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虚无源道珠

作者:北雁飞舞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46章 打听鬼子的去向

书名:虚无源道珠 作者:北雁飞舞 字数:0 更新时间:05-08 16:31

春华嫂子干活儿很利索,可能是经常做家务,把罗江的这三间正房打扫的干干净净,又拿着抹布把屋里的家具也都擦了两遍。

“春花嫂子,一会儿我出去买点菜,晚上让杜厨子做饭,咱们院里的人在一起吃个饭,这点儿糖果拿回去给小石头他们甜甜嘴儿。”

“哎呀!做这点儿小事不算什么,这可真是谢谢东家了。”

春华嫂子接过罗江给的纸包,里面大约有二两糖块,高高兴兴的道了声谢,拿着笤帚和抹布走了。

罗江看到春花嫂子离开后,又使了个祛尘术,把三间正房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清扫干净,又释放自身出灵力,碾碎了屋里的一些虫卵,大小老鼠什么的,卷起来都丢出去后,才走出四合院。

出了柳树胡同,来到大街上,看到和以前没什么区别,只是鬼子的巡逻兵少了一些,在大街上走路也不像之前那样横冲直撞的。

罗江放开神识扫过去查看了一番,并没有发现有鬼子和伪军欺压百姓的情况,就连那些平时敲诈百姓们的伪警察也都很老实。

但他并不知道,在他离开北平城后,鬼子驻北平城外附近的几支师团和旅团,早就被八路军和游击队困死了,军营中饿死了不少鬼子兵后,他们选择了投降。

不是现在还没有能力控制北平城,担心鬼子从东北或者津门调兵过来,估计八路军和游击队,早就将北平城里的鬼子兵杀光了。

即使这样,游击队也没让鬼子安稳的驻扎在北平城,在城里经常发生小规模的战斗,不时的会在胡同里偷袭鬼子兵,吓得鬼子兵们都不敢进这些胡同了。

罗江还以为是自己杀的鬼子兵不敢进胡同的,其实在他离开北平城不到两个月,鬼子兵们看到城里平安无事后,又开始猖狂起来,不时的进入胡同里为非作歹。

只是后来鬼子兵们进入胡同后,都被游击队员给偷袭了,而且还不是这一片的胡同,几乎整个北平城里的胡同,都有游击队员,他们找到机会就干掉鬼子兵。

游击队员可都是本地人最多,他们每个人都和鬼子有深仇大恨,他们偷袭了鬼子兵后,不光是砍了他们的脑袋,还将鬼子兵的五肢都砍掉,有的鬼子兵更是被凌迟处死后,让他们给扔到大街上。

吓得鬼子兵别说进胡同了,有时晚上都不敢在大街上巡逻了,那些伪军和伪警察们,更是换了一茬又一茬,毕竟谁都怕死。

罗江在大街上逛了一会儿,他的神识也看到了胡同里的几个熟面孔,有一些游击队员都化装成本地住户,就住在胡同里。

他还看到了大头和老北瓜,这俩个家伙,一个正在胡同的院里磨砍刀,一个在擦着手枪和步枪。

这个院里还有几个年轻人,也都在鼓捣手中的各种武器,有的在往弹匣里压子弹,有的在摆弄手中的驳壳枪,还有的正在检查手榴弹,估计是准备偷袭鬼子了。

罗江大致上了解了一下当前的北平城,又去买了一些蔬菜,回到四合院门口时,看到四下无人,拿出一个布袋,就进了院子。

“哎哟,果然是东家回来了,刚才听春华嫂子说了,您这走了差不多有一年了吧。”

杜厨子的媳妇儿赵淑敏,抱着一个小丫头,这是他们家老三,好像是叫什么三喜,看到罗江进来后,带着笑脸说了起来。

“杜家嫂子好啊,可不是有一年了,老杜啥时候回来?晚上院里的人们聚一聚,让他做个饭。”

罗江说着话,拿出两颗糖递给她怀里的小丫头。

“谢谢东家,谢谢东家,三喜儿,快说谢谢东家。”

“谢谢东家。”三喜儿才两岁多点,说话奶声奶气的,杜厨子倒是没有重男轻女之说,再说他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对这个小闺女很是疼爱,养的白白胖胖的。

“不用谢。”罗江轻轻的捏了一下三喜儿的小脸蛋。

三喜儿高兴的剥开糖纸,拿着糖往赵淑敏嘴里塞,“娘,你吃。”

“娘不吃,三喜儿吃吧。”赵淑敏笑着推开了三喜儿的手。

三喜儿咬了一小块糖,又把剩下的糖包起来,装到口袋里,小手还拍了了拍口袋。

罗江看到这一幕,想起自己小时候,别人给了好吃的,也是这样先给母亲的,不由得眼中一红,把口袋递给赵淑敏。

“这些东西给老杜吧!”罗江把布袋放到杜厨子家门口。

这次他拿出来了十斤面粉,一桶两斤装的食用油,几斤羚牛肉,还有五六斤野猪肉,再加上一些蔬菜,足够院里的人们饱餐一顿了。

下午的时候,罗江在修炼中,听到院里有人说话,睁开眼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小罗兄弟回来了,你这一走可就没影了。”郭云霞抱着她儿子,看到罗江从屋里出来,脸上露出真挚的微笑,显然是她也知道罗江这一年多在哪里了。

“嫂子好,我中午的时候回来的,李老师回来没有?”

罗江和郭云霞打个招呼,看到她儿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倒是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瘦弱,可能他们家就一个小孩的缘故吧!拿出一把糖装到这个小小子的口袋里,顺手摸摸他的小脸,“吃糖吧!”

“小兴,快谢谢罗叔叔。”郭云霞看到罗江给她儿子糖,胳膊颠了一下她儿子的屁股。

“节节罗苏苏。”小兴刚一岁多点,说话也说不清楚。

“不用谢。”罗江还是第一次听到有小孩喊他叔叔,感觉有些亲近,不像王木匠家的孩子,还有杜厨子家的孩子,都喊他东家,听起来觉得有点像下人的意思。

晚上杜厨子做了八个菜,春华嫂子擀了几斤面条,王木匠在外面打了两瓶散酒,李福成拿了一瓶二锅头,两盒大前门烟。

罗江又给杜厨子家的两个儿子,大贵,二贵,王木匠家的小石头兄弟俩,分了一些糖块。

大人一桌,小孩一桌,院里的人们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吃完饭后,赵淑敏和春花嫂子两人把剩下的菜分了,罗江跟着李福成来到他家里。

“小罗兄弟找到你母亲了,可真是太好了,恭喜你呀!没想到你家里人都是我们这边的。”

李福成这次看到罗江,从眼神中都带着亲近感,脸上露出微笑,不像之前那么有距离感了。

“李老师,我也没想到我娘他们都在那里,我想问一下鬼子们都去了津门,他们坐船要去哪里?”

罗江也感受到李福成两口子对自己亲近了,就好像是自家人一样,心中也是很高兴,客气了一下,才问起鬼子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