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一个太监闯内宫

作者:风中啸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章

书名:一个太监闯内宫 作者:风中啸 字数:0 更新时间:02-18 13:43

第八章

工部尚书狄人吉的府第之中,来了一位贵客,让他好生忙乱,一面吩咐管家快快准备宴席,一面亲自出迎,恭恭敬敬地将他迎到了家中。

家中的婢仆,都甚为好奇,不知道来的是哪一位贵客。一看之下,却有些惊讶,来的贵客却是一个少年,身上穿着大唐重臣的华贵服饰,却不是皇子衣饰,让众人不知道,到底是哪一个朝臣,能这么年轻,就做到大臣之位,让自己家里的老爷,也如此敬重。

对于狄人吉的惶恐迎接,李小民拱手笑称自己路过此处,忽然想起一件水利工程的大案子须当提早进行,也不及到朝堂上去说,便先进狄人吉府中,与他商议妥当,再行上奏。

对于中书令大人的勤勉,狄人吉深为赞叹。一边命人排开宴席,一边与李小民细细探讨,从准备资金、征集民夫到这条河道该如何修改,都谈了一遍。而李小民对那一带的清楚,所准备计划之周密,都让狄人吉叹为观止,暗自钦佩不已。

说完了公事,狄人吉当然要请中书令大人在此用饭。宴席之上,狄人吉殷勤劝酒,宾主尽欢而醉。

狄人吉身为尚书之尊,家里也养着些歌伎琴师,唤出来歌舞助兴。李小民醉眼看去,但见那些少女歌舞得也还算可以,虽然远不及自己家里的美貌少女们,可是在金陵城也算是一般水准之上了。

他们饮酒许久,此时,夜色已然笼罩大地。外面倒是高高悬着一轮明月,照耀得门前一片明亮。

看着窗外的月色,李小民举杯笑道:“尚书大人,不若我们出去赏月饮酒作乐,如何?”

狄人吉自然应承,唤家人在后园凉亭中,另排一桌酒席,带着歌舞伎,一行人迤逦向后园行去。

坐在风景优美的后花园中,感受着夜风吹拂脸庞的爽快,李小民心中大畅,饮酒时也谈笑风生,更多喝了几杯。

月光如水,照耀在后园之中,将整个花园,映照得一片优雅之意,扑面而来。再加上歌舞伎又在月下微笑着且歌且舞,烘托得气氛,更为让人迷醉。

李小民喝了不少,带着醉意,举杯笑道:“狄人吉大人,久闻尊夫人美若天仙,不知可否请出一见,让我一尝好奇之念?”

狄人吉一呆,中书令大人提出的这个要求可以说是十分过份,同属朝臣,如何能在别人家里,说出要看别人老婆的话来?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记起李小民本是太监。虽然中书令之尊令人震恐,可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根本算不得男人的小太监,就算让他看了老婆也没什么。嘿嘿,不要说看,就是把他们剥光了放在一起,也绝不会出什么事!

想到此处,狄人吉心中大定,不愿为此小事得罪权势熏天的李小民,便拱手笑道:“大人有命,安敢不从!侍女,快去请夫人来!”

旁边侍立的婢女一呆,慌忙答应,跑去请夫人。

李小民耐心地饮酒等待,有一搭没一搭地和狄人吉闲聊着。狄人吉也含笑相陪,努力让中书令大人感觉到快活。

他们坐在凉亭之中,赏花赏月,看着鲜花带着淡淡的银白色,在月下摇曳,谈笑风生,甚为开心。

远处,似有暗香向这边袭来。李小民抬起头,远远看去,不由微微一呆。

在花园圆圆的月亮门内,一个俏丽佳人,正带着婢女,轻移莲步,盈盈向这边行来。

她看上去约有二十出头的年纪,容貌绝美,清丽至极,鼻如悬胆,目若秋水,一股清雅气息,扑面而来。在月下循着花园中的道路,婷婷而来,在月光映照之下,身上散发着淡淡的圣洁银光,让人油然而生崇敬不敢轻渎之意。

整个花园被月光映照得一片静寂优雅。坐在长亭之中,看着月下美人缓步行来,李小民忽然觉得喉咙一阵发干,无法说出话来。

那绝世美人带着几名俏丽小婢,缓步走到亭前,盈盈下拜道:“妾身拜见中书令大人!”

李小民慌忙站起身来,拱手还礼,涩声道:“夫人快请免礼,下官实是愧不敢当!”

狄人吉站起身来,陪笑道:“这便是拙荆白氏,是下官三年前刚续弦的。其父本是本朝大儒,书香门第,家教严谨,受人敬重。只可惜下官四年前外放回来,未曾识得岳父大人,便听说他早已辞世,便辗转托人,聘了其女为妻。这些年琴瑟相合,也甚是和睦。”

李小民回过神来,拱手笑道:“如此,倒是失敬了!请夫人上坐,下官也好在学问之上讨教一二。”

狄夫人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丝毫不肯多看李小民一眼,只是在狄人吉的催促之下,盈盈走进亭中,坐在狄人吉身边,微垂双目,竟将李小民这般美少年,视若无物。

李小民心下不服,努力说些笑话来逗她开心。狄夫人却最多只是淡淡一笑,从不肯开怀畅意,让李小民不由感叹,果然是一代儒家大贤教养出来的好女儿,行事循规蹈矩,丝毫不肯走错了一步。看她这般遵守礼仪,自知内外有别的道理。若非自己是个太监,只怕她还不肯遵从夫命,出来见自己一面。

在一起喝了几杯,李小民看出狄夫人有告辞之意,慌忙笑道:“下官闻听,狄夫人精通音律,不知可肯弹上一曲,让我聆听仙音否?”

狄夫人微微一怔,含笑摇头道:“妾身许久不弹琴,已经生疏了。况且这里没有瑶琴,只怕要让大人失望了。”

李小民抚掌笑道:“说起来倒是巧了,我刚才去市上买东西,看到有一个人在叫卖古琴,索价甚高。我一时好奇,拿来弹了几下,感觉音色甚美,便买了下来。本要回府,忽然想起那件水利大案,便顺路进了贵府,与狄大人商谈。现在那古琴我正带在身边,狄夫人不若就此古琴,弹奏一曲,如何?”

狄夫人闻声也不由惊讶,她本是爱琴之人,听闻有古琴,自然好奇,便点头应允,看看李小民拿出来的是什么琴。

见她应允,李小民倒肃穆起来,站起来唤人端水来净了手,从身边带着一个长袋子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古琴来,庄严地放在长案之上。

一见此琴,狄人吉倒先惊呼出声:“中书令大人,这琴好生古朴,难道便是前朝有名的落雁琴么?”

狄夫人也是惊讶,素手轻轻掩住樱口,没有惊呼出来,一双美目静静地看着那张古琴,眼中颇有欢喜之意。

李小民摇头笑道:“不是。据我看来,此琴的年代更为古老,只怕已有千年不止。至于其名,已无可查考,不如就请狄大人赐名,如何?”

狄人吉哪里敢为中书令大人的爱琴取名,慌忙推辞谦谢。又唤狄夫人快去净手焚香,准备弹奏一曲,以供中书令大人倾听。

见了这等好琴,狄夫人自是欣喜,用银盆之水洗净了素手,旁边的俏婢焚上香,在淡淡香烟之中,狄夫人端坐在案后,素手轻弹,一首美妙的乐曲,自琴上飘了出来。

李小民坐在亭中,看着月光似水,皎洁无限;佳人如玉,美若天仙。衬着这般音质优美的古琴弹出的美妙的古曲,不由心神迷醉,痴痴地举杯望着那绝世佳人,恍若已然登仙一般。

一曲弹毕,亭内亭外,寂静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绝世优美的琴音震慑,心神迷醉,静静地不发一言。便是狄夫人自己,也被这从未弹出过优美琴音,迷醉其中,半晌不能言语。

几声清脆的鼓掌打破了这难言的寂静,李小民站起身来,鼓掌微笑道:“果然是好琴艺!如此好的琴艺,也只有这等好琴才能配得上。下官这张琴,便赠与夫人,望夫人勿却!”

狄人吉惊道:“中书令大人,这如何使得!此琴乃是无价之宝,千金难买,下官如何敢收这等厚礼!”

李小民摇头笑道:“不是这等说。常言道,宝剑赠侠士,红粉赠佳人。这等好琴,必得有琴艺超绝之人方能弹奏。吾观金陵城中,琴艺如夫人者,绝无仅有。这等好琴,不送与狄夫人弹,还能送与谁弹?那岂不是糟蹋了这般好琴么?”

其实在金陵城中,琴艺与狄夫人差相仿佛的,还有一位秦仙儿。不过李小民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古琴还有几张,已经送了她一张好的,谅她也用不了这么多古琴。因此这张琴,他是铁了心要送给这位清丽不可方物的狄夫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