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青春佛

作者:纸上皱纹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二章 寻求空间

书名:青春佛 作者:纸上皱纹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7:39

在新生报名现场智退敌兵的中年女教师叫柳映红。

柳老师并不是江海的妈妈。江海出生在一个问题家庭,母亲是云南人,曾经的纳西族少女对未来充满幻想被人以介绍对象为名拐骗来山东。江海父亲出身贫农,三十多岁还光着个棍儿,机缘巧合机不可失,一家人凑钱买了一副婚姻。买卖的婚姻也有幸福的!幸福的婚姻也有短暂的。后来,全国开展打拐行动,女人被公安人员遣回原籍了。

小白菜那年六岁,是当爹的一手拉扯他长大。

读完初中成绩差再想读书只能去职业学校。按说江海的家庭状况他辍学更符合条件,上学太奢侈,是顽劣叛逆挽救了他。父亲认定实在使唤不了这头驴,还是找个人管着他好,要不用不了多久就能被气死。

想当年,在柳映红的电气维修班里,江海不仅交学费、书费、住宿费困难,吃穿费用也经常没有。2007年以前,国家中职生助学补助政策还没开始。柳老师为他申请贫困资助,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这孩子贫困问题事小,义气好斗,桀骜不服够柳老班喝一壶的,青春期叛逆荷尔蒙反应外瑞古德!两肋插刀、别人偷驴他拔橛的事没少干,柳映红没少跟着练“气功”。

当江海的处分写满一页A4纸,终于学习期满,可以离校实习了。江海在某家企业干维修。几年后,凭借自己打拼和一群哥们兄弟,又开了家小公司。因为喜欢斗狠,社会上混的名气越来越大,一次替别人出头伤了人,判刑入狱两年。入狱前,柳映红得到消息去探望,给江海送去了钱和衣物,在看守所里,柳映红没忍住眼泪,江海眼睛也红了,从那以后,江海开始叫妈,不再喊老师。

江海很高兴,曾不止一次对柳老师说:蹲两年小号赚了,因为有了妈。

王者归来,争强斗狠的脾气收敛了,社会上与人交往开始动脑子。江海恋爱是柳映红张罗的,拜天地时柳映红掏了红包,江海小两口给新妈磕了头。

其实江海不过是柳映红这些年任教学生中普通的一个,在她眼中,江海与其他学生没有太大不同。就是说江海其实属于剃头挑子一头热。柳映红嘴上没说其实心里并不太想当这个妈玩,看守所里情绪失控人所难免,她不得不接受现实也是出于母性的悲悯。职业学校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现代教育魔法中人格塑形。柳映红手上有的是炙手可热抑或冰冷刺骨的灵魂。

然而,危急时刻一招制胜,让当时在场的田友良对柳映红老师频频点头。行业堪称真正塑造人,让优秀者成才,让驽钝者成人,让教育成为磨刀石!看看眼前这些不招人待见的孩子们,都是上好的磨刀石啊!十几年的打磨,女教师超越了女人娇柔,超越了母亲慈爱,除虫裁枝的园丁手法十分老道。

*****

截至上午下班,全院所有系部新生共报道992人(不包括面试不合格需重新整改的76人)。

下班前,田友良到各个点转了一圈,心中有个数。他提醒各报道小组下午重点关注未报道学生,做好未报道人员信息统计。假如真有大批报名学生未能入学,必须及时向学院领导汇报,考虑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

教务处刘淳处长敲开吴京城办公室的门,拿着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请领导签字。之前方案党委会上已经汇报,所以,吴院长简单询问后,签批了。

刘淳:“吴院长,新生入学后,教学设备、师资人员都紧张。生源增加为我们提高入学门槛提供了条件,入学考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年年搞得有名无实了。生源质量上去了,教学水平才会提高,教学资源也不会过于紧张。一举两得,学院发展才会实现良性循环。”

吴京城:“现在还不能乐观!结果还没出来。”

刘淳:“生源质量是教学工作的大前提。以前,我们饥不择食,生源素质差,管理难度大。一线教师反映强烈,都迫切希望学校提高入学门槛。”

吴京城:“生源是我们的生命线,温饱没解决,扯什么里格楞!你们做好预案,等招生情况明确了,军训结束可以着手安排入学考试。”

刘淳:“好的。”

吴京城:“以前入学考试,我们是走过场。——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自绝生路,没生源哪来经费?真能多收个三五斗,内涵建设是要搞上去,到那时质量提升你再做文章。”

刘淳:“吴院长,按照学院生可容量,确定准备录取总额。把成绩差,表现差的双差生,推荐报名参加学院成人教育。让这部分人参加学院的非全日制函授学习,这样,能保证教学资源的够用,提高了生源质量,我们也没有流失学生。”

“这个想法好!——看田友良了。——听说今天上午学院做招生宣传被举报了!”领导的思路并不在刘淳汇报的点上,最后一句说完,脸像电子屏,顷刻转换。

刘淳错愕:“没听说啊!”

吴京城:“可笑的是举报人竟是咱们的职工!刘处长,如果真是咱的老师,这件事应该问责。关注教师的思想动向你是有责任的,为什么大局上不能和学院整体工作同步?提高教学水平难道只有生源质量?师资质量呢?”

刘淳从吴院长办公室出来,心里一边想着举报的事往回走。院长最后语气强烈,全是反问句,估计对他近来的工作表现也打了折扣。教务处林大鸟多,各路鬼神出没。举报这样的事到哪儿找人去?再说职工举报未必是一线教师所为,后勤行政人员没可能吗?这个锅背的晦气!

回到办公室,刘淳在处系工作群发了一条微信,想搜索点线索,群里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僚,不料微信很快有了回应。机修烹饪系提供了举报者姓名,确凿无疑。举报人杨观岷老师在办公室公开打电话举报的学校,激烈批评招生宣传扰乱了教学秩序。舆论沸沸扬扬的,办公室里已是人人皆知。

刘淳直咬牙。刘淳印象中,杨观岷安分低调,不像出格的人。人不可貌相,猪有时装象。

刘淳联系机修烹饪系张主任,请杨观岷来他办公室。杨观岷来了,刘淳一面招呼,不禁多看了对方一眼。四十左右,身材中等,微胖,严谨,斯文,标准的知识分子形象。杨观岷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不知装的什么。

刘淳递过一杯茶:“老杨,这学期课多不多?”

杨观岷:“多。”

刘淳单刀直入:“今天上午怎么了?”

杨观岷毫不隐晦:“一时激愤,打了个举报电话。”

刘淳:“杨老师,这可是打咱们自己脸的事。能说说为什么吗?”

杨观岷:“打脸了吗?请问刘处长:今天咱们学院有结婚的还是有开业的?”

刘淳一片茫然:“没有吧!”

杨观岷:“既然没有,您听说过一边敲锣打鼓放炮一边上课吗?”

刘淳:“为招生造势,宣传处请了锣鼓队,我专门问了初处长,安排在上午上课前,也不是没有顾及到教学。”

杨观岷:“刘处长,您不会也以为老师们的工作只在课堂上吧!”

刘淳语塞。只好打圆场:“都是工作!生源是学校生命线。互相理解吧。”

杨观岷:“生源是学校生命线?!——那教学质量是什么?”

刘淳二次语塞。清了清嗓子,自嘲:“咱们书记的原话。”

杨观岷:“不算公理吧?”

谈话进行不下去了。刘淳端杯喝水,顺便吐了一口长气。

杨观岷把袋子递给刘淳:“刘处长,给您带了点东西。”

刘春接过袋子打开。不解:“这是什么?”

杨观岷:“新学期刚发的教材。我上课时,发现一个学生已经把新书变成了这样,堆在课桌上。——我收藏了。”

刘淳:“为什么?”

杨观岷:“不为什么!他讨厌读书。上课之前,我正在找他谈话。”

刘淳直咬牙:“对顽劣成性,屡教不改的学生必须严肃处理——放心老杨,我会尽开提醒张主任拿出处理意见。”

杨观岷表情怪异:“杨处长,这样的收藏我那里还有三袋。除了这样的问题学生还有别样的问题学生,怎么办?”

刘淳果断地挥手:“坚决处理。对违纪学生不能纵容,不然,教学秩序就坏在他们手里。”

杨观岷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展开递给刘淳:“这是我们教研室14名教师的签名。我们一致要求:学校必须开除这六名同学。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之前,多次要求系领导处理这些学生,但是一再姑息,始终不能根除。今天我们最后一次郑重要求:必须开除他们!最后说一遍,他们不走,我走!”

送走杨老师,刘淳返回办公室,站在穿衣镜前端详着镜中的自己,突然感觉这两天嘴有点歪,向左。

*****

三楼会议室灯火通明,晚七点,学院党委会。

招生工作处田友良处长列席党委会发言。

党委成员正在听田友良汇报招生情况。

田友良:“截至今天下午五时,新生报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通过对各系部报到学生人数汇总,两天共报道学生2178人,与各学校预报名总数3750人相比,尚有1572人的差距。

当前,正值招生关键时刻,各普通高中,外县市各类学校对生源的争夺进入白热化。即使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但是部分普高扩招手法仍层出不穷。建议学院党委抓住当前时机,加大工作力度,动员一切力量,打赢招生这场战役。为此,招生工作处提出以下建议:

1、争取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由市教委出面协调,切断其他学校违规扩招的途径。”

2、成立多个招生工作联系小组,尽快分派到每一所中学,与中学校长、教委主任进行沟通,请班主任核实未报道学生的去向,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继续招生动员。

3、各系部组织新生班主任对未报到的新生电话联系,(学生电话信息已统计完毕),继续组织新生报到。

4、动员全体教职工为学校作招生宣传。并将个人招生人数作为职称晋升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田处长发言完毕,各位班子成员谈了意见。最后,鲁书记强调:“招生事关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希望同志们充分认识招生工作的严峻性、紧迫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盯紧工作目标,完成预定计划。学院党委将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形成招生意见,文件随即下发。”

*****

甫兴市开发区招商饭店,外观低调内部装修奢华,是本市规格最高的饭店之一。早中晚各路宾客云集,车辆交错。单位或私人常常将重要的集会安排在这里。

下午五点,田友良和学院办公室主任李培东乘车过来,到308房间看了看,把带来的烟酒放下。

田友良特意到前台嘱咐老板,让服务员王晓贝负责308房间的服务。就和李培东一起乘车到市电视台接记者去了,俩人回来还要去接市教委肖主任。鲁书记、吴院长、初幼枝另乘车马上到。今晚上的宴请鲁书记很重视,原计划由初幼枝代表学院宴请两位宣传记者,安排好之后却被告知市一中今晚答谢记者已作安排,鲁书记临时决定:干脆由学院做东,两家合一家。邀请一中校长及市教委分管领导肖均梓副主任。宴请记者正是良机,教育主管领导从中协调能避免一些尴尬,毕竟都从一口锅里舀饭。

市一中至少会来两人,估计校长和学校负责宣传的领导会到,会不会有别人不清楚,不过应该不会很多。

市教委肖主任、加两位记者,对方5—6人,学院5人,李培东负责服务,不能坐下陪酒。两家实力比4:5或4:6。主弱宾强。

鲁书记酒量一般,白酒两杯还好,再多就不行了。吴院长酒量很好,高度酒能来五杯。初幼枝白酒能不能行?——田友良在车里和李培东念叨。李沛东主任也不知道初有枝的酒量。再说女性只能自愿,不能强迫的。——当然对方也有一位女记者。

李培东听田友良不停念叨,安慰他:“没事,也许来的人酒量不

行。”田友良笑着摇头。

李沛东:“你知道一中赵校长吗?”

田友良:“赵宗仑是我的同学,能不知道他?赵老七——七杯!还是人来疯那种。”

刘沛东一吐舌头:“良兄,你说当年刘邦是不是酒量很大,要不他怎么敢去鸿门?”

田友良:“刘邦是去鸿门谢罪,不是喝酒。”

李沛东嘎嘎地笑。

李培东推开308包间的门,请肖主任进包间。屋里人早已站起,

迎向前各种各样的打招呼。肖主任一脸阳光,与众人握手寒暄——除了记者,都是熟人。

当着肖主任的面,赵宗仑校长与鲁齐在由谁做东上争执得很热烈,给足了领导面子。

针对下属拥戴,肖主任说了句“按原定方针办。”众神方各自归位。

负责斟酒的王晓贝过来依次把酒满好,鲁齐以主人身份端起酒杯致辞。他同时代表赵宗仑校长感谢上级领导对工作的关怀支持,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才得以顺利启动。感谢电视台记者朋友对学校的大力宣传,尤其对职业学院招生的推波助澜。

众人一致附和,宴会开始。

田友良、初幼枝二人陪座,作为吃瓜群众负责烘托气氛,辅助领导们介绍学院工作情况。

初幼枝酒场上活泼可爱。既浪出,又不喧宾夺主,与工作中形象有一定反差,不过身份拿捏的很好,符合男人们的期待。而且,初幼枝喝的是高度白酒,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意思,这让男人们的荷尔蒙有点小荡漾,酒桌上的气氛热烈起来。

待大家干了第一杯,鲁齐单独敬酒。

伴着酒酣耳热,推心置腹,鲁齐谈及蓄谋已久的话题,目前普教职教生源比例仍存在较大偏差,市教委文件中确定的1:1的职普生源比难以实现,请市教委领导继续协调,完成1500人的招生任务。

肖主任表态干脆利落,必须支持。他端着酒提醒赵宗仑,请赵校长全力配合全市职业教育工作。赵宗仑赶紧满口答应,三个人一较劲,半杯白酒一仰脖灌下去。

田友良看众宾客兴起,酒精开始发挥作用。举起手,在空中挽了个花,招呼服务员王晓贝倒酒。王晓贝笑着点头。举双酒瓶过来为客人满上。鲁齐情绪很高,和赵宗仑谈工作扯感情,三个人又加了半杯。

既然是主陪,前场酒没人能代替。一巡酒过,鲁齐两杯酒喝下去了。

赵宗仑肯定后面还有一手,吴京城担心鲁齐坚持不到最后。现在他要顶上去,让鲁齐书记先休息。吴京城向鲁齐示意后,端起杯开始敬酒。

赵宗仑看吴京城和肖钧梓主任推杯换盏,望望鲁齐,已有几分酒意。现在,酒桌上形势明朗。吴京城虽然酒量不错,鲁齐却醉意朦胧,剩下个初幼枝就不用说了。一会儿,他还要杀个回马枪,把鲁齐轻轻挑下马。——想来碗外要饭吃?可以啊!吐了再说吧。

酒过三巡,酒桌上逐渐放浪形骸。赵宗仑校长代表市一中答谢回敬。他勾连各方友谊关怀,面面俱到,磅礴大气,发自肺腑又一语中的,让闻者动容。赵宗仑开场白说完,先自提一满杯,表达敬意,又斟满一杯,请其他人只饮半杯,女士自便。众人起立响应,肖主任高声叫好。两杯高度酒入喉,赵校长如饮甘醇,神态自若。

赵宗仑:“鲁书记,借着您的酒,今天我要郑重向您介绍我的这位同学——田友良,我们高中同班,而且同在异地。高一高二他是班长,我是劳委;高三我是班长,他是劳委。这位可是大才,——我不是因为同学关系才妄称伯乐。真的!有人黑白两道,我觉得友良还有一道:神道。是不是田三眼?”

田友良狡辩:“我哪有什么道?还不是因为当年追随校长。校长总能高屋建瓴,云山雾罩……”

肖主任感兴趣地问:“怎样神道?”

赵宗仑:“老人家的“世上无难事”,友良是也。多难的事,到他这里都能被他的化骨绵掌轻松化解,了无痕迹。——学生时就有这能耐。”

鲁齐:“举例说明。”

田友良连连告饶:“赵校长:你这是砸我饭碗啊?”

赵宗仑:“小到化解同学矛盾、师生矛盾,大到班级工作,教师教学——等等吧,都参与过。一次我们的一名数学老师和同学闹翻了,本来是小问题,学生闹情绪要退学,临走放话报复老师。买了把菜刀在老师办公室坐等了三天。学校没辙了。——孙威嘛!父母在外地,好像是中建七局。田友良出面,问题就解决了!”

肖主任:“解决了?!”

赵宗仑瞅着田友良:“田友良一人去天津,请了孙威的父亲过来,父子见面,硝烟散尽,握手言和。”

肖主任点头:“确实不简单。”

田友良:“那是我们班主任的主意,因为担心怕出事,他不敢离开现场,我自告奋勇去了。我哪有那主意!”

赵宗仑:“三眼还有一点:这人不贪功,甘于幕后。只有事成了才可能知道他的主使。于无声处听惊雷——是他的风格。”

田友良捂脸,欲找地缝状:“我有那么可怕吗?”

鲁齐点头:“屈才了!”

赵宗仑:“学院人才济济,职业教育指定后来居上。今年新生开学报到很红火,电视我看了。不过美中不足——听说采访新生时安排了一名往届生;还有,你们请锣鼓队宣传被自己职工举报了!”

赵宗仑还是老样子,不仅酒风狠,话也毒。

田友良嬉笑着,眼的余光瞄着初幼枝,初幼枝表情不自然的拿起手机刷屏。

有几秒钟,桌上没人说话。赵宗仑微笑着望着田友良,享受着饭桌上少有的尴尬。

鲁齐大笑:“电视还不都这样演,影视效果嘛!”

晚上十点后,酒局结束。鲁齐一行人从酒店中走出,众人互相搀扶着,满嘴酒气亲热交谈。

肖主任、赵校长都有了七八分醉意,还能勉强支撑。鲁齐、吴京城一人搀一个,把俩人慢慢扶进车里,然后请记者和一中的另一位领导上车,安排司机送回家。

客人走了,吴京城安排司机送鲁书记回去休息。鲁书记心情很好,喝了那么多,似乎还清醒。上车前,他对今晚大家的表现给予了表扬,拍着田友良的肩膀,夸他准备工作做得细致。

送走鲁书记,其余人一起乘车回家。初幼枝酒醒了,大谈自己在洗刷间的狼狈相,气氛很活跃,一车人说说笑笑。司机和田友良清点每个人喝的酒;李沛东则不断感慨鲁书记深藏不漏,传言不实。

吴京城却摇头。

吴京城:“老田,鲁书记表扬你了。你得让我们明白啊!”

田友良笑:“书记表扬每个人了。”

众人起哄。

田友良只好交代了:“包间里的服务员名叫王晓贝,咱们05级烹饪班毕业的学生,是班里团支书,认识我。平常只要我请客,一般她过来负责接待,这孩子头脑灵光,情商高,知道什么时候该动动手脚,配合一下,而且看不出一点痕迹。”

车里一片笑声。

初幼枝顿悟:“我知道了!”说完举起手,模仿田友良在空中挽了一个花。

李沛东伸出拇指高举过头顶。

田友良:“酒不醉主人嘛。”

吴京城点头:“好在都是不露声色,要不然,在酒场高手面前混不过去。”

初幼枝:“老田,有件事你要老实交代。高中时,你咋从班长出息成劳动委员?”

田友良:“高中要搞学习,别的没啥意思!要不铲屎官就你的。再说,赵宗仑能力强,那人才是当官的料。”

吴京城摇头:“言不由衷啊!”

初幼枝:“感觉那人不咋地。——讨厌他那死出。”

田友良:“高二以前,我成绩还不错,高二下学期,成绩下滑了,家里很着急。我就找到班主任,辞掉了班长和学生会组织部部长。”

初幼枝:“我就说嘛,读书就读书,不能干别的!——我那傻闺女,天天吵着要当团支书。”

这时,司机回了下头:“田处长的历史我知道一点。田处:吴院长要求分享一下,你看领导指示了,我是说好还是不说好?”

田友良大笑,众人都笑。皆夸司机果然老司机。纷纷要求:必须说。

司机待众人静下来:“我是听田处长的一个外地同学说的:田处长初高中都在外地读书,本地同学很少,——赵宗仑校长除外啊。所以民间流传的风流艳史不多。话说田处高中少年,真不是一般人,赵校长没有说错!成绩、色相都是极品,小田田人在哪里,女孩们搜索的目光就在哪里。不过极品常常也是祭品!高二时小田田不幸沦为被女性角逐的目标。几轮淘汰,最后仍有两名女孩誓死要上。俩人宁愿放弃学业,最后逼得女孩家长来校请愿,誓言务必将田友良同学人头砍下,否则让你学校关门。学校为了保住一棵985小苗,与家长反复沟通,最后刀下留人,撸掉他的学生干部完事。”

初幼枝痴痴地凝望田友良:“又一曲梁祝啊!”

李沛东长叹一声:“田处是有故事的人!”

田友良用手推了下前面的司机,笑道:“你就扒吧!”

初幼枝高高举着右手:“我还有疑问!——梁兄,现在的嫂子是谁?是不是当年的祝英台?”

田友良幸福得一脸傻笑。

初幼枝把脸凑到田友良脸上,咬牙切齿狠狠滴:“说——”

田友良挠了挠头:“赵宗仑就是现在的梁山伯。”

初幼枝:“啊——!这叫啥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