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大唐逆命少年

作者:鹿会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三章  徐淼的道理

书名:穿越之大唐逆命少年 作者:鹿会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5

“是!我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当今朝廷时下所行的租庸调的税制,主要征税的对象乃是天下的农夫,而这些农夫,日日在田间劳作,一年到头也不过只是收获一些粮食,缴纳了税赋之后,就所剩无几了,他们付出了最为辛苦的劳动,却要承担着整个国家绝大部分的税赋。

相反,像我们这些商贾,现在我也应该算是商贾之列,明明赚钱要比那些农夫容易的多,就那我来说,我所用的这些食材,比如猪肉,一头猪农户从小要养到大,要放猪、还要饲养,同时还要承担着猪可能会半道得猪瘟死掉的风险,好不容易将猪养大,却每斤猪肉只买几文钱最多也就是十几文钱。

可是被我买来之后,只要稍加烹饪,做成菜肴,一斤猪肉的价值就可以翻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拿走了这猪肉到食客口中这其中最大的利益!

但是朝廷却把收税的对象,只盯在养猪的农户身上,向他们征收税赋,却对于我这种赚了更多的商贾视而不见,只在坊市上征收少得可怜的一点点市税!这钱说实话,赚得着实让我心中不安。

我就想不通了,朝廷为何如此瞧不起我们这些商贾,我等也是大唐的子民,大唐的兴衰荣辱,也与我等息息相关,并不是我不愿意为大唐付出,而是朝廷对我等根本视而不见,把商贾视作贱业,甚至连收商贾的税都懒得收!

而商贾一边要被人歧视,一边却又通过买卖亦或是加工等手段,将农民手中的原料转化成商品,赚着厚利,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却对这个国家,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朝廷却一边是国库空虚,一方面却又放着商贾这么富庶的一群人,视而不见,诸位大人还要为国库空虚,朝廷无钱可用感到忧心忡忡,这又是何道理?

商贾难道就如此不受待见,连为大唐付出一份心意的权力都没有吗?

这就好像笑话说的,朝廷现在就像是守着一座宝库,却穷的叮当响的乞丐一般,只盯着最穷的那群人的口袋,试图从那些最穷的人口袋里讨钱一般!难道诸位大人就不觉得可笑吗?”

听了徐淼的这番话之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的脸顿时都黑了下来,同时心里面也开始翻江倒海了起来,徐淼的这番话就如同一记重锤,咣的一下就砸在了他们心上,砸的他们有点发蒙,同时又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忽然间他们这才想起来,这天底下最富庶的除了他们这些勋戚之外,不就是这些商贾吗?而眼下朝廷实施的税赋制度,却恰恰忽略了大唐最有钱的这一个人群,所有官员,都把眼睛盯在了那些在土里刨食儿的农夫。

可是另一方面,他们也有他们的担心,因为大唐之所以轻视工商业,那是有原因的,大唐立国之后,最为重视的就是农耕,随着隋末天下大乱,这天下的农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大量的土地抛荒,百姓流离失所,无数人辗转于沟壑之间呜呼哀嚎,成为一具具饿殍。

所以大唐立国之后,便实行了均田制,就是为了鼓励百姓回归到土地上进行耕作,这样才能尽快恢复大唐的粮食产量,让大唐不再有缺粮之忧。

这也就导致了大唐从立国就重农轻商,不鼓励百姓经商,只怕人们只顾着逐利,却轻视了农业生产,这才导致了大唐并不重视工商业,几乎忽视了对商贾的征税之事。

甚至在很多官吏甚至皇家看来,如果从商贾手中征税,那就是鼓励商贾经商,这样会提高商贾的地位,让更多农民转而经商,唯有限制工商业,才能保证重振农业的生产。

可是现在听徐淼一席话,他们忽然间都意识到,不征收商税,似乎是个很蠢的事情,商贾虽然受人轻贱,可是却可以轻松的大笔赚钱,这是不是太便宜商贾了?

“小子,虽然你的话听起来确实有些道理,但是征收商税,那就势必会被人说与民争利,还有也势必会提高商贾的地位,导致更多人弃农经商!所以这不是小事,你不可妄言!”长孙无忌皱着眉头对徐淼说道。

徐淼一听,颇有些失望,这也难怪,长孙无忌现在是朝中重臣,但是同样当官的私下里也都往往会做一些买卖,来满足家用,对钱谁都不嫌多,他们往往会插手到很多行业之中,从中牟利。

就比如长孙无忌,他就知道,长孙家在唐初很长时间里,在长孙无忌倒台之前,都几乎把持着大唐的冶铁业,赚得是盆满钵满,如果朝廷开始征收商税,那么无疑官员们也要受到损失,不知道长孙无忌是不是也担心自家会因为征收商税而遭受损失,才会不同意征收商税呢?

但是徐淼觉得眼下的长孙无忌,还不至于那么自私,据他在史料上对长孙无忌的了解,现在的长孙还没有那么无耻,眼下的他,对李二还是忠心耿耿的,会以国事为重,不会因为一己之私,就阻止商税的征收。

“长孙大人,小子不太同意您的看法,这世上一个国家的构成,正是由士农工商四民所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

不管是哪一个行业,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士人负责管理国家和地方,农民负责耕种田地,工匠则负责建设和制造各种工具以及建筑,商人则负责让国家的资源流动起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如果国家轻贱商人,阻止商业的发展,那么各地的产品就无法流动起来,许多特产即便是被生产出来,也只能一钱不值,烂在当地!

恰恰是商人的存在,才让产出的剩余得以流动起来,这样作为生产者的农民,才能提高收入,逐渐变得更加富庶!

还拿猪肉做例,如果没有商人,那么老百姓好不容易养出来的猪,就只能自己吃,这样一来,百姓就无法赚取到多余的价值,如果百姓想要通过养猪,赚到更多的钱,那就需要有人收购他们养成的猪,这就产生了屠夫这个职业!

屠夫既可以帮百姓杀猪,也可以收购百姓的猪,贩卖到城中,供给城中的千家万户以及饭馆酒楼,这样一来,百姓才能通过养猪获利!

如果没有了屠夫来贩卖这些猪肉,那么老百姓就无法通过养猪获利,那么老百姓谁还会再养猪?而城中我们这些不养猪的人,又怎么能吃上猪肉?

再比如我们喝的酒,如果没有商人收购粮食,将粮食酿成酒,那么老百姓产出的多余的粮食,吃不完,便毫无价值,老百姓又如何能有钱购买他们所需的农具、耕牛?

还有关中人口密集,单单是长安城之中,就有居民近百万人,这些人绝大部分不事种田,那么他们所吃之粮,如若没有商人收购农民产出的粮食,贩卖给城中这些不事种田之人,那么城市还能成为城市吗?

所以不管朝廷是否轻视商贾,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商人这个阶层,如果把一个国家看成一辆车的话,商人恰恰就是这辆车的润滑剂,可以让车辆转动起来,缺了商人,那么国家这辆大车,就无法继续滚动前行!

既然商贾也是大唐子民,那么为什么不需要为大唐尽一份力?所以小子认为收取商人的商税,对国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甚至小的敢于妄言,一旦国家收取的商税,超过了农税之后,这个国家才是最为强盛的时候!如果国家的工商税收,有朝一日足够国家支出的时候,甚至完全可以取消农税!

一旦要是到了那时候我就不信,这天底下还会有人起来造反?恐怕那时候天下的农民,只会拼了命的维护国家和朝廷!谁敢造反,老百姓第一个就不答应!肯定会拼了老命帮着朝廷灭了那些造反的家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