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全真掌教开始纵横诸天

作者:北郭茶博士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九二章 广收门徒(上)

书名:从全真掌教开始纵横诸天 作者:北郭茶博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18

第二天林清玄在重阳宫七子拜别后就带着孙德生和明纯、五羊等四个关系最好的火工道人下山而去。

十天后众人就回到了紫霄宫。

林清玄亲自给几个道人交流了一番之后,让他们自我选择前程,所有的火工道人都选择拜入林清玄座下成为三代弟子。

由于林清玄了解这些道人的品质,更知道他们资质本就不好,现在年纪大了即使得到真传也练不出什么名堂,所以思索再三,林清玄就把易筋锻骨章传授给众人。

自此以后,林清玄座下算是有了净慈、明成、五羊、鹤庆、九虫、明纯六大弟子。

净慈道人年纪最长,门内道号为志慈道人,之后的五道年龄都在二三十岁之间,按照年龄大小排列,也改了法号,以此为志成、志羊、志庆、志虫、志纯。

六道对于林清玄那是感恩戴德,叩首致谢后就退下做事了。

林清玄端坐在紫霄大殿内,右手蒲团上坐着的是孙德生。

林清玄微微一笑,道:“孙师兄,以后你就做紫霄宫的执事道人,所有一切事情你都可做主,身份上我也可以请周大哥收你为徒,以后你也能列入二代弟子门楣,咱们还是亲亲的师兄弟。”

孙德生轻轻摇头,道:“林师弟不必麻烦,我在紫霄宫随便做些活计就好,执事道人是大可不必,至于真传弟子的身份更不必为我求了,不管什么身份,你我兄弟情谊不变,我孙德生能与林师弟你成为道友已是咱们的缘法,其余东西非我所求。”

林清玄见孙德生态度坚决,赞叹道:“孙师兄你乃真道人,小弟与你相知真乃人生一大幸事,您旧不曾习武,但是我这有强身健体的功夫,你可学了,以后便能精神抖擞,身体康健。”

林清玄说着把自己手写的连功法带心得体会的易筋锻骨章和、全真心法、九阴神功的册子递给孙德生。

孙德生接了过来,简单翻翻,见林清玄写的仔细,他自己有熟读道经,也都看得懂,见却是都是玄门修行的心法,并无武功,便点头道:“如此甚好,我再过几年便要壮而衰了,练练气功延年益寿也是咱们道家本分。”

林清玄初来紫霄宫做执事道人时,满宫只有八九个道人,去年下半年开始大量招收道童和游方道人,如今已有三十余人了。

等到林清玄把孙德生和志成、志羊、志庆、志虫、志纯五弟子带回来,紫霄宫道人的数量就突破了四十人。

虽然比起之前多了数倍,但是对比偌大的紫霄宫却不算什么。

志慈道人说过,百年前紫霄宫兴隆时满宫有三四百个道人,林清玄如今做了宫主,自然也想经营出一方天地,于是就在过了上元节后,林清玄命人把六大弟子都叫到自己的房中,又让志慈把孙德生也请来。

六大弟子叩首行礼后都站在一旁,林清玄先和孙德生则各施一礼入座。

林清玄看了志慈道人呈上来的许多账目,知道随着紫霄宫志慈道人医术精湛的名气传出去,每月的诊费委实不少,加上香火钱和捐赠等,紫霄宫内进项虽然还远不如重阳宫,但是在全真教下院里算是排的上号的了。

林清玄算过一次,估摸着现在每月额的进项能养活得了一百六七十人,就对仍旧管着满宫事务的志慈道人吩咐道:“现在金国大厦将倾,蒙古铁骑肆虐北方,咱们做道人的只能维护一方,悬壶济世。

即日起我们就多招收北地逃来的难民,能入宫做道童道人的就安置好,不行的就安置在山上做个山民替咱们管理菜田药田等,不拘多少,你们师兄弟六个商议着办。”

志慈道人等六人下跪应诺,林清玄又问京西南路是否有恶贼灾害,若有也要想法子消弭掉。

志慈道人思索片刻,轻轻摇头道:“目前并无恶贼过境,战事也还未到此地,整体说起来,咱们均州和襄阳都还算富足稳定。

师父放心,若有什么淫贼恶徒来襄阳、均州等的作案,我等武功虽不济,但是若是出手也自能将他们拿下,那是因为您老人家名气太大,丐帮襄阳分舵早已唯咱们马首是瞻了,他们丐帮的好手多,到时候自然会一同动手了。”

林清玄微微颔首,问道:“丐帮分舵的首领是谁?”

志慈道人躬身道:“是丐帮八袋长老黎生黎老哥,他年前带着弟子上山来拜见您,就是我接待的。”

林清玄心头一动,知道黎生曾得洪七公传授过一招“降龙十八掌”的“神龙摆尾”,虽然武功不入一流,但是靠着“神龙摆尾”也在江湖上算一号人物。

“除了丐帮,此地和近一些的江湖门派和镖局、帮会等可有拜山的?”

志慈道人最是精通江湖之道,随着年前清玄真人和全真教威震武林,自然也接待了不少江湖中人了。

当即如数家珍的说道:“铁掌帮的魏大哥年前代帮主裘老先生送来了拜帖,丹河帮的周帮主亲自来拜了山,襄阳的德胜镖局的孙总镖头来求见过您两次了,只可惜年前您老一直没回来,其他还有都是小门小户,例如武威拳馆的郑老拳师……

还有许久都不曾行走江湖的衡山派,年前也有一位弟子前来,是个吹笛子的儒生,说是掌门大弟子,也想拜见您老人家……”

志慈道人除了说了这些门派镖局等,还说了不少武馆镖局争相效力,更有不少大户人家想要让自家弟子拜在林清玄座下,情愿出二百两黄金的天文数字作为拜师谢仪。

对于诸多种种的事情林清玄不置可否,沉思片刻吩咐道:“各派各势力都先维护好关系便是,纳效的帖子一律不许收,你们六个什么时候武功能独当一面了,再收纳镖局武馆的投效,至于弟子门人,你们好生修炼,以后各自收了就是,若果有资质悟性奇佳的再送来我看看……”

林清玄无心江湖名利,在紫霄宫做宫主无非是想安安心心有个修炼的所在,距离长寿谷也近一些,如此两相兼顾,也有进项能有药材供应炼制五宝霸下丹和化龙升天散等宝药。

但是做公证、处理江湖争端和保镖平事的自然不能自己这位清玄真人去做,一来平白的低了身份,二来也会耽误自己修炼武功,到这个时候林清玄才越发明白武林门派广收门徒是为了什么了。

林清玄座下六大弟子资质悟性都很一般,修炼又晚,不过好在秉性人品都是过关的,加上修炼的是易筋锻骨章,最多一两年便可胜得过江湖上的三流人物,武功虽然还是练不出名堂,但是不遇高手,在方圆数百里就够用了。

如果能在等个五年十年,这六大弟子武功便都能跻身江湖二流好手一档了,到时候与江南七怪这等一省一地的武林高人足可分庭抗礼。

至于资质好,修炼快的弟子,各门各派都是可遇不可求,林清玄并不强求,只是让志慈等弟子多收弟子入道宫做活,慢慢筛选资质上佳的收入座下,如此第四代弟子也可越来越多,全真教紫霄宫一脉便能开枝散叶,将全真教在南方发扬光大了。

……

清玄真人回到武当山紫霄宫的消息在上元节过后在京西南路便不胫而走,不到二月份,各方势力和富户院外、甚至连隐居信阳军的皇亲贵胄,大宋太祖九世孙,承袭富水侯的赵希言爵爷也送来了拜帖。

这位按辈分与当今大宋嘉定皇帝赵扩乃是远门的堂兄弟,不过小爵爷无心名利,只好舞枪弄棒,把自太祖爷时期传下来的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和十八路齐眉棍练到了直追太祖的水平,又得自祖上从华山得来的内功心法,虽少于江湖中人往来,但是武功高强已经闻名方圆数百里。

其余人等,志慈道人以紫霄宫清玄真人大弟子和执事道人的身份便足以应对。

不过赵爵爷身份清贵,待到赵爵爷当天上山拜见时志慈道人不敢怠慢。

先吩咐弟子向静修的林清玄汇报,亲自将赵爵爷请到了后殿奉茶。

此时大宋虽然积弱,可毕竟是正统王朝,赵氏宗亲本就地位尊崇,赵爵爷广收庄客,对待武林中人甚是亲厚,林清玄即便是全真教前辈高人,也不敢托大,换上一身干净的杏黄道袍就要亲自接待。

片刻后林清玄走进三清殿,志慈正端坐下首陪着左首上座的一个锦袍公子说着话,林清玄见那个公子身后站着两个魁梧的侍从太阳穴高高耸起,显然是有着不俗的外门功夫在身。

见到林清玄进来,志慈慌忙起身施礼,为两人引荐道:“恩师,这位就是富水侯赵爵爷。”

“爵爷,这位就是我全真教清玄真人。”

林清玄扭头看向大喇喇坐在椅子上的锦袍公子,微微一笑,起手道:“贫道近来专心静修,不知爵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