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蛟龙传

作者:爽灵居士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卷 初涉战国之魏国风云 第031章 惊人猜想

书名:蛟龙传 作者:爽灵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陆宇有些奇怪,玉儿带自己来见的到底是什么人?这道门设计得也奇怪,为何是上下而不是左右?当它开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玉儿露出一个迷人的笑容,对陆宇道:“这次不用劳烦陆大哥再费力推门了,因为此门不须用力便能打开。”

说完便举起玉手,走到了门边,在门上有节奏地扣了三响,稍作停顿之后,又再扣了三响。

过了一会,只听到门后有声音,然后八卦门慢慢开启,陆宇这才发现,原来这门上下都是有轨道的,不是用人力打开,而是设计了机关,使之往上下两处嵌入。

待八卦门完全开启之后,一只叫不出名字的石雕瑞兽跃入了陆宇的眼中。有点像貔貅,但其头上却无角,肩后有翅,左前爪往前踏出半步,双眼怒视前方,神态威严,雕工确是非常精细,无论在线条上或是别处,都非常流线型。若不是玉儿如此镇定,陆宇还要确认一下这东西到底是活物还是石雕。

这石兽身后是一道石屏风,上面刻满了篆体字,陆宇古文辨识能力有限,并不知写的是什么内容,而且现下也不是研究的时候。

陆宇也不知道这石兽是到哪种神兽,和这屏风是什么意义,不过风水在古代建筑中所占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如此设计,在这地下做此设计,定有其深奥的学问。

见陆宇望着石兽的屏风发呆,玉儿回身拉起陆宇的手便走了进去。绕过屏风之后,映入陆宇眼帘的一幕更是另他大为吃惊。就在离他们十步之内的对面,竟然坐着三个人!而那在坐在正中的人,不是龙阳君还是谁?

另外两个人的穿着是男子的深衣,身形魁梧,其中一个身形略瘦,不过脸上都戴了表情木讷的木制面具,不知长相俊丑。

见陆宇与玉儿来到,三人都站了起来,龙阳君率先开口道:“本君终盼到陆爷的大驾了。”说罢似乎发现些什么,皱眉对玉儿道:“你们…?”

玉儿忙抽回拉着陆宇的玉手,低头说道:“禀君上,玉儿已将陆爷请来。”话没说完,脸颊已浮起两朵红霞。

陆宇正要问候龙阳君,身后一把熟悉的女子声音却先响了起来:“小女子拜见君上、各位师兄。”

回身望去,只见一奴婢打扮的女子走了进来,经过陆宇,却视而不见,直接走到对面龙阳君三人处,面向陆宇而立。

陆宇看这女子面熟,像是在哪里见过。突然想起来这女子正是今日在信陵君府中打碎了两只玉碗的那个婢女,不料这女子竟然是龙阳君的人!这女子那时表现出来的惊慌等各种神情都极为真实,连陆宇也以为她是真的害怕而流露出来的作为,却没想到那一切竟然都是假的,这女子可谓演技甚精啊。

龙阳君笑道:“故人相见,为何不互相问候?”说罢便回头看了一眼那女子和那比较瘦的面具男。

陆宇闻言心中大震,这女子与自己在信陵君府有过一面之缘,若硬要说是“故人”还能勉强说得过去,但眼前这两个面具男,无论是哪一个,都戴了面具,这让陆宇哪里知道是什么故人?难道这两个竟然都是龙阳君安插在信陵君身边的探子?

龙阳君一语震惊陆宇。

只见那较瘦的面具男仰天大笑,笑声竟令陆宇感觉甚是熟悉。突然间,陆宇注意到他系在背上而由右肩露出的剑柄,那已经将其的身份表露出来。一种难以压抑的兴奋之情脱口而出。

“章大哥!”

二人互相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臂,久别重逢的兄弟,爆发出最真挚的激动之情。

除下面具,这张熟悉而沧桑的面孔,似乎又白皙得比之前更无血色,章武本来就略显清瘦,此时相见,又好像更加削瘦了。

章武回头对那女子道:“七师妹,何以不来与你陆大哥相认?”

陆宇闻言心里又再度一震,双眼在那女子身上打量,难怪今日在信陵君府中见到她时,会有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女子却淡淡地说道:“这面具难以除下,除下之后又难以戴回,陆爷现在贵为左中郎,小女子怎敢随便称呼。”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陆宇何时开罪了她,否则她为何对陆宇出此冷言冷语。而陆宇更是想破头脑也想不出为何凌梵对自己的态度突然间骤变。在失散之前,二人还有说有笑,甚至肖正文还说在失散后章武不止一次提起她对自己的思念,即使是今日在信陵君府,自己没认出她来,也不至于对自己如此态度呀?

突然陆宇虎躯剧震,想到了她为何冷漠的最有可能的原因。刚才在秘道时玉儿主动对陆宇献吻,后来陆宇又在中间的密室里环抱玉儿,莫非全都给凌梵看见了?虽然在秘道与密室中都静得落针可闻,但是凌梵可是会武功的呀,若她不想让陆宇知道自己在后面,那是绝对有能力办到的。

除了这个原因,陆宇实在想不出有别的原因。若是如此,自己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章武干笑一声打破尴尬的气氛,笑着对陆宇道:“你小子可谓厉害,不但以蛟龙侠之名声振大梁,竟然还对外声称自己是云梦山门徒,辈分还比我高,你是想要我章武尊称你一声师叔吗?”

龙阳君也笑道:“早在醉兰坊时本君已识破陆爷的身份,只是看你剑招是真有些像云梦山的剑招,说出来的故事又如同真事一般,本君才没有当场揭穿你。反正不是敌人,便由得你自圆其说。”

陆宇哭笑不得,章武和龙阳君一人一番话,说得自己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只好等他们都说完了,这才苦着脸说:“小弟确在某些事上添油加醋,但却不是信口雌黄,只是略加修饰而已。”

这时后面那一直没说话的面具男走了过来,二话不说,却便一拳向陆宇打来。那拳来得甚快,陆宇只得疾退三步,立即坐马觉腰,进入守势,准备应付他这一记快拳。这时面具男的拳头已经逼直陆宇面门,不过陆宇更快,左手已经握住他的手腕,在侧身左转的一瞬间顺势将他拳头一拉,右手同时握拳击向他的右肋。

对方显然已经料到陆宇的反应,不但任由陆宇拉着自己的方向滑去,连陆宇击向他肋间的拳头也闪电般被他抓住,顿时带动了陆宇的身形,两人齐齐向前冲了数步。

陆宇下盘的功夫并不牢固,“灵龟法”的守势即刻被破。令陆宇吃惊的是这面具男不但熟悉自己所用的招式,而且比自己更熟练,至少他的根基要比自己多出十数年。拳来脚往中,陆宇终于恍然大悟,面具男用的招式和自己竟是同出一门,难怪自己拳脚未出,对方却像懂得读心术一般总能从容化解,令陆宇处于被动中,原来自己的拳路脚法早被面具男看透。

守中带攻,讲究的是以静制动,守住敌人的攻势而抓住破绽给予还击。可比守城,如果敌人知道己方弱点,那么这座城池已注定是别人囊中之物。在“阴符七法”里面,“灵龟法”本是坚不可破,但面具男使用的“螣蛇法”功底更胜陆宇一筹,故陆宇守得十分吃力,如再坚守下去,不出十数招自当被面具男所攻破。

面具男出拳快如闪电,一个“缠”字诀总能抑制住陆宇的攻势,把守中带攻完全限制在只能守,不能攻的状态中。但陆宇却发现他并没有出尽全力,而且自交手到现在只有一路“螣蛇法”,并无其它招数。忽见面具男又是闪电一拳往陆宇腰间勾来,陆宇顿时灵光一闪,竟也不挡,反而一拳勾向他腰间,跟着他耍起了“螣蛇法”的拳路。

果然面具男被陆宇这一拳所震慑,他的拳头虽快,陆宇却也不慢,就在这几寸间的距离,陆宇出招虽比他慢,速度却也有如疾风,在他击中陆宇的同时也有可能被陆宇的拳头所击中,到时只是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显然面具男并没有要和陆宇争个鱼死网破的意思,此时要用另一只手抵挡已经来不及,然而反应奇快的他立即收住身势,暴退三步。

就在此时,章武和龙阳君几乎同时喊出一声“好”,令二人停止了交手。

面具男摘下了那副木制面具,陆宇终于看清了他的样貌。此人五官有如雕刻般分明,剑眉下那一双细长的眼睛散发出慑人的精光,令人不栗而寒。脸的轮廓可谓有梭有角,配合起五官,感觉倒有几分标准剑士的风范。

陆宇不解地问道:“这位是…”

那人道:“在下候荣,乃醉兰坊的老板。”

原来如此!玉儿与龙阳君的关系非比寻常,自己早应该猜到她的老板应该也逃不了关系。但陆宇仍有一点不明,为何章武和凌梵也会出现在这里?他们一开始来魏国不是直接去见信陵君的么?

章武大笑一声,对候荣道:“三师兄,没想到我这兄弟还能在拳脚功夫上把你逼退啊。”

候荣竟然是那传说中的三师兄!并且刚见到他们之时,玉儿竟也称呼他们为师兄,那么,玉儿与章武也是师兄妹关系……

龙阳君也笑道:“陆爷现在大梁城名声已盖过我这魏国第一剑手,候先生要不要再试试陆爷的剑法?”

陆宇吓了一跳,光是拳脚功夫已经被候荣逼得差点招架不住,再来比试剑法,或许就没有刚才那么幸运了。毕竟是因为看出候荣并没有要对自己下重手,后来又意外地发觉他只会“螣蛇法”,这才能勉强破解他的攻势,再加上章武和龙阳同时叫好,这才没有再打下去。如果继续打下去,虽然未必会输给候荣,但也一定不会轻易取胜。

候荣像是不会笑一般,只是淡淡地对章武说:“六师弟,或许他真是师尊亲自授艺…”

章武面露讶色,看着陆宇好一会儿才说:“二弟,莫非你是真见过师尊他老人家?那现在我们岂非真该尊称你一声‘师叔’?”

陆宇哭笑不得,自己与鬼谷子当时虽无行师徒仪式,但鬼谷子确有收他为徒之意,且现在陆宇的拳脚功夫和剑招确是鬼谷子亲自传授,若要认真说起来,还真能算是章武的师叔。古人对辈分之事特别认真,门派中如是,先入门者便是师兄,师父的师父收的徒弟再小,其辈分也比你大。

但他本是二千年后的人,对这些关系并不是很讲究,当下便苦笑道:“大哥你就别拿小弟开玩笑了,我们还是原来的兄弟,千万别这么认真。”

候荣却一本正经地说道:“若你确是师尊的徒弟,也便是我们的师叔,这是不能乱的规矩。”

陆宇只好说道:“玄微真人确是传授了一招半式,但却没有行过正式的师徒仪式,最多小弟也只能算是半个云梦山的徒弟,这师叔的帽子太大了,小弟真承受不起呀。”

龙阳君上前一步,握住陆宇的手,一双“美目”望着他说道:“好了,本君来替陆爷说句话。既然陆爷并不想当这个师叔,你们二位便莫强人所难了,否则争到天亮,恐怕也没有个结果。”

陆宇的手被龙阳君一握,顿时只想抽回来,不知为什么,总感觉有那么一点奇怪。但见他为自己解围,只好僵着微笑,眼睛却望向别处,不敢与他直视,心里面一直发毛。

这时幸好章武也走了过来,龙阳君这才松开手。章武拍了拍陆宇的肩膀,开玩笑道:“好吧,就依二弟所言。不过以后若师尊怪罪起来,二弟你可千万要为哥哥解围啊,否则哥哥几人真担当不起呀。”

陆宇听出他是在说笑,也哈哈一笑,道:“大哥莫再说笑了。对了,为何大哥与凌姑娘会在此处?这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章武叹息一声,走到凌梵跟前,背对着众人说道:“这事说来话长…”

陆宇马上想上前拍他后脑,但极力忍住了。这些古人,一旦要说起什么事,非得要背对着人,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说吗?

原来当日在陈郡分开逃跑后,除了陆宇之外,章武、凌梵,姬少雍和肖正文四人成功逃出城。而滕家的人与官兵亦穷追不舍,为了分散注意,四人又分成二路,正如肖正文所说,双方约定了一个地点会面。经过三日,终于逃出楚境,但是他们却没想到,虽然逃离了楚国地界,却有人事先埋伏在他们约定会面的地方,四人才刚会合,便被一群好像山贼的人袭击,大战了一场之后,由于对方人数太多,在乱战中又与姬少雍、肖正文失散。

后来有人出手相救,章武得知是龙阳君的人,而章武才得以顺利来到大梁。由于候荣曾以化名龙务之作为信陵君的门客,章、凌二人又辗转找到信陵君府。不料却被告知其已离开信陵君府,二人只好离开另觅龙务之下落。却不知又遭人暗算,最终又被龙阳君的人掩护至此,才知道龙早已易名为候荣,追随了龙阳君,作为醉兰坊不轻易出面的老板。

当知道了陆宇以蛟龙侠之名在大梁出现后,其实章武与凌梵已想方设法地接近他,玉儿便是其一。而凌梵更是易装成婢女混入信陵君府中,无意间又发现了受伤的肖正文。由于不知道陆宇有何计划,只好又出了玉儿这张牌子,将陆宇引到这里来,准备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陆宇暗忖原来玉儿是他们安排好的棋子,却不知玉儿表现出来对自己的爱慕之情到底是真是假?玉儿当时还说自己是第三个见到她容貌的男人,现在一想,还真只是在哄自己开心而已。

随之又想抽自己几巴掌,凌梵可谓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如今她本人就在自己面前,自己心里居然还在想着另一个女人,到底他是喜欢凌梵,还是玉儿?

下意识地望向了凌梵,正好她也正望着陆宇。四眼相对,凌梵立即望向别处。

章武长长的一段回忆,令龙阳君面露怒容,等到章武说完,龙阳君还是忍不住啐了一口,恨恨地说道:“说起你们那位肖正文小兄弟,本君真是一肚子的火不知该往哪里发泄。”

陆宇奇道:“君上何出此言?”

龙阳君怒道:“信陵君那厮是否向你说过,本君抓来童男童女炼丹,与大王一齐服用?”

陆宇没想到他连这事都知道。

龙阳君又道:“你知道你的小兄弟是怎么受的伤吗?本君实在难以咽下被信陵君冤枉这口恶气,特命人暗中追查,竟被本君发现到处抓童男童女的人是他,肖正文正是他的人所伤。”

陆宇闻言大震。本来整件事似真似假,因为一方面肖正文确是由西门候带陆宇找到,种种迹象都像是信陵君的人救了小正文,陆宇虽然怀疑过信陵君所讲的话,但是他讲的亦不无道理,因为陆宇对龙阳君与安釐王之间那种特殊关系,又传闻龙阳君甚至重要过安釐王的嫔妃。

女人取悦于男人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年轻貌美,相对于龙阳君,这更是很重要的条件。那么,为了令容貌常驻,做出种种保养的方法亦是有可能的事。

但是,如今经章武说出事情的经过,龙阳君所讲的掳掠儿童事件更加合理,毕竟章武不会对陆宇说谎,而且当时陆宇看过肖正文胸口的伤像是钝器所造成…

想到这里,陆宇恍然大悟,问道:“难道真是那朱亥?”

候荣插嘴问道:“陆兄弟已知此事?”

陆宇道:“小弟检查过小文的伤,这种兵器非常独特,并没有多少人使用。”说完便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小弟应该早些猜到是他干的!”

龙阳君又道:“上个月追查到的结果不仅是大梁城,其它数城均有男童、女童无故失踪,而这些失踪的孩童,都是信陵君派人捉去炼成丹丸…”

玉儿和凌梵听到这里,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叹息声。

陆宇想到一事,日前在醉兰坊与西门候出来时见到荆杰带着几个人行踪可疑,本来与西门候想跟踪去看看他们到底要做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没想到跟到后来竟然跟丢了。现在回想,荆杰有可能是龙阳君派去追查男童女童这件事,然而也极有可能是西门候故意令陆宇跟丢了他们。

当然,这也只是陆宇的猜想,但是却很有可能是真的。

章武道:“小文的仇一定要报,但现下更重要的是另一件事…”

龙阳君接着说道:“没错!皆因本君派人顺着这些儿童的失踪案一直查下去,查到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