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赝太子

作者:荆柯守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悬首郡关

书名:赝太子 作者:荆柯守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0:18

舒阳府

烟雨蒙蒙,古城萧索,残破城墙边上,火光透亮,旌旗破旧,护城河早被填出坦途,几十辆木轮车推过来,架在城下。

转轴联接处,绞手分离拉动,原本倒伏倾斜主梯,逐渐树立起来,缓缓靠向石墙。

随即,副梯如法炮制,同样立起。

“上!”

血水腥臭混合着汗水,云梯倾斜处,士卒如蚂蚁攀爬而上,各顶着护具。

“射!”

墙上射下箭雨,又有推杆伸出来,不时更有一大锅金汤,轰一声如雨下而下,一片蒸腾和惨呼,自上跌下,横错交抵的尸体在城墙堆成个小坡。

“呼——”

雷霆车发射,一发巨石飞过云梯上方,带着呼啸之声,落入城中。

咚——

重重的落地声,此起彼伏。

城墙上顿时消失一片人影,更有浓郁的血腥迎风而来,夹在雨丝之中,丝丝有着清甜之意。

有小半落在墙上,砸出大大小小的缝隙。

数百架雷霆车日夜不休,连续攻打了半月,任是郡城坚固,也渐渐支撑不住。

又打了半个时辰,远处大营响起擂鼓,一声声敲击在心里。

这波郑军如潮水退下。

墙上守军顿时松了口气,背靠着墙壁,喘息着休息。

“郑贼为何提早收兵?”

一个古姓指挥使凝神望去城头,又探头看向下方,极目向外,整个城外密密麻麻的遍布着旌旗招展大军。

一队队士卒,在一箭之外整理队形清理兵器,不远处则是随军的匠人丁丁当当正在组装攻城车和云梯。

若大的阵形,巍然不动,沉静淡漠,很有些幽深莫测。

“伪郑之军,也是精锐呀!”

或者说,到底是开国不久,初战有些慌乱,可现在越来越精锐,这话可不能说,指挥使粗略在心中估算,眉宇间带着疑惑:“分明损失不大啊?”

周围众将都心有同感,各有猜测:“也许有诈!”

“须提防地道!”

“莫非是伪帝驾崩了?”

有千户突然之间说了这句,引得众目睽睽,大家还是隐隐听见些风声,不由注目此人。

能知道此事,关系和后台就不小呀!

这几乎是试金石了。

可话音未落,就见到城墙下,有数十人打马缓缓靠近。

挑着盔甲,举着破旗,还用绳索牵引几个身穿囚衣的人,望之不似攻打。

“难道是换俘?”

“看来抓到了有分量的俘虏。”古指挥使对此见怪不怪,很是熟练地点了靠后一个百户。

“这次你派人换俘。”末了,他又加了一句:“记得多要些粮草,再换几个工匠回来。”

“上一批滥竽充数的,要的木匠给的石匠,这次定要仔细点。”

百户领命下去,过了不到半刻,百户气喘吁吁跑上城楼。

“将军,下面不是换俘……是……是……”

“嗯?”古指挥使沉声呵问:“有事说事,吞吞吐吐,从哪学的娘娘腔?!”

“说!”

“是,是……是劝降!”

“还当什么事,不过就是劝降,老规矩,打回去!”

“不,不一样。”

百户在地上连连叩首:“下面几个俘虏,似乎是许副指挥使、安千户、范别驾,还有些人头……”

“还带来了虎符”

说到人头和虎符,他全身颤抖起来,连连叩首,咚咚咚作响,连续嗑个不停。

只是不说话,地面很快染红了一片。

众将都感觉到些,默契沉默下来。

古指挥使死死瞪着地上,鲜红的血迹映入眼帘,脑海里就嗡一声。

“……你都知道了什么?都从实说来!”

“再敢动摇军心,本将这就斩了你!”

古指挥使一字一顿,重逾千斤。

百户仍旧不敢说,他身体在哆嗦,抖得与筛糠一样。

古指挥使大怒,就要拔刀斩了这百户,可突然之间,下面“轰”一声,空中飞起了连绵烟火,在空中炸开。

所有人都抬头一直仰望天空,就听着下面千人万人呐喊。

“贼王曹易颜突袭京城,自取灭亡,皇上有命,悬首郡城,汝等倒行逆施,肆虐为恶……开城立降,方可活命,若有不从,天兵一致,玉石俱焚!”

声震如雷,并且不止一次,接连呐喊:“贼王曹易颜已死,皇上有命,悬首郡城!”

“不,不可能!”

其实一箭之外,看不清人头,因此古指挥使一把夺过兵符,只一入眼,顿时倒退半步,脸色猛涨得潮红,张了张嘴,几次欲言,又止住。

额间脖颈间,密密麻麻的汗珠,肉眼可见渗出,大滴大滴顺着脖子滑落,很快沾湿衣襟。

顺眼看去,周围诸将都呆立不动,宛是木偶僵立,个个面带着惊惧之色。

“快,通知钟军师……”勉强,古指挥使才发出了命令。

钟萃的营地是占用了城中一个府邸,信使闯入,总觉得府邸寂无一人,连枯藤都不胜寂寞瑟瑟抖动。

其实府邸内还有三十多个亲兵,人人提刀站在滴水檐下,钟萃有些憔悴,头发蓬乱,神色还算平静从容,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块馅饼,桌上放一把宝剑。

见信使过来,略一摆手让进,就让信使说话。

这话石破天惊,可钟萃竟是脸色不变,甚至还在吃着硬饼,只有听到了虎符,才脸色变得愈加苍白,放下只剩半块的烙饼,说着:“本想吃个饱,不想没有这福份,也对,我何等人也,丧师败将,何能有此?”

“拿过来吧!”

信使感觉不对,惶恐递上。

“确实是陛下符信。”钟萃哪怕早有准备,拿到手里,仍旧心里“轰”一声,立时头涨大,周围的天地府邸立时旋转起来,只觉心头突突乱跳,竭力想镇定下来,却哪里能够?

语气顿瞬失了平均,艰难涩然,充满悲意,难以自制,不知不觉,眼泪而下。

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王和大魏。

别人或怀疑是诈,但唯有钟萃深知大王谋划。

深入敌境,奔袭敌京,本是险中取胜,搏取万一胜机。

欲成此事,其实小半人谋,大半都在天命。

半途稍有差错,被那伪郑察觉,自是受万军围剿……必无生还之理。

因此,钟萃已经确信了。

心中传来阵阵绞痛,钟萃仰面望天,喃喃自语,不知在说着什么。

空中闪过霹雳,接轰隆一声,滚滚沉雷之后,细雨淅淅沥沥落下。

环顾左右,昏暗天光下,袍泽尽显黯然。

时局如此,还能如何?

“天意!天意!”

钟萃叹息着,不复言语,要是愚钝之人,说不定还拼命抵抗,可他明白。

本来困屯舒阳府,军心已跌落,要不是应国以魏制训练,乃精锐之兵,又有复还大魏之理想,早就乱了。

现在大王一死,众将无主,立刻就崩溃,有人想拼死,可大部分人就想活命了。

只要有少数人开城,就大事已去。

这城,是守不住了。

钟萃拿起案桌上的宝剑,明黄流苏,雕刻龙纹,在暗中熠熠生光,抽出半尺、寒光闪闪,仍旧那样的锋利。

这是大王临走前,赐的御剑。

还真不是临时所赐,是应国所藏,是当年魏帝所赐的天子剑。

钟萃得此剑,才得以驾驭众将,只是如今……

钟萃抽出来,缓缓站起身来,突然间苦笑:“哈哈……大丈夫追随明主,复兴大魏,事虽不成,乃是天命,何憾之有?大王,臣来了——”

说着,手中的剑闪过一道雪亮的弧光,横在脖间一拉。

天子剑的确锋利,只见一切之下,半个脖子就切开,沧啷一下,宝剑落地,身体沉闷倒下,粘稠殷红的血,混着雨水,渐渐模糊了眼前。

“钟军师自刎了!”周围侍卫亲兵其实可以拦下,可没有人拦,人人神色黯然,甚至暗松口气,个个面面相觑。

“陛下死了……钟将军也死了……外面铁锁重围,我们何去何从?”

这消息迅速传递出去,阴雨朦胧,灰蒙蒙的所有人脸孔都看不真切。

迷茫,惶恐,不安,如无数手臂,紧紧抓住他们的心。

“敌人的话也能信?”

接到消息的古指挥使醒悟过来,怒气奋发,拔剑在手,高声反驳:“此必是乱军之计,你等居然信了,置陛下于何地?”

“钟将军是陛下亲自嘱托的都督,他现今自刎,军中无帅,我们还能如何?”竟然有千户反驳,并且,还有十数个亲卫按刀靠拢。

眼见亲兵骚动,别的百户千户沉默,古指挥使眼见不对,按剑缓缓后退,冷哼一声,按捺下怒火:“我要溃围勤王,愿随我去的,整军出城!”

没有人响应。

这古指挥使脸显悲哀之色,缓缓而退,退至不远处,他的亲兵也已簇拥而来,当下深深看了一眼,就此转身离开。

其余百户千户面面相觑,各有惭色,又显得消沉。

沉默令人不安,但又无人离去。

忽有人拔剑,砍着城墙,恨恨咆哮出声:“溃围!溃围!整日就知道喊溃围!他懂个什么兵!”

“说起来简单!百万大军,坚壁清野,处处碉堡,八面围成铁桶!插着翅膀都难飞!”

“真能溃围!还会困到今天吗?!”

“啊!啊!只有他是忠义?我们都是不忠不义?”

“我看他今天怎么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