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大明战神朱祁镇

作者:夏天不长肉 | 分类:历史 | 字数:0

一百四十三章 全都派出使臣

书名:我:大明战神朱祁镇 作者:夏天不长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6

北风卷地百草折,这句话用来形容冬季的草原,简直是再也合适不过。

当太阳落下了山坳,随着黑夜到来,白日里仅剩的一点热气也散的一干二净,刺骨的寒冷笼罩着整个草原。

汉人有着猫冬的习惯,草原上的人在此方面也是异曲同工。

冬天没有多少道活计, 草原上的牧民,会赶在太阳落山前,剪好羊毛,给牛羊添好草料,然后早早地钻进自己的蒙古包里,燃起马粪,,架好锅, 锅里用清水煮上深秋就已经宰杀好的牛羊,只加一点盐巴,接着再来上一碗滚烫的马奶酒,在温暖的帐篷里用来对抗寒冷。

要是就这么看起来,对于草原上的人们来说,有吃有喝,闲散慵懒,冬天还真的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

但事实却截然相反。

冬天是最悲伤的日子,相比于农耕民族,对于牧民来说,寒冷的冬季,更加的要命与难熬。大地将被冬雪覆盖,草原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白灾和饥饿笼罩着草原上所有的部落,无时不刻不再吞噬着人的生命。

草原上的白灾,指的是大雪。

有的时候,往往或许一个不留神, 甚至就有可能冻死所有的牲畜。

秋天储存的草料往往是不够的, 这个时候,要在大雪之中给牛羊寻找到充饥的草根,往往要付出往日十倍百倍的艰辛。

饥饿,比白灾要可怕的多。

有的时候,为了能够省下口粮,部落会将老人丢下,只留给他们一点点的肉干,接着让他们风雪之中自生自灭。

孩子是未来,男人是支柱,女人是繁衍的希望,只有老人,他们成了部落里的闲人。

而草原上的粮食,从不养闲人。

老人们没有怨言,因为他们也曾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母亲。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扈尔特部是一个很小的部落,距离大明边境不到百里的地方,部落里的人加起来也不到千人, 在草原上属于被吃的虾米一类。

不过唯一幸运的, 就是他们隶属于瓦剌部。他们的太师, 是伟大的也先。

也先为他们提供保护,划给了他们一块水草较为丰美的地方,让他们得以生存下去。

也先,就是他们的保护者。

在也先的带领,这些年,他们的物资充沛,已经很久没有放逐老人了。

这都要归因于,以前每隔一两年,部族的首领,跟着太师进贡的队伍去了一次大明。

每次从大明回来,首领都会带回来铁锅,茶砖,盐巴。

从哪以后,部落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这些改变,都是源自于伟大的太师也先。

在他们心底,也先比所谓的脱脱不花,更应该成为草原上的大汗。

今年,南面的明人不在给他们茶砖,盐巴,铁锅了,

于是在这个秋天,伟大的太师召集各部落的勇士,在伟大的长生天庇佑下,太师将带领他的部族,为了瓦剌,与明军决一死战。

即便是扈尔特这般的小部落,积极地响应也先的号召,拿出了自己部落全部的勇士跟随伟大的太师。

该死的明人,你要断我的茶砖,盐巴,我就要割断你们的喉咙。

出征以后,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南面的汉人大败,就连那个汉人皇帝,也成为了太师的战利品。

整个瓦剌各部,沸腾了。

也先在草原上的声望达到了极点,所有人都也先空前的膨胀。

重新回到关内那片丰饶的土地上,让所有汉人都匍匐在他们弯刀战马之下,这不再是个遥不可及梦,在太师的带领下,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他们将重新回到那个口口相传,却没人见过的富庶时代。

那个时候,长城里面,也是他们蒙古人的天下。

扈尔特部落不再精打细算,而是夜夜都围坐在篝火旁狂欢,杀羊跳舞,享受着快乐。

老人们凭借着娴熟的技术宰杀这绵羊,小孩则是帮着母亲们熟练的剥去羊皮,将羊肉投入锅中,年轻的姑娘们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像是庆祝节日一般。

就连负责保护部落的小伙子们也被这肉香和姑娘吸引过来,离开了自己本应待在的位置上。

寒冷与黑暗,肉与姑娘,这个抉择太好做了。

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上演,说是天天过节也不为过。

至于精打细算

还用得上吗

太师马上就能带着大军打进关内,到那个时候,会有数不尽的铁锅,茶砖,盐巴,酒水,女人

当一个人越快乐的时候,危险,就已经不远了。

一片欢腾的气氛之中,使他们放松了警惕,更没有人注意到黑暗之中越来越近的马蹄声。

沉寂的黑暗当中,无数闪着寒光的利箭,从黑暗中射出。

刚刚还和姑娘们眉来眼去的年轻小伙瞬间就被利箭准准的穿透他们的后背,甚至连声音都来不及发出就成了温热的尸体。

欢快的气氛戛然而止。

方才载歌载舞的姑娘们神色惊恐,不约而同的发出尖叫声。

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放声大哭起来,篝火边欢快的气氛变得惊恐而喧嚣。

老人气的胡子剧烈的抖动着,他们受到也先的保护,草原上哪个部落敢这般不长眼睛

是脱脱不花的鞑靼吗

是了,一定就是他们,趁着太师带着大军不在,做出这样的事情。

等太师回来,有你们的好看。

一队四不像骑兵从四面围了过来。

这样的装饰,是瓦剌人

不,不是。

胯下是膘肥体壮的战马,这些人虽然身上穿着的是瓦剌棉衣甲,可老人看的分明,他们腰间佩戴的却是明国边军制式腰刀和弓箭。

老人头皮发麻,太师不是正在攻打明国,汉军怎么可能这个时候深入百里磨到这来

带队的伍长身边跟着一个瓦剌人,一脸的谄媚:“大人,就是这,这个部落效忠的也是太,呸,也先,也先”

这副样子,活脱脱的一副“太君,土八路的,前面的干活。”

带路党,那个时候都有这种人。

要不是没他,这队明军也不可能这般容易找到这里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3134s