消息,一脸惊喜的给代敬安打了个电话,再次放下电话后请假去街上买东西去了。

接下来是戚小妹,她放下电话马上找到师父请假往回赶。

至于云家姐妹、何米、侯玉华在燕大上课,韩二姐、韩三妹都在各自的学校上学,王春花带着大、小明在老虎胡同,联系她们有点不方便。

小亮为什么不到一块那边去?这个主要是大、小明他们俩现在已经一岁半了,已经到了难带的岁数,他们只要睁开眼就没个安稳的时候。

王春花一个人照顾大、小明哥俩差不多已经到极限了,要是在加上一个小亮的话根本就照看不过来。

一开始是打算多找一个带孩子的人,一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二来是老虎胡同那边再加两个人的话就成了八个人,住在一起有点憋屈。

另外韩妈心疼何米没有娘家,身后没有个靠山,还有其他不得不考虑的原因,这才把小亮留在身边亲自带着。

并且还给何米专门办了一张月票,让她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喂喂孩子,第二天一早再往学校赶。

韩立洗澡的速度很快的,他光着膀子、穿着大裤子从洗澡间出来,摸了摸放在这里的台球桌、钢琴,看着熟悉的房间心里面感觉异常的舒坦。

韩立洗澡虽然快,但是他在西厢房里面磨蹭了好一会才出来。

这时候韩妈已经把电风扇搬到了院子里面的桂花树下,不但给儿子泡了好了茶,还把西瓜放到水笼头下面用水冲着了。

韩立出来后直接就坐到了桌子前面,拿起茶缸子喝了一口,马上就恭维起老妈来。

虽然这些话比较老,有些韩立已经已经说过好几遍了,但是效果却是非常的好,几句话就让韩妈笑了起来。

母子俩一边逗着小亮,一边聊着家里面的事,没一会门外边就传来了韩大姐的声音,她人还没进门呢就喊上了。

“妈、妈,小弟真的回来了?”

“大姐,我回来了。”

韩大姐把自行车支好,连车上的那些肉都没管,先是拉着韩立前后左右看了一圈,说出了跟韩妈一样的话。

“瘦了.”

韩立。

姐弟俩还没聊一会呢,戚招娣已经拎着很多食材赶了回来。

“韩大哥”

戚招娣虽然没有如同韩大姐那样围着韩立转悠,但是架势也差不多。

韩立现在听到瘦了这两个字就头疼,不给戚招娣说自己瘦了的机会,说了几句就直接拉着她坐了下来继续刚才的话题。

不过她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听韩立吐槽英吉利那边的情况,包括食物特差、猪肉特腥.等等,顺道还说了一下自己是如何想念家里的饭菜。

当然还有那些失业人员的生活,能说的差不多都说了一下,不适合说的那是一个字都不能提。

韩立的这番话让她们听的大开眼界,因为这两年国内引进了一些外国的影片,大家说这些跟电影上演的一点都不一样。没想到外国人也是只捡好的拍。

国内目前的电影以宣传为主,国外的电影以票房、赚钱为主,这其中的性质不一样,所以这种事还真没什么好讨论的。

韩立也从老妈她们这边得知,还有就是上级批准了拥有正式户口的人在当地可以从事服务和手工业的个体劳动后之后,去年再次扩大了个体经商范围。

因此去年后半年的时候,四九城有了第一家个体饭店,很多人看到人家生意不错,这半年来四九城新开饭店、小饭馆一个接一个的冒了出来。

因为服务态度好,很多人请客吃饭的时候都喜欢去个体户那边。

跟饭店一样兴起的还有一些小卖部,卖的都是一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瓜子、糖球之类的家里面的日常用品。

大多数小卖部里面都有了电话,不过只能打国内长途,国际长途依旧需要去邮电局,这样的小卖部棉花胡同南口就开了一家。

这样的小卖部离家近,都是老街坊说话的时候也好听,因此只要小卖部有的东西,大家都不会去供销社、国营商店里面买。

不过后海子这边的住户不多,暂时还没有个人在这边开小卖部。

但是因为二十多年的那些事,很多人说起来这些个体户的时候都不太赞同,认为这是没有什么本事的人才会去做这个,有能耐的谁不去上班呀。

甚至还有人在私底下悄悄的说,别看这些个体户现在能养家糊口,要是跟前些年一样的话.,这可是要影响到家人后辈的.,到时候.。

用韩妈的话来讲,往后的情况谁也不知道,南方特区没事,这些个体户也不会有事,最起码目前这些个体经营户的诞生,让他们街道办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但是,这些无业青年、返城青年当中还是有很多不正经找事做的人。

他们这些人当中胆子大的人开始溜门撬锁、当“佛爷”、胆子小的偷鸡摸狗。

抓进去不少,送去郊外挖沙子的也不少,但是放出来这些人改邪归正的不多。

那种屡教不改的人,让各个街道办和派出所都快要把他们给恨死了。

为了这些人不再犯事,不让他们成为影响单位、个人的成绩隐患。

街道办每天晚上都要派人陪着他们学习,嘴皮子都快要磨破了。

派出所时不时的就要派人去他们这些人家里面转一圈,腿都细了两圈。

大家一直聊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韩妈带着韩大姐、戚小妹去厨房开始张罗晚饭,韩立留在院子里面看着小亮。

经过这一下午的接触,韩立现在抱着小亮的时候他已经不哭了。

韩立抱着儿子轻轻的捏了捏脸蛋,看着小家伙挥舞着胳膊吐出来泡泡后大声的笑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