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盘古小弟在洪荒

作者:喜欢剑齿猫的小钟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9章 不周山论道

书名:盘古小弟在洪荒 作者:喜欢剑齿猫的小钟 字数:0 更新时间:05-08 16:32

自盘古嘱托之后,李易深感责任重大,他日夜思索如何帮助巫族变得更加强大,以守护这洪荒世界。一日,李易灵光一闪,想起盘古所创的九转玄功。

李易决定将这神奇的功法传授给十大祖巫,以增强他们的肉身力量。他寻得一个吉日,召集十大祖巫于巫族圣地。

十大祖巫齐聚,个个身躯伟岸,气势雄浑。帝江率先开口问道:“李易,今日召集我等,所为何事?”

李易神色庄重,说道:“诸位祖巫,我得盘古大神授意,有一强大功法,名曰九转玄功,欲传授于你们,助你们提升肉身力量,强大巫族。”

众祖巫听闻,眼中皆闪过惊喜之色。共工大声说道:“若真能如此,实乃我巫族之幸!”

李易点了点头,开始讲解九转玄功的奥秘:“这九转玄功,乃是盘古大神所创,修炼至极境,可拥有毁天灭地之能。其修炼之法,注重锤炼肉身,引天地之力入体,强化筋骨血脉……”

李易详细地阐述着功法的每一个细节,十大祖巫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一字一句。

讲解完毕,李易亲自示范,引导着祖巫们感受功法的运行路线。强良按照李易所教,运转功法,只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体内涌动,忍不住兴奋高呼:“好神奇的功法!”

其他祖巫见状,纷纷效仿,一时间,巫族圣地光芒闪耀,巫力澎湃。

然而,修炼九转玄功并非一帆风顺。玄冥在修炼过程中,体内巫力暴走,痛苦不堪。李易急忙出手相助,运用自身深厚的法力,帮助玄冥稳定巫力,引导其步入正轨。

经过数日的修炼,十大祖巫逐渐掌握了九转玄功的入门要领。但李易知道,这只是开始,要想真正发挥功法的威力,还需要长期的刻苦修炼。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十大祖巫全心投入修炼,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决心,克服重重困难。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们从未退缩。

李易也时常在旁指导,根据每位祖巫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在他的帮助下,祖巫们的修炼进展迅速。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大祖巫的肉身力量日益强大。祝融周身火焰升腾,温度炽热无比;后土大地之力环绕,稳如泰山;帝江的速度更是快若闪电……

巫族众人见祖巫们实力大增,对李易充满了感激与敬佩。而李易明白,这只是他守护洪荒的第一步。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十大祖巫在九转玄功上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然而他们也遇到了新的瓶颈。

李易深知,要突破这些瓶颈,需要更深层次的领悟和创新。于是,他与十大祖巫共同探讨,对九转玄功进行改进和完善。

在一次研讨中,烛九阴提出:“这功法虽强,但在应对某些特殊的天地法则时,仍显不足。”

李易沉思片刻,说道:“或许我们可以结合巫族自身的天赋神通,融入到功法之中。”

众人听闻,皆觉眼前一亮。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将祖巫们独特的天赋,如共工的控水之能、天吴的呼风之术等,与九转玄功相融合。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艰辛。有时候,新的尝试会导致巫力反噬,让祖巫们受伤。但他们毫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和调整。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他们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的九转玄功不仅增强了祖巫们的肉身力量,还使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天赋神通,实力更上一层楼。

此时的巫族,在十大祖巫的带领下,整体实力突飞猛进。他们的威名传遍了整个洪荒,令各方势力为之侧目。

但李易并未满足于此,他意识到,单一的力量提升还不够,巫族还需要团结和策略。

他组织巫族进行大规模的演练,模拟各种战斗场景,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演练中,李易传授给巫族战士们各种战术和技巧,使他们在战斗中能够相互配合,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同时,李易还鼓励祖巫们将九转玄功传授给更多的巫族子民,提升整个巫族的实力。

在李易的努力下,巫族日益强大,成为了洪荒世界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然而,洪荒世界的局势依然变幻莫测。巫妖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一场大战似乎即将来临。

李易站在巫族的山巅,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他都将与巫族并肩作战,守护盘古所化的这方洪荒世界,不负盘古大神的期望。

而十大祖巫也紧紧围绕在李易身旁,他们目光坚定,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转眼数千年过去,李易看着日益强大的巫族,心中满是欣慰。这一日,他决定告别巫族,继续向着不周山山顶攀登。

巫族众人前来相送,十大祖巫眼中满是不舍与感激。帝江走上前,说道:“李易,此去不知何时再见,你多保重。”

李易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诸位,后会有期。相信巫族在你们的带领下,定会越来越好。”

说罢,他转身踏上了登山的征程。山路崎岖,云雾缭绕,但李易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一路上,他回想起在巫族的点点滴滴,那些与祖巫们共同修炼、探讨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他感慨万分,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不断前行,探索更高境界的决心。

随着高度的不断攀升,气温越来越低,寒风刺骨。但李易不为所动,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和高深的修为,一步步向上迈进。

不知又过了多久,李易终于来到了一处险峻的悬崖边。他望着眼前几乎垂直的山壁,深吸一口气,运起法力,身形如燕,向着上方飞去。

此时的李易,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登上山顶,去追寻更高的道,去感受那更广阔的天地。

在不周山的清幽之地,李易与女娲、伏羲的再度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巧妙安排。

女娲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裙,裙袂飘飘,如仙如幻。她的肌肤如雪,眉如远黛,双眸犹如深邃的星辰,闪耀着温和而智慧的光芒。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纤细的腰间,随着微风轻轻摆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的身姿婀娜多姿,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与高贵。

伏羲则身着一件青色的长袍,袍袖随风舞动,显得潇洒不羁。他的面容刚毅而英俊,剑眉星目,鼻梁挺直,嘴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从容的微笑。他的头发高高束起,用一根玉簪固定,更显精神抖擞。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沉稳大气、睿智深邃的气质。

当女娲发出邀请时,她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流淌,清脆悦耳:“李易道友,别来无恙,今日在此相遇,实乃缘分。我与伏羲正欲寻一清净之处论道,不知友可否一同前往?”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真诚,让人难以拒绝。

李易心中一阵惊喜,赶忙恭敬地拱手应道:“能得二位相邀,实乃李某之幸。”

伏羲爽朗地大笑起来,那笑声仿佛能穿透云霄:“如此甚好,那便请随我二人前往洞府。”他转身带路,步伐稳健而轻盈。

一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微风轻拂着脸庞,带来阵阵花草的芬芳。李易跟在伏羲和女娲身后,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论道的期待。

不久,他们来到了伏羲和女娲的洞府。洞府外,五彩斑斓的奇花异草相互争艳,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一只只小巧玲珑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进入洞府,里面的布置简洁而典雅。石壁上镶嵌着散发着柔和光芒的宝石,将整个洞府照得明亮而温馨。石桌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旁边还有几卷古老的竹简,散发出淡淡的书卷气息。

众人依次入座,女娲轻轻挥动衣袖,石桌上瞬间出现了几杯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灵茶。

伏羲率先打破沉默,他的目光深邃而专注,看向李易说道:“吾等生于这洪荒之中,见证了诸多变迁。不知李易道友对这天地之道有何见解?”

李易微微沉吟,目光中透着思考与敬畏,缓缓说道:“这天地之道,广袤无垠,深邃莫测。我以为,道在万物之中,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方能体悟其真谛。就如同这四季更替,日月星辰的运转,皆有其定数。”

女娲微微点头,她那如秋水般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思索,轻声说道:“李易道友所言甚是。我观这世间万物,皆有其生长消亡之理,此乃天道循环。就像那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无不是天道的体现。”

伏羲接着说道:“然,在这洪荒之中,生灵众多,争斗不断。如何才能求得和平与安宁,亦是吾等应当思考之问题。”他的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一丝忧虑。

李易饮了一口灵茶,感受着那股清新的灵气在体内流转,然后缓缓说道:“争斗之源,多为欲望与贪念。若能克制己心,以慈悲为怀,或许能减少许多纷争。但人心难测,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女娲轻笑道:“慈悲之心固然重要,但若无一统之规则,亦难以约束众生。”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李易思索片刻,说道:“规则当由强者制定,然强者亦需心怀公正,不可徇私。唯有如此,规则方能服众。可这强者又当如何评判?力量强弱并非唯一标准。”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疑惑。

一时间,三人陷入了沉思。洞府内安静得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片刻之后,女娲打破了沉默,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说道:“吾以为,强者不仅要有强大的力量,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智慧,能引领众生走向正道。若只是凭借力量横行霸道,终难长久。”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

李易深表赞同,说道:“女娲道友所言极是。若只凭力量称霸,终难长久。只有品德与智慧兼具,才能赢得众生的真心拥戴。”

伏羲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此说来,吾等修行之人,当以提升自身品德与智慧为重,力量不过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应当用力量去守护正义,而非制造混乱。”

话题一转,李易好奇地问道:“不知二位对造化之道有何感悟?”

女娲的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她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说道:“吾近日来,时常思考如何创造生命,赋予其灵性。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我便感到既兴奋又迷茫,这其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等待我去探索。”她的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显示出内心的渴望与不安。

李易饶有兴趣地问道:“女娲道友可有心得?”

女娲轻轻摇头,略带遗憾地说道:“尚在摸索之中,只觉其中困难重重。创造生命,这是何等伟大而又艰难的事情,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设计,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伏羲则一脸严肃地说道:“创造生命,乃是逆天之举,需慎之又慎。稍有差错,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李易说道:“然若能合理创造,为这洪荒增添生机,亦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只是这其中的分寸和方法,确实需要仔细斟酌。”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继续深入探讨着关于造化之道的种种可能和挑战。每个人都沉浸在思考中,时而兴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时而陷入深深的沉思。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透过洞府的窗口洒进来,给一切都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

女娲缓缓起身,她的脸上带着满足和感激的笑容,说道:“今日与李易道友论道,受益匪浅,只盼日后还有这般机会。”

李易也连忙起身拱手道:“能与二位交流,李某亦是收获颇丰。今日之论,对我而言犹如醍醐灌顶。”

伏羲微笑着说道:“今日暂且别过,待日后有所悟,再相聚论道。”

李易点了点头,告别了女娲和伏羲,转身离开洞府。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探索的决心。而这次论道,尤其是关于造化之道的探讨,为女娲今后的成圣之路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也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方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