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拢山记事

作者:云水山客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20章 明月清风我

书名:天拢山记事 作者:云水山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9:05

王道士和慧觉活了好几百岁,因着亓琇远的那本书。他们听到了程术和喻指也飞升成神,心下感叹:果然上神不独来。

“山中无甲子”,已经好几百岁的他们。如今保持着当年离开上瑶城的面貌,有的时候,看到一些人来到他们的山中,他们也只把自己的小院设起结界。偶尔一些进山的人,能看到一僧一道,很快速的从他们跟前“走”过。

于是又流传出,山里有神仙的故事。有的人在黑夜遇见,看到两个黑团团,又说明明是魂魄。不知哪里的游魂,白天见到的人,分明看到的是仙风道骨、宝相庄严,所以明明是神。

两种争论不休,有好事就把一些胆子大的组织起来,进山去找。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等待他们的身影。然而,一月有余,他们都没等到任何踪迹,又说山里什么都没有是骗人的。

于是山里的传言,慢慢的淡了下来。再也没人,提及不管是魂还是神的事迹。都说是人们看花了眼,这也是常有的事。

王道士和慧觉法师,最近正在闭关专修。他们预感到了契机,修行到了这个地步,和天地的沟通自然顺畅了很多。他们不知道这一去,是否能到亓琇远所在的地方去。

又过了十来年,有天这种不知名的山里,鸟兽腾飞,鲜花开遍。天上宝音阵阵,各种花瓣从天上洒下来。阳光变成了几色,彩虹布满了天空。山下的村民们才想起以前的故事,都交头接耳的说:“是不是老神仙要升天了?!”

正在议论纷纷之时,一个小孩说:“天上,天上有神仙爷爷。”

只见一僧一道从地上缓缓升向天空,在天心时。一道强光笼罩,僧道“轰”的一声随着强光消失在虚空。

尽管他们没有变大,但所有人都把他们的样貌看的清清楚楚。而后,有一寺院说:“那不是我们的慧觉老祖和王道长吗?他们没有圆寂啊!”

当年王道士的道观,急急忙忙的出来认领自家老祖,并塑了金身。而后宣称他们从来是尊重王道长的意愿,知道是他老人家要游舞人间,和慧觉法师随方渡化。

确实他们的观里没有销籍,不过是王道长的师兄苦苦哀求的结果。就在他临终前,都还要观主发誓不能销了他师弟的籍。他是没多少悟性的人,但他看人却很纯粹。他觉得自己的师弟和慧觉法师就是真修行人,不论后来大家说得有多离谱。

法门万千,世间奇大,修行各种。但凡人最不易看破的,不止是我,是法的执着。一定如何行止为修,如何行止为不修。但修行一路,包罗万象,你我凡胎,又怎么能真正辨别呢?是以,才谨记谨言慎行,自持守心。

王道士和慧觉法师被带到了天拢山,带到了亓琇远面前。因为他们强烈的心念,所以跑到了这里。

如今的亓琇远已经接了成大娘的神位,被赐号“惜石真神”,神威赫赫,非一般人所承受。而程术和喻指陪着亓琇远轮转,也圆满了自身的修行。

在亓琇远对着众神发愿,愿度幽冥界无依之人,愿为其摆渡,送入轮回或地府。愿为有缘人,作机缘。得到了285的赞叹,285合众之力,打开了汝宁河到忘川,两河交界则在四大洲各处的边缘。一半银色一半黑水,泾渭分明,互不相犯。

在汝宁河边,自然升起一座神殿。名曰:复渡。有一个主殿、4个侧殿,一个偏殿。成大娘住到了偏殿里,整个殿堂还有她喜欢的凤凰影,悬于其中。

亓琇远当时纳闷,怎么还多两个殿。喻指和程术入住了两个侧殿,喻指叫灵殿、程术叫御殿。

见到王道士和慧觉法师,亓琇远心下了然。让他们住进了另两个侧殿,王道士住进后,殿上名为“明。”而,慧觉法师为“清”。

惜石真神的法器,必然就是那朵莲舟。285们用清心竹做了两个灯笼,给他挂在了莲舟上。看似不大的莲舟,一应俱全。成大娘还为徒弟打造了一个顶棚,是用天绡做的。

整个渡生莲舟看起来华丽又肃穆,灯笼上写着大大的“复渡殿”三个字,金色的字体,在黑暗的幽冥里闪闪发光。

喻指和慧觉法师在舟头,程术和王道士在舟尾,而惜石真神亓琇远位于中央。每日从汝宁河到忘川,夜夜而出,白昼而归。开启了他们的行愿……

亓琇远已经能够回溯自己的所有往事,对于幽冥界尤其是王飱城再熟悉不过。喻指和程术也很熟悉幽冥界,唯一不熟的就是王道士和慧觉,但两人的适应能力极好。

成大娘坐镇主殿,他们每天如此往返。亓琇远见到了已是冥界一方头目的欢天,也见到了靳大成和洪玉恕,他们已经在冥界兢兢业业。光头和辛念那小驹已经轮回去了,众魂见到珠光闪闪、神力无敌的莲舟,四处打听,而后奔走相告。

王道士和慧觉已经习惯了天拢山的神迹,也感恩着惜石真神的渡化。尽管很多人说那里是神困之地,又何尝不是真神尽地呢?纵观三千界,哪有这里的真神多?就连玉龙圣境,都是外界无法高攀的!

对于神界,曾经他们是向往的。如今他们表示,有真神们在的地方,才是真实的神界。还别说天拢山有自己的土地神,坤仪宫的既明真神(涂书生),接他神位的遍域真神(颜辛)。

说起遍域真神,亓琇远幽幽的让欢天好好培育福德,原来他和遍域真神有缘啊!原来靳大成他们说的季回就是瑰镜真神啊!他还真是……果然是天拢山的缘分!

原来他八难里的亲人、友人,是他在三灾里救度的众生。怪不得他们对他的好,那么的无私。一切都是因果昭昭。

如今看来一切往事如烟如梦,如幻如影。当时身在其中,不得其所。而今,清风明月我。

站在忘川河上,再也不是心惊胆战。不怕魂销神散,步步修行入菩提,就是为了给当年所愿所感的众生庇护。

他明白了为什么师父他们要自己历劫,一是本来和天拢山缘分差了些,全凭自己的意志。二是感众所苦,才能找到自己的道,才能明白为什么修行。

修行,为了成神吗?他明白了285为什么总说自己是魂。其实不论是魂是神,要心怀众生。不然名为神,总有天会被清算。即便不是神,但心有众生,就是神。

什么是神呢?便是舍己予众的一切,故名为神。

亓琇远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魂,安稳的登上莲舟,安稳的到地府。在忘川河畔,接到的这些过客,安稳的轮回。忽而明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