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填房日常

作者:晓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三章 运气差点儿

书名:填房日常 作者:晓村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9

“······”傅天佑疑惑地看了她一眼,皱了皱眉头,拒绝道,“不用,你在家吧!”

曾水儿也没着急,轻声慢语的解释说:“我,我只是想帮家里一点儿忙,你也知道这些活儿难不住我,在娘家时家里地里都是我一人儿干,也干习惯了,早点儿干完白天你也好抓空多看看书,晚上看书太费眼了!”

傅天佑没有说话,但曾水儿的话他听进去了。

自从和曾水儿成亲以来,母亲、大嫂和三弟妹就跟商量好似的,对曾水儿不理不睬,对她很是排斥和孤立,他知道这是母亲对他娶曾水儿表达的不满。

一天两顿饭都是曾水儿做也就罢了,但吃饭时却将他们这房单独隔绝开来,不让他们去正房和父母一起吃饭,只让他们这房单独在西厢房自己吃。

曾水儿一直默默地忍受着,母亲怎么说她都顺从,也看不出她是否生气,他因为对家里有愧,也没说什么,他想既然母亲心里有气,就让她出出气也好。

反正媳妇已经娶回家了,母亲也喝了茶,承认了这个媳妇,别扭一阵子,消消气,就不会再刻意针对曾水儿了。

他也知道有些对不起曾水儿,但他无法指摘母亲,只好让她受委屈了。不过,他也有他的底线,虽然曾水儿很能干,也看出曾水儿是想努力表现,想让家里人早点儿接受她,但进山砍柴虽说不是男人才干的事,村里女人也经常进山,但现在正是农闲时节,男人们都有大把时间闲的蛋疼,还轮不到女人们去干,他也不想让自己新娶的媳妇去干这种活儿。

他正在沉吟着想要打消她这个念头,曾水儿自然察觉到了,为了说服他,故作羞涩的继续劝道:“我,我想,去咱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看一眼,顺便砍柴······”

“······好!”

也不知哪句话让傅天佑听进去了,最后点点头,竟然同意了她的要求。

“那,蕊儿和笙儿······”曾水儿见傅天佑同意了,暗暗松了口气,但想到两个孩子,迟疑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

如果不是想要将山里的银钱挖出来带回家,她不会走这一趟,毕竟两个孩子跟她还不熟,她应该找机会笼络她们,尽快让她们认可自己,再说她们还太小,她不放心将她们就这样扔在家里。

虽然有婆婆她们看着,但现在毕竟她才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何况刘氏现在对她很是看不上眼,她担心刘氏趁机找茬。

“那倒没事儿,让娘看着吧。”傅天佑却没有多想,就做出了安排。

之所以这么说,傅天佑也是了解母亲的性子,闹归闹,但还是心疼自己的孙辈的,不会干看着不管。

两人商量的时候可能声音大了些,炕上的两个孩子都先后醒了过来。

傅天佑的两个孩子,大女儿叫傅蕊,今年五岁,小儿子叫傅笙,今年不到三岁,他的前妻陶氏因为生傅笙时难产,身子亏得厉害,缠绵病榻两年,去世已经一年多了。

刘氏是个吝啬的,但心肠却不是很坏,据说一开始也找了郎中为陶氏诊治,花了不少钱,后来见是一个无底洞,咋治也治不好,就不愿意掏钱了,有时候也耷拉着个脸,摔摔打打的,说些难听的话。

说什么老二考了这么些年,将家里的钱花了个干净,也没考出个名堂来,媳妇还要这么花,她又不是只有二儿子一个儿子,家里的银钱不能总可着二儿子一家花吧?别的儿子孙子咋办?难道我是欠你们的?

说一千道一万,科举实在是太烧钱了,若不是傅天佑爷爷活着时极力支持家里子孙科举,临死前还留下话,让几个儿子务必供出一个读书人出来,恐怕公婆早就打退堂鼓了。

虽然婆婆有时候也念叨儿子给她弄个诰命夫人来,但那也是当笑话说,对于儿子科举的将来,她早就不抱任何幻想了。

主要就是家里产出有限,又是一大家子人,花销也不小,实在是供不起了。

后来还是傅天佑哀求父母,承诺自己不再科举,以后安分守己的在家种地,这才又找了两回郎中。

陶氏是个要强的,婆婆和大嫂不高兴她知道,但儿女幼小,她舍不得丢下自己的孩子就这么走了,哪怕婆婆的脸色再难看,大嫂的话再难听,她也装作看不到,听不到,咬着牙喝着苦苦的汤药硬撑,想要活下去,但最终还是没有闯过来。

陶氏去世之后,傅天佑做到了他的承诺,真的将书籍装进了书箱,不再看书,安心跟着父亲下地,进山,不再碰书本。

主要当时动乱刚刚过去,新朝刚立,也没恢复科举,城里也乱糟糟的,就算想要读书也没用。

成亲第六天看书是傅天佑在陶氏去世之后第一次碰的书本,可能在他的内心,还是不甘心吧?毕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还考了童生,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她知道,恢复科举是后年的事,那时陶氏去世已经满了三年了,傅天佑正好去参加科举。

虽然律法规定妻子去世丈夫只有一年的孝期,但为了避免以后被人攻讦,仕途顺利,还是满三年再参加科举比较好,因此,曾水儿见傅天佑看书,还是很高兴的。

别看傅天佑只是个童生,他读书其实还是很有天赋的,脑瓜儿也聪明,只不过之前运气差点儿。

第一年院试,也就是考秀才,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在府城举行,但倒霉的是,他正好在考场坏了肚子拉稀,没答完就结束了,自然榜上无名。

第二年,他又去考,这次格外注意吃食,却在去考场的路上被人给撞了,头都撞破了,还流了不少血,他只好含恨而归。

第三年,考试前的当晚,他却莫名其妙的发了烧,等到他迷迷糊糊的醒来时,已经过了进入考场的时辰了,据说等他醒来时,他当场都傻了,木呆呆的,好久都没有吭声,似是被人抽掉了脊梁骨,失了魂魄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