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小爷我不是公子

作者:江北第一蓝天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九章:第五日硬杠

书名:小爷我不是公子 作者:江北第一蓝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今日下午端便可结束巡查回江源,明日早朝端至少会来上奏汇报巡查情况。若是大殿还是如今日这般冷清,那么肃公您就胜了。”陈景说道。

肃公那日提议为赈灾暂更国库调拨,本想当日结毕,可临退朝前的一句让他与众臣子杠了四天,无任何推动局势发展的情形出现肃公也只好杠下去,只不过越来越猜不透众臣工的真实心思,未及成年的肃公似乎是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向闵和陈景问道:“孤想明日不再把此事作为唯一议事”

“肃公,坚持到端早朝,才能见百官的真实态度。”闵说应道。

肃公这才定了主意又让孙公公传与前几日同样的旨意。

而众臣工已连续四日以无任何见解或者意见不来早朝,又碍于被猜忌私下不敢讨论此事,彼此猜来猜去却越是模糊,而对肃公如此的坚定却是越来越害怕,倒不是怕肃公,而是担心端狗急跳墙。

端作为东嵊丞相每年都要代肃公巡视几个郡县,明为调查民情暗地里试探地方官员的倾向,为其篡权拉拢势力。今年也不例外,但按照他的计划今年深冬就要起事,所以不敢走远,只在江源附近郡县转转,生怕江源有变也好及时赶回,所每到一处也只停留一日。

巡视期间端早已知晓肃公提议,这几日孙公公与陈景的频繁接触早已让他警惕,肃公的提议倒不觉得惊奇,为及时救济灾民,临时更改国库调度也未尝不可,不过最要命的是,端已掏空国库收买附近郡县守备。

当下国库仅够支用月余,如果国库无收入或者收入减少,端擅自支用国库必败露,这也是端最为忌惮。国库之亏无论如何也要支撑到起事,但他并未表露,依旧看似漫不经心的巡视。

这日巡视完最后一县,端令回程时尽量放慢车马行进速度,本该下午回到江源的车马队伍,直至深夜才赶回。

第二日也是自肃公提议后的第五日,端手捧下属整理好的巡视要述赶大早来到大殿等待众位臣工和肃公。临近早朝时间稀稀疏疏来了九位大臣,葛村、闵和陈景在列其他人皆是端的死党。而大部分臣工包括其他两位辅政大臣依旧躲着不来早朝。

已经过了早朝时间肃公这才迈着缓缓的步子来到大殿,没登上龙椅而是来到端跟前,行礼道:“丞相巡视郡县操持辛苦,孤在此谢过。听说昨夜很晚才回来,怕是未休息好,再要紧的事明日再报也无妨。”

端笑了笑说道:“肃公体恤,承先王所托不敢怠慢。”

“先父亡故太早,丞相也不至于如此辛劳。丞相可听说孤前几日的提议”

“略有耳闻,肃公为灾民殚精竭虑实为我东嵊之幸,可这调拨制度从变更到实施恐怕也要数月,怕是来不及接济灾民。”

“哦,效率果真如此”

“回肃公,凡重要制度变更都要历经各相关门府精议,门府之间充分沟通,而后下发地方听取地方意见,再返回复议,这就需要月余,后续还要牵扯押运调度,人事任免,估计又需要月余。臣此言并非反对肃公提议,只是想说此次怕是来不及及时救济灾民。”

“孤全然明白,既然辅政大臣不反对,那灾后特例国库调度就劳烦您操持。即便此次恐是无法及时接济灾民,也可防备日后出现大灾。”

肃公与众臣子杠了五天竟然在端与肃公寥寥几句之后了解。肃公昨夜就今日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推演了多次,唯独未料到会如此顺畅,再看大臣们除了几个端的死党,皆不给端面子,由此心中窃喜,自认为胜了大半。

可他哪知此时的端只为争取三个月时间而已。

秋越来越深已经看到冬天的影子,前几日下了一场冻雨,连日不化,大江回湾净水处已经结了一层薄冰。平常人家对这比往年要早的寒冷应对不及这才去山里砍了柴。富贵人家常年不缺物资即便是煤炭也是充裕。

王赞这几日没少外出张罗,多半是筹集钱款,自家的海盐生意交给夫人打理。

那日肃公把海盐经营权一分为三,王赞明白朝堂的担忧,也是知趣这几日正在说服几个生意伙伴花钱买海盐经营权,当然他并未说出卖家。这有些难度,好在王赞平日里信守承诺,更好在有郭家和宋家两户富足盐商从中听出卖方的身份,值得赌一把,便也如王赞这般倾尽家财。

三家富商仅用了半月便筹集了二十万两白银,王赞向陈景要来京官名录,按照与肃公的亲疏关系挑选关键的十几人分派白银。这是十几人皆是王赞亲自前往送去银两,只说这是肃公的意思,贴补家用。

二十万两白银送人还不容易,未出十日仅剩了六万两,这六万要用送给掌管江源防务的上将军蔡横。江源房屋攻击三十六路兵马,其中韦力独掌十八路,蔡横掌管九路,其他九路皆是单独运作。可以说拱卫江源的三十六路守军中蔡横的势力算是上乘。

江源城内冻雨让大道变的顺滑无比,一不小心就连马也容易摔倒,也顾及此,大道上并无什么人走动,更不用说马车。

六万两白银重量和体积都是扎人眼,更不方便搬运。王赞找来三十几个深深的竹筐,外层堆好煤炭,里层却藏着这六万两白银。或是太重的缘故三辆马车在铺满冻雨的大道上显得格外稳重。

王赞着了厚厚的衣服坐在排头的那辆马车前与车夫挤在一起,二位呼出的气体立马结成微小冰晶或者水汽,在太阳照射下,如雾如梦般,只不过这梦这雾太过短促。马儿呼出的白气要比王赞他们更有气势,不过也是白驹过隙。

车马走的稳当,即便是慢了一些,车夫也不敢催促生怕马儿滑到。

平日里半个时辰的路程,今日却足足用了一个时辰,王赞更是不敢催。只好眯了眼睛小憩了一会。

蔡横虽是个武夫但为人谨慎细微。王赞做足了准备,生怕被拒绝,更怕蔡横倒向端。

上将军在东嵊江源算不上什么大官,但手握兵权还是令人忌惮,有人巴结。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