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剑来:开局镇守剑气长城

作者:夏雨秋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8章 带着诚意的赔礼

书名:剑来:开局镇守剑气长城 作者:夏雨秋风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5-15 01:35

“那个少年,就是高煊。旁边那个老人就是那位大貂寺。”宁姚点出为首两人的身份。

赵政打量着高煊,不愧是一国太子,这长相就两个字,帅气!

一会儿他要是认错态度不好,自己应该打他脸呢,还是打他脸呢?

在距离赵政等人十余步时,所有人早早勒马而停。那位和赵政差不多大的高煊,娴熟地翻身下马,吴貂寺紧随其后,看向一旁欣赏着皇宫风景的陆程舟,眼里流露出几分忌惮。

“各位好,我是大隋高氏的皇子高煊。”高煊手里出现一条金色鲤鱼,正是当初他从宁姚手中抢走的。

“这位姑娘,当初我贪恋作祟,不小心伤了姑娘,还请见谅。”说着,高煊使了个眼色,身后的人捧着三个成色极好的木盒走过来。

“这三样东西,是我对姑娘的赔礼。吴爷爷。”高煊仍保持着微微躬身的姿势,那位吴貂寺看了眼高煊,走到一旁介绍起盒子里的宝物。

“第一个盒子,里面的这副疖子甲,是一件极品灵器,可以抵御一名元婴的全力一击。”

“第二个盒子,是一枚千年前的破婴丹,服用后可以提升金丹破境的概率,我们测试过,大约可以提升三成。”

当吴貂寺打开最后一个盒子时,宁姚和阮秀眼里闪过一丝惊艳。盒子里躺着一朵盛放的白色莲花。

当盒子打开,一股清洌的香气缓缓散开,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莲花,是前朝皇室的重宝,花瓣可以滋养神魂。整朵花全部服用,可以将一名玉璞境的神魂壮大三成。”

当莲花出现时,赵政察觉到自己的戒指里有异动。神识探进去,发现是从魏檗那得来的莲子,此刻正散发着淡淡光芒。

这莲花和莲子,难道同是神水王朝的遗物?

三个盒子里放着的,都是很有诚意的天材地宝。

赵政看向宁姚。这次过来大隋,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给她出气。

“我们之前的恩怨,一笔勾销。这条鱼你拿回去。”宁姚收起高煊赔罪的三个盒子,将那条瑟瑟发抖的金色鲤鱼扔回去。

这鱼,胆子这么小,就算带回去当宠物养,也不够格。

“太子,下次再动手,一定要多想想,别一个冲动,把大隋给赔进去了。”走之前,赵政留下这么一句。

“多谢指点。”高煊抬手感谢了下赵政,目送着赵政一行远去。

“殿下,那位老者实力很恐怖,我没有把握拿下他。”吴貂寺躬身向高煊道歉。

“无妨,吴爷爷。接下来派人看下他们会去哪里。记住,我只是想知道他们的位置,没有动手的想法。”

“是,我这就安排。”

高煊反思着赵政的话,当初在骊珠洞天,自己的确是冲动了。如果当时再冷静一下,他绝对不会对一个来历不明,修为和身手都很强的人动手。

自己的父皇,又为何会让皇宫里的供奉们保持安静,任由他们打脸?

高煊发动了自己的情报网,很快,他就知道了理由。

大骊王朝就在最近,损失了一位玉璞和几位元婴。那位大骊藩王,这些天带兵清扫了几个大骊境内的硬骨头,却不见这几个宗门的老祖宗出来阻止。

骊珠洞天那天发生的事,早已传遍整个宝瓶州。大骊王朝那边,也因为赵政吃了个大亏。

一直都以霸道行事的大骊王朝,显然不会忍下这口气。

而赵政他们偏偏安然无恙出现在大隋。

高煊明白了自己父皇为何放任他们来讨债。

赵政他们和秋月几人汇合后,阮秀拉着宁姚到街上闲逛,为自己已经见底的库存多补充些零食。赵政和她们分开,从路人口中问出东华山的方向,独自前往。

赵政一路慢悠悠地走着,似乎完全没察觉身后跟了十几个尾巴。

大隋的皇帝,很重视国内的教育。重金聘请了多位大儒来山崖书院入职,而且他还下达了圣旨,书院内只有学生和老师。就算是皇子犯错,先生也只管教育。

为了防止学生被外界打扰,大隋皇帝直接把皇城边上那座风景独好的东华山,划分给山崖书院。

不一会儿,赵政就来到书院门口,将一封信交给守卫,麻烦他把信送给一位叫茅小冬的教书先生。

赵政没等多久,一个面相只有五十岁的老人快步走来,在他身后,那位守卫一路小跑却追不上这位实际已九十岁的老先生。

“齐师兄呢,他在哪里?”老先生一把抓住赵政的肩膀,语速极快地问道。

“您是?”

“哦,老夫忘了说,我就是茅小冬。”

“齐先生没来,这次是我想要拜访您。”

“哦,随我进来吧。”一听师兄没来,茅小冬的热情消减许多。既然这个孩子能拿出齐师兄的亲笔信,想必他知道许多齐师兄的近况。

茅小冬不等赵政出声,就领着他往自己的居所去。

两人落座后,茅小冬立刻发问:“你和齐师兄是什么关系?”

那封信里,齐师兄还拜托他,如果这个孩子有什么请求,就尽量帮一下。

是齐师兄的孩子?但这孩子面相和齐师兄没一点相像。

还是齐师兄收的弟子?

“我和齐先生,大概是饭友的关系。”

茅小冬面露疑惑。

赵政解释了一番,简单说,就是他们经常一起吃饭,吃着吃着,关系就熟了。

“齐师兄,他还好吗?”茅小冬问出这话时,眼里带着几分忐忑。

当初先生的塑像被搬出文庙,最后还被一群激进的学子砸了。可惜他远在宝瓶州,只能管着大隋这一亩三分地。

“放心,齐先生吃得好睡得好,最近虽然跌到飞升境,但过不了多久,他就会重回十四境。”

这孩子说的齐先生,真的是他记忆里的齐师兄?

当年那场三四之争,他茅小冬,如果不是学问偏离了文圣一脉,境界早已跌落。

“齐先生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愧是齐师兄!”茅小冬情真意切地赞叹了一句。

“茅先生,齐先生让我带一句话给你。”

“你说。”茅小冬正襟危坐。

“齐先生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先生也不必不如弟子。”

茅小冬身上气息变换,竟直接进入顿悟的状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